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娟
慢性咽炎为耳鼻喉科常见病,治疗方法及治疗药物很多。2013年笔者应用自制的麻杏汤治疗慢性咽炎取得较好效果。1、对象和方法共治疗100例,女性71例,男性29例,年龄17-77岁,平均47岁。病程长短不一,长者达一年余。主要症状为咽痒,咽干不适,异物感,干咳或少量白痰。方法:治疗时停用其它药物,给予麻杏汤50毫升,一天四次含服,即分次缓慢咽下使其在咽部稍有停留。用药时间为3-15天。疗效观察:显效65例,自觉症状全部消失,局部体征明显减轻;有效30例,自觉症状减轻,局部体征减轻;无效5例,自觉症状及体征无减轻。
作者:张显庆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观察评价蓝光联合异维 A 酸红霉素凝胶治疗寻常型痤疮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随机选取经临床确诊的寻常型痤疮患者152例,并随机分为治疗组76例和对照组76例,两组间年龄、性别、病情严重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给予蓝光联合异维 A 酸红霉素凝胶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异维 A 酸红霉素凝胶外涂。结果:4周后两组患者皮损均有明显好转,其中治疗组有效率为82.90%,对照组为55.55%,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蓝光联合异维 A 酸红霉素凝胶治疗寻常型痤疮安全有效。
作者:冯华;倪文琼;陈自学 刊期: 2014年第06期
临床实验室为人类疾病诊断、治疗、预防及健康状况的评估提供重要的、有益的及科学的信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大量的先进仪器和技术的采用,临床实验室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临床实验室已经成为医疗机构完成医疗任务重要的支持部门之一。很难想象一个医疗机构没有临床实验室提供信息能顺利完成医疗任务。因此,对于实验室的管理,室内质控及室间质评的完善作为一个科学、准确的临床技术部门必不可少。临床实验室的质量管理须针对全员、全过程。如分析前医生开申请单要规范,标本采集前检验者要做好必要的准备,标本的采集、运输、签收均要规范等。有调查显示60%以上的实验室错误发生在分析前阶段。分析阶段应注重人员、仪表、操作方法及校准等质量管理。做好室内质控和室间质评。分析后应将结果与临床诊断、项目参考值、患者动态变化等对照。而为临床提供准确的检验信息和咨询服务是检验医学发展的目标,临床实验室提供的检验信息占患者全部诊断、疗效等医疗信息的60%以上。现在的医学检验不应仅限于签发检验报告,还应开展临床咨询活动,加强与临床的沟通,更好地发挥临床实验室信息在疾病诊治过程中的作用。
作者:庞文晶;陈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鼻咽癌放射治疗时皮肤反应的临床观察及护理体会。方法回顾分析93例首次行鼻咽癌放疗的患者,判断其放疗后皮肤反应的临床分度,比较不同临床分级间的护理治愈疗效以及相关观察指标与皮肤反应临床分度间的关系。结果所有病例中,61例(65.6%)患者发生皮肤1级反应,25例(26.9%)发生皮肤2级反应,6例(6.6%)发生皮肤3级反应,1例(0.9%)发生皮肤4级反应。1级反应和2、3、4级反应患者在护理治愈显效率方面以及放疗剂量、放疗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的差异有显著意义(P <0.05)。结论放疗中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能促进损伤皮肤的愈合,放疗次数、放疗剂量、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计数是导致放疗后皮肤反应程度加重的高危因素。
作者:秦曼;黄胜平;陈文凤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四手操作在根管治疗术中护理配合的临床效果。方法:三例患者,共计五颗患牙,采用四手操作配合进行根管治疗术,统计分析患者的每牙每次治疗时间及窝洞唾液污染情况等数据。结果:在根管预备时间、根管消毒时间、根管填充时间及窝洞唾液污染情况等方面,四手操作均具有显著优势。结论:四手操作缩短了每牙每次治疗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窝洞唾液污染,提高了治疗成功率,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作者:涂碧波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药物性肝损害(DILI)的临床诊断特点,以及其病理学特点。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3月至2013年8月收治的58例药物肝损害为研究对象,对所有进行肝组织病理学检查,使用因果关系评价法作统计,对患者血生化指标与自身抗体检测结果、病理学特点仅分析。结果:58例患者中,肝细胞损伤型48例,占82.8%,胆汁淤积型6例,占10.3%,混合型4例,占6.9%。RUCAM评分≥3分患者有49例,占84.5%;经实验室检查显示,ALT >400U /L 混合型患者,其所占比例显著高于胆汁淤积型、肝细胞损伤型,差异显著(P <0.05);经肝组织病理学显示,有7例(12.1%)呈发展为自身免疫性肝病趋势;6例(10.3%)因慢性肝炎,经病理改变后诊断为 DILI,胆汁淤积行显著高于肝细胞损伤型(P <0.05)。结论:RUCAM评分、病理学检查具有良好一致性,能够作为临床诊断的主要依据。
作者:徐贤雄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 PBL 教学方式在手术室护生护理安全教学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于我院手术室实习的护生96名作为教学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观察组(PBL 教学组)及对照组(常规教学组),每组均为48名。观察组采取 PBL 教学方式,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法,观察两组不同方法的教学效果。结果观察组应用 PBL 教学法教学后护理安全考试总分为(88.35±4.67),对照组常规教学教学后护理安全考试总分为(72.98±3.85),两组成绩差异明显(P <0.05);两组护生的满意程度差异明显(P <0.05)。结论 PBL 教学法在手术室护生护理安全教学中具有良好的作用,可以提高护理安全教学的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林晓燕;邓秋枫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本文通过调查分析我院多重耐药菌(multiple resistant bacteria,MRB)患者感染情况,提出有效的防控措施以及护理对策,以减少患者多重耐药菌临床感染情况,提高临床护理质量,保证患者和医务人员安全。