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多发脑梗死性痴呆与CT

李彤;刘平;吉四辈;袁彬;刘艳霞;王玉梅;马铭心;毛兴爱

关键词:多发性脑梗死, 痴呆, CT
摘要:目的探讨多发性脑梗死患者智能障碍与CT上所示梗死部位、梗死容积及其它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韦氏智力量表检测智能障碍的发生与梗死部位、容积等诸多因素的关系。结果 110例患者出现智能障碍,其中轻度41例,中度38例,重度31例。智能障碍与其梗死体积呈明显正相关,与各皮层及皮质下萎缩因素呈明显负相关,与文化程度呈明显负相关。左侧大脑较右侧大脑病变智能障碍的发生率高。结论智能障碍的发生与梗死体积、慢性脑循环障碍所致皮层及皮质下病理改变、以及文化程度的差异等多种因素有关。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杂志相关文献
  • 卵巢内胚窦瘤1例报告

    患者女,17岁。3个月前无意中发觉右下腹部肿块,较硬,无腹痛,偶有下坠感,近半月恶心,食欲差,伴消瘦,抗炎治疗1周无好转,无尿频,尿急,尿痛。肛查:子宫较小,左附件区空虚,右侧位置较高处可触及不明肿物。CT检查:右下腹部及子宫上方偏右侧可见囊实性肿块,大小16cm×17cm×6cm,囊性部分居多,CT值26Hu,其后方可见高密度出血(图1)。实性部分CT值55Hu,并见高低密度相间的小片状模糊影,边缘规整(图2)。子宫直肠窝见腹水形成。

    作者:司丽亚;李永军;霍现英;陈国忠;张贵平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颅内混合瘤的CT表现与病理、超微结构和免疫组化研究

    胶质母细胞瘤和纤维肉瘤、血管内皮瘤的混合瘤少见。本文10例颅内混合瘤系经CT检查,并经手术、病理确诊,现在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 10例中,男6例,女4例。年龄8~64岁,平均37.2岁。10例均经CT检查,先平扫,后行增强检查。增强剂使用60%泛影葡胺、优维显200-370型。扫描层厚10mm,间隔5~10mm。CT机为日立颅脑HF型、日立W-4型、岛津5000TX型。10例肿瘤均经手术病理证实。其中1例两次肿瘤手术。肿瘤切片用HE染色,光镜观察。取7例肿瘤组织按常规电镜制样,用JEM-100B透射电镜观察。10例肿瘤均作5组免疫组化: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神经元特异性乙酰化酶(NSE)、S-100蛋白、波形蛋白(vimentin)、FⅧ因子。5种抗体均为丹麦DAKOPAtts产品。ABC试剂为美国Vector实验室生产。

    作者:关长群;刘雪虹;孙文利;韩立亭;冯新莉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CT仿真输尿管膀胱镜成像的初步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CT仿真输尿管膀胱镜成像技术和价值。方法应用螺旋CT采集排泄期尿路断面影像47例,层厚5mm,螺距2.0或1.0,重建层厚2.5mm;将源影像送至工作站作内窥镜成像等后处理。6例同时作了膀胱镜或输尿管镜检查。结果 CT-IVU和VE技术成功率达100%,无并发症。VE内镜样显示了肾盏、肾盂、输尿管和膀胱内壁、内腔及其病变的三维结构,对5mm以上膀胱癌检出率达100%,较好地显示了肿瘤特征,增加了诊断信息。但VE无法显示尿路结石和区分输尿管真性狭窄与正常蠕动波,在显示尿路内腔解剖和病变细节也无输尿管膀胱镜佳(P<0.05)。CT-IVU图像质量比常规静脉尿路造影(X-IVU)的佳(P<0.05)。结论CT-IVU内镜重建三维内镜样显示了尿路内腔与病变,对肿瘤病变准确性高,但无法检出尿路结石。CT-IVU优于X-IVU。

    作者:杨秀军;彭仁罗;凌桂明;文伟;陈海曦;陈元炯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子宫角部妊娠超声诊断20例分析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对子宫角部妊娠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0例子宫角部妊娠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胚囊型10例,残留型7例、非均质性团块型3例。结论异位妊娠采用超声诊断应是常用的检查方法,尤其是早期的异位妊娠,可以通过超声检查给临床提供较多的诊断信息。

    作者:王晓敏;柳友清;陶溢潮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肝脾外伤破裂的CT分析(附39例报告)

