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家军
中国美容业经过近20年来的长足发展,目前已经进入瓶颈期,存在6道硬伤:产品品质、产品利润、品牌、客源、营销、经营模式.如何实现经营突围,如何对整体的营销模式进行创新,是目前所有经营者的聚焦所在.那么,让我们回到营销原点:顾客需求和终端.因为美容院营销的实质是面对有美容保健需求的顾客终端适宜经营专业顾客对美容保健需求的一切产品;美容院的客户以30岁以上中年女性为主,深层消费原因是她们希望延缓衰老,保持魅力.
作者:周涛 刊期: 2005年第11期
企业离不开经营,而经营直接的指标就是销售.成功有其方法,失败有其原因,营销人员销售目标的达成也是如此.一个企业的销售指标能否保质保量地完成,事关企业的发展大计,涉及企业战略目标规划能否顺利实现,也是企业月度、年度指标能否顺利分解实现的基础.达成销售目标的因素很多,根据国内美容企业的发展现状,笔者主要从目标设定、薪酬设计、营销管理、培训机制4个层面分别加以阐述.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1期
每年的7月,对于众多生产减肥产品的企业而言,是可怕又可爱的日子.对于减肥这个季节性尤为明显的行业来说,夏季一到,企业存亡生死立现.而身处北京的9大减肥门派,在不同的时间以不同的方式,上演了一幕幕值得我们借鉴的营销战.
作者:刘达霖 刊期: 2005年第11期
截止今天,<美容财智>改版已经整整一年了.自2004年首届中国美容领袖年会之后,<医学美学美容·行业资讯>适应美容媒体市场的变化,改版为<美容财智>.无论是从杂志的读者定位、价值取向、内容编排、封面设计,还是纸张选择上,都体现出作为一本美容类经济期刊的独特视角.而作为刊中刊的<美容师>,也逐渐成熟,成长为一本面向美容院经营管理者、美容导师、美容技师和美容咨询师的独立刊物.
作者:倾城 刊期: 2005年第11期
中国有句古话: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一个企业更当如此,平时多一些危机意识,提高危机管理水平,在危机来临时能够镇定从容,就已经赢得了第一步.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1期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美容企业谈服务,是老生常谈,但服务营销却未必人人都清楚.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1期
2004年2月开始,烟台标榜美容美发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尝试在员工和学员中吸收资金入股,开办股份制发廊,以此吸引和稳定优秀员工,激发员工为企业创造价值的动力.效果究竟如何呢?
作者:战志恒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直销立法的出台在外界的多种猜测中,经过长达2年的反复开会讨论、修改、听取意见、再修改的平衡过程后,终于在2005年8月10日经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直销法规的重要组成部分<直销管理条例>与<禁止传销条例>.这在一定意义上意味着直销业从此将在法律上被政府正式认可,直销模式也因此在被允许的范围内合法化.
作者:林家军 刊期: 2005年第11期
2005年8月18~21日,第四届上海国际美容美发节满载业界同仁热情的期盼,在上海光大会展中心拉开帷幕.
作者:郑曦华 刊期: 2005年第11期
OEM作为一种在国外盛行多年的生产合作方式,对于中国的广大企业来说已经不再陌生.有专家预测,中国将成为全球OEM生产基地,到2005年,中国将从全球的OEM市场上获得1~3万亿美元的业务.这样的预测不无依据.首先,中国人力资源丰富;其次,中国的生产制造能力很强.这对国外厂商来说是非常具有吸引力的.中国的厂商一旦形成大规模生产的能力,一旦适应了OEM市场运作,中国成为OEM生产基地则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作者:贺永安 刊期: 2005年第11期
成本是企业管理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尺之一,如何做好成本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课题.
作者:武汉天姿美容发型学校 刊期: 2005年第11期
在美容美发行业日益繁荣的今天,美容美发教育工作者却越来越感到困惑.常规的教育内容已经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生源紧缺,市场竞争到了白热化阶段,有的学校甚至打出了交多少学费,学完后退多少的承诺,各种各样的优惠措施连记者都感到困惑--这样的学校靠什么赚钱呢?又怎能保质保量地教好学生呢?学校怎样才能走出美容教育的怪圈?带着这一系列的困惑,记者采访了北京审美美容美发学校校长徐全有先生.
作者:郭丽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直销一直是热门话题,作为国家商务部批准的第一批直销试点企业的雅芳,既拥有了一次难得的发展机会,同样也在经受通路的考验.
作者:袁绍根 刊期: 2005年第11期
在一系列跨国公司品牌危机中,有些跨国公司面对危机事件采取了不同措施,有的是拖延,有的是隐瞒,有的是直面问题.尤其是前者,被消费者指责为既不重视中国消费者的感受,也不重视和中国网络媒体以及新兴财经媒体沟通.应该讲,跨国公司在危机公关方面具有成熟的处理体系,却还会出现这些情况,原因是多方面的: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1期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1期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1期
上海女性爱美在国内是出了名的,上海女人善于扮靓也是出了名的,然而上海女性在某种程度上,也用自己的言行表明:原来中国女性对自己竟如此苛刻.近日,联合利华旗下的著名个人护理品牌多芬公布了一份横跨亚洲10个国家和地区,总计访问2100名女性的<多芬美丽白皮书>,其中的调查结果显示,由于受到狭隘的、模式化的美丽定义影响,在中国仅有4%的女性认为自己美丽.
作者:郑曦华 刊期: 2005年第11期
为什么满街的便利店,只有7-Eleven一枝独秀?为什么满街的咖啡屋,只有星巴克宾客满座?其实各家店策略基本相同,结果却大大相反,原因就在于执行力的不同!权威人士说,一个企业的成功,30%靠策略,40%要靠执行.
作者:林家军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美容行业的培训可谓每天都在上演,产品培训、技术培训、美导培训、营销市场培训、企业内训等等不一而足,而近期自然美上海公司的培训有点与众不同,他们在公司内训中引进了IT专业技术培训,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作者:郑曦华 刊期: 2005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