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植入式静脉输液港与PICC导管在恶性肿瘤患者化疗中的效果比较

骆春林

关键词:植入式静脉输液港, 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 恶性肿瘤, 化疗
摘要:目的:比较植入式静脉输液港(VAP)与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导管在恶性肿瘤化疗患者中的效果。方法287例恶性肿瘤患者根据治疗意愿分为两组,PICC组(n=140例)经PICC化疗治疗, VAP组(n=147例)经VAP化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时间导管留置率、意外拔管率、留置时间、生活质量及导管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VAP组患者置管后第6、12个月导管置管率及留置时间、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PICC组(P<0.05),而意外拔管率明显低于PICC组(P<0.05);VAP组患者导管堵塞、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PICC组(P<0.05)。结论 VAP具有并发症发生率低、留置时间长、对恶性肿瘤患者生活质量影响小等优点,可作为化疗理想的深静脉通道。
西南军医杂志相关文献
  • 颅内肿瘤术后继发远隔部位颅内血肿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颅内肿瘤术后继发远隔部位颅内血肿的形成原因,总结相关预防措施及治疗方法。方法分析我科6例继发远隔部位血肿患者的病史、肿瘤类型、临床表现、血肿类型及治疗情况,并结合相关文献分析总结。结果6例远隔部位颅内血肿均发生在术后4~24h内,硬膜外血肿5例,硬膜下血肿1例;血肿发生部位在额颞顶部5例,顶枕部1例,血肿量均大于30ml;均再次手术清除,治疗后1例痊愈,1例死亡,其余4例遗留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障碍。结论远隔部位颅内血肿主要发生在术后24h内,死亡率及致残率较高,大部分血肿位于额颞顶区,主要原因和颅内压急剧下降、局部硬膜与颅骨结合疏松易剥离等因素有关。术中及术后积极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早发现早处理为防治继发远隔部位颅内血肿的关键。

    作者:李宪锋;何健;孙德科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高原寒区野外驻训卫勤保障回顾性探讨

    2014年7~11月,我院首次抽调70人成立应急兵站医疗队,长途机动赴高原执行《高原寒区使命课题》任务,跋涉2600多公里,翻越三个达坂,进驻海拔3800米以上高原,进行为期4个多月的野外驻训及演习。为顺利完成驻训任务,卫勤保障工作极为重要。根据此次高原驻训特点,结合实际作以下回顾及探讨。

    作者:黄俊芬;孟艳秋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干休所卫勤保障工作特殊性分析及对策

    目前,我国逐渐进入老龄化社会,离休老干部进入“两高期”后的老年卫勤保障工作,在服务方向、内容、工作方式方法等方面都呈现出新的特点。我们结合工作实际,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作者:范学杰;李群;唐忠;尹凯辉;陈蓉梅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循证护理在先天性心脏病修补术围手术期的应用

    目的:分析循证护理在先天性心脏病修补术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010年6月~2014年1月我院行心脏修补术的130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则根据循证医学模式进行循证护理。比较两组间手术效果、住院时间差异及并发症发生率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心功能等级为Ⅰ级的病例数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并发症发生率为24.62%,低于对照组的69.23%,观察组肺动脉高压、心律失常、血栓形成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先天性心脏病修补术围手术期应用循证护理能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并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作者:廖平;金素;詹会智;罗良琴;阳亚男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自身抗体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应用现状

    自身抗体的产生是自身免疫病的基本特征之一,在病情判断、预后评估以及风险预测方面有重要意义。本文对自身抗体诊断的应用现状及面临的问题与挑战作一综述。

    作者:李丽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肝脏门静脉积气1例

    肝-门静脉积气征(hepalic portul venous gas,HPVG)临床罕见,我院收治1例,现将其临床资料及影像学表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怀信;蒋雪峰;朱玉春;王红燕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355例耐多药结核病患者的护理

    耐多药结核病(multi-clrug resistant tuberculosis, MDR-TB)是由对两种一线抗结核药物异烟肼和利福平耐药的菌株感染引起的疾病。广泛耐药结核病(extensively resistant tuberculosis,XDR-TB)指对任意一种氟喹诺酮类药物及三种二线注射剂中的至少一种(丁胺卡那霉素、卷曲霉素或卡那霉素)耐药的MDR-TB。2007~2008年全国耐药结核病基线调查结果估算,每年新发肺结核患者的耐多药率为8.32%,广泛耐药率为0.68%。作为国家定点的耐多药结核项目病房,我科于2008年3月~2014年3月收治耐多药结核患者355例,其中广泛耐药20例,现将其护理措施报告如下。

