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玉玉
目的:分析胎头旋转法治疗34例枕后位难产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0年1月至2013年6月妇产科收治的枕后位难产患者34例作为研究组,针对研究组给予胎头旋转法治疗;另外随机抽取2010年之前的34例未经胎头旋转法治疗的枕后位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顺产率、产后出血情况及新生儿评分。结果研究组34例患者进行胎头旋转法后29例为枕前位顺产,顺产率为85.3%,出现2例产后出血,两项数据均优于对照组;此外,研究组新生儿评分优于对照组。所有数据均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枕后位产妇进行胎头旋转法能有效的调整胎头位置,使胎儿顺利产生。
作者:李茂容 刊期: 2014年第07期
肛门直肠周围脓肿是肛肠科常见的疾病,主要形成原因是肛门及肛管直肠间隙粘膜感染,也有因溃疡性大肠炎继发肛周脓肿的情况[1]。2010年以来,我科在肛周脓肿切开引流传统手术方式基础上,联合运用微波理疗,中草药熏蒸等联合治疗,无一列形成瘘口,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陈祺 刊期: 2014年第07期
大泡性角膜病变大多由于角膜内皮失代偿造成的角膜上皮水肿,上皮出现大小不一的水泡,浑浊。病人感到畏光流泪,灼痛难忍。隐形眼镜可以在角膜表面起着遮盖保护作用。现将我院2009年1月-2013年12月15例采用美容隐形眼镜治疗大泡性角膜病变患者报告如下。
作者:李海燕 刊期: 2014年第07期
动静脉内瘘作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永久性血管通路,对患者长期的血透生活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由于动静脉内瘘血管较粗,特别是选择肘上建立动静脉内瘘即高位动静脉内瘘,血流量大,加上内瘘穿刺针管径也较大,压力大,因此透析后立即拔针出现内瘘动脉端渗血的情况较为常见,若按压时间长,会出现指端供血不足和回流障碍并发症。为有效减轻患者拔针后的内瘘动脉端渗血,减少血肿、指端供血不足和回流障碍等并发症,提高舒适度,延长内瘘的使用寿命,本院血液净化中心采用延时拔针法,取得了良好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王伟;李玉芹;张佩玲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在老年患者中实施协助刷牙法进行口腔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我院收治的老年患者共70例,并以随机数字表法方式将其分成2组,每组35例,将其中实施棉球清洁口腔者纳入对照组,将实施协助刷牙法进行护理者纳入观察组,分析并评估两组病例的口腔护理情况,总结临床护理经验。结果:观察组护理后的口腔清洁度是(11.19±0.71)分,这要较对照组的(8.02±0.68)分更理想,比较差异明显(P<0.05);且在口腔异味、口腔炎或溃疡等方面,观察组的发生率均要较对照组有优越性(P<0.05)。结论:为老年患者实施协助刷牙法进行口腔护理有确切效果,能够在保证口腔清洁度的同时,尽量避免口腔异味、黏膜损伤等情况,适合在今后的临床上普及应用。
作者:鲍春秀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脂联素(APN)、瘦素(LP)水平的变化及相关性。方法选取肥胖2型糖尿病组(DO)26例,非肥胖2型糖尿病组(NDO)36例,单纯性肥胖组(OB)18例,正常对照组(NC)20例,检测血清APN、LP的水平同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 APN水平在NC组、OB组、NDO组、DO组逐渐下降(P&0.05);瘦素水平在DO组显著高于NDO组,OB组显著高于NC组(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体内存在APN、LP代谢紊乱,APN可能参与肥胖、胰岛素抵抗、糖尿病的发生、发展,LP可能与肥胖状态有关。
作者:吴乃君;魏剑芬;金秀平;盛佳曦;陈晶;马绍杰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嵌顿环状混合痔佳治疗方法。极易引起水肿,甚至坏死,是混合痔严重阶段。方法:选取2010年7月~2014年3月我院肛肠科住院患者150例。采用外剥内结扎术,术后给予以清热解毒、活血消肿之三黄洗剂坐浴。结果:150例患者均治愈,肛门外观平整,功能正常,无后遗症。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嵌顿环状混合痔,能迅速减轻病人痛苦,缩短治疗时间,疗效显著;是一种较理想的治疗手段,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何瑞祥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常德市肺结核疫情流行特征,从而为预防肺结核疫情流行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按照2010~2013年常德市肺结核病疫情监测资料,采用SPSS18.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其登记数、年龄性别分布情况及季节分布情况。结果:共登记患者数5563例;0~14岁年龄段患者数少,仅为101例,构成比为1.82%;15~54岁年龄段患者数多,为3169例,构成比为56.97%;男性患者4000例(占71.90%),女性患者1563例(占28.10%);第三季度患者数多,为1385例(占24.90%),其次为第二季度患者,为1684例(占30.27%)。结论:常德市肺结核发病年龄以15~54岁段为主,且以男性为主;对此应该制定强有效的对策对疫情的流行加以预防与控制。
