学术投稿

产科护士如何加强护理安全预防差错事故的发生

姚洁

关键词:产科护士, 护理安全, 差错事故
摘要:随着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颁布实施,使护理人员在工作中面临的责任和风险逐渐增加。医疗护理的好坏直接的体现和反映着一个医院的服务质量,是医院的生命线。随着社会的法制不断完善,人们的法律意识不断的提高,护士面临新的形势,新的规则,有必要重新认识护理工作中存在的许多做法,从而进一步完善护理工作流程及规章制度。对产科护工作进行科学化、制度化的管理。这样才能预防差错事故的发生,减少护患纠纷。保证护理质量,避免医疗风险维护孕产妇权益的同时,用法律保护护士的合法权益。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何首乌现代药理作用

    根据近十年何首乌的药理研究的情况,归纳了何首乌现代药理作用。何首乌具有增强免疫力、抗动脉硬化、心肌保护、保护神经系统、抗衰老、治疗糖尿病、抗炎镇痛等药理作用。

    作者:梁飞红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神经外科患者术后意外拔管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通过对神经外科患者术后意外拔管进行分析并提出护理措施进行经验总结。方法:对2013年12月-2014年6月我科发生的12例意外拔管进行回顾性分析,就其发生的相关因素及采取的护理措施进行总结。结果造成意外拔管的原因很多,如患者本身的自我意识,舒适度改变,留置管道的数目,以及医护人员未正确评估患者、未行有效约束与固定、沟通未到位、镇静不足等。结论通过加强护理责任心,加强护患沟通、适当应用镇静剂、及时使用约束带等有效措施,可使意外拔管的发生率下降,使患者在院期间得到安全有效的护理服务,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李小丽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高血脂对肝功能生化指标在体检人群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体检人群中高血脂对肝功能生化指标检测的影响。方法:从来我院体检的人中随机抽取65例健康者并将其列入对照组;同时选取65例高血脂患者并将其列入观察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肝功能生化指标谷草转氨酶(AST)和谷丙转氨酶(ALT)及γ-谷氨酰转肽酶(γ-GT)检测的结果。结果:两组的肝功能生化指标检测结果存在着显著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高脂血患者的肝功能存在异常,进行血脂检测有助于对早期脂肪肝的预防。

    作者:欧阳媛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加速部分乳腺放疗在乳腺癌术后复发治疗中的运用

    保乳术后局部复发的治疗主要为全乳切除,本文将对加速部分乳腺放疗对保乳术后再次保乳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作者:史学兵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浅谈如何促进产褥期妇女康复

    产褥期是妇女产后康复、新生儿健康成长及母乳喂养是否成功的关键时期,在产褥期妇女生理、心理都有较大变化,科学的产后康复治疗和保健服务有利于产妇更快、更好地恢复健康,提高产后生活质量,如何促进产褥期妇女康复是产科亟待研究解决的重要课题。

    作者:范春霞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脑积水的护理研究

    目的:分析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脑积水的护理措施和护理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4月-2014年4月期间经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的脑积水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分组的方式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各4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试验组患者术前心理护理、饮食干预、术后病情观察、体位护理等综合护理模式,对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分析对比。结果: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中仅有5名患者发生并发症,包括1例感染,1例分流管阻塞,1例分流异常以及2例恶心呕吐,并发症发生率为11.63%,对照组中仅有14名患者发生并发症,包括3例感染,2例分流管阻塞,3例分流异常以及6例恶心呕吐,并发症发生率为32.56%,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对实施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的脑积水患者采用术前心理护理、饮食干预、术后病情观察、体位护理等综合护理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能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在临床应用上推广。

    作者:刘爱玲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胆脂瘤型中耳炎手术方式的临床探讨

    目的:探讨胆脂瘤型中耳炎的手术方式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耳鼻咽喉科2008年2月--2011年10月收治的例68例胆脂瘤型中耳炎患者,行一期乳突鼓室成形术治疗,比较切除外耳道后壁的乳突鼓室成形术(CWD32例)与保留外耳道后壁的乳突鼓室成形术(CWU36例)两种常用术式的临床效果。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CWU组干耳时间明显短于 CWD 组;CWU 组语频区听力提高幅度及气骨导差缩小程度明显优于 CWD 组,两组比较差显著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胆脂瘤型中耳炎的行乳突鼓室成形术治疗,大限度地保留或恢复听力功能为本病外科治疗的重要目标之一。保留外耳道后壁的乳突鼓室成形术,病变清除彻底同期听力重建术后疗效满意,需进一步临床观察。

