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B超诊断巨大肠系膜囊性淋巴管瘤1例

滕海婷

关键词:诊断, 肠系膜, 维吾尔族, 静脉曲张, 腹部, 重度, 体检, 蠕动, 患者, 肝脾, 腹壁
摘要:患者女,6岁,维吾尔族.因腹部胀痛不适2个月,加重2周来院就诊.体检:全腹部重度膨隆,未见腹壁静脉曲张,未见胃、肠型及蠕动波,腹软,肝脾未及.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杂志相关文献
  • 数字人体(人体系统数字学)基础理论框架研究与应用

    数字人体是当今医学科学技术、信息科学、计算科学和计算机技术的高度综合,是医学科学技术的新领域,是21世纪医学科学技术从定性描述到定量表达的结果,它将加深对人体系统的认识,深刻地改变未来人体的研究活动和人们的生活方式.本文提出数字人体(人体系统数字学)的概念、基础理论框架和内涵,并以经络协调诊疗方法对243例精神病患者进行临床诊断治疗,取得了数字化表达的良好效果.

    作者:毕思文;汪湘;罗述谦;王薇;景东升;张力岩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多普勒组织成像评价高血压病患者左室舒张功能

    目的探讨应用多普勒组织成像(DTI)技术检测二尖瓣环运动速度评估原发性高血压病左室舒张功能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DTI技术,对56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和50例正常对照者二尖瓣环运动速度进行测定,并与常规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对照分析.结果与正常组相比,高血压病患者收缩期DTI速度峰值(S)差异无显著性意义,舒张早期DTI速度峰值(Ve)显著减低(P<0.05),舒张晚期DTI速度峰值(Va)无显著变化,舒张早期与舒张晚期DTI速度峰值的比值(Ve/Va)显著减低(P<0.05).Ve/Va值与二尖瓣血流频谱E/A值之间存在高度相关性.结论DTI技术检测二尖瓣环舒张期运动速度参数可用于无创评价原发性高血压病左室舒张功能.

    作者:王晶明;王颖;陈旭春;瞿琼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超声对颈部神经鞘瘤诊断及鉴别诊断的价值

    目的回顾分析21例颈部神经鞘瘤的超声表现,总结其声像图特征及鉴别诊断.方法21例病人均经手术病理证实.常规进行二维超声检查,记录其大小、回声类型、边界、均匀度、后方回声等声像图表现,其中10例应用了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检测肿瘤的血供情况.结果21例颈部神经鞘瘤均为单发,声像图以低回声多见,伴有退行性变者,可表现为囊实性混合回声,肿瘤边界清晰,内部回声多为不均匀或欠均匀,彩色多普勒显示其血供丰富.结论二维超声结合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于颈部神经鞘瘤的诊断具有很大帮助.

    作者:俞清;袁锦芳;齐青;何婉媛;王文平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螺旋CT对宫颈癌治疗后复发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螺旋CT(SCT)对宫颈癌治疗后的随访价值.方法收集宫颈癌35例,其中根治性手术切除肿瘤30例,5例未手术行放射治疗.SCT平扫和增强21例,14例平扫.回顾性分析其CT表现.结果①术后肿瘤复发23例,平扫和增强均有阳性发现,但增强后能肯定诊断.②复发肿瘤局限于阴道残端、膀胱及/或直肠之间有8例,占34.8%;盆腔或中央复发伴侧壁复发同时存在有14例,占61.9%;远处转移5例,占21.7%;③5例未手术经放疗后3例显示肿瘤较前缩小,2例出现远处转移.结论SCT检查有助于诊断宫颈癌术后肿瘤的复发和放疗后的随访,且能为宫颈癌的进一步治疗提供放疗计划.

    作者:李咏梅;罗天友;吴景全;吕发金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高分辨率CT上树芽征在肺内疾病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通过对肺内疾病中树芽征出现规律的分析,探讨高分辨率CT(HRCT)对树芽征在肺的疾病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了35例经病理证实的出现树芽征的肺内疾病,并对树芽征出现的规律进行总结.结果在35例出现树芽征的肺内疾病中,各种原因引起的感染性细支气管炎1 5例,经气道播散的肺结核1 4例,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2例,过敏性肺炎2例,刺激性物质吸入1例,支气管扩张1例.结论高分辨率CT上树芽征在肺内疾病鉴别诊断中具有很高价值.