作者:张力 刊期: 2014年第07期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优生优育提出更高要求。产科护理人员要积极对孕产妇及其家属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评价的健康教育活动。通过回顾我科600例孕产妇健康教育,表明完善的健康教育可以减少产前、产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促进产妇和新生儿的健康,密切了医患关系,减少医疗纠纷。
作者:黄尧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鼻咽癌放疗患者生活质量影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0月至2013年10月在我院接受鼻咽癌放疗治疗的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患者,观察组患者运用护理干预进行护理服务,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护理服务。结果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情况以及毒副反应的发生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鼻咽喉放疗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治疗的有效率以及患者的生存质量,降低毒副反应的发生率,具有显著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亚娟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分析和探讨牙周炎治疗中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用了我院在2012年6月-2013年6月接收的64例牙周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了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只给予了常规护理,而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又给予了系统性的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依从性和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依从性和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并且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一定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牙周炎患者进行系统性的护理干预,可以大大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和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张瑶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80岁的高血压患者不同降压目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80岁的高血压患者96人,随机分配为目标血压150/90-140/90mmhg组(50人)和目标血压140/90-120/70mmhg组(46人),随访观察1年。选择观察指标有联合用药种类及体位性低血压、头昏晕、餐后低血压、心绞痛、脑卒中、肝肾功损害等不良反应等指标。结果:150/90-140/90mmhg组中,1联50%(25人),2联42%(21人),3联8%(4人)。140/90-120/70mmhg组中,1联31%(14人),2联52%(24人),3联17%(8人)。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不良反应方面,150/90-140/90mmhg组中,体位性低血压发生率4%(2人),头昏头晕发生率6%(3人),餐后低血压发生率8%(4人);140/90-120/70mmhg组中体位性低血压发生率23%(11人),头昏头晕发生率30%(15人),餐后低血压发生率31%(14人)。两组间比较,存在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在脑卒中发生率、心绞痛和肝肾功损害方面,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针对≥80岁的高龄患者降压目标定为150/90mmhg较为合适。
作者:郭绍敏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研究和分析循证护理在恶性肿瘤合并肠梗阻护理中的具体应用价值。方法选取50例2013年1月-2014年4月来我院进行恶性肿瘤合并肠梗阻护理的患者,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各25例患者。对照组的患者使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试验组的患者使用循证护理的方法,将试验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效果进行详细的对比分析。结果经过护理后,试验组患者中有23例患者护理效果显著,总有效率达到92%,对照组患者中有15例患者护理效果显著,总有效率达到60%,二者具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在在恶性肿瘤合并肠梗阻护理中的具体应用中,可以很好的提升恶性肿瘤合并肠梗阻患者的恢复进度,在很大程度上缓解症状,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护理上大力推广。
作者:堵亚娟 刊期: 2014年第07期
