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群;孔祥泉;刘定西;徐海波
患者男,14岁.头痛,头昏伴呕吐10余天.6个月前行脑肿瘤切除术,当时病理结果为脑膜瘤.2003年9月第一次术前 CT表现:左侧额部大脑镰旁见一大小约7.5 cm×7.0 cm×7.0 cm分叶状稍高密度影,边缘清晰,内可见散在点状钙化及片状低密度坏死区.周围水肿不明显,大脑镰受压向对侧轻度移位.病灶邻近颅骨内板显示轻度侵蚀破坏.增强扫描:上述肿块显示明显强化(图1,2).2004年4月5日第二次CT(术后)表现:左侧额部再次出现一约7.3 cm×7.5 cm×8.0 cm 大小稍高密度影,内可见大片坏死及散在点状钙化,并且跨过大脑镰向对侧生长.
作者:史瑞华;漆剑频;朱文珍;夏黎明;王承缘 刊期: 2004年第09期
目的应用中国女性数字化可视人体有关盆底形态学信息,探讨人体盆底薄层断面影像学形态规律.方法从中国正常女性数字化可视人体数据集中选取从髂嵴上缘到坐骨结节下缘的连续断面图像与其相对应的CT、MRI断面图像对照,观察盆底的细微解剖结构并进行计算机三维重建及立体显示.结果在可视化人体盆底断面标本与其相对应的CT、MRI断面图像上,能清晰显示出盆底肌、筋膜及其周围间隙,三维重建图像能够清晰显示盆底肌与骨性结构、膀胱、子宫及直肠等的三维解剖关系.并明确盆底肌在横断面上的佳显示断面.结论探讨盆底复杂的细微解剖结构及其空间毗邻关系,对复杂盆底功能性疾病的早期而全面的影像诊断及指导外科手术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熊坤林;龚水根;张绍祥;张伟国;邱明国;谭立文 刊期: 200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3D K-空间Kz轴数据不对称填充方法在3D TOF脑动脉MRA的应用价值.方法 40例患者行Kz轴K-空间数据不对称填充的3D TOF脑动脉MRA(Turbo MRA)及Kz轴K-空间数据对称填充的3D TOF脑动脉MRA(常规MRA),在3D源图像和MIP图像上比较二种方法的影像质量、成像时间及显示血管的能力.结果 Kz轴不对称K-空间填充3D TOF脑动脉MRA与Kz轴对称K-空间填充3D TOF脑动脉MRA相比,影像质量指标(S/N、C/N、Rz)、采集时间TA、血管显示能力等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Kz轴K-空间不对称填充3D TOF脑动脉MRA与常规3D TOF脑动脉MRA相比成像质量更佳,显示血管更多,节约采集时间44%.
作者:刘定西;于群;熊茵;梁明;刘芳;孔祥泉;徐海波;石浩军;董道玉 刊期: 200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MDCTA)显示脊髓Adamkiewicz动脉的佳扫描参数、强化延时时间及图像重建方法.方法 125例胸、腹部无明显器质性病变的连续性受检者,采用不同的扫描触发CT阈值、延时扫描时间和各种图像后处理方法,显示脊髓Adamkiewicz动脉解剖细节.结果佳扫描参数为扫描速度0.5 s、层厚0.75 、螺距1.5;扫描触发CT阈值170 Hu;达到该阈值后再延迟18 s后自动启动扫描;原始数据按1 层厚、0.75 层距、B20f算法进行横断面图像重建;MPR、CPR和MIP在显示脊髓Adamkiewicz动脉方面具有优势.结论采用优化的扫描参数和恰当的图像重建技术,MDCTA能清晰显示脊髓Adamkiewicz动脉的起止关系、分支情况和走行特点,可作为无创性血管成像的首选检查.
作者:曾燕;赵建农;宋彬 刊期: 2004年第09期
目的观察经动脉灌注丹参联合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中心型肺癌的近期疗效.方法对13例中心型肺癌进行选择性支气管动脉、肋间动脉及胸廓内动脉造影,将3F同轴微导管置于肿瘤的供血动脉内,灌注复方丹参注射液16 ml,注入适当剂量的碘化油-顺铂乳剂.结果肿瘤供血动脉以支气管动脉为主者7例,以肋间动脉为主者4例,以胸廓内动脉为主者2例.治疗后临床症状改善率为100%,且无严重并发症发生,1年生存率为92.31%(12/13).结论动脉灌注丹参联合化疗栓塞术治疗中心型肺癌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赵斌;李玉亮;王永正;张万明;邵广瑞;崔允峰 刊期: 2004年第09期
目的本研究应用放射性显像剂18F-FP-CIT进行脑PET显像来评价脑内的DA能系统的功能变化,并从安全性、有效性等方面对本方法进行评价.方法分别对猴、正常人和不同程度的帕金森病患者应用18F-FP-CIT进行脑PET显像,观察其安全性和在不同程度PD患者的图像表现.结果正常猴1 h断层图像上脑内双侧尾状核和壳核出现较高的放射性浓聚;3 h双侧纹状体放射性相对更为浓聚.正常人15 min和30 min脑断层图像上双侧尾状核和壳核出现放射性摄取,同时大脑皮层有一定程度的放射性摄取,2 h图像已非常清晰,仅尾状核和壳核清晰可见.57例PD患者PET图像中,PD患者症状与对侧脑后壳核放射性的降低明显相关.结论 DAT显像可从分子水平评价多巴胺递质系统功能的客观情况,是有很好临床价值的分子影像学手段.
