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少数民族地区Rh(D)阴性血液的采集与管理

田尚玉;陈萍;王慧;杨秀梅;古丽努尔;宫新燕

关键词:Rh(D)阴性, 采集, 管理
摘要:部队是一个多民族的集体,人员集中,献血热情高,属低危献血人群.为了更好地保障临床血液科学、合理、安全,结合部队人员流动性快的特点,我们对Rh(D)阴性献血者进行了合理化的采集与管理,现报道如下.
西南军医杂志相关文献
  • 高原下腔静脉滤器植入预防肺栓塞护理体会

    高原地区由于慢性缺氧,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缺乏运动,是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重要诱因[1].早期预防及及时规范治疗DVT是预防肺动脉栓塞(PE)、改善病人预后、降低死亡率的关键.我科对2例特殊职业合并高原红细胞增多症的DVT患者植入下腔静脉滤器预防肺栓塞,分别随访3年、1年半,目前患者情况良好.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单海燕;王卫平;胡近芳;苓颖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骨科卧床病人便秘的护理干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护理干预对骨科卧床病人便秘的效果.方法 将80例住院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按摩、饮食调理、心理护理等方式.结果 观察组经过综合护理干预后发生便秘5例,对照组发生便秘27例,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适当的护理干预可减少便秘的发生.

    作者:张大会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男性病人导尿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及护理措施

    导尿及留置尿管是危重病人护理中常见的操作,由于男性病人尿道个体差异大及解剖结构因素,男病人导尿较女病人更易出现并发症,我院ICU病房2004年4月至今男性导尿病人共出现17例并发症,现分析如下.

    作者:张大会;吴开促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妊娠晚期穿透性胎盘植入致子宫穿孔1例

    1 病例报告患者23岁,G2P0,因停经35+3周,腹痛、头晕、乏力1小时,由一社区医院转入我院.体检:脉搏120次/分,呼吸30次/分,血压80/50mmHg,面色苍白,呈重度贫血貌,神志清楚,懒言,腹隆起,肝脾触诊不满意,板状腹,满腹压痛.产科情况:宫高33cm,腹围98cm,胎方位不清,无胎心、胎动.阴道检查:宫口未开,先露头.

    作者:范雪梅;熊丁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试论医院培育护理高端人才

    卫生人力资源是医院资源中基本活跃的要素,决定着医院的服务质量和效果.护理人力资源是卫生人力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决定着医院的服务质量和效果.

    作者:陈诺夫;谭祖春;李辉;王巍霖;贾玉英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欣母沛对顺产产后宫缩乏力性出血早期预防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目的 探讨欣母沛早期预防顺产产后宫缩乏力性出血的临床疗效和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 选择胎盘娩出后子宫收缩欠佳,阴道出血迭300ml的产妇6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在胎盘娩出后确诊子宫收缩欠佳,阴道出血达300ml时采用常规方法处理.观察组30例,出现上述情况时,经常规处理无效后,采用单次或多次子宫肌或臀部肌肉注射欣母沛,期间给予全面护理并加强监测.结果 观察组产后2h的出血量及平均出血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顺产产后宫缩乏力性出血的产妇提早使用欣母沛,可早期预防产后出血,同时要加强护理配合.

    作者:吴尔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保留耳大神经的胸锁乳突肌肌瓣在腮腺切除术中的修复探讨

    目的 探讨腮腺良性肿瘤术后,面部凹陷畸形的修复及并发症的预防.方法 对28例腮腺良性肿瘤切除术后患者,采用保留耳大神经的胸锁乳突肌瓣修复术区凹陷畸形.结果 28例患者外形恢复满意,无耳周麻木,仅3例进食时皮肤潮红.结论 应用保留耳大神经的胸腺乳突肌肌瓣修复腮腺区缺损,可较好地整复面部畸形,可减少耳周麻木,味觉出汗综合征的发生,是一种比较理想的修复方法.

    作者:熊建;魏珍莲;蔡华成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腹腔镜下两种全子宫切除术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两种全子宫切除术的应用效果及临床价值.方法 对96例患者分别进行腹腔镜下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CISH)或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LTE),比较两组病人术中术后情况.结果 两组病人的手术时间,术后疼痛发生率,术中出血量,术后使用抗生素时间,体温升高情况,肛门排气情况,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均无差异.LTH组术后性生活恢复时间较CISH组延长,两组均无手术并发症发生.结论 腹腔镜下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和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都是安全可行的,两种手术方式各有优缺点,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具体的手术方式.

    作者:刘露;何雯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健康教育路径在老年易跌病人中的应用

    健康教育路径是一种跨学科综合深化护理的整体医疗护理工作模式[1],能指导护士有预见性、主动性地开展工作,并使病人明确自己的护理目标,自觉参与有利于健康的护理过程中.2005年6月至2009年1月我科共收治了120例跌倒的老年病人,我们应用健康教育路径实施整体护理,取得了较好效果.现将我们的具体做法与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孙莹;张红;杨静茹;张慧萍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心脏穿通伤12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心脏穿通伤的诊治方法,以提高早期诊断和急救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12例心脏穿通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有关文献.结果 抢救成功10例,死亡2例,抢救成功率83.3%,死亡原因与未能及时确诊、手术有关.结论 快速诊断,迅速解除心包填塞和纠治休克,尽快手术,是心脏穿通伤患者抢救成功的关键.

