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晶晶;王宝佳
目的 调查70岁以上老年军人慢性阻塞性疾病(COPD)患者的生活质量、病情严重程度及预防治疗情况现状.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及肺功能检查相结合的方法,对定居成都市军队干休所师以上、70岁以上离休干部以往确诊为COPD、目前仍存活的330例患者进行群体调查,对已经死亡的81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COPD发病率为18.9%,平均病程15年,发病年龄大多集中在50~69岁,均有吸烟史,88.8%的患者并有其他基础疾病.生活质量比较差的78例(23.6%),生活质量极差的9例(2.7%).COPD分级,Ⅰ级(轻度)65例(19.7%),Ⅱ级(中度)166例(50.3%),Ⅲ级(重度)99例(30%).需长期药物及家庭氧疗的39例(11.8%),需长期住院的9例(2.7%).结论 成都市70岁以上的军队离休干部的COPD发病率高于一般老年人群,吸烟是COPD的危险因素,COPD仍然是严重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的主要疾病,注重缓解期的防治是减少反复发作、提高生活质量、保护肺功能的重要措施.
作者:周建华;彭华生;任和芬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妇产科急诊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价值及对临床治疗的指导意见.方法 收集手术、病理证实的168例各类妇产科急诊的声像图表现,进行分析总结,并对非手术治疗的46例进行随访观察,了解其治疗效果.结果 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68例各类妇科急诊中:异位妊娠109例,黄体破裂11例,卵巢囊肿及多囊卵巢扭转9例,不全流产及稽留流产29例,滋养细胞肿瘤4例,输卵管积水6例.非手术治疗的46个病例中盆腔炎症19例,胎儿窘迫5例,宫外孕22例,妊娠合并输尿管结石1例,超声随访观察图像多有变化.结论 超声对妇产科急诊能够提供诊断依据,对保守治疗部分患者超声引导穿刺治疗及随访观察也具有一定临床价值.
作者:李志艳;徐龙江;李德树;杨玲;杨琴;龙海;苏锡雄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 回顾我院20年来烧伤死亡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为进一步提高烧伤治疗水平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我院1986年1月~2005年12月20年间共收治烧伤患者17810例,死亡272例,将其分为两个不同时期,对其死亡率、死亡时间、主要死亡原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986年~1995年10年间收治烧伤患者7746例,死亡166例,死亡率2.14%.1996年~2005年收治烧伤患者10064例,死亡106例,死亡率1.05%.主要死亡原因:全身性感染、多脏器功能衰竭、吸入性损伤.后10年因休克、急性肾功能衰竭、消化道出血引起的死亡较前10年有所下降.结论 随着烧伤治疗技术的提高、设备的完善,总的治愈水平较前10年有所提高,但全身性感染、多脏器功能衰竭、吸入性损伤仍是烧伤死亡的主要原因.改善主要脏器的功能障碍,合理、有效的抗感染,积极、正确地处理吸入性损伤是提高烧伤整体水平的三大因素.
作者:夏成德;牛希华;赵耀华;娄季鹤;狄海萍 刊期: 2007年第02期
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病情重,变化快,发展迅速,常同时伴有合并伤、多发伤,临床表现复杂多变,伤势严重,如不能及时发现病情变化,采取有效的救治措施,均可导致病人死亡[1].因此,加强对颅脑损伤病人的病情观察尤为重要,我院2002年1月至2005年12月共收治颅脑损伤患者164例,我们对其密切观察和护理,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促进了病人康复,提高了救治率,减少了死亡率,现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万世艳;旷龙云;许发发;吴秀华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现行的陆军师以下部队基本卫生装备自1997年总部颁布实施以来,基层的卫生装备结构进一步合理,品种和数量基本能够满足基层官兵日常医疗诊断收治所需,对改善基层卫生机构诊治能力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现就1997年制订的<陆军师以下部队基本卫生装备标准>(简称97标准)的装备与使用情况谈几点初浅认识.
作者:陈良飞;黄成锐;刘学科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风池穴注射当归液在治疗枕大神经痛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用10%葡萄糖液1ml加5%当归注射液1ml注射于双侧风池穴.结果 有效率100%.治愈率94.7%.结论 使用穴位注射当归液加葡萄液疗效确切,简便,可供针灸医务工作者应用参考.
作者:詹光宗;吕茂霞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手法体针治疗腰椎滑脱症的效果.方法 应用手法体针进行治疗.结果 16例患者全部治愈.其中9例轻度滑脱经5次治愈,7例中度滑脱经10次治愈.结论 采用手法体针治疗腰椎滑脱症安全、可靠,病人痛苦小,易接受,且经济.
作者:詹光宗;吕茂霞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LC)术后黄疸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 对20例LC术后黄疸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 20例中,胆管损伤5例,胆道结石6例,胆漏9例;手术治疗痊愈7例,内镜等微创治疗痊愈13例.结论 胆管损伤、胆道结石遗漏或继发、胆漏是术后黄疸的主要原因;及时对因处理可有效的解除症状.