作者:管一晖;左传涛;张政伟;赵军;王坚;蒋雨平;陈正平;项景德;林祥通 刊期: 2004年第09期
目的评价PACS系统在图像存储与传输方面的临床价值与效益.方法对SIEMENS公司出产的PACS系统在我院图像获取、贮存、传输网络中的应用进行临床评估.结果 PACS系统省时、可靠、方便、高效,可降低物品、人员耗费,减少不必要照射,在临床应用中取得良好效果,使医院的现代化、信息化建设迈上新台阶,满足医院整体数字化、网络化的要求.其缺点为投入较高.结论实现PACS系统,提高了医学影像保存的质量,为临床和教学工作提供了高效可靠的保证.
作者:许建铭;韩文广;邓力 刊期: 2004年第09期
本文主要从量子人体态的表象,量子人体算符的矩阵表示,量子人体公式的矩阵表述,量子人体的么正变换,量子人体的狄喇克符号和量子人体线性谐振子与占有数表象六个方面进行了研究,得到了满意的结果;为数字人体的微观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作者:毕思文 刊期: 2004年第09期
目的研究Ⅰ级高血压患者的左心室局域性舒张功能.方法应用定量组织速度成像(QTVI)技术,分析左心室12个节段心肌舒张早期峰值速度(E波)、舒张晚期峰值速度(A波)和E/A比值.结果与健康人相比,Ⅰ级高血压患者E波速度降低,A波速度增加,其中46.4%的节段E/A<1,以室间隔、前壁和后壁多见.结论Ⅰ级高血压患者存在局域性心肌舒张功能损害.
作者:张奕民;薛蕾;王乐平;李涛;孙月华 刊期: 2004年第09期
患者女,20岁.反复下腹部胀痛,伴排尿困难,尿痛,血尿5年余,加重半月入院.体检:生命体征正常,心、肺未见异常,肝脾未触及,下腹部稍隆起,可触及充盈的膀胱,未触及包块.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正常,尿常规见蛋白(++),WBC(+++),RBC少许.
作者:李家言 刊期: 2004年第09期
目的观察骨骺软骨和生长板软骨的T2弛豫时间差异.方法 12头出生2周的乳猪,扫描双侧股骨远端骨骺,范围包括二次骨化中心骨质、周围骺软骨、生长板软骨、干骺端.将MR所显示的各层微细解剖结构的信号特征与相应组织学构造进行比较对照.运用多层面、多回波、自旋回波MR序列对8头乳猪进行T2弛豫时间测量.结果 MRI显示了二次骨化中心骨髓和干骺端之间的5种不同的微细解剖结构,包括:①二次骨化中心临时钙化带;②二次骨化中心生长板;③骨骺软骨;④生长板;⑤临时钙化带.与骨骺软骨相比,股骨生长板软骨的T2值有显著延长(P<0.05).结论 MRI能够鉴别骨骺软骨和生长板软骨.
作者:李小明;王仁法;李勇刚;徐安辉;唐立华 刊期: 200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胎儿正常肢体的超声检查方法和显示切面,提高产前超声对胎儿肢体正常结构的认识.方法采用连续顺序追踪超声法(SCSA)对引产后胎儿标本行模拟宫内超声检查.结果将胎儿肢体分节段按顺序进行连续扫查,可显示胎儿肢体的完整性;充足的空间和适量的羊水有利于分辨胎儿趾(指)的数目与确定足(手)姿势.结论一定条件下,二维超声可清楚显示胎儿肢体的完整性.SCSA法是胎儿肢体检查的可靠方法.
