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国英
目的:分析探讨产妇产后出血原因及有效的护理方法。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3月-2013年6月在我院生产并出现产后出血症状的68例产妇,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从产前的心理预防干预、产时的严密监测以及产后出血的护理三方面入手,探讨产妇产后出血的原因以及护理措施。结果:本组68例产后出血产妇,经过及时治疗以及精心护理,产妇均安全出院,且无不良反应,无产后后遗症。结论:产妇产后出血要做到提前预防,妊娠期监测、分娩期预防、分娩后观察,及早正确诊断,及时采取措施。
作者:常莉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和分析鲑鱼降钙素对老年糖尿病患者骨质疏松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9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100例老年糖尿病骨质疏松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方式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的患者采用钙尔奇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鲑鱼降钙素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例数为49例,所占比例为98.00%,对照组的总有效例数为28例,所占比例为56.00%,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两组数据相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的PTH、AKP、BGP和BMD数值的变化相比较于对照组,具有显著的效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的骨密度值变化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鲑鱼降钙素治疗老年糖尿病骨质疏松患者效果显著,能有效缓解患者的病痛,对改善患者的病情,提高其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在临床治疗中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谭忠明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分析宫颈疾病患者活体组织检查的临床病理。方法在患者的阴道中置入窥阴器,利用浸有冰醋酸的棉球湿润宫颈,并在湿润宫颈后采用肉眼对患者宫颈的血管变化、形态特征、柱状上皮及鳞状上皮等的改变情况进行观察。结果宫颈炎症87例,占比90.63%;宫颈鳞癌2例,占比2.02%;其余10例为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占比10.10%,其中CIN I 5例,CIN II 4例,CIN III 1例。结论活体组织检查对于临床诊断及治疗宫颈疾病均有重要作用。
作者:陈堤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跟骨骨折手术治疗期间的临床护理效果,以供参考。方法将我院2010年5月至2013年4月收治的跟骨骨折患者115例纳入本研究,随机分组。对照组围手术期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围手术期加强健康教育。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性。结果与对照组对比,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较低,组间差异经统计学分析后认为有意义(p<0.05)。结论在跟骨骨折患者围手术期加强健康教育,有助于患者的自我护理,对减少术后并发症有益。
作者:曹叶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针对妇产科实施腹部切口手术患者,对其完成护理后获得的临床效果表现。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2月-2013年12月实施腹部切口手术患者86例。通过随机数表法将所有手术患者分为C1组(妇产组42例)与C2组(对照组44例)。C2组:常规切口护理;C1组:全面切口护理,对比C1组与C2组患者临床分别获得的护理效果。结果:C1组与C2组手术患者分别完成护理后,针对C1组患者,完成手术后的4天-13天,临床表现出脂肪液化的患者4例,表现出切口感染的患者2例。针对C2组患者,临床表现出脂肪液化的患者10例,表现出切口感染的患者18例。在护理总有效率方面,C1组高于C2组患者非常显著(P<0.05)。结论:针对实施腹部切口手术患者,对其实施全面切口护理的过程中,将护理细分成各个阶段分别实施,保证患者腹部切口在手术周阶段能够获得有效护理,成功将患者切口甲等愈合率提高,有效增强患者预防切口感染的能力,成功凸显临床应用意义。
作者:赵雅萍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比较鼻腔后部出血采用双腔气囊导尿管和后孔纱球填塞的效果。方法:选择40例鼻腔后部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双腔气囊导尿管填塞鼻腔,对照组采用后孔纱球填塞鼻腔,比较两组填塞所需操作时间、填塞后的疼痛程度、填塞后48小时内睡眠时间及止血效果。结果:观察组平均操作时间为41秒,对照组为75秒,两组比较P<0.05,观察组操作时间较对照组短。观察组鼻部疼痛程度Ⅰ级17例,Ⅱ级3例;对照组Ⅰ级8例,Ⅱ级12例,两组比较P<0.05,观察组的疼痛程度较轻。观察组鼻腔填塞后48小时内平均睡眠时间为13.35?1.42小时,对照组为11.15?1.15小时,两组比较P<0.05,观察组鼻腔填塞后48小时内平均睡眠时间更长。观察组鼻腔填塞后再次出血3例,对照组为6例,两组比较P>0.05,两组止血效果相同。结论:鼻腔后部出血采用双腔气囊导尿管填塞操作时间更短,患者耐受性更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苏莉莎;彭涛;杜经纬;李志勇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研究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甲状腺功能的研究。方法检测80例SLE患者与6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的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80例SLE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异常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LE组患者的血清FT3、FT4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LE患者可以合并甲状腺功能变化。
作者:王凤芹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观察针灸结合腰椎硬膜外神经阻滞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治疗组36例用针灸结合腰椎硬膜外神经阻滞,对照组36例单用腰椎牵引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对照组77%,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灸结合腰椎硬膜外神经阻滞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显著。
作者:邓放 刊期: 2014年第05期
探讨肠内营养制剂供给方式不同对糖尿病患者血糖的影响。方法:采用自身前后对照研究,使用相同能量的肠内营养制剂每天四次间隙喂饲法和经鼻胃管持续重力滴注的干预措施进行对照,观察及评估患者干预后空腹和餐后2小时血糖情况,经胃管持续重力滴注每天四次的血糖情况。结果:经鼻胃管持续重力滴注可使糖尿病患者血糖有所降低。
