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常规剂量泼尼松和大剂量地塞米松一线治疗成人I TP的疗效及安全性

陈龄

关键词: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大剂量地塞米松, 常规剂量泼尼松
摘要:目的:研究成人通过常规剂量泼尼松和大剂量地塞米松的治疗后,对血小板减少症产生的效果以及安全性。方法将98名ITP成人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9名,实验组通过大剂量的地塞米松治疗方案,对照组则采取常规剂量的泼尼松治疗方案,效果不佳再采用大剂量的地塞米松给予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方案的安全性和效果。结果对照组和实验组的有效率分别为69.4%、87.8%,2组差异比较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实验组随访人数各为37名,长期缓解率分别为32.4%、62.2%,两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情况比较少,且无人并发感染,对照组部分患者出现并发感染,且所有患者均有严重不一的综合征表现。结论与常规计剂量的泼尼松相比,大剂量的地塞米松对于ITP成人患者效果更佳,有高疗效、不良反应少、维持时间久等优势。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口腔内科疾病临床治疗方法研究及其效果分析

    目的:对口腔内科疾病的相关临床特点与治疗方法进行研究,并探讨其治疗效果。方法抽取我院在2012年5月~2013年12月收治的160例口腔内科疾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观察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特点并采取相应治疗方法,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通过研究发现,在口腔内科疾病中主要以牙髓炎与根尖周病为主,其次是龋齿和牙周炎,而治疗方法也主要以根管和牙髓治疗为主,效果较显著。结论为有效降低临床上各类口腔内科疾病的发生,加强有关口腔卫生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很有必要,同时根据患者临床症状给予其早期治疗可有效避免疾病进一步发展。

    作者:姜丽红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对于急诊骨关节外伤影像诊断纠纷病例的原因分析及防范分析

    对于急诊骨关节外伤患者,临床多采用影像学进行检查诊断,作为临床诊断骨关节外伤的主要手段和方法。近年来,影像学技术发展迅猛,各种先进的检查技术不断涌现,如CT、MRI、DSA等,虽然影像学对急诊骨关节外伤诊断效果良好,但是临床检查诊断中免不了出现漏诊、误诊的情况,这也是发生医疗纠纷的导火索。因此,本文就急诊骨关节外伤影像诊断纠纷病例展开讨论,分析发生医疗纠纷的原因,并探讨其有效的防范措施。

    作者:张健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前瞻性护理对 ICU 清醒患者不良情绪及睡眠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前瞻性护理对ICU清醒患者的不良情绪和睡眠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4年1月我院ICU收治的2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签分组方法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对照组采用ICU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融入前瞻性护理,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满意度、治疗配合度、睡眠质量、焦虑情绪,评判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经过统计分析得出,观察组患者满意度和治疗配合度明显高于对照组(χ2=23.8595,P=0.0000;χ2=20.9067,P=0.0000),观察组患者睡眠质量、焦虑情绪明显好于对照组(t=2.0585,P=0.0409;t=2.1731,P=0.0310)。结论在ICU清醒患者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前瞻性护理,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治疗配合度、睡眠质量,能明显降低患者的焦虑情绪。

    作者:吴清华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探讨护患关系的处理

    护患关系是指在医疗过程中护士与患者之间的关系,它不仅影响护患双方的心理需要和行为,而且直接影响着患者疾病的治疗效果与康复状况。文章结合护士在护患关系中的主导地位,主要从护患关系的社会背景、人力配置、护士自身素质、患者因素及医院管理因素等方面就护患关系现状及原因进行论述。

    作者:夏鑫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2012-2013年度大连地区不同危害程度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了解大连地区危害严重和较重企业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现状,为相关部门进行职业健康监管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12-2013年大连地区危害较重和严重企业进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日常检测的检测结果,分别比较两个年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合格率情况。结果:危害严重企业粉尘合格率低于危害较重企业(χ2=13.56,P<0.05),物理因素和化学因素的检测结果无统计学差异;在不同规模企业中小型企业检测合格率严重企业(93.6%)高于较重企业(88.2%)(χ2=4.395,P<0.05);化学因素合格率均较高。结论:危害严重企业粉尘合格率低于危害较重企业;在不同规模企业中小型企业检测合格率危害严重企业高于较重企业。提示企业特别是危害严重企业应改善作业环境,改革生产工艺,消除或减少职业病危害因素,相关部门对不同企业要有相应的监管侧重点,同时也要继续加强对物理因素的控制和监管力度。