作者:刘菊玲;李胜利;陈琮瑛;官勇;毕静茹;袁帆;文华轩;廖玉梅 刊期: 200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泌尿系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6例(正常肾10例,正常输尿管7例,泌尿系疾病29例)泌尿系病例行多层螺旋CT扫描后均采用三维重建技术对横断面图像进行重建.结果根据疾病和诊断目的的不同,采用不同的重建方法进行重建.MIP图像对肾动脉狭窄及全尿路显示有很好效果,MPR图像可用于显示各种占位病变的位置、大小、范围等,SSD和VRT图像适用于显示肾脏畸形、肾脏肿块、肾结石和输尿管变异等.结论对于不同的泌尿系疾病,采用不同的三维重建方法对疾病的诊断有很大帮助.
作者:雷子乔;韩萍;余建明;田志梁;陈艳 刊期: 200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CT灌注成像在评估肾癌预后和术式选择等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 20例肾癌患者, 根据临床分期分成局限组和转移组;根据病理分级分成低度活性组和中高度活性组,及健康自愿者30人进行肾区CT平描,之后选择经肾门或肿瘤的大层面进行动态增强扫描,应用感兴趣区域分析法,计算正常肾皮质和肾癌组织的灌注值.结果转移组肾癌灌注值显著高于局限组(t检验,P=0.015),中高度活性组肾癌灌注值亦显著高于低度活性组(t检验,P=0.014).结论 CT灌注成像在评估肾癌预后和术式选择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袁庆中;田建明;王培军;邵成伟;李树平;李跃华;任方远 刊期: 2004年第09期
盘肾罕见,文献报道甚少,国内仅报道1例,本院近遇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报告如下.
作者:闫慧敏;陈卫国;贾铭;廖昕;黄禅桃;涂茜 刊期: 2004年第09期
胰腺肿瘤或炎性病变易侵犯或压迫脾静脉而致其阻塞,造成其引流区域血管系统形态和功能上的改变,称为胰源性区域性门静脉高压症(PSPH).①胃短静脉→胃底静脉丛→胃冠状静脉和②胃网膜静脉→胃结肠干→肠系膜上静脉是PSPH主要的两个侧支循环通道,在螺旋CT上表现出特征性的分布和走行,并在胰腺癌术前分期和评估PSPH方面具有重要临床意义.增强多排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有利于连续追踪上述血管走行, 清晰显示其毗邻关系,有助于PSPH的诊断.
作者:吴苾;宋彬;陈卫霞 刊期: 2004年第09期
患者男, 37岁,反复咳嗽、咳痰7个月,为黄色黏痰,午后低热、盗汗,加重伴胸闷2周.胸片及CT扫描:右肺上叶体积缩小,内见片状多发结节及肿块影,伴多发厚壁空洞,空洞内、外壁光滑、清晰,聚集排列呈簇状. 右肺门上部增大,呈肿块状,右上叶支气管壁增厚,管腔变窄如线样.纵隔内可见少许淋巴结影(图1,2).
作者:陈光祥;曾薇 刊期: 2004年第09期
子宫腺肌病是妇科常见病,近年发病率有增高趋势.国内运用MR诊断子宫腺肌病报道不多.笔者就本院1995年2月至2002年6月46例子宫腺肌病MR表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波;魏光师;陈树良;田铁桥;周霞 刊期: 2004年第09期
患者男,65岁.发热40余天,于2天前因原因不明的右侧中下腹突发疼痛伴面色苍白、出冷汗,急诊入我院.既往有肺结核病史.查体:腹部轻度膨隆,未见肠型及肠蠕动波,右侧腹及右下腹压痛明显,右下腹反跳痛阳性,右肾区叩击痛阳性.急诊超声检查声像图示:右肾形态正常,大小约12.6 cm×7.4 cm×6.7 cm,肾内结构紊乱,右肾中上极实质区外侧可探及局灶性无回声区,大小约2.3 cm×2.0 cm,周边见高回声包绕.CDFI示仅于肾门部探及散在少许星点状血流信号,盆腔及下腹腔结构紊乱,并见少许不规则无回声.
作者:廖平川;赵大伟;刘望彭 刊期: 200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数字减影肺动脉造影对猪急性肺段动脉肺栓塞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13只中国实验用小型猪,经颈静脉途径向肺动脉注射明胶海绵栓子(直径3.8~4.2 )制作肺栓塞模型,栓塞前后行数字减影肺动脉造影,并以病理解剖为标准,探讨其敏感性、特异性.结果对195个肺段进行分析,其中有病理诊断阳性肺段46个,病理诊断阴性肺段149个,数字减影肺动脉造影阳性肺动脉段47个,其中出现2个假阳性.敏感性为98%,特异性为99%,诊断准确率98%.结论数字减影肺动脉造影对亚肺段水平肺动脉栓塞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很高.
作者:梁熙虹;陈光利;王振常;鲜军舫;李眉 刊期: 2004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