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07年第16卷关键词索引

关键词:中国, 医学, 影像学杂志
摘要: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相关文献
  • 十二指肠多发腺瘤性息肉1例

    1 病历简介患者,女,30岁.1年前开始上腹部隐痛,夜间较重,经常痛醒,伴反酸嗳气.近半个月腹痛明显,进食后呕吐频繁,逐渐加重,并出现柏油样便.

    作者:周丹;杨宪玲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CTX线管的故障分析

    我院使用的CT/eX线管时有故障,其原因分析如下:1 灯丝开路或半开路故障现象表现为扫描时有高压加上,但是无管电流或电流不稳定.对于X射线管,只要阴极灯丝加热到有电子发射能力,在阴阳两极间加上正向高压,其两极间必定有电流通过.

    作者:张福平;刘永明;黄玉芬;张玉清;岳清;王芝松;李建红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股骨颈疝窝的X线平片、CT、MRI表现

    目的:探讨股骨颈疝窝的X线平片、CT及MRI影像表现.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临床确诊股骨颈疝窝患者的髋关节9例X线平片、12例CT和10例MRI的表现.结果:14例股骨颈疝窝中,双侧4例、单发左侧7例和单发右侧3例.病灶均位于股骨头基底和股骨颈近段前外侧皮质下,呈圆形、类圆形或分叶状,大径5~11mm平均8mm.X线平片表现为边缘清晰锐利透光区.CT表现为边界清晰,周边有硬化环的低密度影,并见有一裂隙向外穿越邻近骨皮质.MRI因疝窝内容物成分不同而呈不同信号.结论:邻近皮质与病灶相通的裂隙样缺损是诊断股骨颈疝窝较为特异的征象.X线平片因图像重叠易漏诊,CT具有确诊价值,MRI具有辅助诊断价值.

    作者:相龙彬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结节性硬化症多脏器损害的多层螺旋CT诊断

    目的:探讨结节性硬化症伴发肺、肾、肝及骨质病变的多层螺旋CT表现.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结节性硬化症伴发肺、肾、肝及椎体病变的16层螺旋CT表现.结果:6例颅脑CT均发现侧脑窒室管膜下钙化结节;肺部表现为弥漫分布多发囊肿,2例伴有多发无钙化的结节,1例有自发性气胸;双侧肾脏多发错构瘤表现为双肾弥漫分布的含脂肪密度的肿块;2例肝脏表现为肝内多发含脂肪密度的肿块;3例胸椎椎体及附件见多发高密度致密斑.结论:结节性硬化症伴多脏器损害的CT表现较具特征性,多层螺旋CT可作为有效的影像筛查方法.

    作者:曹代荣;李银官;游瑞雄;王弘岩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不同种类冠状动脉药物释放支架对分支血管的影响

    目的:比较不同药物支架置入术后分支血管的变化情况,探讨影响分支闭塞的因素.材料和方法:选择257例置入Cypher,Taxus,Firebird,Partner,Excel和Endeavor药物支架,至少有一个1.5~3.0mm的分支血管被支架覆盖,并进行造影随访的患者,共282个分支血管.分析术前、术中、术后及随访时的造影资料及其分支血管的变化情况.结果:使用6种药物支架置入后即刻和随访时分支血管开口狭窄加重率、分支血管开口无变化的比例基本一致(P>0.05).5.0%的支分支血管闭塞,其中71.4%的闭塞分支在随访时发生再通.分支开口狭窄和起始部位有病变是分支闭塞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不同类型的药物支架对分支血管的影响基本一致.分支开口狭窄和分支起始部位病变是分支闭塞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金琴花;盖鲁粤;杨庭树;王禹;刘宏斌;陈练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色素沉着——胃肠道多发性息肉综合征的影像学综合诊断

    目的:探讨色素沉着-胃肠道多发性息肉综合征(PJS)的影像学综合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回顾分析1996-11~2008-01 5例色素沉着-胃肠道多发性息肉综合征的MDCT、SCT、B-us钡灌肠和胃肠钡造影表现.结果:MDCT显示肠套叠改变2例,SCT显示肠梗阻表现1例,直肠癌变1例.B-us显示同心圆状强回声团块2例,假肾型包块影1例.钡灌肠示结肠内有多发大小不一的类圆形充盈缺损3例,其中伴癌变1例.胃肠钡造影发现肠内有类圆形或分叶状充盈缺损2例.结论:对于临床疑似或确诊患者,应早进行影像学的综合检查,MDCT多层面重建技术可更清楚地显示病变,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全面的信息.