    作者:杨克芬;李良静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体检中心拓展精益化健康体检服务的实践与思考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定期到医院进行健康体检,以便早期发现疾病并能及时治疗,大大提高了生活质量[1]。为了更好地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必须尽快建立一套适合体检中心工作实际的精益服务模式。精益服务是一种全新的医疗服务模式,我院体检中心在引进精益服务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通过评估体检服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并设计健康体检精益服务模式。该模式于2010年正式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叶常青;赵东海;曲海燕;张莉萍;胡赟;李全岳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华蟾素在治疗非小细胞型肺癌方面的进展

    80%的肺癌是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1/3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就诊时已属晚期,化疗在晚期肺癌治疗中起着重要作用。由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对以铂类为基础的标准化疗方案产生的肾毒性及多药联合化疗方案的骨髓造血毒性的耐受性较差,同时,化疗对正常组织、器官不可避免地产生损害或毒性作用,常成为增加剂量、提高疗效的主要障碍。因此,探索低毒、高效的化疗辅助药物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显得尤为重要[1]。中药具有毒副作用小、易被患者接受等优点,从中药中筛选高效低毒的凋亡诱导剂,对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华蟾素”是中药蟾蜍皮制剂的上市抗肿瘤中药,具有驱除癌毒、消积定痛、软坚散结功效。通过相关研究表明华蟾素在提高疗效、减轻化疗不良反应、改善生活质量及增强免疫力、减少止痛剂等方面具有优势;本文就华蟾素在治疗非小细胞型肺癌方面的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李亮;刘浩(综述);岑小波(审校)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新形势下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对策探析

    随着改革开放进入深水区,各种社会矛盾日益凸显,全国各地医患纠纷也呈逐年增多趋势。如何紧贴时代发展和立足自身实际,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有效防范医患冲突,着力维护军队形象,值得部队医务工作者深思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作者:唐冰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诊断方法的研究进展

    随着社会的进步,世界人口呈现老龄化趋势,手术方法和麻醉技术的不断提高使得更多的老年人接受手术和麻醉,因此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stoperative cognitive dysfunction,POCD)的发生率也呈上升趋势,这给社会带来了新的压力。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是心脏和非心脏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多见于老年患者,其发病机制仍然未知,主要表现在定向力、记忆力、注意力和思维能力等中枢神经功能的紊乱。这些症状可能会持续几天到几周,甚至是永久不可逆的。根据症状的持续时间,分为短期和长期POCD,前者是指仅发生于术后7天内,后者指POCD的存在超过3个月[1]。POCD的发生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因此早期诊断POCD有助于早期干预和早期治疗,目前对POCD的诊断主要依靠神经心理学测试,辅以神经电生理、影像学和生化指标检查。

    作者:谢丹(综述);刘玉林(审校)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优质护理服务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应用并观察其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500例手术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248例)与实验组(25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化护理,实验组采用优质护理服务,统计分析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χ2=4.221,P<0.0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手术室开展优质护理服务,能显著提高患者满意度,增进护患关系,提高护士综合素质,使护理服务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作者:杨燕喃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藏区缺血性结肠炎27例临床分析

    缺血性结肠炎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肠道急性或慢性血液灌注不足导致的结肠壁缺血性病变[1]。其多发生于老年患者,与心脑血管疾病有关。随着人口老龄化,缺血性结肠炎的发病率也在进一步升高。但目前对于缺血性结肠炎在藏族地区的发病现状及易感因素尚缺乏研究。本研究回顾分析了我院5年来27例缺血性结肠炎患者,旨在进一步分析该病在藏区发病情况以及其易感因素。

    作者:祝玛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经导管去肾交感神经术治疗难治性高血压新进展

    经导管去肾交感神经术(RDN)治疗难治性高血压自产生以来就以其微创、并发症少、降压效果显著且持久等优点而被学术界关注,且随后多个临床研究对其安全性及有效性进行了验证,均获得了可喜的结果。然而,近期一项大型随机对照临床试验(Symplicity HTN-3试验)所公布的试验结果却令人吃惊,试验组的降压效果并不优于对照组。本文将对目前经导管去肾交感神经术治疗难治性高血压的新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罗西(综述);刘建(审校)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点刺法配合冰柏液熏洗治疗扁平疣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点刺法配合冰柏液熏洗治疗扁平疣的临床方法和疗效。方法将2012年9月~2013年9月在泸州医学院附属中医医院、泸州市中医院、泸州市人民医院就诊的90例扁平疣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治疗组采用点刺法配合冰柏液熏洗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胸腺肽胶囊外擦干扰素乳膏。4周后,分别从症状疗效积分、总有效率、疗效指数,比较两种治疗方案的疗效。结果经过4周的治疗,治疗组的有效率为96.5%,对照组的有效率为7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点刺法配合冰柏液熏洗治疗扁平疣具有显著的疗效,操作简单,值得推广。