    作者:梁青松;明波;汪华;冯滨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高压脉冲灌洗装置在治疗胫腓骨开放性骨折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高压脉冲灌洗装置在胫腓骨开放性骨折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应用高压脉冲灌洗装置急诊清创的方法治疗23例胫腓骨开放性骨折,均行外固定支架固定,一期缝合或二期行皮瓣转移或创面植皮.结果 19例病人一期愈合,4例病人行二期植皮或皮瓣转移术后愈合.所有创口或切口均无感染.结论 急诊清创、高压脉冲灌洗装置灌洗治疗是预防开放性骨折术后感染的有效方法.

    作者:罗雷茗;张月荣;鲁晓波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常规加血塞通注射液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常规加血塞通注射液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老年性慢性心力衰竭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6例和对照组44例.对照组采用休息、限盐、扩血管、利尿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血塞通注射液300mg溶于5%葡萄糖注射泣250ml中静脉滴注,1次/d,疗程均为14d.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左心室射血分数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临床疗效和左心室射血分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常规加血塞通注射液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优于常规治疗.

    作者:谢发先;张贡和;王宏泽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雷贝拉唑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观察

    我们于2006年3月以来应用雷贝拉唑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60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张树兵;任建刚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并重度低钠低氯血症1例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简称甲减)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甲状腺激素合成、分泌或生物效应不足所致的内分泌疾病,其病因复杂,多为原发性,多见于中年女性,男女之比1∶5~10.甲减主要影响代谢及脏器功能,累及运动、神经、心血管、消化、内分泌等系统,表现为畏寒、乏力、少汗、少言懒动、食欲减退、皮肤干燥、贫血、水肿、唇厚舌大、记忆力减退、智力低下、嗜睡、窦性心动过缓、心包积液、厌食、腹胀、便秘等[1].

    作者:陈宇;孟召辉;文兴扬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加强人装结合训练提高突发事件处置能力

    卫勤装备训练目的就是要达到操作员与装备全方位结合,随时随地发挥大效能,完成标准内救治任务[1].训练中,我们把人装结合训练看成是静态和动态的结合体,静态泛指训前准备内容,包括:管理维护、撰写教材、拟制规程等,动态泛指实践活动,包括:应急机动、功能布局、展开撤收等.

    作者:刘曦;郑驰;谭映军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少数民族地区Rh(D)阴性血液的采集与管理

    部队是一个多民族的集体,人员集中,献血热情高,属低危献血人群.为了更好地保障临床血液科学、合理、安全,结合部队人员流动性快的特点,我们对Rh(D)阴性献血者进行了合理化的采集与管理,现报道如下.

    作者:田尚玉;陈萍;王慧;杨秀梅;古丽努尔;宫新燕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经静脉撕开鞘安置心内膜临时起搏器48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经静脉撕开鞘安置心内膜临时起搏器的应用价值及长时间使用的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48例经静脉撕开鞘安置心内膜临时起搏器临床资料.结果 经静脉撕开鞘安置临时起搏器未发生手术相关的并发症.结论 与传统的经6F动脉鞘送入比较,经静脉撕开鞘安置具有有简单易行、安全性好、固定好、不易发生感染、安置时间明显延长等优点.方便患者行动,具有很强的临床实用性.

    作者:陈宇;孟召辉;文兴扬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危重病人排痰困难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本文报告了165例危重病人排痰困难的临床观察与护理.重点观察排痰困难的临床表现,评估出现排痰困难患者状况,及时分析出现排痰困难的原因,据个体采取适当有效的排痰方法.监测SpO2和听诊双肺痰鸣音变化,探讨危重病人排痰方法及吸痰技巧,以达到有效排痰,减少创伤,减轻痛苦的目的 .作者认为应当提高临床护士对危重病人排痰困难的评估能力,掌握排痰技巧,有效预防肺部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作者:张丽华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扩大开窗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近期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应用扩大开窗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诊断明确的腰椎管狭窄症患者30例,按统一的扩大开窗术式实施手术治疗并进行临床观察.结果 本组所有患者完成预期的减压,30例随访6月~1年,平均7.5月.JOA评分改善率78.20%±16.43%;Macnab分级评价疗效优良率86.7%.发生腰椎不稳1例,硬膜囊破裂1例.结论 扩大开窗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近期疗效满意;关节突的斜行切除方式可以使减压操作简便安全,对椎体的稳定性影响较小.

    作者:倪凤民;易洪诚;王平均;宋恒平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深静脉留置管在老年急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护理

    老年患者由于各组织、器官的衰老,导致血管的脆性、通透性增加;心功能的下降,导致肢体末梢循环不充盈、血管细、偏,增加了穿刺难度.我科病人平均年龄80岁,患者多为心力衰竭、肺部感染、多器官功能衰竭、癌症晚期、急性心肌梗死等.病情危重,穿刺难度大,在病情变化时,不能及时有效快速的建立静脉通道,影响抢救用药.

    作者:王婷;孟艳秋;李坪恋 刊期: 2009年第06期

西南军医杂志

西南军医杂志

主管:中国人民解放军成都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主办:中国人民解放军成都军区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