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国玉;王丽娜;蒋伶俐
在病理学上,COPD包括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细支气管炎、肺气肿、肺血管疾病及系统性并发症[1].COPD是以气道中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和CD8+T细胞数量增多为特征的特殊炎症类型.对COPD患者治疗而言,发展新型药物是非常必要的,而且许多治疗靶点已被确认.
作者:陈业民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比较内科治疗与微创穿刺血肿吸出治疗高血压中等量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58例高血压中等量脑出血(20~40ml)患者随机分为内科组和外科组各79例,内科组采用内科常规保守治疗,包括降低颅内压,对症处理,康复治疗等,外科组基于内科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血肿穿刺吸出术治疗;治疗中出现难以控制的颅内高压需要改为开颅减压者退出研究,观察急性期再出血、血肿残留和并发症发生率;对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CNIS)和日常生活能力(ADL)分级.结果 (1)急性期内科组和外科组血肿残留分别为46例(64.79%)和16例(21.33%);外科组再出血发生率微高于内科组,但差异未达到统计意义.(2)两组治疗后神经功能评分显著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显著,P<0.01;以外科组下降幅度更为明显,P<0.01.(3)6个月时外科组日常生活能力分级优于内科组.结论 内科保守治疗和微创血肿吸出术均是治疗高血压中等量脑出血的有效方法,但外科治疗优于内科保守治疗.
作者:岳高峰;黄梅;张莲菊;魏俊霞;吴磊 刊期: 2009年第06期
肝硬化是因一种或多种病因长期或反复作用于肝脏,而造成的慢性进行性弥漫性肝病[1].主要临床表现为肝功能损害和门静脉高压,晚期出现严重并发症[2].上消化道出血是一种临床常见的严重疾病,其常见病因为肝硬化、消化性溃疡、急性胃粘膜损害等.而肝硬化食道静脉曲张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更为凶险.
作者:王琼英 刊期: 2009年第06期
随着口腔颌面外科技术的飞速发展,颌面外科所涉及的疾病种类也更加复杂.口腔颌面部是人体功能和外观的重要部位,由于解剖关系复杂、窦腔多、手术难度大、手术范围涉及面广,如涉及颅、脑、眼、耳鼻咽喉等部位,致使手术难度增加及手术时间延长,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亦相应增加,因此术后的临床观察与护理极为重要.结合临床实践探讨颌面外科术后的护理特点,现报告如下.
作者:郭晋;陈军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超声定位中心静脉置管术在抢救危重病人中的作用.方法 对128例危重病人采用超声定位中心静脉置管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结果 成功率为93.75%,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超声定位中心静脉置管在危重病人的应用既能有效的赢得抢救时间,又能减少反复穿刺给病人所带来的并发症.
作者:陈玉莲;戴睿武;汪涛;陈涛;阎勇 刊期: 2009年第06期
急性心肌梗死临床上并不少见,因其病情凶险、病死率高,长期以来一直是急诊内科医师在工作中重视的问题.及时、正确的诊断并采取有效的治疗对降低死亡率,改善预后至关重要.
作者:张良芬;孙兰英 刊期: 2009年第06期
汶川大地震中,四川省平武县南坝镇遭受重创,伤亡近万人.我们医疗队15名人员于5月12日奉命赶赴该镇参与紧急救援24天.救援分两个时期,前期主要任务为当地灾民和救援人员提供医疗救援,中后期主要为抗震救灾部队提供卫勤保障.
作者:朱飒飒;王东川;康宁;周建丽 刊期: 2009年第06期
高原地区由于慢性缺氧,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缺乏运动,是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重要诱因[1].早期预防及及时规范治疗DVT是预防肺动脉栓塞(PE)、改善病人预后、降低死亡率的关键.我科对2例特殊职业合并高原红细胞增多症的DVT患者植入下腔静脉滤器预防肺栓塞,分别随访3年、1年半,目前患者情况良好.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单海燕;王卫平;胡近芳;苓颖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手法复位小夹板钢托外固定配合康复训练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近期和远期临床疗效.方法 对80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采用手法复位结合小夹板钢托外固定治疗,采用自身前后对照方法对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近期)和1年后(远期)随访的疗效和关节活动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纳入分析60例,近期和远期优良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总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前、近期、远期肘关节活动度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手法复位结合小夹板钢托外固定及康复训练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有肯定的临床疗效.
作者:杨茂清;万鹏;王文春;郭小燕;庞日朝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逆行静脉穿刺输液的临床应用可行性与实用价值,为长期输液或穿刺困难的患者,提供好的穿刺途径,提高浅静脉利用率.方法 在本科室中选择长期输液患者100例,分为正向穿刺组(对照组)、逆向穿刺组(实验组),采用手、足背下1/3的静脉血管穿刺.结果 在使用同一种液体输液的情况下,分别用两种穿刺方法进行静脉输液,两种不同的穿刺方法对液体的流速无显著影响,对穿刺成功率和患者静脉穿刺的疼痛程度、输液的渗透率有显著影响.结论 逆行静脉穿刺可提高穿刺成功率,易于固定,且不影响输液速度,不影响手部活动,增加了患者的舒适度.