    作者:刘静;周茂义;李丽新;杨春波;赵兴圣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高级动态血流成像探测糖尿病患者胰十二指肠上前动脉

    目的:了解正常人胰十二指肠上前动脉的多普勒参数及频谱形态特点;探讨糖尿病(DM)患者胰十二指肠上前动脉的多普勒参数及频谱形态变化.材料和方法:应用二维超声(2D-US)、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彩色多普勒能量图(CDE)、脉冲多普勒(PW)和高级动态血流成像(ADF)探测101例(糖尿病组22例,正常老年组31例,正常成年组48例)胰十二指肠上前动脉、颈动脉、肾动脉,获得多普勒参数,进行组间对比分析.结果:胰十二指肠上前动脉总显示构成比为93.1%.糖尿病组较正常老年组胰十二指肠上前动脉阻力指数(RI)、收缩期大血流速度(PSV)增高(P<0.01);各级肾动脉舒张期末期血流速度(EDV)降低;RI增高(P<0.01);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增厚,斑块发生构成比增高(P<0.01).结论:伴随着全身血管病变,糖尿病患者可出现胰十二指肠上前动脉多普勒参数的变化;ADF对胰腺动脉有较高显示率,能敏感地反映糖尿病胰腺动脉多普勒参数改变,有望成为糖尿病血管病变研究的新方法.

    作者:马方;赵宝珍;张会萍;杨琳;柳标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MRI评价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子宫肌瘤对骶骨的影响

    目的:应用MRI成像观察并检测子宫肌瘤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治疗前后骶骨MRI信号,评价HIFU治疗子宫肌瘤对骶骨影响的价值.材料和方法:对50例子宫肌瘤患者HIFU治疗前后行MRI成像检查,观察骶骨MRI信号的变化并在T1WI、T2WI和增强扫描矢状面上测定其信号值.结果:HIFU治疗子宫肌瘤后部分患者骶骨出现异常信号,其MRI T2WI信号强度增高,TIWI信号强度降低.结论:MRI可有效评价HIFU治疗子宫肌瘤对骶骨的影响.

    作者:邓凤莲;邹建中;孙立群;申俊玲;沈洁;王智彪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利尿剂与非利尿剂CT尿路造影的应用价值

    目的:对比分析利尿剂与非利尿剂CT尿路造影(CTU)对尿路系统的显示效果并探讨利尿剂CTU的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随机将观察对象分成使用利尿剂组和未使用利尿剂组,然后进行CTU检查与图像后处理,获得三维容积显示(VR)、大密度投影(MIP)和二维曲面重建(CPR)图像,并对图像中尿路解剖结构与连续性状况的显示效果和尿路的充盈程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利尿剂CTU组的VR和MIP图像中的尿路显示效果均优于非利尿剂CTU,尿路充盈程度也优于非利尿剂CTU组;CPR能够弥补VR和MIP对尿路连续性状况显示欠佳的不足,提高尿路的总体显示效果.结论:利尿剂CTU对尿路系统的总体显示效果好,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对不宜使用利尿剂的患者,CPR有利于提高尿路系统的总体显示效果.

    作者:麻增林;曹保信;贺丽英;闫玉昌;刘苏英;苑文洁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07年第16卷关键词索引

    作者: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CT引导注射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臭氧分布类型对疗效的影响

    目的:探讨注射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时臭氧在椎间盘内的分布类型对疗效的影响.材料和方法:CT引导下使用22G细针穿刺椎间盘,注入60μg/ml的臭氧(O3)10~20ml.根据CT表现,将O3在椎间盘内的分布分为5种类型.同时分析突出物局部有无O2分布.定期随访,分析O3在椎间盘内的分布类型对疗效的影响.结果:技术成功率100%,无并发症发生.随访3~12个月,总有效率为78.2%,O3在椎间盘内分布:Ⅰ型21.4%,Ⅱ型和Ⅲ型均为7.2%,Ⅳ型14.3%,Ⅴ型50%.有效组中,突出物局部有O3分布占80.3%.结论:椎间盘内注射O3是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简便、微创、有效治疗手段.O3在椎间盘内的分布类型对疗效有一定的影响,突出物局部有无O3分布是影响疗效的重要因素之一.

    作者:李家开;肖越勇;张金山;田锦林;杨波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先天性全口无恒牙颌缺失1例

    1 病历简介患者,女,19岁.2007年7月13日以全口上半口76543211234567牙缺失,上口Ⅴ、Ⅳ、Ⅲ、Ⅳ乳牙及下口Ⅴ、Ⅳ、Ⅲ、Ⅱ、Ⅰ、Ⅰ、Ⅱ、Ⅲ、Ⅳ、Ⅵ乳牙存留来我院口腔科就诊.检查发现:患者全身营养、发育差,身高不足1.5m,度弱,体质差,面部凹陷,下颌及前额突出,发音呈老年性无牙症.

