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对椎动脉供血不足判断意义的分析

孙全余

关键词: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血管造影术, 椎动脉
摘要: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术对椎动脉狭窄与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判断意义.方法 螺旋CT血管造影技术与计算机后处理重建技术的相关文献进行复习,分析.结果 SCTA能够同时显示椎动脉与毗邻结构,三维成像能判断椎动脉狭窄、受阻部位,狭窄程度,原因及椎动脉畸形.结论 SCTA对椎动脉狭窄引起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诊断和治疗有重要临床价值.
西南军医杂志相关文献
  • 11例重症胰腺炎术后并发肠外漏的护理

    目的 通过对重症胰腺炎并发肠外瘘患者的护理总结,探讨对该并发症的护理方法及对策.方法 对11例重症胰腺炎并发肠外瘘患者采取:(1)充分的引流护理;(2)加强瘘口的护理;(3)全身营养支持的护理;(4)体贴关怀的心理护理.结果 11例重症胰腺炎并发肠外瘘患者9例自行痊愈,1例放弃治疗,1例因发生多次反复出血后,全身营养不良,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结论 重症胰腺炎患者,一旦发生肠外瘘,需要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制定详细的护理计划,给予肠外营养-肠内营养支持以及细致的心理护理,是可以达到自愈的良好效果的.

    作者:陈永佩;普雪琼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细支气管肺泡癌的影像诊断

    目的 探讨细支气管肺泡癌(BAC)影像表现.方法 收集我院10例经手术、CT引导下肺穿病理证实的细支气管肺泡癌的临床、胸片、CT及病理资料,并进行分析.结果 多发结节型3例;弥漫结节型3例;炎症型2例;混合型2例.10例BAC中3例合并胸水.动态观察:多发结节型1例1年变化不显著,两个月后病变有所增大;2例在3个月内病灶有轻度增大.弥漫结节型1个月内病变有较明显进展.炎症型动态观察见病灶出现实变,空气支气管征可消失.误诊情况:误诊为肺炎1例、粟粒结核1例,尘肺1例,未能作出明确诊断1例.结论 细支气管肺泡癌影像表现复杂,需结合多种影像检查结果,动态观察,综合分析,有利于对此病作出正确诊断,也利于肺部其它弥漫性病变的鉴别.

    作者:赵邦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急性脑卒中与脑心综合征分析

    目的 探讨脑心综合征在急性脑卒中的发病率、临床特点及预后. 方法对37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入院后的心电图,心肌酶谱等进行动态观察,并对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脑心综合征在急性脑卒中的发生率为52.70%,出血性脑卒中的脑心综合征发生率明显高于缺血性脑卒中(P<0.01),位于脑干、脑室、蛛网膜下腔的脑卒中明显高于位于脑叶、基底节区的卒中(P<0.01).脑心综合症的心电图主要表现为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等,心肌酶谱异常率49.74%.合并脑心综合症死亡率(29.74%)明显高于未合并脑心综合征的卒中患者(11.43%). 结论脑心综合征的发生与脑卒中类型及部位有关,其预后较未合并脑心综合征的卒中患者差.脑卒中患者在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积极防治脑心综合征.

    作者:谢虎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辨病与辨证结合治疗高原睡眠障碍综合症

    笔者自2006年以来,应用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治疗高原睡眠障碍综合症181例,取得较好疗效,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

    作者:杨永勤;李素芝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腹部闭合性创伤致肠穿孔漏诊1例

    病例介绍患者女性,57岁,因交通事故致头昏、头痛、下腹部疼痛送基层医院急诊.查体:后枕部触及皮下血肿,大小约4cm×4cm,下腹广泛性压痛,反跳痛、肌紧张不明显.B超检查肝、胆、脾、肾未见异常,腹腔无积液;

    作者:李硕;冯怀志;彭志红;张德云;黄鹏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辨证取穴针刺治疗神经性耳鸣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辨证取穴针刺治疗神经性耳鸣的疗效.方法 对83例经临床诊断为神经性耳鸣的患者经辨证取穴针刺治疗后的疗效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83例患者中痊愈43例(51.81%),好转29例(34.94%),无效11例(13.25%),总有效率86.75%.结论 辨证取穴针刺治疗神经性耳鸣疗效显著.

