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脑肿瘤样炎性脱髓鞘病的MRI表现

常瑞萍;李少武

关键词:脱髓鞘疾病, MRI
摘要:目的:分析脑肿瘤样炎性脱髓鞘病的MRI影像学表现.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经手术证实和5例临床证实的脑肿瘤样炎性脱髓鞘病的MRI表现.结果:9例均表现为局限性肿块,其中6例为多发病灶.7例呈长T1、长T2信号,2例信号混杂.Gd-DTPA增强扫描病灶均有不同程度增强,其中3例为斑片状增强,2例为环形增强,3例为非闭合环状增强,1例结节样增强.5例激素治疗后MRI复查病变缩小,增强扫描病变无增强.结论:脑肿瘤样炎性脱髓鞘病的MRI表现有一定特点,临床遇到占位病变不典型时,应考虑到脑肿瘤样炎性脱髓鞘病的可能,必要时激素冲击治疗后复查有助于明确诊断.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相关文献
  • 新生儿颅骨骨膜下血肿的X线和CT诊断

    目的:探讨新生儿颅骨骨膜下血肿的X线和CT诊断.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新生儿颅骨骨膜下血肿的X线/CT表现.结果:骨膜下血肿在X线平片上未见骨化21例、边缘骨化25例、完整骨壳和完全骨化22例.CT显示血肿骨化明显早于X线平片.血肿骨化广基底与颅骨外板相接、与颅板呈钝角相交,不跨越颅缝.结论:新生儿颅骨骨膜下血肿有其特征性的X线和CT表现,并可确诊.

    作者:窦文广;韩东明;王清华;李长松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颅内脑膜瘤的MRI表现与病理分型的关系

    目的:探讨颅内脑膜瘤MRI表现与病理分型的关系.材料和方法:分析34例有病理分型的颅内脑膜瘤MRI特点.结果:纤维型8例:6例T2WI中央为极低信号,周边等信号;增强扫描周边明显增强,T2WI极低信号区轻度增强,2例呈等信号,增强扫描明显均匀强化.上皮型13例与过渡型2例:12例上皮型与2例过渡型呈等信号,信号均匀,增强扫描明显增强.血管瘤型2例,血管母细胞瘤型1例,血管外皮瘤型3例:呈长(稍长)T1长(稍长)T2信号,增强扫描非常显著增强,血管母细胞瘤型与血管外皮瘤型多瘤周水肿.非典型2例:呈长T1长T2信号,信号不均匀,增强扫描明显或轻度强化.砂粒型2例:1例位于筛窦,T2WI呈极低信号,增强扫描明显增强;1例位于蝶骨翼,呈蜂窝状长T1长T2信号,增强扫描明显蜂窝状增强.间变型1例:呈等T1混杂T2信号,不均匀增强,瘤周明显水肿.结论:不同类型颅内脑膜瘤有一定的特征性MRI表现,MRI对其病理分型有较高的价值.

    作者:易自生;刘一平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MRI表现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MRI表现.材料和方法:对87例临床确诊为HIE的患儿行MRI扫描,并对其MRI表现进行分析.结果:87例HIE患儿中,74例(85.1%)可见皮层、皮层下及深部白质T1WI迂曲条状、点状高信号;69例(79.3%)显示基底节、丘脑T1WI异常高信号及内囊后肢高信号消失;62例(71.3%)出现弥漫性脑水肿;58例(66.7%)可见颅内出血,包括蛛网膜下腔出血、硬膜下出血、脑室内出血及脑实质出血;19例(21.8%)可见侧脑室周围白质软化;7例(8.0%)可见脑梗死.结论:MRI在HIE正确诊断和早期治疗中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作者:王宏伟;丁长伟;杨军浩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宫颈癌伴右肾盂积水1例

    1病历简介患者,女,72岁.于2004年12月6日以绝经20年,阴道流脓血半年为主诉来我院就诊.患者半年来阴道有血性分泌物,近3个月又有脓性及烂肉样物排出,伴腰骶部疼痛.查体:一般状态尚可,心肺理诊未见异常.妇科检查:老年性阴道,宫颈肥大呈菜花样,触之易出血,阴道内见脓血性分泌物,右附件扪及实性肿物.

