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结节性硬化症多脏器损害的多层螺旋CT诊断

曹代荣;李银官;游瑞雄;王弘岩

关键词:结节性硬化症, 多脏器损害, 多层螺旋CT
摘要:目的:探讨结节性硬化症伴发肺、肾、肝及骨质病变的多层螺旋CT表现.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结节性硬化症伴发肺、肾、肝及椎体病变的16层螺旋CT表现.结果:6例颅脑CT均发现侧脑窒室管膜下钙化结节;肺部表现为弥漫分布多发囊肿,2例伴有多发无钙化的结节,1例有自发性气胸;双侧肾脏多发错构瘤表现为双肾弥漫分布的含脂肪密度的肿块;2例肝脏表现为肝内多发含脂肪密度的肿块;3例胸椎椎体及附件见多发高密度致密斑.结论:结节性硬化症伴多脏器损害的CT表现较具特征性,多层螺旋CT可作为有效的影像筛查方法.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07年第16卷关键词索引

    作者: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尘肺病的计算机辅助诊断方法

    尘肺病是在职业活动中长期吸入生产性粉尘并在肺内蓄积而引起的以肺组织弥漫性纤维化为主的全身性疾病,严重危害着工人的健康.

    作者:黄姗姗;陈兴新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骨肉瘤的X线平片、CT、MRI诊断

    目的:评估X线平片、CT、MRI诊断骨肉瘤的价值.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骨肉瘤的X线平片、CT、MRI表现.结果:20例X线平片均能清楚显示骨肉瘤的基本表现,术前正确诊断17例,误诊3例;CT显示骨肉瘤的骨质破坏及瘤骨优于X线平片11例;MRI显示骨肉瘤的早期骨破坏及周围软组织、病变范围及骨骺(骺板)侵袭、瘤周水肿优于X线平片及CT14例.结论:X线平片是诊断骨肉瘤的首选及基本方法,CT或MRI对提高骨肉瘤的诊断、分期及临床治疗提供全面、准确的影像学资料,尤其MRI对于指导保留骨骺的保肢术的选择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文献;范辉;岳恒志;李中祥;程敬亮;任翠萍;张炎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超声诊断脉络膜全脱离1例

    1 病历简介患者,男,42岁.因右眼外伤后2天伴视物不清入院.专科检查:晶状体清晰,眼底见棕红色膜样隆起,表面光滑.左眼视力1.0,右眼视力0.15.

    作者:滕海婷;滕瑞军;王华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先天性全口无恒牙颌缺失1例

    1 病历简介患者,女,19岁.2007年7月13日以全口上半口76543211234567牙缺失,上口Ⅴ、Ⅳ、Ⅲ、Ⅳ乳牙及下口Ⅴ、Ⅳ、Ⅲ、Ⅱ、Ⅰ、Ⅰ、Ⅱ、Ⅲ、Ⅳ、Ⅵ乳牙存留来我院口腔科就诊.检查发现:患者全身营养、发育差,身高不足1.5m,度弱,体质差,面部凹陷,下颌及前额突出,发音呈老年性无牙症.

    作者:杨长有;毛永惠;汤文山;鲁伟;杨敏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超声诊断处女膜闭锁1例

    1 病历简介患者,女,11岁.月经尚未来潮,间断性下腹痛1年余,渐进性加重伴腹胀尿频3个月,曾在当地按膀胱炎治疗效果不明显,近3天病情加重,为求进一步诊治来院检查.查体:下腹微隆起,压痛不明显,无反跳痛及肌紧张.