    作者:李刚;张世荣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浅谈高原高血压病患者的护理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高血压病发病率正逐年上升.据统计,仅我国就有1亿人有高血压病史,而高原又是高血压病的多发地区.长期高血压可致心血管疾病,严重者可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甚至死亡.因此,如何做好高原高血压病的预防和护理工作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也是我们高原护理人员值得探讨的问题,我们结合工作实践就此谈几点体会.

    作者:陈颖玉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温热中低频治疗仪治疗老年病颈肩腰腿痛37例

    本所自2005年4月至2007年10月,采用温热中低频治疗老年人颈肩腰腿痛37例,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红;江泽琴;张锐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70岁以上老年人脂肪肝情况调查

    目的 了解成都某大型企业70岁以上离退休职工脂肪肝情况及其主要危险因素. 方法对某大型企业70岁以上离退休职工进行体格检查、肝脏实时超声检查及血脂、血糖、肝功能等检查.结果 1164人完成调查,其中男性717人,女性447人,脂肪肝平均患病率17.4%(脂肪肝共202人),患病率性别差异显著,80岁以上者脂肪肝患病率减低,脂肪肝患者血脂异常、单纯肥胖、高血糖等较非脂肪肝者明显增多.结论 该大型企业70岁以上离退休职工脂肪肝患病率相对较高,以高甘油三酯、高胆固醇、高血糖、单纯肥胖等为主要危险因素,对离退休职工定期体检,作好保健工作,是非常必要的.

    作者:张博鸿;王平;刘正蓉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探讨

    目的 探讨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的病因、临床特点及诊治经验.方法 对我院2000年~2007年间收治的25例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4例行手术治疗,其中胆囊切除18例,胆囊造瘘3例,胆囊大部分切除2例,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术1例.治愈23例,死亡1例,放弃治疗1例(其家属放弃治疗,追踪结果,病人回家后24小时内死亡).结论 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起病急、进展快,病因复杂.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是提高其治愈率和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作者:高志成;廖培雷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隆凸性皮肤纤维肉瘤12例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 通过对10年间12例隆凸性皮肤纤维肉瘤临床治疗的经验总结,加强对该病的认识,探讨术中多点冷冻病检对控制局部复发的作用.方法 对12例皮肤纤维肉瘤进行临床治疗分析和随访.对纳入研究的患者进行分析,计算其复发率和转移率.结果 所有患者均经过病理检查明确诊断,通过扩大切除加术中多点冷冻病检治疗后未发现有局部复发,无1 例远处转移.结论 通过正确的手术方法,加上术中多点冷冻病检保证切缘阴性,可以达到手术治愈的目的 .

    作者:杨朝春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实兵实装演练引起高原反应病因分析及防范措施

    我国高山高原地域辽阔,海拔3000 米以上区域占全国总面积六分之一.我区部队作战保障地域,除了山岳丛林以外,大多是高原高寒山地,分析研究发生高原反应的原因和特点及其对人体的影响并采取积极防治措施,对保持部队战斗力和保障力,减少非战斗减员,保证训练和作战任务的顺利完成,具有重要意义.2006年10月,我院参照军用标准GJB1098-91<急性高原反应的诊断和处理原则>对某部89名官兵赴3600 米高原地区实兵实装演习期间发生高原反应情况调查分析如下.

    作者:陈诺夫;陈德林;刘子文;张继红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新兵训练伤的预防和救护

    随着新兵训练工作的结束,新兵将补入连队,随之训练强度不断加大,各种训练伤也将进入高发期,这不仅对新战士健康成长不利,而且还会影响到新训任务的完成.加强训练伤防治知识的学习,掌握训练伤的原因和预防措施,科学施训参训,预防和减少训练伤的发生.

