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云秀
目的 为了使患者平稳安全渡过术后麻醉恢复期.方法 采用对患者进行密切的监测与系统的评估,针对存在的或潜在的问题及时对症处理,用入PACU时的Aldrete评分将患者分为三组,记录患者在PACU留观时间、并发症.结果 通过对患者的评估评分,观察患者留观时间.分数越低,患者留观时间越长.而老年患者、手术时间较长、脑外科手术、颜面部手术患者入室评分较低,多集中在评分较低的组.结论 通过Aldfete评分可详细了解患者在麻醉恢复期的病情及生命体征变化并有参考数据,从而改进护理质量,预防和治疗麻醉恢复期潜在的并发症,保障患者安全,同时使工作更加有序.
作者:赵静 刊期: 2011年第03期
异位妊娠是妇科常见急腹症之一,其中以输卵管妊娠常见,特殊部位的异位妊娠,由于临床症状不典型,常不易确诊.现将我院2006年1月至2009年12月诊治的293例异位妊娠的临床病理特征作一回顾性分析,以探讨其临床病理特点,减少误诊.
作者:张菊芬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高原暴露人群返平原后自由基代谢情况.方法 选择高原暴露人群64人,男61人,女3人:年龄27~55岁,平均39.48岁,施工海拔3080~5231m,平均4014.8 m;高原居留时间6~50个月,平均33.61个月;返回平原时间31~61个月,平均56.51个月.选择年龄、性别、工作性质等因素与观察组大致相同的87人为对照组,分别测试其人活性氧簇(ROS)、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CSH-PX)、一氧化氮合酶(NOS)及一氧化氮(NO)六项指标.结果 ROS、GSH-p、SODx值及SOD/MDA比值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后者P
作者:袁振才;周其全;张雅鸿;周琼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对提高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对对策.方法 将50例丧失生活自理能力的老年患者在常规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通过评估,制定个性化,适用化护理措施,提供优质护理服务,提高生活生理能力.结果 与结论优质护理服务对帮助老年患者摆脱依赖心理,增强自信心,提高自护能力,提高生活质量有显著作用.
作者:杨磊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调查目前成都市临床药师制度的实施情况及影响因素,为今后临床药师制度的开展提供意见和建议.方法 通过问卷的形式对随机抽取的成都市实施了临床药师制度的四家医院展开调查,对其中的数据分析,得出结论.结果 临床药师在工作中基本能完成其任务,临床药师制实施情况良好.结论 临床药师在药学服务工作中履行了其职责,但仍需加强自身建设,更积极地参与临床药学工作.
作者:胡莹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益玛欣黄体酮胶囊治疗先兆流产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1月~2010年6月收治的112例先兆流产患者的临床资料,遵照知情同意原则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6例采用烯丙雌醇片治疗,观察组56例采用益玛欣黄体酮胶囊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愈显率为96.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9%,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均无影响治疗的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益玛欣黄体酮胶囊治疗先兆流产患者临床效果满意,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龚咏雪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依巴斯汀联合雷尼替丁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综合疗效.方法 选取2009年10月~2010年12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6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依巴斯汀组)30例和观察组(依巴斯汀联合雷尼替丁组)30例,将两组患者治疗2、4及8周的总有效率、复发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治疗前后的血清IL-4、IFN-γ及总IgE水平进行统计及比较.结果 观察组的2、4及8周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IL-4及总IgE水平低于对照组,IFN-γ高于对照组,P均<0.05,均有显著性差异,而不良反应发生率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依巴斯汀联合雷尼替丁在慢性荨麻疹中的综合疗效较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彭高兰;李春梅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医用聚丙烯修补网(塞)治疗成人复发性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方法 总结分析我院自2006年2月至2011年1月,采用医用聚丙烯修补网(塞)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治疗复发性腹股沟疝32例临床资料,并对手术时间、术后恢复情况、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及再次复发率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本组病例手术过程顺利.32例患者均一期痊愈,治愈率为100%.手术时间50~100 min,平均60 min.术后无需止痛药,平均住院6天,无切口感染或液化发生.随访1月~4年无再复发病例,生活质量良好.结论 采用医用聚丙烯修补网(塞)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治疗成人复发性腹股沟疝再修补手术的可选术式之一,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田忠;耿协强;张立峰;王慧;黄明锦;温明洋;吴泽金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细胞凋亡是指在一定生理和病理情况下,机体为维护内环境的稳定而发生的主动性细胞死亡过程,是程序性细胞死亡的一种主要形式.而由死亡受体与其配体相互作用是引起细胞凋亡的主要途径之一,其中Fas/FasL系统被认为是主要的介导细胞凋亡的信号转导途径.中性粒细胞(PMN)是参与机体固有性免疫的主要细胞,一旦分化成熟便启动它的自发性凋亡程序.从而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和促成炎症反应的无损伤性收敛.中性粒细胞凋亡的调控是一个受多基因、多因子、多条信号转导通路独立或交联作用的复杂网络.本文就Fas/FasL系统表达与中性粒细胞凋亡关系及其相关方面研究作一综述.
作者:李申;郑小莉;高燕;刘佳佳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前,上下呼吸道变应性疾病病因、发病机制尚未阐明,治疗方法多种多样,通过局部和全身综合治疗来改善和控制症状,均有一定疗效,本文就上下呼吸道炎症反应一致性的治疗策略作一综述.
