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柔脉抗栓胶囊质量标准研究

骆红梅;童红;许乾丽

关键词:柔脉抗栓胶囊, 薄层色谱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 质量标准
摘要:目的 建立柔脉抗栓胶囊的质量标准.方法 用薄层色谱法对水蛭、川芎、大黄进行定性鉴别;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葛根中有效成分葛根素进行定量测定.结果 定性鉴别斑点清晰,分离度好,易于区别;葛根素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98%,RSD=2.00%.结论 所建标准可用于柔脉抗栓胶囊的质量控制.
西南军医杂志相关文献
  • 局部麻醉下经皮肾镜气压弹道取石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 总结98例局部麻醉下经皮肾镜气压弹道碎石清石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 通过分析总结从2009年1月~12月接受手术治疗的上尿路结石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结果 98例患者中3例发生术后出血,4例患者出现发热,经对症处理后未出血及发热,其余均未发生明显的并发症,均治愈出院.结论 实施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对患者成功手术,减少术后并发症起重要作用.

    作者:翟秀丽;杨红兰;李佳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食管上段癌颈部胃食管吻合不同吻合方式效果比较

    目的 总结胃代食管颈部吻合治疗食管上段癌,不同吻合方式的效果比较.方法 对210例胃代食管颈部吻合的食管癌患者采用器械吻合(68例)和手工吻合器(142例)的各项手术指标进行分析.结果 两组在吻合口狭窄的发生率、吻合时间的比较中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手术出血量以及吻合口漏发生率方面,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但手工吻合组发生3例吻合口漏,器械吻合组未发生,手术可能与器械吻合组样本量相对较小有关.结论 胃代食管颈部吻合治疗食管上段癌时使用器械吻合效果满意,可以减少吻合口并发症的发生,减少手术时间,对患者有益,值得临床推广使用.手工吻合在经济学上占优势,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

    作者:李晓雷;曹安强;陈旭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精益管理理论在检验科流程改造的应用研究

    目的 完善检验科标本处理流程,提高检验科出报告效率.方法 采用精益管理的价值流图,群策群力(work-out),可视化管理(5S)管理工具.结果 检验科标本处理流程顺畅,制度完善,工作效率提高.结论 精益管理可以提高检验标本运送效率,有效缩短检验科出报告时间.

    作者:孙娜;封宗超;倪静;廖磊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性病患者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

    目的 探讨性病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为临床治疗和护理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100例性病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测验.结果 100例性病患者SCL-90检测的阳性率为51%:100例性病患者SCL-90躯体化、人际关系、强迫症状、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因子分均高于国内常模;性病患者的心理问题无性别差异.结论 性病患者存在广泛的心理问题,在药物治疗的同时应注重心理方面的治疗和疏导.

    作者:杜文玉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重症早产胶样儿的护理体会

    先天性鱼鳞病,又称丑胎或丑角样鱼鳞病,十分罕见,全球报道不足100例,此病是一组常染色体隐性或显性遗传性皮肤脱屑性疾病.组织学上表现为表皮增生和角化过度<'[1]>,有的类型出现颗粒样皮层,在新生儿期发病的常见类型是火棉胶样婴儿,父母多为近亲婚配,有学者认为是脂质代谢异常,维生素A不足及表皮增生和脱落不平衡引起.我科收治1例早产胶样儿、低体重儿经我们精心救治效果良好,现将护理体会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张波;漆英;王露萍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住院患儿的身心反应与护理干预

    住院是一种不愉快的经历,对儿童的心理和身体都会造成很大影响,患儿对疾病或住院的了解、反应和应付的方法,都因各方面的压力来源及年龄的不同而有所差异.护理人员可利用沟通的方式给患儿适当的指导与安慰,来帮助患儿、父母及家庭,对患儿的不快乐、恐惧、心理苦闷和创伤做广泛的努力,且以患儿及家庭为中心,做以充分的护理计划,使患儿得到身心两方面的完善护理.