    作者:郑艳艳;王刚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高级动态血流成像探测糖尿病患者胰十二指肠上前动脉

    目的:了解正常人胰十二指肠上前动脉的多普勒参数及频谱形态特点;探讨糖尿病(DM)患者胰十二指肠上前动脉的多普勒参数及频谱形态变化.材料和方法:应用二维超声(2D-US)、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彩色多普勒能量图(CDE)、脉冲多普勒(PW)和高级动态血流成像(ADF)探测101例(糖尿病组22例,正常老年组31例,正常成年组48例)胰十二指肠上前动脉、颈动脉、肾动脉,获得多普勒参数,进行组间对比分析.结果:胰十二指肠上前动脉总显示构成比为93.1%.糖尿病组较正常老年组胰十二指肠上前动脉阻力指数(RI)、收缩期大血流速度(PSV)增高(P<0.01);各级肾动脉舒张期末期血流速度(EDV)降低;RI增高(P<0.01);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增厚,斑块发生构成比增高(P<0.01).结论:伴随着全身血管病变,糖尿病患者可出现胰十二指肠上前动脉多普勒参数的变化;ADF对胰腺动脉有较高显示率,能敏感地反映糖尿病胰腺动脉多普勒参数改变,有望成为糖尿病血管病变研究的新方法.

    作者:马方;赵宝珍;张会萍;杨琳;柳标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CT引导注射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臭氧分布类型对疗效的影响

    目的:探讨注射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时臭氧在椎间盘内的分布类型对疗效的影响.材料和方法:CT引导下使用22G细针穿刺椎间盘,注入60μg/ml的臭氧(O3)10~20ml.根据CT表现,将O3在椎间盘内的分布分为5种类型.同时分析突出物局部有无O2分布.定期随访,分析O3在椎间盘内的分布类型对疗效的影响.结果:技术成功率100%,无并发症发生.随访3~12个月,总有效率为78.2%,O3在椎间盘内分布:Ⅰ型21.4%,Ⅱ型和Ⅲ型均为7.2%,Ⅳ型14.3%,Ⅴ型50%.有效组中,突出物局部有O3分布占80.3%.结论:椎间盘内注射O3是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简便、微创、有效治疗手段.O3在椎间盘内的分布类型对疗效有一定的影响,突出物局部有无O3分布是影响疗效的重要因素之一.

    作者:李家开;肖越勇;张金山;田锦林;杨波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MRI诊断肝脏多发局灶结节性增生的价值

    目的:评估MRI诊断肝脏多发局灶结节性增生(foctd nodular hyperplasia,FNH)的价值.材料和方法:分析经病理和MRI特异性对比剂证实的9例多发FNH的MRI表现与诊断.结果:8例诊断正确,1例定性困难.9例共34个病灶,T1W1 15个病灶呈稍低信号,16个呈等信号,3个呈高信号;T2WI 4个病灶呈稍低信号,9个呈等信号,21个呈稍高信号.注射Gd-DTPA后,动脉期7个病灶明显不均匀增强、27个病灶显著均匀增强,门静脉期和延迟期13个病灶呈稍高信号,21个病灶呈等稍低信号.7个病灶出现瘢痕.结论:MRI能显示多发FNH的特征性表现并正确诊断大部分病例.

    作者:杜静波;张爱莲;叶慧义;张静;蔡幼铨;于国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MRI不同成像序列检查乳腺的比较

    目的:探讨乳腺MRI检查中不同成像序列的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对35例(良性15例,恶性20例)经病理证实的乳腺病患者,采用横轴位FSE T1WI,FSE T2WI-FS,EPI-DWI和3D-FSPGR-FS-CE T1WI动态增强扫描,比较不同序列对乳腺病变诊断价值.结果:35例患者的图像质量满意,达到诊断要求.T1WI、T2WI、DWI和3D-FSPGR T1WI动态增强序列对乳腺病灶的总检出率分别为63%、69%、91%和100%.动态增强扫描能清晰显示病灶的形态、内部结构及血液供应特征.结论:在乳腺MR检查中FSE T1WI,FSE T2WI-FS是常规序列,DWI是必不可少的序列,3D动态增强扫描对乳腺疾病的检出和诊断起决定性作用.