作者:叶敏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究中医防治在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将社区23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平均分成两组,对照组老年高血压患者仅使用西药进行治疗,实验组老年高血压患者在使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使用中药方法进行辅助治疗。结果: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两组治疗后的舒张压与收缩压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在对老年该血压患者进行治疗时,应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利用中医方法进行辅助治疗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作者:卓晓麟;胡丽娟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观察针刀松解术配合膝痹方热敷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130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65例,治疗后进行疗效观察。结果:治疗组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刀松解术配合膝痹方热敷效果非常显著。
作者:张宇;梁治学;胡燕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护理方法及体会。方法:通过对80例血液透析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治疗,使患者保持乐观情绪,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存质量和存活率。
作者:胡亚珊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骨科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及其相关感染因素,以便加强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2013年12月骨科手术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医院感染的病例相关资料。结果:医院感染的部位依次为术后切口感染、泌尿道感染、呼吸系统感染、血液、胃肠道感染、皮肤感染、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为年龄、手术性质、切口类型、手术及住院时间等。感染致病菌以为致病菌以G-杆菌为主,占52.78%。结论:骨科以切口感染多见,发生医院感染与多种因素有关;强调加强切口感染的监测与控制、重视各环节质量是预防医院感染的关键。
作者:赖培锋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预防脑卒中患者并发坠积性肺炎的可行护理干预方法。方法:采用回顾性的分析方法,分析了在临床实习期间所护理脑卒中患者50例的临床资料,根据自己所学知识及临床护理风险的预测对有可能造成坠积性肺炎的相关因素进行总结,并有针对性的对脑卒中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实施规范化的肺功能护理,比如体位引流、吸痰、清洁空气;改进鼻饲护理方法,严格口腔护理,做好心理护理和对患者的健康教育等,并观察其效果。结果:脑卒中患者并发坠积性肺炎的发生率明显减少。结论:科学有效的护理方法可以明显减少坠积性肺炎的发生率,保障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唐楠楠 刊期: 2014年第05期
泌尿外科微创手术是临床中老年患者的有效治疗方法,本文收集2011年1月-2012年1月期间实施泌尿外科微创手术的60例老年患者,其中采用腰-硬联合麻醉方法的有30例患者,采用单纯硬脊膜外麻醉方法的有30例患者。针对腰-硬联合麻醉与普通麻醉方法进行对比,探讨腰-硬联合麻醉技术的优点。研究结果显示腰-硬联合麻醉方法具有迅速起效,可较完善地实施麻醉等特点,麻醉过程中几乎对患者呼吸、循环不会产生较大响应,是相对较为安全有效的一种麻醉方法。
作者:张海涛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究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重症感染临床疗效。方法:通过对2012年9月至2013年9月在我院外科进行手术治疗的62例患者,随机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的患者均为31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头孢呋辛钠,实验组患者给予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细菌清除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患者显著提高,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细菌清除清除率对比未见显著差异。结论:临床运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重症感染可以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安全有效,临床值得推广。
作者:高丙气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的人工膝关节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对74例骨性关节炎患者实施人工膝关节置换术,通过记录围手术期相关护理,对围手术期相关注意事项进行分析总结。结果74例患者手术均获成功,平均手术时间45 min。结论通过中西医结合的围手术期护理对人工膝关节置换术的成功是一个关键所在。
作者:孟祥军;王子辰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肝病患者血脂、胆碱脂酶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近两年肝病患者,血脂、胆碱脂酶、肝功结果进行回顾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急性肝炎、肝硬化、肝癌(CHOL,TG,APOB1除外)和脂肪肝,血脂下降有显著性变化(P<0.05或P<0.01);急性肝炎、肝硬化、肝癌和脂肪肝,胆碱脂酶水平变化均有显著性(P<0.05或P<0.01)。结论:血脂,胆碱脂酶水平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肝脏的功能,对于了解临床疗效、预后判断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作者:张丹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针刺加中药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近期我院收治的周围性面瘫患者48例进行分组治疗,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4例。所有患者均自愿接受治疗。观察组采用针刺加中药治疗;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7%;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5%,两组比较P<0.05,统计学差异显著。结论:针刺加中药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显著,无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戴亮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外用消湿膏治疗手部慢性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标准的手部慢性湿疹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外用本院制剂消湿膏,对照组外用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早晚各一次,治疗4周后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两组各有2例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为5%,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痊愈患者1个月后随访,治疗组复发率为12.5%,对照组复发率为66.7%,两组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外用消湿膏治疗手部漫性湿疹具有良好疗效,且安全性较高,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余国豪;陈绮蕾 刊期: 2014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