    作者:练娜;杨春艳;杨文信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循环肿瘤细胞与结直肠癌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循环肿瘤细胞,是患者外周血循环中检测发现的肿瘤细胞,是肿瘤发生复发和远处转移的关键,它与肿瘤患者的预后相关密切,而结直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大量患者因手术后复发和转移而死亡,因此研究结直肠癌与循环肿瘤细胞的关系尤为重要。本文对近年来有关循环肿瘤细胞在结直肠癌中的研究相关进展进行综述,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作者:吴志清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暑期北戴河某警卫部队官兵总体幸福感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了解暑期北戴河某警卫部队不同层次官兵总体幸福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整体抽样法,选取某部常驻北戴河和暑期临时抽调来北戴河执勤官兵共218人,选用《总体幸福感量表(GWB)(中国版)》测评,同时收集一般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某部官兵幸福感总分明显高于国内男性大学生常模(P<0.05);常驻北戴河和暑期临时抽调来北戴河执勤官兵比较,仅“抑郁或愉快的心情”因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综合各因子影响因素中,“职务、学历、家庭排行”影响相对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21≤rs<0.45, P<0.05);“岗位”对各因子的影响以负相关为主(rs<0)。结论暑期北戴河某警卫部队不同层次官兵总体幸福感偏高,但常驻北戴河官兵情绪压抑体验相对明显;“普通战士、学历低、独生子女”是制约幸福感体验的重要影响因素。

    作者:赵津京;王凯;滕国洲;宋歌;胡春艳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氯胺酮复合右美托咪定用于小儿手术麻醉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氯胺酮复合右美托咪定对小儿手术实施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ASAⅠ~Ⅱ级小儿(非开颅、胸、腹)手术120例,按随机双盲法分为两组:Ⅰ组(90例),Ⅱ组(30例)。于皮肤消毒前1min开始用药,Ⅰ组静脉注射氯胺酮3mg/kg、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1μg/(kg·h);Ⅱ组静脉注射氯胺酮3mg/kg、静脉泵注生理盐水。若术中患儿出现明显体动反应则静脉追加氯胺酮1.5mg/kg。记录氯胺酮用量、生命体征、苏醒时间及术后镇静评分,观察比较两组病例麻醉效果。结果两组病例一般资料、手术时间、手术范围等无统计学差异;Ⅰ组氯胺酮用量明显减少,术中生命体征平稳,Ⅱ组患者心率、血压在各时间段明显增高;两组苏醒时间无明显差异,Ⅰ组患儿比较安静,镇静评分满意者明显多于Ⅱ组,苏醒期躁动者明显较少。结论氯胺酮复合右美托咪定用于小儿手术麻醉效果良好,可提供较为完善的镇痛和镇静作用,明显降低单纯应用氯胺酮所致术中呼吸循环等方面的副作用以及术后躁动的发生率。

    作者:张骍;王公校;马龙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赶黄草对小鼠酒精性脂肪肝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赶黄草对小鼠酒精性脂肪肝的预防作用。方法选用健康雄性昆明小鼠SPF级,应用范建高等人的造模方法并改良,喂饲高脂饲料并给予3g/kg bw的乙醇(0.1ml/10g bw,i.g.),造模的同时给予赶黄草提取物进行药物干预,以硫普罗宁(TPN)为对照,观察小鼠一般情况,检测肝脏系数,眼球取血分离血清测定TG、TC、ALT、AST、MDA。结果造模三周后形成小鼠酒精性脂肪肝。与模型组比较,赶黄草提取物组肝脏脂肪明显改善,赶黄草提取物组血清中TG、TC、ALT、AST明显下降(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赶黄草提取物组血清MDA均有所下降,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赶黄草具有较好的预防酒精性脂肪肝的作用。

    作者:胡祥宇;魏嵋;袁叶飞;杨文信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记忆合金骨卡环结合钢板、髓内钉治疗胫骨多段粉碎性骨折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记忆合金骨卡环结合钢板、髓内钉治疗胫骨多段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方法对12例胫骨多段粉碎性骨折患者采取记忆合金骨卡环结合钢板固定7例、结合髓内钉固定5例。结果12例患者经10~18个月随访,骨折愈合时间6~13月,平均l0.8月。骨卡环无松动、脱落及断裂,固定牢稳有效,肢体无短缩。结论记忆合金骨卡环结合钢板、髓内钉治疗胫骨多段粉碎性骨折,骨卡环能作为钢板、髓内钉固定后的辅助固定。骨卡环的持续加压环抱力可坚强固定碎骨块,能有效防止骨折端的移位和短缩,加强骨折固定后的稳定性,有利于骨缺损的修复,可避免钢丝环扎的弊病和单纯髓内钉复位不理想、固定不稳定、术后短缩等并发症。

    作者:李长军;谭中华;吴邦耀 刊期: 2015年第03期

西南军医杂志

西南军医杂志

主管:中国人民解放军成都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主办:中国人民解放军成都军区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