    作者:杨长有;毛永惠;汤文山;鲁伟;杨敏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PFNA髓内钉内固定术中的X线定位方法

    股骨粗隆间骨折多见于老年,保守治疗不愈合或畸形愈合率较高,常需要手术治疗.股骨近端螺旋刀片抗旋髓内钉(proximalfemoralnailanti-rotation)PFNA顺行植入内固定术尤其适用于老年骨质疏松的骨折,是一种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手术.

    作者:伍子英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EPI-DWI和ADC值鉴别诊断脑脓肿与坏死囊变性肿瘤的价值

    目的:评价平面回波扩散加权成像(EPI-DWI)以及表观扩散系数(ADC)值鉴别诊断脑脓肿(BA)与坏死囊变性肿瘤(N-CIT)的价值.材料和方法:收集经证实的12例BA和34例N-CIT,在术前或行内科治疗前行常规MRI及EPI-DWI检查,分别测量BA与N-CIT囊变区及对侧相应脑组织(CCBT)平均ADC值.结果:EPI-DWI上10例BA呈高信号(2例低信号);26例N-CIT呈低信号,3例稍高信号,5例混杂信号.BA与N-CIT囊变区及CCBT平均ADC值为(0.63±0.20)×10-3 mm2/s、(2.50±0.16)×10-3 mm2/s、(0.89±0.08)×10-3 mm2/s、(0.90±0.08)×10-3 mm2/s,BA与N-CIT囊变区间及与CCBT的ADC值差异显著(P<0.01).结论:EPI-DWI和ADC值有助于BA与N-CIT的鉴别诊断.

    作者:杨涛;程敬亮;张焱;娄晓宇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妊娠合并乳腺癌1例

    1 病历简介患者,女,28岁.妊娠7个月发现左侧乳房肿块1个月来诊.查体发现,双侧乳腺质韧,乳头及乳晕区色深呈典型妊娠期乳腺,挤压双侧乳头未见异常液体流出;左侧乳腺内上象限有肿块,质硬、边界清、活动尚可,双侧腋窝、双侧锁骨上未触及肿大淋巴结.

    作者:管玲;袁宏;陆云;张丽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假胆囊超声表现和原因分析

    目的:探讨腹腔镜术(LC)后假胆囊的诊断标准及形成原因.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LC术后假胆囊形成患者的超声声像图表现,结果:12例患者中假胆囊发生部位分别位于胆囊窝内、肝总管、胆总管上段、胆总管中段;体积大小不等;内部透声不一且基本无收缩功能.结论:超声对LC术后假胆囊形成具有重要诊断价值.

    作者:张国庆;张永辉;艾金霞;梅卫国;赵金凤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美国GE公司LCV型血管造影机故障分析

    我院在应用美国GE公司LCV型血管造影机过程中,曾发生故障2例,均经正确分析,准确地找到了故障原因并及时检修,保证临床诊疗工作的正常进行.

    作者:梁云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顺鼻骨位CT扫描法诊断鼻骨骨折

    目的:评估应用顺鼻骨位CT扫描法诊断鼻骨骨折的价值.材料和方法:对51例常规X线检查怀疑鼻骨骨折的患者均分别进行常规横断位及顺鼻骨位CT扫描,并对比分析其诊断结论.结果:顺鼻骨CT扫描42例(82.4%)确诊为鼻骨骨折,9例为阴性;常规横断位CT扫描35例(68.6%)确诊为鼻骨骨折,4例可疑鼻骨骨折,12例为阴性.结论:顺鼻鼻位CT扫描法能更好地显示鼻骨形态和鼻骨骨折,正确诊断率比鼻骨横断位CT扫描高.

    作者:石璧;胡红贵;段炼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MRI诊断肝腺瘤的临床价值

    目的:评估MRI诊断肝腺瘤的的价值.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8例肝腺瘤的MRI表现和术前或活检前诊断,并与病理所见对照.结果:6例诊断为良性肿瘤并考虑到肝腺瘤的可能性,2例误诊为肝癌.8例共11个病灶,T1WI 8个呈高信号、3个呈低信号;T2WI 10个呈高信号,1个呈低信号;6个病灶有假包膜,3个病灶含脂质或脂肪.注射Gd-DTPA行增强扫描,所有病灶动脉期中度至明显不均匀增强、门静脉期和延迟期轻度增强.结论:大多数肝腺瘤在术前或活检前MRI正确诊断是可能的.

    作者:何兵;叶慧义;蔡守旺;段伟东;王殿军;于国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尘肺病的计算机辅助诊断方法

    尘肺病是在职业活动中长期吸入生产性粉尘并在肺内蓄积而引起的以肺组织弥漫性纤维化为主的全身性疾病,严重危害着工人的健康.

    作者:黄姗姗;陈兴新 刊期: 2008年第06期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医学影像技术研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