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先富
目的 探讨低场强MR胰胆管成相技术(MRCP)在胆道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以0.2T低场强MR设备,重T2 M1 MR水成像技术做MRCP 120例.采用HASTE序列加脂肪抑制技术,屏气后薄层扫描,图象经计算机叠加重建处理.结果 120例中10例正常,110例患有胰胆疾患,其中90例经术病理证实,阳性患者MRCP均能显示各类疾病的异常改变,阴性者能展示胆总管、胆囊、肝总管、左右肝管的形态.结论 MRCP能够反映胰胆管的正常与异常情况和胰胆管梗阻的部位与程度,与MRI结合能够提高诊断胰胆管疾病病因的水平.
作者:郭姣姣;龙从杰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应用思密达与山莨菪碱治疗呼吸衰竭并发的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83例病人分为三组.A组口服或鼻饲思密达和山莨菪碱混合剂;B组鼻饲或口服奥美拉唑胶囊.C组静脉滴注雷尼替丁.结果 A组治疗总有效率89.66%与B组(96.15%)比较疗效相近,P>0.05,B组药有加重气道阻塞副作用.A组与C组(总有效率67.86%)比较A组明显好于C组,P<0.05.结论 思密达与山莨菪碱混合剂是治疗呼吸衰竭并发的上消化道出血有效药物之一,副反应小.
作者:陈良;方芳;卿燕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方法 对212例322个椎体行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症所致椎体压缩性骨折及各类肿瘤的椎体转移瘤.术前行X线、CT检查,术中在C臂X线机定位下,经皮穿刺至病灶部位,将磷酸钙骨水泥(PCP)或骨水泥(PMMA)按粉剂与流体一定比例调制成糊状,注入病灶.结果 386个椎体穿刺均成功,术后注射PMMA患者全部达到止痛效果,术后注射PCP患者平均10天疼痛缓解.18例发生并发症.结论 经皮椎体成形术安全可行,创伤小、操作简单、并发症少,能有效缓解临床症状;适用于骨质疏松引起的椎体压缩性骨折及椎体的良恶性肿瘤,具有强化椎体,镇痛作用,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在严格适应症和规范细致的治疗下是安全可行的.
作者:张文华;万宇;陈施展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对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的诊断与治疗效果.方法 对 2001~2007 年收治的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患者 1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0例患者均行肠系膜上动脉造影并溶栓,7 例痊愈,3例溶栓失败,转为剖腹手术治疗后2例痊愈,1例死亡.结论 早期DSA选择性肠系膜上动脉造影确诊并溶栓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治愈率.
作者:高瑞农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盐酸哌替啶联合宫术宁胶棒用于终止8~10周妊娠的人工流产术中的效果.方法 对130例符合孕周的妇女在静脉注射盐酸哌替啶的同时,将宫术宁胶棒置于宫颈内口处,10分钟后开始手术.观察镇痛效果、宫口松弛程度、宫颈损伤情况、人工流产综合反应发生率、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离院时间.结果 盐酸哌替啶联合宫术宁胶棒用于人工流产术,宫口松弛程度好,起效快,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观察组镇痛效果确切,有效率达100%,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无人工流产综合反应发生,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观察组出血量少,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较对照组短,两组相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观察组无宫颈损伤,与对照组相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两组术后离院时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盐酸哌替啶联合宫术宁胶棒用于人工流产术是一项有效镇痛,减少人流并发症的适宜技术,可达到无痛人流的效果.特别适用于基层医院.
作者:张颖;王疏影;郑砾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通过对重症胰腺炎并发肠外瘘患者的护理总结,探讨对该并发症的护理方法及对策.方法 对11例重症胰腺炎并发肠外瘘患者采取:(1)充分的引流护理;(2)加强瘘口的护理;(3)全身营养支持的护理;(4)体贴关怀的心理护理.结果 11例重症胰腺炎并发肠外瘘患者9例自行痊愈,1例放弃治疗,1例因发生多次反复出血后,全身营养不良,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结论 重症胰腺炎患者,一旦发生肠外瘘,需要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制定详细的护理计划,给予肠外营养-肠内营养支持以及细致的心理护理,是可以达到自愈的良好效果的.