    作者:蔡洪贺;张克宇;王献忠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不全性药物流产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

    药物流产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新型流产方法,具有操作简便,痛苦少,病人容易接受等优点,但药物流产不完全,导致阴道出血量多,持续时间超过2周,已引起人们的密切关注,我们应用超声对小全性药物流产者进行观察和分析,为临床进一步治疗提供依据,现报告如下.

    作者:唐屹青;金建文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彩超诊断在乳腺癌腋窝前哨淋巴结转移中的应用价价值

    本文对乳腺癌伴同侧腋窝淋巴结肿大的患者进行二维及彩色Doppler检查,结合病理对照分析,旨在研究超声检查评价腋窝前哨淋巴结转移诊断标准.为临床术式的选择及术前准备提供可靠参考依据.

    作者:管一帆;段云友;刘兰芬;董磊;赵晓峰;权源;范西红;贺青卿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乙状结肠扭转的CT表现

    我们近CT诊断2例乙状结肠扭转,经手术证实,现报道如下.例1,女,71岁,腹痛6天,加重伴肛门停止排便排气6h入院.既往无类似症状发作史.查体:腹部膨隆,有肠型和蠕动波,听诊闻见高调肠鸣,未叩及浊音.

    作者:廖正银;王建锦;张金山;赵红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右室黏液瘤阻塞右室流出道1例

    患者男,16岁,于2002年5月6日因活动后乏力、气急半年入院.查体:心率90次/分,律齐,胸骨左缘第2肋间扪及震颤,2~4肋间闻及3/6级收缩期杂音,股动脉枪击音(+).

    作者:宋海波;唐红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单发脑转移瘤46例CT分析

    本文收集了我院1993年至2001年经手术和病理证实且CT资料完整的46例单发脑转移瘤,就其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提高对该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能力.

    作者:翟建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彩超诊断头皮色素性神经纤维瘤合并血管瘤1例

    患者男,32岁,发现头右侧后部皮肤隆起10年,初发现时约鸡卵大小,现面积约16cm×14cm,上至头顶,下至发际处,内侧至头部中线,外侧至耳根部,质软,界清,呈分叶状,无触痛,压之变形,不活动.

    作者:康晓静;李丽华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肺结核抗痨治疗前后高分辨率CT征象变化

    目的评价早期/活动性肺结核化疗前后高分辨率CT(HRCT)征象改变.方法总结了80例肺结核病例影像检查资料.在治疗期间,对其(66例初诊和14例复发肺结核患者)行HRCT随访1至24个月.结果随访的80例活动性肺结核HRCT征象中,常见的小叶中心病变(直径2~4mm的结节或树枝状线形结构)多数(75%)在开始治疗6个月内消失.结论小叶中心病变不仅是早期肺结核的常见特征性HRCT征象,亦可是这种疾病活动的可靠标准,其存在与否同其他实验室检查相结合可用于监测抗结核疗效.

    作者:谈高;柳学国;李占军;洪国斌;张翠运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彩色超声诊断左房血栓1例

    患者女,44岁,因患风心病14年,感心前区不适一周,来我院门诊就医.查体:二尖瓣面容,心前区可闻及4/6级舒张期杂音,肺部听诊未见异常,双下肢浮肿.

    作者:陈衣敏;刘冰;谢育英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低场强磁共振FLAIR序列在急性期脑干梗塞的应用价值

    液体衰减翻转恢复(fluid-attenuatedinversion recovery,FLAIR)序列是相对较新的技术.目前已较多用于颅脑疾病的诊断[1-5],但多用于高场强MR检查中.本文旨在探讨低场强磁共振FLAIR序列在急性期脑干梗塞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张丽雅;周旭峰;卢超;张国庆;张薇;刘晓萍;张璐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血管内介入治疗股骨头缺血坏死的研究

    目的开展血管内介入治疗股骨头缺血坏死的新技术,并从临床症状与影像学的改变,对其疗效加以评价.方法对32例股骨头缺血坏死的病人采用Seldinger's股动脉穿刺技术,超选择旋股内、外动脉、闭孔动脉造影拍片并灌注溶通血管的药物,对治疗前后股骨头区做血管造影.观察血管改变与治疗前后CT复查坏死股骨头的改变,加以分析对比.结果顺利地开展了股骨头缺血坏死的血管内介入治疗.治疗后供应股骨头区的血管增粗、增长、增多,血管网增密.复查CT显示:股骨头区囊状骨坏死变小,内有新骨形成,股骨头与颈呈现成骨征象.结论血管内介入治疗股骨头缺血坏死疗效明显,而且微创,有条件者应积极开展此项技术.