    作者:王佳;刘娅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病因与诊治研究现状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是指睡眠时上气道阻塞或塌陷引起的反复呼吸暂停和低通气,通常伴有打鼾、睡眠结构紊乱、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下降、白天嗜睡、注意力不集中等病症;并可能导致高血压病、冠心病、肺心病、糖尿病、脑卒中等多器官或多系统疾病[1].OSAHS的病因复杂,发病率较高,严重威胁人类寿命和生活质量,近年来已引起广泛重视.现就该病的病因及诊治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作者:谢仕津;梁灼萍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肝破裂并下腔静脉破裂成功救治1例

    病例介绍:患者女性,37岁,因摩托车摔伤入院.入院查体:体温36.8℃;心率70次/分;呼吸17次/分;血压100/60mmHg;面色苍白,呼吸弱,腹肌紧张,全腹压痛、反跳痛,移动性浊音阳性,诊断性腹腔穿刺抽出不凝血;腹部B超考虑肝挫裂伤、腹腔积液;血常规提示:HB 87G/L.,RBC2.93T/L,HCT26.3%,WBC 16.0C/L,GRAN 91.8%.

    作者:龙游;樊献军;段妍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子宫全切患者焦虑问题分析及护理对策

    子宫是月经排泄的器官,是生理过程的调节与控制者,是力量与活力的储存者,而子宫全切术是妇产科常见的术式之一,是应用于患有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症等疾病的有效治疗手段.许多妇女担心子宫全切术后性功能减退,内分泌不协调等问题对今后生活质量有所影响,所以在术前、术后会产生一些不良的心理反应.如焦虑、抑郁、依赖、不信任等对病人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常产生一些负面影响.必须引起医护人员的高度重视,医护人员除了耐心细致地做好常规护理工作外,还应对其进行心理干预.分析焦虑产生的原因,积极进行心理干预和采取良好的护理措施有助于改善焦虑、抑郁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孟洁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无创机械通气治疗严重胸外伤后急性肺损伤的可行性和安全性评价

    目的 探讨无创机械通气治疗严重胸外伤后急性肺损伤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3月-2009年9月收治的103例严重胸外伤后急性肺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常规给氧的51例作为对照组,无创机械通气的52例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6.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1410,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812,P>0.05),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无创机械通气治疗严重胸外伤后急性肺损伤临床疗效满意且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樊勇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吹气球预防老年直肠癌患者肺部感染的效果观察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条件的改善,我国人均寿命不断延长,老年人接受手术治疗的机会显著增加.然而由于老年人机体组织和重要器官功能退变,抗感染力下降,致使手术后的肺部并发症成为围手术期病死率增加的重要原因.肺部感染的产生则主要由于吸入麻醉药物、气管插管、吸入氧浓度过高以及吸入低温干燥的气体,肺防御机制减弱所致.手术后患者产生大量的呼吸道分泌物,分泌物引流不畅也是肺部感染的重要原因.

    作者:张雪萍;胡梦兰;许晓芳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乳果糖联合麻仁软胶囊治疗老年功能性便秘44例疗效观察

    功能性便秘是老年人常见的一种多发性疾病,对老年人的生活和健康影响较大.2009年5月至2010年11月,我们采用了乳果糖联合麻仁软胶囊治疗功能性便秘44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申晓娟;刘雁红;刘开富;刘惠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阴囊湿疹样癌1例

    1 病例报告患者男性,59岁,反复右侧阴囊皮肤瘙痒4年入院.患者于4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侧阴囊皮肤瘙痒,随即出现米粒大小红色丘疹样物,局部温度升高后感瘙痒不适症状加重,到当地医院诊治,给予外用药涂抹治疗后有所好转(具体用药不详),此后上述情况反复出现,皮损范围逐渐增大,部分皮损处糜烂.

    作者:杨伟;刘祥丹;王亮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脏器炎性肌纤维母细胞肿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目的 探讨脏器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Inflammatory miofibroblastic tumor,IMT)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 分析21例IMT的临床病理特征,病理组织学特点和免疫组化表型.所有病例行HE染色和免疫组化染色.结果 脏器IMT主要有三种细胞:肌纤维母细胞,纤维母细胞和炎细胞,这些细胞构成了IMT的三种组织学亚型:(1)黏液一血管型;(2)梭形细胞密集型;(3)少细胞纤维瘢痕型.所有病例表达vim、SMA和MSA,部分病例表达PCK和ALK.结论 脏器IMT的病理组织学和免疫表型是诊断的重要依据,鉴别诊断包括腹腔黏液囊肿和肿瘤,钙化性纤维性肿瘤.孤立性纤维性肿瘤,伴淋巴组织浸润的平滑肌瘤、和胃肠间质瘤.