作者:陈永佩;普雪琼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侵袭性血管粘液瘤(aggressive angiomyxoma,AAM)的临床病理特征及治疗方法. 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侵袭性血管粘液瘤的临床病理学资料. 结果 2例均采取手术治疗,1例患者给予肿瘤包块切除后复发,复发者及另一例均采取局部广泛切除,至今未见复发.术中见:肿瘤无包膜,剖面均一灰白色、胶质样,有粘液性间质分隔.病检示:瘤细胞呈梭形或星形疏松排列于粘液间质背景中,核无有丝分裂活性,其间有厚壁血管.免疫组化显示:desmin,vimentin,ER,PR(+),SMA、S-100(-).结论 AAM是一种罕见的、局部浸润性间质肿瘤.侵袭性、复发性是其重要特征,需提高首次诊断的正确性,首次治疗以局部广泛切除为宜,且需长期随访监测.
作者:李容;李宗恒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评价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在神经外科危重病人的实施方法及其护理.方法 将神经外科281例危重患者进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根据患者胃肠道功能情况决定肠内营养支持的实施进程,重点维持患者液体平衡、电解质、糖代谢平衡,观察每日排便次数和量、肠蠕动、有无腹痛、腹胀、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定时检查胃液残留量视情况决定是否继续施行肠内营养.结果 早期肠内营养支持临床实施简单易行,观察指标患者预后恢复快,不良反应少.结论 神经外科危重病人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安全有效.
作者:张敏;王芳艳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部队官兵外伤性前房出血的临床特点及护理体会.方法 对51例51眼部队官兵眼外伤的致伤原因、分类,对视力的影响及并发症等进行分析.结果 部队官兵外伤性前房出血在眼外伤中较常见,也常引起并发症,可导致严重视力障碍,影响部队战斗力.结论 及时治疗,精心护理,可以减少或防止并发症的发生,保护和恢复视功能.
作者:冯应琼 刊期: 2008年第03期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法律知识的普及,患者的维权和自我保护意识明显增强,而护理人员的法制观念滞后,在护理工作中常常出现对病人的合法权利的侵犯,使护理纠纷呈上升趋势,严重影响护患关系,也损害了护患双方的身心健康,严重的纠纷还使医院的正常工作秩序受到极大的干扰,并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本文就常见的侵权纠纷行为作一概述,并提出防范措施,旨在寻求有效的控制方法,大限度地降低其发生率.
作者:陈劲松;方芳 刊期: 2008年第03期
介入治疗是应用现代高科技手段进行的一种微创性治疗,也就是在医学影像设备的引导下,将特制的导管、导丝等精密器械引入人体,对体内病灶进行诊断和局部治疗.
作者:王海红;王健;夏泓;李玲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由于上学紧张、生活节律变快等原因,儿童溃疡病的发病呈上升趋势;儿童误服异物也存在一定比例.鉴于成人无痛胃镜的大量开展及儿童消化道疾病的不断增多和人们对胃镜检查意义的进一步了解,儿童行胃镜检查也不断增多.但由于患儿的依从性较差,恐惧心理较重,家属也担心患儿的耐受性,造成很多家属后放弃胃镜检查而延误病情.我院2004~2007年在成人无痛胃镜的基础上,推广使用异丙酚用于儿童无痛胃镜检查治疗77例,在胃镜检查及取异物等治疗中,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侯文锋;李政文;吕黄勇;尧登华;金茜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不同季节纸塑包装屏蔽细菌的效果.方法 对夏秋多雨潮湿季节与冬春干燥季节纸塑包装物品经脉动压力蒸汽灭菌柜灭菌后的无菌包进行监测观察.结果 纸塑包装无菌有效期在不同季节均可达半年以上.结论 纸塑包装保存灭菌物品效果可靠.