    作者:崔新建;王兆欣;孙立润;周之安;刘景璋;杨东生;陈保仑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超声引导下对左肾上腺囊肿穿刺硬化治疗1例

    患者男,57岁.半年前无明显原因出现上腹不适,左季肋部肿痛,间歇性发作,有饱胀感,胃区偶感不适,食欲减退,伴恶心及便秘.

    作者:成小松;刘浩;李春艳;李春杰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超声测量房室平面位移评价左室舒张功能研究

    目的探讨应用超声心动图测量房室平面位移(AVPD)评价左心室舒张功能.方法连续观察92例受检者,其中正常者19例,高血压患者26例,冠心病47例(其中A/E>1 32例;A/E<1 10例;房颤5例),心尖四腔切面用M型取样线置于二尖瓣环位置,AVPD随着M型移动曲线获得,测量房室平面位移大值(T)、左心房收缩引起房室平面位移值(A);将脉冲多普勒取样容积置于二尖瓣口,测量舒张期血流频谱A/E比值.结果高血压病组冠心病组左心室房室平面全位移(T)低于正常组(P<0.05;P<0.001),左心房收缩引起房室平面位移及其与左心室房室平面全位移比值高于正常组(P<0.05;P<0.001).A/T舒张功能参数与传统二尖瓣口录取A/E比值存在线性相关(r=0.92;P<0.001).结论上述超声心动图方法可用于评价左室舒张功能.

    作者:章仁品;赵宝珍;连娟;彭光生;徐静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硬膜外脓肿的MRI分析

    目的探讨MRI对硬膜外脓肿的诊断价值.方法对经MRI检查并经穿刺或手术病理证实的11例硬膜外脓肿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1例中发生于颅内5例,椎管内6例,其MRI表现:断面上显示为在颅板下或椎管内的梭形或长圆形异常信号影,T1WI上表现为均匀或不均匀的低、略低或等信号影,周边为略低或等信号的较厚边缘,少部分(2例)有分隔;T2WI上多表现为较明显的高信号,少数呈等、略高信号,并可见略低或等信号的边缘(或分隔);增强扫描病灶边缘(及分隔)明显强化,其内无明显强化或不强化,1例病灶呈较均匀的强化,1例病灶部分呈片状强化.脓肿周围表现:脑实质或脊髓均见受压移位,部分颅骨或脊柱骨质信号有改变.结论MRI能清晰显示硬膜外脓肿的大小、形状、范围、内部结构及与周围结构关系.

    作者:李忠喜;徐凯;冯守信;刘宏;刘颖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超声背向散射积分评价肾脏纤维化的临床研究

    目的用超声背向散射积分(IBS)技术来评价肾脏纤维化的程度.方法将临床确诊并经肾穿刺活检病理证实的肾脏弥漫性疾病患者分为尿毒症期(Ⅰ)、氮质血症期(Ⅱ)和肾功能不全代偿期(Ⅲ)三组,以正常人为对照组(Ⅳ).测量肾实质及肾窦区IBS值,以二者之比为肾实质标化IBS值(IBS%).结果随着肾脏纤维化程度的加重其IBS%值升高.结论背向散射积分为无创判定肾脏组织的纤维化程度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手段.

    作者:杨锦茹;张秉亨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小肠间质肉瘤的CT诊断及其价值

    目的探讨小肠间质肉瘤的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小肠间质肉瘤的临床和CT检查资料.结果12例中,10例肿块直径大于5cm,7例有气体和造影剂进入肠袢间软组织肿块的坏死囊腔内,5例伴有肠梗阻或肠套叠,10例周围肠管及脏器有不同程度受压、移位.结论CT能清楚地显示小肠间质肉瘤的全貌,以及病变与周围脏器的关系,但对小肠间质肉瘤的定性方面有一定的局限性.

    作者:朱新进;潘爱珍;曹然;甘毅;陈涛 刊期: 2003年第01期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杂志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院

主办: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