    目的为进一步提高肝脏及脾脏外伤性破裂的CT诊断水平。方法 39例经CT扫描诊断的肝脾外伤破裂病例,将CT所见与手术、临床结果对照分析。结果肝脾外伤的CT改变主要分两种,肝脾撕裂伤表现为肝脾实质片状高密度灶7例,带状低密度影4例,片状不规则低密度区18例,其内可见多发斑点状高密度影11例;肝脾包膜下血肿表现为肝脾缘等或低密度新月形灶15例,部分新鲜血肿可为高密度灶。结论肝脾外伤性破裂有诊断价值的CT征象主要有:①肝脾脏内不规则形高、低密度出血灶;②肝包膜下新月形低密度血肿;③腹腔内积血征。

    作者:童广胜;马建华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组织细胞增生症X的影像学检查(附7例报告)

    组织细胞增生症X,是一组可广泛侵犯多个系统和器官的疾病,它包括骨嗜酸性肉芽肿,勒-雪(Letterer-Siwe)病和韩-薛-柯(Hand-Schüller-Christian)病。其病理特征是组织细胞异常增生。本文收集了1997年5月至1999年7月经临床、影像学检查、皮疹压片和病理活检证实的7例,进行临床和影像学分析。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7例,男3例,女4例。发病年龄5个月~7岁。其中1岁以前3例,1~2岁1例,2~3岁1例,3~5岁1例,5~7岁1例。根据《实用儿科学》(1985年第4版)诊断标准分类:骨嗜酸性肉芽肿2例,勒-雪病3例,韩-薛-柯病2例。

    作者:王艳春;陈益光;孙辉红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肺隔离症的影像学诊断(附16例报告)

    目的研究肺隔离症的影像学特征及其临床价值。方法报告经手术与病理证实肺隔离症16例,其中X线胸片16例,支气管碘油造影5例,CT 11例,MRI 2例。结果 X线表现为肺内肿块5例,大片状影11例,其中病灶内有透光区9例;CT表现为肺内片影及团块影,其内具有含气囊腔或液气平面囊肿,共发现异常动脉供血3例。MRI 可见到病灶内含气液改变及异常血管影。结论对肺隔离症的诊断,CT 与MRI结合可取代普通X线、断层摄影、支气管造影及主动脉造影。

    作者:赵锋;JU Xiao-ying;鞠晓英;郭含涛;曲艳;张卓;王孝丽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MRA和DSA探测颅内动脉瘤的比较研究

    目的研究MRA探测颅内动脉瘤的准确性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我们搜集30例病人,其中20例有近期SAH,全部病例都行3D TOF MRA和DSA检查。回顾性分析3D TOF MRA和SE MRI图像,并与其DSA表现相比较,分析MRA显示动脉瘤的敏感性。结果 DSA显示了全部病例的30个动脉瘤,3D TOF MRA显示25个动脉瘤(1个假阳性),6个动脉瘤未显示,1例误诊为动脉瘤。MRA显示动脉瘤的敏感性为80%,假阳性为4%。漏诊动脉瘤多位于C1-2或后交通动脉起始部,直径在5mm以下。结论 3D TOFMRA是显示颅内动脉瘤的敏感方法之一,动脉瘤的大小和局部出血影响动脉瘤的清晰显示,动脉瘤的发生部位亦可能与显示有关。

    作者:梅其在;朱凤水;杨小平;李慎茂;李坤成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1H磁共振波谱在颅脑转移瘤中的应用

    目的结合MRI探讨1 H磁共振波谱(1 H MRS)在颅脑转移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32例经临床确诊为颅脑转移瘤的患者,进行MRI及1 H MRS检查。每例均行肿瘤区与健侧相应部位对照研究。结果 32例1 H MRS均表现为明显增高的胆碱(Cho)峰,肌酸(Cr)峰下降甚至消失,无氮乙酰门冬氨酸(NAA)峰,Cho /Cr比值升高。11例出现乳酸(Lac)峰,15例出现脂质(Lipid)峰。结论 1 HMRS可作为诊断本病的重要补充。

    作者:董海波;戴嘉中;蔡佩武;沈天真;董亚非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脊柱骨单发嗜酸性肉芽肿的特殊X线表现(附7例报道)