    作者:田宏飞;安玉;何作力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护理干预对肺癌化疗患者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肺癌化疗患者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0例肺癌患者按照奇偶数字法随机地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为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临床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干预前后患者睡眠质量及护理后生活质量。结果:(1)对照组护理干预前后患者睡眠质量无统计学差异,但观察组护理干预前后睡眠质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经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QLQC-30)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科学的护理干预可改善肺癌化疗患者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应加以推广及应用。

    作者:钟艳;谢佳慧;陈芳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轻度胃肠炎伴良性婴幼儿惊厥40例

    目的:研究分析轻度胃肠炎合并良性婴幼儿惊厥的临床特点。方法:择取2010.07-2014.07起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轻度胃肠炎合并良性婴幼儿惊厥40例患儿,针对其临床特点予以回顾性探析。结果:本组40例患儿中,12例患儿出现低热,体温在37.5℃左右,28例患儿没有发热。全部患儿临床表现为全身性惊厥,惊厥症状在12小时内停止发作。40例患儿脑脊液检查结果均正常,头颅CT检查显示正常,4例患儿出现4次惊厥,在急性期出现轻度脑电图异常,直到恢复期变为正常。结论:婴幼儿轻度胃肠炎并发惊厥需及时进行治疗,临床预后效果较好,不需要长时间应用抗癫痫药物治疗。

    作者:江伟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不规则抗体筛查在临床输血中的应用

    目的:通过对患者输血前血型不规则抗体的筛选和鉴定,从而探讨不规则抗体筛查对输血安全的重要性,从而保障临床安全用血。方法:采用长春博迅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不规则抗体筛检卡采用微柱凝胶法对我院2011年1月到2011年12月间782名输血患者进行输血前不规则抗体的筛查。结果:782名患者输血前,不规则抗体筛选鉴定阳性2例,阳性率为0.26%。结论:不规则抗体产生的主要因素为多次输血和妊娠,故对有输血史和妊娠史的患者进行输血前不规则抗体的筛查,选择完全配合型的血液进行输注,能有效地减低或预防溶血性输血反应的发生,对临床安全有效输血有重要意义。

    作者:陈开蓉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急诊护理与急性心肌梗死相关性分析

    目的:研究护士急诊护理与急性心肌梗死之间的相关性关系。方法:随机抽取2010年12月~2012年12月期间入住我科室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0人作为本次工作的实验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40例/组,以及80名相对应的护士进行单对单的护理。在此期间,该80名护士进行统一管理,常规生活基本一致,并且在病情、年龄等普通情况在统计学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急诊护理治疗。比较2组手术的成功率以及复发率等。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抢救后进行急诊护理,基本成功的有38例,2例手术失败。后期没有复发案例;对照组病人手术抢救后进行常规护理,基本成功的有32例,失败8例。后期复发的有6例。观察组在抢救成功率、后期复发率方面比对照组更佳,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急诊护理对降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死亡率具有明显的作用,能有效减轻患者的病痛,.减少并发症,临床上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张瑜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如何构建适合中国国情的新型社区护理人力资源体系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改革开放事业的不断深入,社区卫生得到了全社会的高度重视,但是由于各种原因的影响,我国社区卫生事业仍然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尤其是社区护理工作在实践中并未真正的发挥出其内涵中的功能和作用。因此,如何让有效建设我国未来社区护理便成为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中的重要问题。其中,建立有效、完善、科学的人力资源体系是社区护理事业发展的基础和保障。本文根据现实实际和相关理论,对于我国社区护理事业中的人力资源发展现状进行研究,客观的指出其中的不足和成因,并且对其未来的发展提供具有可行性的建议,以期能够提供相应的思路和借鉴,终促进我国社区卫生事业的发展、有效地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

    作者:张佩珍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高效扩弓装置矫治开合偏牙合病例报告

    临床上常用扩弓的方法纠正由上下牙弓大小不协调引起的开合、偏合及锁合类错合畸形。笔者报道高效扩弓装置矫治开合偏牙合病例1例。

    作者:彭伟;廖春晖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急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护理中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并分析在急性心肌梗死护理中急诊护理途径的应用效果。方法:所选研究对象为我院于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所收治的9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取随机方式来进行分组,将90例患者划分为病例各为45例的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途径来予以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疾病知识掌握程度、卧床时间、医疗费用、护理满意度、住院天数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经护理,观察组患者疾病知识掌握度、卧床时间、护理满意度、住院天数、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医疗费用等均优于对照组,二者所存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护理中应用急诊护理路径来予以护理,可有效缩短住院天数以及卧床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医疗费用,强化患者疾病知识掌握度,提升护理满意度,在临床中值得应用以及推广。