    作者:马文;毛莉;刘藩;王维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螺旋CT表现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螺旋CT表现特点.材料和方法:分析经多导睡眠监测仪诊断的7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螺旋CT表现.结果:5例完全性阻塞,阻塞部位均为软腭后区,其中2例为多部位阻塞;软腭长度为44.3±1.2mm(正常长度41.9±1.9mm),软腭厚度9.4±0.5mm(正常厚度5.8±0.2mm);在清醒及睡眠状态下RP、RG、EPG区咽后壁厚度均大于正常值.结论:螺旋CT观察上气道清醒状态下及深睡状态下狭窄程度较准确,对其诊断和制定治疗方案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作者:欧波;龙从杰;朱向会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超声检测胎儿生物学指标预测胎儿出生时体重的研究

    目的:应用超声检测胎儿多项生物学指标,预测出生时体重.材料和方法:超声检测468例晚孕胎儿双顶径、头围、腹围、股骨径、肱骨径和上臂径,分析其与胎儿出生时体重的关系.结果:单指标双顶径、头围、腹围、股骨径、肱骨径、上臂径与体重均有一定的关系,其中腹围、上臂径与体重呈高度正相关(r分别为0.8531、0.8982),引入回归方程预测体重(体重=54.12上臂径+5.19腹围+216.72),临床验证其准确性,绝对误差±280g,平均相对误差3.8%.结论:测量胎儿腹围、上臂径对预测胎儿体重具有良好的实用价值.

    作者:李晨;杨德民;张永红;王勇;杨裕辉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医用X线机高压整流特性及故障

    现代医用X线机高压整流以硅整流为主,其特点是体积小、寿命长、机械强度高、绝缘性能好、简化高压部分电路.硅管的结构就是一个P-N结加上电极引线和外壳的圆柱体.正极侧为P型半导体,负极侧为N型半导体,所以具有单向导电的特性.

    作者:成艺;梁卫东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脑肿瘤样炎性脱髓鞘病的MRI表现

    目的:分析脑肿瘤样炎性脱髓鞘病的MRI影像学表现.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经手术证实和5例临床证实的脑肿瘤样炎性脱髓鞘病的MRI表现.结果:9例均表现为局限性肿块,其中6例为多发病灶.7例呈长T1、长T2信号,2例信号混杂.Gd-DTPA增强扫描病灶均有不同程度增强,其中3例为斑片状增强,2例为环形增强,3例为非闭合环状增强,1例结节样增强.5例激素治疗后MRI复查病变缩小,增强扫描病变无增强.结论:脑肿瘤样炎性脱髓鞘病的MRI表现有一定特点,临床遇到占位病变不典型时,应考虑到脑肿瘤样炎性脱髓鞘病的可能,必要时激素冲击治疗后复查有助于明确诊断.

    作者:常瑞萍;李少武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诊断原发性小肝细胞癌的价值

    目的:评价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诊断原发性小肝癌(SHCC)的价值.材料和方法:分析21例经病理证实的小肝细胞癌,螺旋CT平扫及三期增强扫描的CT征象.结果:21例SHCC中,检出26个病灶,其中20个病灶在三期扫描中为典型表现,即动脉期为高密度,门脉期为等密度或低密度,平衡期为低密度,动脉期检出率为92.3%.结论: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能明确肿瘤的血供特点和门脉受累情况,明显提高病灶的检出率,为明确诊断和指导治疗提供了可靠依据

    作者:张杰;卜庆丰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胃原发性恶性淋巴瘤的多层螺旋CT诊断

    目的:探讨原发性恶性胃淋巴瘤的多层螺旋CT(MSCT)表现特点,提高其诊断水平.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经病理证实的胃原发性恶性淋巴瘤的MSCT表现,包括病变部位、胃壁及黏膜改变.结果:肿瘤呈弥漫浸润型6例,节段溃疡型4例和肿块型4例.CT示平扫肿瘤密度均匀10例,不均匀4例,CT增强扫描示病灶呈轻、中度均质增强10例,溃疡形成后增强不均匀4例.结论:MSCT扫描能显示对原发性胃淋巴瘤的特点并对其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彭卫斌;王冬青;赵亮;王虹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正常腹部实质脏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ADC值和b值研究