作者:李永吉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治疗方法选择.方法 对41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随访2~24月,平均16月,后入路断钉4例,前入路完全融合,前或后入路神经恢复均有1~3级提高.结论 前或后入路是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优秀方法,应注意根据术前检查决定手术方式选择
作者:严小虎;常山;刘站立 刊期: 2008年第03期
随着交通事业的迅速发展和工业化进展的加速,外伤性截瘫病人愈来愈多.截瘫病人的治疗和护理,就成了医护人员的一项艰巨任务.笔者通过对86例外伤性截瘫病人进行整体护理,积累了一定的临床经验,现总结如下.
作者:张秀芹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选择性人工股骨头置换高龄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经验.方法 在2003.01~2007.04期间对23例65岁以上手术条件许可的高龄病人选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结果 手术23例,1例术后肺部感染死亡.术后无切口感染、血肿、深静脉栓塞、褥疮.术后2例女性并发尿路感染伴尿失禁,另2例并发坠积性肺炎.下床时间7~14d,平均10d.术后随访半年,20例生活完全自理,2例生活部分自理.随诊中无假体松动、脱位、假体周围再发骨折.结论 根据老年患者的情况,慎重选择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式,重视围手术期处理,对临床疗效可有很大的帮助.
作者:伍旭辉;肖扬;成诗高 刊期: 2008年第03期
手术室是对病人实施手术治疗、检查和抢救工作的重要场所.手术室护理工作的内容已由单纯完成手术配合扩展到围麻期及围术期护理.手术室护理质量与病人的手术安全密切相关,任何疏忽大意或差错都可以酿成严重后果.特别是全麻苏醒期病人病情千变万化,护士必须严密观察[1],根据病人躁动原因仔细分析,并作出相应处理,确保围麻期和围术期病人的安全.我院2004.11~2007.06共施行全麻手术612例,其中明显躁动83例.我们对全麻恢复期明显躁动的病人采取了有效的安全管理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万世艳;施宗于;史剑 刊期: 2008年第03期
药师深入临床是开展临床药学工作、实施药学服务的基本方式[1],目前国内对药师深入临床工作都在进行着不同的实践.我院自2006年逐步开展药师深入临床工作,本文对目前我院临床药师应承担的主要工作内容和方法进行了探索,现将有关工作情况和体会总结如下,供同行交流参考.
作者:高山 刊期: 2008年第03期
人工流产术是避孕失败的补救措施之一,手术操作简单易行.传统人流术多不施行麻醉,但人流术时的剧烈疼痛给孕妇带来不同程度的痛苦,尤其是早孕未产妇.选择一种安全、简单、有效、减轻人工流产术时痛苦又经济适合基层的方法是很必要的,我站门诊常根据病人经济条件以及对镇痛要求选用两种镇痛方法用于人工流产术,取得满意镇痛效果,减轻了患者的痛苦,现报道如下.
作者:肖映;晏咏梅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乳腺脂肪坏死的临床特征、误诊原因、诊断要点及治疗方法.方法 对我院1996~2006年收治的乳腺脂肪坏死3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6例均为女性,中位年龄49.3岁,30例(83%)在发现肿块5个月之内就诊,18例(50%)有乳腺创伤病史,36例以乳腺肿块就诊,29例(80.5%)肿块直径小于2.0cm,27例(75.0%)肿块质硬,边缘不清,16例(44.4%)与皮肤粘连,临床表现酷似乳腺癌,仅6例(16.7%)乳腺X线诊断为脂肪坏死.术前临床误诊28例(77.8%),其中误诊为乳腺癌21例(58.3%).36例均行手术治疗,全部治愈.结论 认真询问与脂肪坏死有关的病史,如外伤、手术及炎症史,加强对脂肪坏死的认识,对本病的诊断极为重要.术中宜做冰冻病理检查.手术治疗效果良好.
作者:衡中华;潘玉洁 刊期: 2008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