    作者:周丽春;阿依努尔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82例闭合性肾脏损伤诊治分析

    目的 探讨闭合性肾脏损伤诊断和治疗的方法.方法 对收治的82例创伤性闭合性肾脏损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82例中出现血尿者69例(84.1%),合并休克者21例(25.6%),伴有其他部位损伤者45例(54.9%).80例行CT检查明确损伤程度.非手术治疗63例(76.8%),手术18例(21.9%),其中肾切除10例,肾修补8例.死亡1例.结论 中、重度闭合性肾脏损伤患者伤后应尽可能选择CT检查,明确肾脏损伤程度及是否合并其它脏器损伤.闭合性肾脏损伤治疗以非手术为主,治疗期间严密观察病情进展,如非手术治疗无效应及时行手术探查治疗.

    作者:李金先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RP-HPLC法测定阿司匹林肠溶片中阿司匹林含量的不确定度分析

    目的 对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阿司匹林肠溶片中阿司匹林含量的不确定度进行评定.方法 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阿斯匹林肠溶片中阿斯匹林含量,用回归方程对测定进行分析并计算测定的不确定度.结果 阿司匹林肠溶片的阿司匹林含量测定扩展不确定度为5.94%,相对不确定度为3.96%.结论 该评定方法较可靠.

    作者:李婷婷;邓晶晶;尤思路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PTCA和支架植入术的临床护理

    介入治疗是应用现代高科技手段进行的一种微创性治疗,也就是在医学影像设备的引导下,将特制的导管、导丝等精密器械引入人体,对体内病灶进行诊断和局部治疗.

    作者:王海红;王健;夏泓;李玲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2型糖尿病患者的运动误区及护理干预

    目的 探讨糖尿病患者运动治疗存在的误区及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采用调查表对200例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的运动治疗知识进行调查,评价2型糖尿病患者运动治疗中存在的误区,并实施运动护理教育,进而评价教育干预效果.结果 40%左右的患者对运动项目的 选择存在盲目性,在注射胰岛素、运动开始与持续时间、运动强度大小等方面均存在误区;通过教育干预使误区得到纠正,能有效地降低空腹及餐后血糖,明显提高患者的运动治疗知识水平.结论 糖尿病患者运动治疗存在较多误区,糖尿病教育明显提高患者的运动治疗知识.

    作者:刘庆兰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直面护理活动中的侵权行为与防范措施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法律知识的普及,患者的维权和自我保护意识明显增强,而护理人员的法制观念滞后,在护理工作中常常出现对病人的合法权利的侵犯,使护理纠纷呈上升趋势,严重影响护患关系,也损害了护患双方的身心健康,严重的纠纷还使医院的正常工作秩序受到极大的干扰,并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本文就常见的侵权纠纷行为作一概述,并提出防范措施,旨在寻求有效的控制方法,大限度地降低其发生率.

    作者:陈劲松;方芳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高原心脏病心律失常临床分析

    目的 了解拉萨地区高原心脏病心律失常的发病情况及临床特点.方法 对我院2002年1月-2007年6月诊治的343例高原心脏病患者作常规心电图及动态心电图检查,按发生心律失常类型以及有无心力衰竭进行统计.结果 在343例患者中有214例心律失常,其中窦性心动过速25例,窦性心动过缓27例,窦性停搏11例,室上性早搏159例,房性心动过速67例,心房颤动14例,室性早搏133例,室性心动过速5例,一度房室传导阻滞7例,二度房室传导阻滞30例,束支传导阻滞8例;单一心律失常100例,发生心力衰竭14例;两种及两种以上心律失常113例,发生心力衰竭48例.结论 成人高原心脏病心律失常的发生率较高,心电图表现多种多样,同一患者可出现多种心律失常,发生率也较高,说明缺氧既影响心肌细胞的兴奋性又影响心脏的传导系统.心电图检查尤其动态心电图对诊断心律失常型高原心脏病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陈仕迅;陈彬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用PDCA循环指导病室空气消毒的实践与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应用PDCA循环实施病室空气消毒的效果.方法 应用PDCA(计划、执行、检查、处理)循环管理模式对病室空气消毒工作进行监控.结果 PDCA循环法的应用,可以促进病室空气消毒制度的全面落实.结论 PDCA循环4个月的运用促进了病室空气消毒工作制度的落实.

    作者:冯桂华 刊期: 2008年第03期

西南军医杂志

西南军医杂志

主管:中国人民解放军成都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主办:中国人民解放军成都军区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