护患关系的好坏与患者的心理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影响着患者的身体康复。护士掌握有效地沟通技巧,可以与病人之间建立相互信任、相互融洽关系,使患者的心理状态处于佳水平,积极配合治疗。
作者:李建美;宋四艳;赵珊珊 刊期: 2014年第07期
重症监护病人因身体上的各种留置管道、自身的疼痛不适、放满医疗仪器的陌生环境、对病情缺乏认识、与家属情感交流障碍等因素影响下,易出现恐惧、不安、孤独、紧张等不良的心理反应;这些反应将不利于其治疗护理,对其疾病的转归、生活质量以至其家庭都有负面的影响。家属因担心病人的愈后,又或者对病情与治疗都缺乏疗解、对重症监护病房内紧张而复杂的环境难以适应,以及担心高昂的治疗费用等,故容易产生焦虑担忧、情绪不稳等心理障碍。
作者:李永侠 刊期: 2014年第07期
随着经济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对于护理质量方面,人们对其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护理工作已不再是所谓的打针送药,而是包括对患者进行一系列心理、身体的护理,因此,护理在管理方面的水平即决定其质量的保障。本文通过对乡镇医院护理工作中安全管理现状中所存在的问题分析,提出相应的管理措施,为乡镇医院护理工作提供借鉴,以此进一步的促进乡镇医疗事业的发展。
作者:蒋仁姣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治疗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入院的支气管哮喘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予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粉吸入剂(商品名:舒利迭)治疗,对照组予丙酸倍氯米松吸入剂(商品名:必可酮)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体征评分及肺功能的变化。结果:治疗组临床控制20例(66.7%),显效6例(20.0%),有效2例(6.7%),无效2例(6.7%),有效率93.3%;对照组临床控制10例(33.3%),显效10例(33.3%),有效4例(13.3%),无效6例(20.0%),有效率80.0%。两组临床控制、总有效率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治疗前后FVC、FEV1.0、MMF、PEFR、V50、V25均有明显升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FEV1和PEFR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粉吸入剂治疗支气管哮喘疗效肯定,有利于缓解患者的哮喘症状,改善肺功能,促进康复。
作者:李小兵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研究进行颅脑的外伤术后出现颅内感染的可能的危险因素的分析,旨在提供一些治疗供临床参考。方法:选取来我院就医的自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的出现颅内感染的患者40人,作为观测组,且同时选取40位同时期但没有出现感染的患者40位,来作为对照组,依据各种参数进行统计,进行回归性的分析。结果:统计结果表明,为该手术可能出现感染的危险因素有:手术时间、术后白蛋白、进行脑室外的引流、脑脊液漏、血糖水平、术后的激素水平、术前的GCS评分、手术的次数、后颅窝手术是危险因素,有统计学差异(P<0.05)。做线性回归方程提示,脑外室的引流、脑脊液漏、血糖、后颅窝手术及手术时间这些指标可能为进行手术后发生感染的独立的危险因素,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手术时间、脑室外的引流、血糖水平、后颅窝手及脑脊液漏等因素是术后颅内出现感染的可能的独立的危险因素,对手术过程中出现以上的情况的患者需要密切关注,防止感染的出现。
作者:朱军伟 刊期: 2014年第07期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慢性变应性炎症,其发病机制极为复杂。美国医学新闻网报道,日本的研究人员发现中国汉方草药能让200位研究参与者每天的哮喘症状得到舒缓。所以阐明中药的作用机理就显得十分的迫切了。本文将对近年来中药治疗哮喘疾病研究进行综述。
作者:付新;张丹丹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比较开放性输血和限制性输血对重症监护病人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0例重症监护患者按照奇偶数字法随机地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患者数均为50例。对照组采用开放性输血方式,观察组采用限制性输血方式。比较两组人均输血量、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麻醉苏醒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结果:对照组人均输血量、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麻醉苏醒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分别为(3.29±0.82)U、8.00%、(29.56±3.44)min、24.00%及8.00%,观察组分别为(2.08±0.67)U、2.00%、(26.21±2.71)min、10.00%及2.00%,两组除了麻醉苏醒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指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开放性输血方式相比,限制性输血方式对重症监护病人的临床效果更为显著,应在实际过程中加以推广及普及。
作者:杜柳惠 刊期: 2014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