    目的研究脊柱骨单发嗜酸性肉芽肿的特殊X线表现,进一步提高对该疾病的诊断正确率。方法收集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脊柱骨单发嗜酸性肉芽肿,术前均摄脊椎正、侧位X线片。结果发生于颈椎3例、胸椎2例、腰椎2例;其特殊X线表现为附件破坏伴软组织肿块、椎体密度增高而体积不变、椎体压缩伴椎间隙狭窄和椎体囊状破坏而椎体未压缩等。结论认识它的特殊X线表现有助于诊断与鉴别诊断,同时,对该疾病的正确诊断有赖于临床、病理和X线表现相结合。

    作者:陈方满;黄新宇;侯书法;徐宏光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脊柱侧弯合并胸椎结核漏诊1例

    患者男,50岁,农民。因自幼驼背,胸、腰、背部疼痛2个月。门诊以“脊柱侧弯”收入院。胸、腰、背部以右侧疼痛为重。行走时需扶双膝。查体一般情况下,痛苦表情,被动侧卧位,胸腰段右凸,偏离中线大距离6cm,呈“剪刀背”畸型。X线片示,胸腰段侧弯,弧顶椎体间有骨桥形成,Cobb's角45°,诊断为“成年疼痛性脊柱侧弯”。拟手术神经根松解内固定术加长拍胸腰椎正侧位片,可见,T8椎体骨质破坏,T8-9椎间隙变窄。CT进一步检查证实为T8椎体结核并周围脓肿。改为抗痨治疗,症状缓解后,行病灶清除手术。

    作者:门士军;王振涛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多灶嗜铬细胞瘤1例报告

    患者女,21岁,未婚。月经史正常。因头痛,头晕伴肢体无力,肢端麻木1年,1998年10月在某医院CT等检查诊断为“左侧肾上腺皮质腺瘤”并行手术切除。病理检查证实为嗜铬细胞瘤,术后半年血压持续22~30/40~18kPa,头痛、头晕较前加重,伴阵发性心悸、胸闷,视物不清,多次心电图检查正常。一年后不断出现阵发性右下腹痛并扪及包块。查体:BP25/16kPa,无水肿,无凸眼,甲状腺不大,双肺正常,心率110次/分,律齐,心音有力,各瓣膜区无杂音,腹软,压之腹痛加剧,并伴剧烈头痛,视物昏花,恶心,四肢及神经系统正常,1999年11月B超检查:子宫大小正常,右侧附件区偏上方见圆形实性团块回声,大小约为:8.1cm×8.0cm×6.4cm,边界欠清晰,不甚规则,内呈中低不均匀性回声。B超诊断右侧卵巢实性包块(嗜铬细胞瘤可能),行剖腹探查,术中见右侧卵巢内约8.5cm×8.2cm×6.5cm大小肿瘤,包膜完整,表面光滑,呈棕红色,摘除后病理检查为嗜铬细胞瘤。

    作者:李清霞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利声显超声造影在超声导向微波凝固治疗肿瘤前的应用研究

    目的评价在超声导向微波凝固治疗肿瘤前作利声显超声造影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20例临床诊断为恶性肿瘤的患者,经周围静脉注射利声显作超声造影和超声导向经皮穿刺活组织检查,作对照分析。结果 20例中12例确诊为肝癌、1例为转移性肺癌,7例确诊为良性病变。恶性病变造影后病灶区血管增强为2~3级、呈动脉相或混合相增强图像、时间-强度曲线呈高抛型;良性病变病灶区血管增强为0~1级、呈静脉相增强图像、时间-强度曲线呈低平型。结论利声显超声造影对超声导向微波凝固治疗前,肿瘤良恶性的鉴别诊断有显著价值。

    作者:沈延政;黄敏;严禹;邓学东;孙勤;周轶群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彩色多普勒检测孕妇子宫胎盘床螺旋动脉PI、RI预测妊高征价值

    目的本研究采用彩色多普勒检测孕妇子宫胎盘床螺旋动脉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预测妊高征的发生、发展及预后。方法选择无慢性高血压,心、肝、肾合并症正常孕妇184例。分正常组154例,异常组30例。从孕32周开始每隔2~3周重复检测一次子宫胎盘床螺旋动脉PI、RI,测量5个以上形态一致的多普勒频谱,取平均PI、RI值。结果两组存在显著差异,异常组PI、RI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结论应用彩色多普勒测定子宫胎盘床螺旋动脉PI、RI来预测孕高征的发生、发展及预后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茅红卫;凡利俊;季平;张新源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尿激酶、肝素联合应用治疗进展型脑梗塞50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尿激酶与肝素联合应用治疗进展型脑梗塞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取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病例数相同,年龄相似,性别差异不大,有可比性。治疗组中50例用尿激酶20~30万单位,1~2天,肝素12500单位,5天;对照组用肝素12500单位,5天。开始用药时间均在发病5天之内,10h内症状有恶化。CT证实无出血,已有梗塞灶出现。治疗前及治疗后30天各MDS评分一次比较。结果治疗组神经功能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未见出血等不良反应。结论中等剂量尿激酶与肝素合用治疗进展型缺血性脑梗塞,安全有效,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郜风青;卢文甫;李秀英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超声多普勒无创性估测肺动脉压力的方法