作者:姚芳 刊期: 2009年第06期
肝性脊髓病(HM)是多种肝病引起的颈髓以下脊髓侧索脱髓鞘病变,呈现肢体缓慢进行性对称性痉挛性瘫痪,1949年Leigh和Card[1]首次报道了肝病伴发脊髓病,1960年Zieve[2]等的病例报告再次对HM进行了详尽描述,国内唐山工人医院神经病小组于1976年首次报告本病.随着对肝病及其并发症研究的进一步深入,了解HM的具体发病机制十分重要,但由于难以建立HM的动物模型,目前对HM的确切发病机制仍未定论.
作者:王华;汪涛;刘炼炼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脑梗塞患者微循环和血流变学的变化,探讨毫米波对脑梗塞患者微循环和血流变的影响.方法 用微循环显微镜及血流变学检测仪,分别检测68例脑梗塞病人接受毫米波治疗仪照射前后的甲襞微循环和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 脑梗塞患者存在微循环和血流变的显著障碍,经毫米波照射后均有明显恢复.结论 毫米波具有改善脑梗塞病人微循环和血液流变学的作用.
作者:尚传卫;白小红;陈章;关静 刊期: 2009年第06期
卫生人力资源是医院资源中基本活跃的要素,决定着医院的服务质量和效果.护理人力资源是卫生人力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决定着医院的服务质量和效果.
作者:陈诺夫;谭祖春;李辉;王巍霖;贾玉英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心脏穿通伤的诊治方法,以提高早期诊断和急救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12例心脏穿通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有关文献.结果 抢救成功10例,死亡2例,抢救成功率83.3%,死亡原因与未能及时确诊、手术有关.结论 快速诊断,迅速解除心包填塞和纠治休克,尽快手术,是心脏穿通伤患者抢救成功的关键.
作者:梁青松;明波;汪华;冯滨 刊期: 2009年第06期
为了确保部队尽快的适应高原,提高执勤处突能力,科学地缩短基层官兵在高原的过渡适应期,我们于2008年8月对高原武警某部官兵进行了全面体格检查,现对五官方面健康状况报告如下.
作者:黎志强;周建丽;康宁;李俊;郭晓莉;王斌 刊期: 2009年第06期
静脉输液是临床治疗疾病常用途径,是护士治疗基本又多的操作,在临床工作中,少数较长时间输液治疗的老年患者,静脉穿刺部位易发生瘀血,为总结经验,预防穿刺部位拔针后淤血,我们把近两年来遇到的部分病例进行分析总结认为,造成穿刺部位皮下淤血原因与年龄较大,血管脆性增加,慢性病,长时间反复静脉穿刺损伤血管多,长时间应用活血化淤及抗凝药,拔针时压迫部位不当,压迫时间不够及凝血机制有关.
作者:陈国喜;傅荣;丁永丽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厄贝沙坦联合胺碘酮治疗高血压病伴心房颤动的临床效果.方法 62例高血压伴阵发性心房颤动病人分为观察组(32例)与对照组(30例).观察组病人用胺碘酮加厄贝沙坦控制心律和血压.对照组用胺碘酮加倍他乐克控制心律和血压.治疗12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有7例(21.9%)出现房颠复发,窦性心律维持率(78.1%).对照组有14例(46.1%)出现房颤复发,窦性心律维持率(53.9%).两组窦性心律维持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厄贝沙坦联合胺碘酮治疗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可以明显减低心房颤动的复发率.
作者:李琳;李兴国;边晓菊;刘品 刊期: 2009年第06期
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术由于其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特点,深受心外科医生与患者的欢迎.由于老年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相对较重且本身各脏器储备功能差,术前有多种慢性病高血压、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病等病史,年龄偏大,手术风险相对较大,因此做好围手术期的护理尤为重要.我科于2002年4月~2008年12月,共完成非循环手术98例,其中65岁以上冠心病患者38例,术后效果满意,现将围手术期的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唐正坤;万英 刊期: 2009年第06期
云南省是全国艾滋病的高发区,与多个国家接壤,国境线长、人口分布复杂、人员来往频率高,居住着几十个不同的少数民族,我院作为军队大型综合性医院,担负着为兵服务和为民服务的双重责任,具有三级分科,拥有传染病检测、治疗、管理和预防等综合实力,相应地,也拥有艾滋病检测、治疗、管理和预防能力的输血科初筛实验室、感染控制科和传染病科等,有力地实施着对于艾滋病的综合管理和全程管理.
作者:陈黔;上官静;任福祥;张彦;严毓芬;吕宇杰;石敏;江慕尧 刊期: 2009年第06期
高原肺水肿是高原地区的特发病.本病起病急,发展快,病情重,若不及时救治可能导致死亡.我院于2008年10月至2009年5月在海拔3000米的西藏林芝地区共收治高原肺水肿31例,本文结合文献对本病发病诱因及治疗进行讨论.
作者:靳亚飞;赵青;耿涛 刊期: 2009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