    作者:张爱莲;韩邵军;程流泉;张静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肝内胆管细胞癌的CT诊断

    目的:探讨肝内胆管细胞癌的CT表现,提高其诊断与鉴别诊断水平.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12经手术、活检证实的肝内胆管细胞癌CT表现.结果:12例中,肿块型7例、管周浸润型3例和管内生长型2例.CT平扫:全部病灶以低密度为主.增强扫描:病灶边缘轻中度环状增强4例、轻度片状增强2例、中度结节状增强2例和线状及网格样增强2例.延迟扫描:早期边缘增强,延迟内部增强逐渐明显,呈不均匀分隔状或片状6例;早期边缘无增强,而呈延迟增强2例;早期网格样增强,延迟片状明显增强2例.结论:肝内胆管细胞癌CT增强扫描有一定的表现特征,结合其他CT征象和临床综合分析,可与肝内其他疾病相鉴别.

    作者:杜国忠;王艳玲;张水平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PFNA髓内钉内固定术中的X线定位方法

    股骨粗隆间骨折多见于老年,保守治疗不愈合或畸形愈合率较高,常需要手术治疗.股骨近端螺旋刀片抗旋髓内钉(proximalfemoralnailanti-rotation)PFNA顺行植入内固定术尤其适用于老年骨质疏松的骨折,是一种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手术.

    作者:伍子英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结节性硬化症多脏器损害的多层螺旋CT诊断

    目的:探讨结节性硬化症伴发肺、肾、肝及骨质病变的多层螺旋CT表现.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结节性硬化症伴发肺、肾、肝及椎体病变的16层螺旋CT表现.结果:6例颅脑CT均发现侧脑窒室管膜下钙化结节;肺部表现为弥漫分布多发囊肿,2例伴有多发无钙化的结节,1例有自发性气胸;双侧肾脏多发错构瘤表现为双肾弥漫分布的含脂肪密度的肿块;2例肝脏表现为肝内多发含脂肪密度的肿块;3例胸椎椎体及附件见多发高密度致密斑.结论:结节性硬化症伴多脏器损害的CT表现较具特征性,多层螺旋CT可作为有效的影像筛查方法.

    作者:曹代荣;李银官;游瑞雄;王弘岩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假胆囊超声表现和原因分析

    目的:探讨腹腔镜术(LC)后假胆囊的诊断标准及形成原因.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LC术后假胆囊形成患者的超声声像图表现,结果:12例患者中假胆囊发生部位分别位于胆囊窝内、肝总管、胆总管上段、胆总管中段;体积大小不等;内部透声不一且基本无收缩功能.结论:超声对LC术后假胆囊形成具有重要诊断价值.

    作者:张国庆;张永辉;艾金霞;梅卫国;赵金凤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超声诊断子宫穿孔回肠嵌顿致肠梗阻1例

    1 病历简介患者,女,28岁.停经51天.因人流术后2小时,下腹剧痛,急诊入院.查体:体温36.5℃,脉搏88次/min,血压12/8kPa(90/60mmHg),腹部无明显肌紧张,下腹有压痛、反跳痛明显.

    作者:高华;赵亚平;傅强;黄瑞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灰阶超声诊断卵巢囊腺瘤的价值

    目的:探讨卵巢囊腺瘤的灰阶超声特征及其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应用灰阶超声拟诊卵巢囊腺瘤并与手术病理结果作对照.结果:灰阶超声拟诊卵巢囊腺瘤95例,肿瘤107个,与手术病理对照,诊断符合率为93.7%(89/95例).其中卵巢浆液性囊腺瘤56例,64个肿瘤,肿瘤中等大小,多数为5~10cm,呈圆形或椭圆形,单房或多房,壁薄光滑,囊内无回声区透声好,后方回声增强;卵巢黏液性囊腺瘤37例,41个肿瘤,肿瘤呈阒形或椭圆形,体积较大,多数在10cm以上,囊壁较厚、尚光滑,囊内呈多房多隔,房腔大小不一,囊内透声差可见细小密集点状回声.CDFI示囊壁及隔上可有网状血流信号.结论:灰阶超声对卵巢囊腺瘤具有诊断价值.