    作者:宋巍;王浩;拾景强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在胃肠减压中三腔胃管增加插入深度与普通胃管的对比研究

    目的:探讨三腔胃管增加插入深度与普通胃管在胃肠减压中的对比。方法:将患者180例,随机分为甲、乙两组,两组病例、年龄及其它条件相似,甲组留置三腔胃管插入深度增加7-10cm 减压,乙组用传统单腔胃管减压,观察两组胃管前48h 抽胃液成功率、堵管发生率、腹痛腹胀改善例数和胃液引流量等指标,进行统计学处理。结论:三腔胃管引流效果优于传统单腔胃管,抽胃液成功率高、堵管发生率低、腹痛腹胀改善例数多和胃液引流量多,有助于胃肠减压;三腔胃管的耐受性优于传统单腔胃管,护理更方便。

    作者:任彦红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中药保留灌肠的护理

    目的: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实施中药保留灌肠护理干预措施,并对其护理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择2013年05月至2014年05月我院所收治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124例作为研究的对象,按照入院顺序将患者分为两组,即 A 组与 B 组,对 B 组患者予以常规治疗及护理,而 A 组患者则实施中药保留灌肠及护理干预,并对2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A 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8.39%(61/62),B 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1.94%(57/62),组间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实施中药保留灌肠,且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与运用。

    作者:刘丽芸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腱膜修复术治疗老年性上睑下垂34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腱膜修复术治疗老年性上睑下垂的临床效果。方法:以2011年1月-2014年7月我院收治的34例(58眼)老年性上睑下垂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行腱膜修复术治疗,术后追踪随访半年,判定治疗效果。结果:34例58眼中,手术成功:32例(55眼),欠矫:2例(3眼),过矫0例,手术成功率94.83%。结论:腱膜修复术对老年性上睑下垂的治疗效果较好,并发症较少,可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邓传芳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ICU 轮训模式在急危重症护理技术培训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观察 ICU 轮训模式在急危重症护理技术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45名护士,将其平均分为3批轮流进行为期100天的急危重症护理技术培训。结果:培训后,所有护士理论合格率(100.0%)明显高于培训前的合格率(33.3%),临床技术合格率(100.0%)明显高于培训前的合格率(35.6%),数据具有显著差异性(P <0.05)。结论:ICU 轮训模式在急危重症护理技术培训中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能够有效提高护士理论和临床技能水平。

    作者:陈玄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乳腺恶性肿块细胞学分析与病理学诊断对比分析

    目的:探讨乳腺恶性肿块细胞学分析与病理学诊断对比。方法:2009年10月-2013年4月选择我院收治恶性乳腺癌患者60例作为观察组,同期选择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女性6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都进行 FOXP3蛋白的免疫组化分析与临床病理分析。结果:观察组中的 Foxp3+T 细胞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而在观察组中,随着乳腺癌组织学分级越高、肿瘤增大和伴有淋巴结转移时,FOXP3阳性例数越来越多(P <0.05)。结论:乳腺恶性肿块 Foxp3+T 细胞的阳性率表达比较高,其与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和组织学分级密切相关。

    作者:杨文福;田富国;宁瑞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臂丛神经损伤患者的围术期护理

    对36例臂丛神经损伤的患者加强术前心理护理,做好各种准备工作,术后密切观察伤口渗血情况,做好基础生活护理及康复训练护理。通过对臂丛神经术后的精心治疗和护理,促进患者早日恢复自理能力。

    作者:郑甜甜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脑血管病病人康复的影响

    目的:通过临床病例分析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脑血管病(CVD)患者康复的影响,为今后的护理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在我院进行住院治疗的100例脑血管病患者作为本组研究的观察对象,按照入院的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开展健康教育、心理护理用及生活能力训练等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比两组患者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以及严重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分别为8%、6%、4%,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脑血管病患者的护理工作中开展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改善抑郁程度,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护理质量。