作者:李君梅;谢仕津;李莹;黎万荣 刊期: 2011年第03期
随着各阶层医疗保障的普及、人民健康水平的不断提高,精神卫生问题日显突出.临床中正常病人患急腹症时能清楚的介绍病史,会主动诉说身体不适,具有典型的临床症状和体征.而精神病人因为思维错乱、情感障碍、行为紊乱等症状.又由于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降低了肌体对疼痛等刺激的敏感性,因此精神病病人并发急腹症时存在症状体征表现不典型.采集病史困难,查体不合作,不主诉躯体的不适,很容易隐瞒病情等,给临床护理观察病情方面增加了难度.
作者:苏芳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应用对乳腺癌化疗患者恶心、呕吐的临床效果.方法 按化疗方案不同将138例乳腺癌化疗患者分为CMF组、CEF组、AC序贯T组和TP组,观察和评价应用进行干预后的效果.结果 全部患者无一例由于恶心、呕吐而终止化疗.115例无恶心、无呕吐、轻度恶心和轻度呕吐,有效率为83.33%.结论 将{NCCN止吐临床实践指南>应用到乳腺癌化疗患者止吐护理实践中.,能有效降低乳腺癌化疗患者恶心、呕吐的发生率.
作者:王玲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乙型肝炎患者的抑郁情况,同时探讨其护理对策.方法 对乙型肝炎抑郁患者进行护理干预,采用抑郁自详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及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护理干预前后抑郁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患有抑郁症的患者男性多于女性,易患年龄段为46-60岁,且患者随着学历越高抑郁发病率越高;对乙型肝炎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后其焦虑、抑郁症状显著下降,与护理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乙型肝炎患者的抑郁状况,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吴英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氧化锌油治疗隐翅虫皮炎的疗效.方法 所有患者均用肥皂水清洗皮损,然后给予氧化锌油外涂,每天2~3次.结果 全部患者均在8天内治愈.结论 氧化锌油治疗隐翅虫皮炎,简单有效,适合基层医疗单位和部队外训时推广使用.
作者:莫济川;邹德芳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快速血糖仪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糖结果的差异性.方法 应用快速血糖仪及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117例患者的末梢血和静脉血分别进行血糖检测,测得的数据用SPSS10.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快速血糖仪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得的末梢血和静脉血血糖值分别为(8.3±4.2)mmol/L、(8.4±4.1)mmol/L和(9.0±4.1)mmol/L,快速血糖仪测得值较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得值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表明,三者呈正相关(P<0.01).结论 快速血糖仪操作简便,可用于已确诊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的监测.
作者:杨雨嫣;刘智勇 刊期: 2011年第03期
小儿危重病人的补液途径选择是困扰护理人员的难题.近年来,我们在成人深静脉置管术的基础上,对7例患儿应用深静脉置管术以建立输液、静脉用药通道,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将临床经验总结如下.
作者:普雪琼;张静 刊期: 2011年第03期
护理是医疗工作中的重要环节,晨间护理可以使患者清洁舒适,预防褥疮及肺炎等并发症的发生,观察和了解患者病情,保持病床和病室整洁,为诊断、治疗和护理提供依据,促进护患沟通,满足其身心需要等.晨间护理的内容是协助患者排便、漱口、洗脸、洗手、梳头、翻身、观察病情、整理床单位、进行心理护理和卫生宣教等[1].笔者根据在泌尿外科的工作经验,针对老年人病程长、病情复杂、活动受限开展晨间护理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将做法与体会告如下.
作者:李佳;杨红兰;翟秀丽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罗格列酮联合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及胰岛素用量情况的比较.方法 将我院2008年1月~2010年1月住院治疗的68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分组,随机分为观察组(罗格列酮联合胰岛素治疗)和对照组(胰岛素)各34例,比较两组的疗效及胰岛素用量.结果 用药12周后两组FPG、2hPG、HbAJc指标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而BMI用药12周后明显升高,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12周后血糖控制均达到理想水平,其中观察组胰岛素用量较少,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胰岛素联合罗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确切,可以有效地控制血糖水平,并减少了胰岛素的用量,安全性好,值得广泛推广水平.
作者:帅蜀均;张鉴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丙泊酚、瑞芬太尼、阿曲库铵联合用于全静脉复合麻醉在肝功能异常患者全身麻醉中的作用.方法 125例拟行全身麻醉的肝功能异常患者全部采用丙泊酚、瑞芬太尼、阿曲库铵全静脉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监测麻醉前、诱导后3min、插管后10min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02),动态监测麻醉前、手术中、手术后ALT、AST的变化以及不良反应的例数,记录麻醉后清醒时间及麻醉中知晓情况.结果 125例患者诱异后表现出明显的血压下降和心率减慢,与麻醉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气管插管1~2min后,心率,血压能恢复到诱导前水平,所有患者麻醉维持过程中SBP、HP、SP02无显著变化(P>O.05);各时段ALT、AST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后6min内所有患者完全清醒,术中无1例诉术中知晓.结论 丙泊酚、瑞芬太尼、阿曲库铵全静脉气管插管复合麻醉用于肝功能异常患者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作者:赵景朝;王振宇;成芳;彭红军;李林善;王勇;齐征;徐钦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显微镜下外伤性泪小管断裂吻合术的护理.方法 回顾性总结48例(48眼)外伤性泪小管断裂行泪小管断裂吻合术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结果 48眼中46眼1次手术成功.随诊6个月至1年,46眼治愈,溢泪消失,泪道冲洗通畅;1眼偶有溢泪,泪道冲洗通畅;1例仍不通.48例均无护理并发症发生.结论 外伤性泪小管断裂吻合术可恢复泪液引流系统正常的解剖结构与生理功能,同时使美容缺陷减少到低限度;而完善的术前准备和心理护理,术后预防感染并重视围手术期护理和出院宣教是提高泪小管断裂术治愈率的关键环节.
作者:李艳梅;张严 刊期: 2011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