方法对2008-2011年我院患者中出现 MRB 感染的病例进行全程追踪调查,回顾性搜集分析26例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一般资料、病原菌的分布、感染发生部位、科室来源等信息,并随机抽取我院的20名护理人员对其掌握多重耐药菌患者隔离措施情况进行调查。资料处理采用 SPSS13.0软件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26例 MRB 感染患者平均住院24天,抗生素的平均使用时间为21d,抗菌药物使用率为100%,治疗性用药70%,预防性用药30%;病源菌多为大肠埃希氏菌15株(57.7%)和铜绿假单孢菌6株(23.1%);感染部位主要为呼吸道和泌尿道,其中呼吸道感染的患者13例(50.0%),泌尿道感染的患者11例(42.3%);MRB 感染患者多源于我院的内科系统,占76.9%;20名护理人员掌握多重耐药菌患者隔离措施情况较好。结论加强 MDR 医院感染监测和管理,从多学科的角度,采取有效措施预防控制 MDR 的传播,对全院的医护人员做相关的感染防范知识教育,不断提高 MRB 感染患者的临床治疗水平和护理质量。
作者:李春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病,它的主要危害在于其慢性并发症。糖尿病可以引起视网膜病变导致失明,糖尿病患者的心、脑血管的并发症比非糖尿病患者高2-4倍,更常见而且重要的是引起糖尿病肾病导致肾功能不全甚至尿毒症。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鉴于其危害性,我们更要关注糖尿病肾病的防治。
作者:王岷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观察中药熏洗治疗围手术期痔疮肛缘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科室围手术期重度痔疮肛缘水肿住院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0例,予术前和术后第二天开始坐浴,用高锰酸钾溶液坐浴每天早、晚各1次。治疗组20例,采用自拟中药方进行肛周局部熏洗每天早、晚各1次。所有纳入病例均以5d 为评估周期。结果: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肛肠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痔术后疗效标准,经统计学比较分析,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经临床研究对比,在治疗围手术期痔疮肛缘水肿,使用自拟中药方熏洗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纯使用高锰酸钾坐浴。临床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孙华鹏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分析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性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1年4月到2012年5月收治的老年性股骨颈骨折病患100例病患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的病患分别为50例。对观察组病患给予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方法,对照组实施骨折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有效32例,治疗显效9例,治疗无效9例,治疗有效率为82%,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 <0.05);对照组内固定术治疗有效20例,治疗显效14例,治疗无效16例,治疗有效率68%。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治疗老年性股骨颈骨折采用髋骨关节置换术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该治疗方式有助于老年性股骨颈骨折恢复,是一种良好的治疗老年性股骨颈骨折的方法。有利于改善病患的生活质量,具有推广使用价值。
作者:吴琼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原发性翼状胬肉组织中 SPARC 蛋白的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15例原发性翼状胬肉组织标本及5例对照组结膜组织标本,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胬肉及正常结膜组织内 SPARC 蛋白的表达及空间分布,并探讨 SPARC 蛋白与微血管密度的相关性。结果 SPARC 在原发性翼状胬肉组织中的66.67%,平均计分为2.47±1.30,与结膜组织无显著性差异(U =25.00,P =0.261)。SPARC 分布于结膜组织上皮基底层细胞和成纤维细胞,少量内皮细胞也存在染色。SPARC 与微血管密度存在负相关性(rSPARC =-0.551,P =0.0333)。结论 SPARC 的低表达可能参与了原发性翼状胬肉中的血管生成。
作者:宋寅伟;陈冬玲;张虹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经两处小切口入路在老年肱骨外科颈骨折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 LCP 钛板经肩前、肩外侧小切口入路治疗老年肱骨外科颈骨折25例。结果本组患者术后进行3~12月的随访,平均5.5月。均骨性愈合,骨折愈合时间4-6个月。肩关节功能按照评分,优10例,良10例,中3例,差2例,优良率为80%。结论两处小切口结合MIPO 技术治疗老年肱骨外科颈骨折疗效比较满意。