作者:谭黄业;樊献军;张力峰 刊期: 2007年第02期
患者男性,33岁,因左肾挫伤、左肾周巨大血肿急诊入院,拟行左肾切除,肾周血肿清除术.术前BP120/68mmHg,P 92次/分,R 16次/分,一般情况较好,皮肤粘膜苍白,心、肺、肝等器官检查无异常体征,血常规、心电图结果均正常.
作者:朱涤非 刊期: 2007年第02期
本文阐述了严格控制血糖对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的作用,论述了使用三环化合物、抗惊厥药物、利多卡因和慢心律、辣椒素及神经节苷脂等可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的疼痛症状,并介绍了在防治该病的神经病变方面可试用血管扩张剂、必需脂肪酸、抗氧化剂、甲基维生素B12及神经生长因子等.
作者:张蜀平;游志清;宋晓峰;黄欣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急性脱髓鞘性脑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对20例病人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方法和疗效进行分析.结果 半数以上患者病前有感染史,中青年多发,意识障碍多见,脑MRI检查均可发现相应病变,治愈好转率达85%.结论 临床表现多样,影像学有助于明确诊断,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疗效佳,预后好.
作者:唐言华;耿玲;杨海松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维生素C是一种抗菌氧化剂,具有保护细胞膜及亚细胞器,增加机体免疫功能,促进全面组织修复的炎性趋化作用.所有伤口在环境污染和理化作用下都会产生大量氧自由基,氧自由基使毛细胞管壁通透性增高,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加重受伤区邻近组织的缺血、水肿、缺氧,造成更广泛的细胞死亡和组织溶解等一系列继发损伤.维生素C能参与胶原蛋白和组织细胞间质的合成,改善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不仅能促进新鲜组织生成,减少渗出,而且能够促进创面的愈合.因此,维生素C在治疗伤口愈合作用上具有广阔的前景.
作者:王仙凤;梁楠;张晓 刊期: 2007年第02期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青年军人作为部队的主体,其心理健康素质,是影响军队战斗力的重要因素,提高青年官兵心理素质,是我军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也是我军目前关注的重要问题.本文从青年军人心理健康状况、影响因素、心理调适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作者:庄江能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社区儿童家长计划免疫知识掌握程度,为开展计划免疫宣传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随机抽取部分儿童家长,指导他们填写计划免疫知识调查表.结果 不同文化程度、职业的儿童家长的计划免疫知识差异性较大:儿童外祖父母、祖父母计划免疫知识得分明显低于父母亲组;流动儿童家长计划免疫知识明显低于常住儿童家长.社区儿童家长对计划免疫知识回答正确率偏低.结论 该辖区儿童家长计划免疫知识水平不高,应进一步加强计划免疫知识宣传.
作者:蒋世和 刊期: 2007年第02期
角膜穿通伤是眼科临床常见的眼外伤之一.角膜损伤后常伴有眼内容物脱出破坏眼组织的正常结构和功能,使眼通透性和屈光状态发生改变.若不及时处理,可使伤情加剧,甚至因感染而导致眼球萎缩,视力丧失.
作者:刘鲁霞;邹红;高建华;舒越昆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肝脏损伤治疗方式的选择和肝损伤积血回输的可行性.方法 对46例肝脏损伤的治疗方式和14例肝脏损伤积血回输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行非手术治疗9例全部治愈,手术治疗37例,治愈34例,死亡3例.肝损伤积血回输14例共17400ml,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 (1)对部分肝损伤行非手术治疗是可行的.(2)在肝脏损伤的手术治疗中,方便、快捷、对病情干扰小和副损伤少是手术方式选择的基本原则.(3)对于闭合性和污染轻的开放性损伤腹腔积血回输是安全可行的.
作者:彭维江;宋文玖;廖培雷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电化学治疗用于心肺功能不良,年老体弱,血细胞减少,不能耐受手术的患者以及各种治疗失败的体表肿瘤复发的患者.电化学治疗能较好的保护面容,损伤小,痛苦少,并发症少.我科1994年5月到2004年5月应用电化学治疗表浅皮肤癌55例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戴瑛;田耘;刘会兰 刊期: 2007年第02期
民族医药是我国传统医药的一朵奇葩,而彝族医药同其他藏医药、蒙医药等一样,是我国少数民族医药中一个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就彝族医药的发展历史,现状做一简介.
作者:颜晓燕;童志远 刊期: 2007年第02期
1 病例报告病例1:患者男性,19岁.因反复头痛,加重伴呕吐10天入院.入院查体:T37.3℃,BP 120/60mmHg,P 70次/分.患者急性病容,神志清楚,全身皮肤未见黄染、皮疹,浅表淋巴结无肿大,腹部无压痛,肝脾未扌门及,双下肢不肿,双肺未闻及干湿性口罗音.
作者:杨围;赵德军;曹雁;毛跃;张碧霞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急性特重型颅脑伤的救治方法.方法 对1426例急性特重型颅脑伤的诊断和治疗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本组恢复良好245例(17.18%),中残142例(9.95%),重残213例(14.93%),植物生存28例(1.96%),死亡798例(55.96%).结论 尽早明确诊断,及时处理,加强监测,重视合并症的防治,是降低死亡率和伤残率的关键.
作者:马厚志;李德;陈志波;段静 刊期: 2007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