    作者:张静静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颅内动脉瘤栓塞术围手术期护理探讨

    目的:分析探讨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患者围手术期护理的方法和经验方法:将428例颅内动脉瘤栓塞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12例采用神经外科专科护理,实验组216例在专科护理的基础上加强围手术期护理,比较2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 GCS 评分及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实验组对患者的预后有一定的改善作用,但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采用围手术期护理,能够有效提高动脉瘤栓塞治疗效果,减少医患纠纷的发生。

    作者:伍晓华;李丽华;董恒;杜春秀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良肢位摆放在偏瘫病人早期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良肢位摆放在脑卒中偏瘫病人早期康复的意义。方法将86例脑卒中偏瘫病人随机分为两组进行早期良肢位摆放及床边康复训练,对照组43例为在康复治疗以外的大部分时间里,由家属督促、指导良肢位摆放时间小于1周;而治疗组43例为在康复治疗以外的大部分时间里,由家属督促、指导良肢位摆放时间大于6周。结果满6周时治疗组并发症发生例数少于对照组。结论早期对脑卒中病人进行良肢位摆放,并贯穿全过程,重视病人家属在康复治疗中的重要作用,能明显改善偏瘫病人肢体运动功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何燕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人脐带华通胶间充质干细胞的体外分离培养及鉴定

    目的:建立并优化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分离纯化方法,并对其表面标志与多向分化潜能进行鉴定。方法:收集健康足月产胎儿脐带组织,采用组织块贴壁法进行原代培养,流式细胞仪对其表面标志进行检测,通过向成骨成脂分化对其多向分化潜能进行鉴定,RT -PCR 对其干细胞特性基因 Oct4、Nanog、Sox2、Nestin 进行检测。结果:采用组织块贴壁法可在2周左右获得大量间充质干细胞,培养的细胞经流式细胞仪检测,高表达 CD29、CD44、CD105、CD106,低表达 CD34、CD45;经成骨成脂诱导2周后可分化为成骨细胞和成脂细胞,RT -PCR 检测发现原代细胞表达 Oct4、Nanog、Sox2、Nestin 基因。结论: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可在体外扩增培养,具有多向分化潜能,可作为组织工程种子细胞来源。

    作者:刘畅;陈少宏;李翠平;陈文捷;张琪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鼻饲管固定材料的改良与应用

    神经外科 ICU 患者多为危重患者及昏迷患者,鼻饲营养被广泛应用在临床工作中,对患者营养支持起重要的作用。现临床上多用普通胶布固定鼻饲管,但由于皮肤汗腺的分泌、患者躁动、胶布与皮肤之间有缝隙等原因常使固定效果不理想,鼻饲管极易受到外力牵拉而脱出,甚至有个别患者对胶布有过敏现象,使局部皮肤易红、肿甚至破溃,增加了患者的痛苦。

    作者:陈惠芳;陈玉珍;康丽珊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30例骨科内固定术后感染临床观察

    目的:对30例骨科内固定术后感染患者进行临床观察,探讨治疗内固定术后感染的有效方法。方法将30例在我院住院的骨科内固定术后感染的患者分为常规组和干预组,常规组给予换药、抗感染等常规治疗,干预组则根据药敏+培养调整抗生素的使用并应用负压封闭引流(VSD)、内固定取出改换外固定、医用泡沫材料聚乙烯醇(PVA)等治疗措施。结果干预组较常规组术后感染率降低,对感染的控制要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对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采取针对性的抗感染干预措施,可提高临床治愈率,获得良好预后。

    作者:王新建;曾文军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针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护理干预的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分析护理干预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8月到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60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按照随机自愿的原则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在其基础上采用更为全面科学、针对性强的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的顺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而经阴助产率和剖宫产率则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在临床疗效上,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达97%,显著高于对照组(57%)。结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科学全面、针对性强的护理干预,对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有显著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项丽清 刊期: 2014年第09期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主管: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

主办: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