    肺动脉压力是判断肺循环血流动力学的重要指标之一。准确估测肺动脉压力对于临床选择治疗方案及判断预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经典法认为准确测量肺动脉压力的金标准为心导管检查,但该方法因其有创性,不能作为普查或筛选肺高压的检查手段而广泛应用。无创性诊断肺高压的方法通常包括查体、心电图、胸部X线片、心脏核素显影及超声心动图检查等。 心动超声技术的完善与提高为临床无创而准确的估测肺动脉压力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自1975年来,许多学者致力于此方面的研究,到目前为止,常用的多普勒超声估测肺动脉压力的方法可概括为以下三类:

    作者:冷晓萍;田家玮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多发脑梗死性痴呆与CT

    目的探讨多发性脑梗死患者智能障碍与CT上所示梗死部位、梗死容积及其它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韦氏智力量表检测智能障碍的发生与梗死部位、容积等诸多因素的关系。结果 110例患者出现智能障碍,其中轻度41例,中度38例,重度31例。智能障碍与其梗死体积呈明显正相关,与各皮层及皮质下萎缩因素呈明显负相关,与文化程度呈明显负相关。左侧大脑较右侧大脑病变智能障碍的发生率高。结论智能障碍的发生与梗死体积、慢性脑循环障碍所致皮层及皮质下病理改变、以及文化程度的差异等多种因素有关。

    作者:李彤;刘平;吉四辈;袁彬;刘艳霞;王玉梅;马铭心;毛兴爱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超声诊断腰椎旁寒性脓肿1例

    患者男,19岁,因右上腹痛20余天来院就诊,无尿频、尿痛。查体示右肋脊部红肿,压痛,无明显突起性包块。B超示:于右肾的后下方,腰大肌前方见一大小约12.8cm×4.6cm×5.1cm左右的偏低回声包块,其形态不规则,边界清,包膜完整,与周围组织分界清,不随呼吸上下运动,其内部回声欠均匀,可见散在强尖点,探头加压不变形(见图)。彩色多普勒示其内无血流信号。诊断:右后腹壁实质性包块,考虑肿瘤可能性大。收入外科准备次日拟行手术,因患者持续低热,以X线检查发现双肺上野密集大小不一的钙化点,进一步痰涂片培养结核菌阳性。后临床诊断:肺结核伴腰椎旁寒性脓肿。

    作者:杜学文;刘育平;李欣茹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急性缺血性脑梗死105例CT表现及其病理的分析

    目的分析急性脑梗死的CT表现。方法 105例急性缺血性脑梗死病例,在其接受治疗过程中即发病后第3、11、21 天和在出院后随访各做头颅CT 平扫一次。分别计算病灶的面积和密度的改变程度。结果①发病后72h内,病灶CT值的改变程度平均下降23.8%,病灶的面积平均为11.2cm2。②经治疗后在发病后的第11天,第21天病灶面积分别平均缩小了37.5%和39.8%,病灶CT值分别恢复了18.2%和17.1%。③出院后随访:病灶基本消失者占30%,面积明显缩小(缩小60%以上)者为22%,余48%的病灶呈小斑片状。结论普通CT机在急性缺血性脑梗死病例的诊断、疗效评估及随访中提供了有意义的信息。

    作者:刘德海;夏蔚宗;张仲伟;瞿宇;陆隽;罗济程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宫腔超声造影术在内膜良性病变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宫腔超声造影术对宫腔良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经阴道超声(TVS)条件下插管并注入超声造影剂,观察子宫内膜、宫腔内和肌层病变。结果 21例患者中,黏膜下肌瘤10例、内膜息肉8例、子宫内膜增生过长1例、妊娠残留物1例和子宫不完全纵隔1例等,其中3例误诊,准确率为85.7%。结论经阴道超声宫腔造影术(SHG)是一项安全有效的宫腔内病变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作者:范洪蓉;陈悦;叶敏;宋烨;党渭楞 刊期: 2001年第03期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杂志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院

主办: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