    作者:周丹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临床带教中的几点体会

    良好的临床护理带教对培养新世纪的护理人才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院是一所综合性教学医院,每年承接大量各大中专院校毕业护生带教任务,先将带教中的几点体会总结如下以供探讨。

    作者:韩红艳;盛显爱;高文秀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儿科护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随着群众健康意识的提高,护理水平越来越不能满足人们的心理需求,尤其是儿科,患者年龄较小,对护理质量要求更高。文章通过总结儿科护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定的对策,为护理管理人员的决策提供一定的依据。

    作者:胡媛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重症监护患者压疮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如何有效的预防、发现ICU重症患者的皮肤问题并提出解决措施。方法:通过对2013年8月~2014年2月期间ICU收治的108例重症患者出现的皮肤压疮问题查找原因并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解决。结果:无1例出现压疮引发的并发症。结论:通过对ICU危重症患者皮肤护理的及时观察,查找原因并采取措施是预防皮肤相关并发症的有效方法。

    作者:钱曦明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苗药复方嘎老梭浸提剂抗菌作用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苗药复方嘎老梭浸提制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白色念珠菌的抗菌作用,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按照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中药新药研究的技术要求》,以GB15979-2002《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卫生标准》附录的规定为标准进行实验。结果:苗药复方嘎老梭浸提制剂分别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菌群、溶血性链球菌、真菌作用2min,平均抑菌率达100.00%。结论:苗药复方嘎老梭浸提制剂分别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白色念珠菌有抗菌作用。

    作者:禹俊梅;刘书华;刘少友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一次性医疗物品管理探讨

    一次性医疗物品由于使用方便、卫生、操作简单,不产交叉生感染,它的应用也减轻了护理人员的劳动强度和医疗纠纷,已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临床。但对一次性医疗物品的管理、使用不善,也会带来增加院内感染的风险,甚至产生严重的后果。如何科学管理和使用一次性医疗用品是消毒供应中心探讨的重要课题。我院自全面使用一次性医疗物品,由供应室负责发放临床科室使用,下面谈谈对一次性医疗物品的管理体会。

    作者:马荷仙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系统护理干预46例手外伤患者效果分析

    目的:对系统护理干预手外伤患者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外科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住院手外伤患者46例,将其随机的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在手术之后实施相应的系统护理干预措施和常规性的护理,然后再对两组手外伤患者的干预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实验组的手外伤患者手术之后的疼痛程度比对照组发生了明显的减轻(P<0.05),患者的系统护理干预的满意度比参照组发生了较为明显的升高。结论:系统护理干预手外伤患者的效果对缓解患者的疼痛有重要的意义,还可以有效的提高护理的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肖忆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PBL教学模式在留学生内分泌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目的:调查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BL)教学法在留学生内分泌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在留学生内分泌教学中,应用PBL教学法,遵循以病例为引导,以问题为基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探索PBL 教学模式的应用效果。结果 PBL 教学法能调动留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综合分析能力,留学生能适应PBL教学法。结论 PBL 教学法提高了留学生内分泌教学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吴乃君;金秀平;盛佳曦;王红阳;魏剑芬;王颖;陈冬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腹膜透析治疗新生儿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护理对策分析

    目的:分析腹膜透析治疗新生儿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护理对策,提高治疗水平。方法:选取我院腹膜透析的96例新生儿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为分析对象,随机分配到对照组与分析组各48例。对照组单纯采取传统护理;而分析组是在传统护理基础上采取心理护理、透析护理及术后护理。结果:分析组治疗依从性好为95.83%,腹膜炎发生率为0,其它并发症率为12.50%,护理有效率为85.42%;对照组治疗依从性好为52.08%,腹膜炎发生率为10.42%,其它并发症率为33.33%,护理有效率为64.57%;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从心理护理、透析护理及术后护理三方面,加强新生儿急性肾功能衰竭行腹膜透析治疗后的护理措施,可以提高治疗水平。

    作者:李媛;常宇 刊期: 2014年第08期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主管: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

主办: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