作者:郭明锋;王粟;韩秀英;王东军;田国峰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中医分型辩治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入院的40例患有小儿手足口病的患儿进行中医辨证治疗。结果:40例患儿均被治愈,其中12例患儿在5天以内被治愈,占30%;35例患儿在7天内被治愈,占87.5%;患儿的皮疹消退时间在5.10±2.49天;病患中有发热症状的儿童有25例,占62.5%,治疗后热消退时间为1.89±0.80天。结论:中医辨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具有的明显的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白冬雪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分析急性脑卒中并发脑心综合征的临床特征。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3年12月间收治的33例急性脑卒中并发脑心综合征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收治的33例急性脑卒未并发脑心综合征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脑卒中特点、病死率,分析急性脑卒中并发脑心综合征患者的心电图、心肌酶谱。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出血性脑卒中患者比例较高,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病死率较高,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急性脑卒中并发脑心综合征患者中,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心电图改变比例高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急性脑卒中并发脑心综合征患者中,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心肌酶谱异常比例高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发生急性脑卒中并发脑心综合征可能和脑卒中的类型有关,急性脑卒中并发脑心综合征的病死率较高,临床应加强患者的心电图、心肌酶谱监测,并给予积极有效的对症治疗。
作者:雷源标;李青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本文就嫩肤技术应用于皮肤美容中的临床价值进行了浅显的研究和探讨。方法:将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期间收治的108例皮肤病患者根据皮肤病症分为 A 组(色素沉着组,n =36)、B 组(皮肤衰老组,n =34)和 C 组(毛细血管扩张组,n =38)。对三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美容满意度进行观察和统计。结果:三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差异不显著(P >0.05);三组患者对本次美容效果的总满意度差异不显著(P >0.05)。结论:光子嫩肤技术应用于皮肤美容中的临床效果显著,有效改善了患者的皮肤状态,值得推广。
作者:黄忠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角色扮演法在内科护理教学中的实践效果。方法:选取我院80例高职护理学生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以随机双盲法将所有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40例研究对象采用传统课堂讲授方法进行教学,观察组40例研究对象则采用角色扮演法进行教学,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的理论考核成绩、操作考核成绩及实习成绩进行比较。结果:两组研究对象理论考核成绩及操作考核成绩比较均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 <0.05),且观察组研究对象的实习成绩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将角色扮演法应用于内科护理教学中对培养学生能力有重要的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金小千;卢淑群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观察老年胆囊炎胆石症患者采取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2年5月~2014年5月接诊的老年胆囊炎胆石症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入选对象签署知情同意书愿意配合本次研究,同时符合手术指征。回顾性分析他们的临床资料,皆采取手术治疗,总结分析手术方法与效果。结果:80例患者经过手术治疗后,治愈率为85.00%(68/80),生命死亡2例,死亡原因为1例突发急性心梗、1例多脏器功能衰竭;术后并发症10例,发生率为12.50%,主要包括肺部感染、切口感染、肾功能不全等,皆给予对症处理后,症状好转。结论:针对老年胆囊炎胆石症患者临床症状进行分析,然后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与治疗时机,可取的比较良好的临床疗效,值得借鉴。
作者:李术生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应用在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2年12月,冠心病患者96例,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和优质护理,比较护理效果的不同。结果:护理组心绞痛发作(12.33±6.33)次,舒适度(106.33±1.94)分,护理满意度(92.86±2.28)分,住院时间(10.35±1.08)d,与对照组比较,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优质护理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带给患者理想的康复效果,对改善预后有重要意义。
作者:陈素芬 刊期: 2014年第06期
随着现代化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患者对健康概念的认识在不断的变化,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患者除了要求更高地得到专业技术治疗外,更关心的是医疗全程全方面的人性化护理。人性化的护理是创造性、个性化、整体有效的一种现代护理模式。以往存在的患者与医护之间的纠纷问题有很多都是由护患关系处理不良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我科通过人性化护理服务患者,融入基层的临床工作中去,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彩云 刊期: 2014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