    作者:丁青薇;孙宁;王绍文;孙国英;毛慧芳;朱征涛;李明;王媚瑜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子宫腺肌症离体标本低场MRI研究

    目的:分析子宫腺肌症离体标本的低场MRI表现,探讨子宫腺肌症的低场MRI诊断.材料和方法:采用OUTLOOK PROVIEW 0.23T MR对17例子宫腺肌症离体标本行采用矢状位T1WI、T2WI及irT2WI平扫并与病理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子宫体积增大呈类球形,结合带增厚,厚度为10.4~28.6mm,平均15.2mm.病变主要位于子宫后壁肌层14例和前壁3例.所有标本,T2WI与irT2WI示子宫肌层内低信号区内夹杂斑片状高信号影,TIWI示子宫肌层内散在斑点状低信号影,6例标本肌层内少许斑点状高信号.T2WI/irT2WI呈高信号而T1WI呈低信号的病理上为异位的内膜岛,在T2WI与TIWI均呈高信号的为异位内膜出血灶.结论:低场MRI对子宫腺肌症诊断有重要价值,其能真实有效的反映出病变的病理特征,T2WI与irT2WI是病灶显示的敏感序列.

    作者:易自生;刘一平;李华良;叶敏华;郭文彬;杨帆;陈金弟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肝乳头状囊腺癌误诊为肝包虫囊肿1例

    1 病历简介患者,女,44岁.于2006年8月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部胀痛不适,进食后明显,伴双下肢凹陷性水肿,于当地医院就诊.CT检查诊断为肝包虫病.Cassion试验(+),为进一步诊断,来我院就诊,以肝包虫病收治.

    作者:常虹;常雪萍;王晓惠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顺鼻骨位CT扫描法诊断鼻骨骨折

    目的:评估应用顺鼻骨位CT扫描法诊断鼻骨骨折的价值.材料和方法:对51例常规X线检查怀疑鼻骨骨折的患者均分别进行常规横断位及顺鼻骨位CT扫描,并对比分析其诊断结论.结果:顺鼻骨CT扫描42例(82.4%)确诊为鼻骨骨折,9例为阴性;常规横断位CT扫描35例(68.6%)确诊为鼻骨骨折,4例可疑鼻骨骨折,12例为阴性.结论:顺鼻鼻位CT扫描法能更好地显示鼻骨形态和鼻骨骨折,正确诊断率比鼻骨横断位CT扫描高.

    作者:石璧;胡红贵;段炼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EPI-DWI和ADC值鉴别诊断脑脓肿与坏死囊变性肿瘤的价值

    目的:评价平面回波扩散加权成像(EPI-DWI)以及表观扩散系数(ADC)值鉴别诊断脑脓肿(BA)与坏死囊变性肿瘤(N-CIT)的价值.材料和方法:收集经证实的12例BA和34例N-CIT,在术前或行内科治疗前行常规MRI及EPI-DWI检查,分别测量BA与N-CIT囊变区及对侧相应脑组织(CCBT)平均ADC值.结果:EPI-DWI上10例BA呈高信号(2例低信号);26例N-CIT呈低信号,3例稍高信号,5例混杂信号.BA与N-CIT囊变区及CCBT平均ADC值为(0.63±0.20)×10-3 mm2/s、(2.50±0.16)×10-3 mm2/s、(0.89±0.08)×10-3 mm2/s、(0.90±0.08)×10-3 mm2/s,BA与N-CIT囊变区间及与CCBT的ADC值差异显著(P<0.01).结论:EPI-DWI和ADC值有助于BA与N-CIT的鉴别诊断.

    作者:杨涛;程敬亮;张焱;娄晓宇 刊期: 2008年第06期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医学影像技术研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