    作者:宋林勇;黄晓赤;简燚;曾冬梅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NCCN止吐临床实践指南》应用于乳腺癌化疗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应用对乳腺癌化疗患者恶心、呕吐的临床效果.方法 按化疗方案不同将138例乳腺癌化疗患者分为CMF组、CEF组、AC序贯T组和TP组,观察和评价应用进行干预后的效果.结果 全部患者无一例由于恶心、呕吐而终止化疗.115例无恶心、无呕吐、轻度恶心和轻度呕吐,有效率为83.33%.结论 将{NCCN止吐临床实践指南>应用到乳腺癌化疗患者止吐护理实践中.,能有效降低乳腺癌化疗患者恶心、呕吐的发生率.

    作者:王玲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柔脉抗栓胶囊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 建立柔脉抗栓胶囊的质量标准.方法 用薄层色谱法对水蛭、川芎、大黄进行定性鉴别;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葛根中有效成分葛根素进行定量测定.结果 定性鉴别斑点清晰,分离度好,易于区别;葛根素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98%,RSD=2.00%.结论 所建标准可用于柔脉抗栓胶囊的质量控制.

    作者:骆红梅;童红;许乾丽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相关因素的病例对照

    目的 探讨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相关因素,为临床针对性防治提供借鉴.方法 采集新生儿病理性黄疸283例和正常新生儿454例的临床资料,包括新生儿因素,孕母因素,感染溶血因素等,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进行统计推断.结果 (1)单因素分析显示黄疸患儿在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新生儿HIE、剖宫产、母乳喂养不当、新生儿肺炎、败血症、巨细胞病毒性肝炎、其它感染和ABO血型不合方面的发生率高于正常新生儿.(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其它感染(OR=5.986,95%CI:4.276-8.379)、ABO血型不合(OR=4.943,95%CI:3.499-6.982)、母乳喂养不当(OR=4.095,95%CI:2.931-5.721)、新生儿肺炎(OR=4.006,95%CI:2.927-5.483)、新生儿呼吸窘迫(OR=2.799,95%Cl:2.039-3.844)与新生儿病理性黄疽独立相关.结论 加强围产期保健,重点监护具有导致新生儿窒息的高危因素的人群,防治各种感染,恰当的母乳喂养可降低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发生.

    作者:张祥钦;胡静;聂丹丹;王大勇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非常规止痛药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非常规应用止痛药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48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采用非常规方法即电针加穴位注射治疗,同时早期实施全程护理干预.结果 48例患者均可生活自理,好转出院.结论 非常规止痛药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早期实施全程护理干预效果好,不良反应低.

    作者:周明荣;谭朝会;庄莉(小)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的研究进展

    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在我国的发病率正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但公众知晓率并不高,很多医务工作者也缺乏对其全面的认识.而认识不足及早期就诊率不高很容易使患者错过佳治疗机会,临床上误诊也屡有发生.为了引起患者和医务工作者的重视,从而做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笔者查阅了有关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的国内外文献,并结合国内外的新研究进展,对其进行全面阐述.

    作者:黄成亮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洛丁新对UUO大鼠肾脏纤维化及其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目的 观察洛丁新对单侧输尿管梗阻(UUO)致肾间质纤维化大鼠的肾脏纤维化及其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采用单侧输尿管结扎法复制单侧输尿管梗阻致大鼠肾间质纤维化模型,随机均分为模型组和洛丁新组、假手术组[给药14天后处死,肾组织病理切片,测定高、中、低切变率下的全血黏度(WBV)、血浆粘度(PV)和红细胞压积(HCT)等血液流变学指标,同时检测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结果 与模型组对比,洛丁新组在肾间质纤维化面积、肾功能指标SCr、BUN和血流高、中、低切变率下的全血黏度(WBV)、血浆粘度(PV)、红细胞压积(HCT)等指标显著降低,P

    作者:卞保平;陈蓉;李卫萍;罗娜;邹平 刊期: 2011年第03期

西南军医杂志

西南军医杂志

主管:中国人民解放军成都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主办:中国人民解放军成都军区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