    目的:探讨PHILIPS Gyroscan Intera 1.5T MRI成像仪正常腹部实质脏器表观弥散系数(ADC)值范围并研究适合本扫描仪腹部弥散加权成像的佳b值.材料和方法:对30例健康志愿者行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在ADC图上直接测量ADC值.结果:所有检查均一次成功得到弥散加权成像(DWI)和ADC图.正常肝脏、胰腺、肾脏、脾脏在b值分别为300、1000、1500s/mm2时的ADC值分别为(10-3 mm2/s)1.520±0.169、1.937±0.370、2.632±0.258、1.163±0.188,1.200±0.132、1.484±0.272、2.016±0.178、0.840±0.117,1.068±0.118、1.321±0.149、1.659±0.169、0.747±0.102.不同b值时同一脏器ADC值有统计学差异;四种实质性脏器在同一b值时ADC值有统计学差异.结论:正常腹部不同脏器的ADC值有明显差异.腹部弥散加权成像的b值为300 s/mm2和1000 s/mm2时,DWI和ADC图像可以互相补充.

    作者:张月浪;孙兴旺;强永乾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CT表现

    目的:分析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PTP)的CT表现,探讨其诊断意义.材料和方法:3例经外科手术后病理组织学证实的SPTP,术前均行CT平扫和增强扫描.结果:肿瘤1例发生于胰头颈部,2例发生于胰尾部,有薄厚较均匀囊壁的囊实性肿块,囊性、实性成分比例各有不同,且分界不清,伴有不同程度囊壁钙化,囊壁与周围组织分界清楚.增强扫描肿瘤实性部分及囊壁有增强,动脉期呈轻度增强,静脉期及延迟期呈轻中度的增强,延迟期肿瘤实性部分增强体积及程度更大,囊性和实性结构分界变得清晰,但均低于正常胰腺.结论:SPTP 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典型病例术前能明确诊断,对手术治疗方案选择和预后有利.

    作者:逄利博;刘少春;崔俊凯;李刚;闫海波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组织多普勒和血流多普勒测量左室Tei指数比较

    目的:用组织多普勒频谱测算二尖瓣环局部心肌Tei指数,并与血流多普勒测算左心室Tei指数比较,观察组织多普勒Tei指数评价左心室功能的准确性.材料和方法:受检者40例,心功能正常组和心衰竭组各20例.组织多普勒在室间隔和左室侧壁二尖瓣环处测算Tei指数及求2个部位平均值,并与血流多普勒Tei指数测值比较.结果:组织多普勒在室间隔和左室侧壁二尖瓣环处测算的Tei指数,心衰组明显高于正常组;组织多普勒在各组的Tei指数值,均略高于血流多普勒的测值;2种多普勒测值相关性,室间隔二尖瓣环处相关性较好(r=0.74~0.78),左室侧壁二尖瓣环处无相关性.结论:组织多普勒可以快捷地测算Tei指数,并准确反映左心室功能;但测值略高于血流多普勒.

    作者:孟素云;李越;李岩密;温朝阳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瘤的MRI表现

    目的:探讨胚胎发育不良神经上皮瘤(DNT)的MRI表现及其鉴别诊断.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DNT的MRI表现.结果:6例DNT主要累及幕上灰质,其中颞叶4例、额叶和顶叶各1例;信号与脑灰质相近,病变内见多发小囊变,病变周围无水肿,境界清晰,无增强或轻度增强.结论:DNT之MRI表现具有良性肿瘤的特征,有助于临床诊断.

    作者:安维民;蔡幼铨;马林;程流泉;刘新;刘铁芳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左足多趾畸形1例

    1病历简介患者,女,6个月.出生后左足8个趾骨.X线片示:左足8只跖趾骨.除第一趾近、远节趾骨外,第2~8趾骨均见近、中、远节趾骨.8个跖骨整齐排列.跖趾关节,趾间关节均如常(图1).

    作者:晏浩宾;买小军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经皮椎体成形术的临床应用及评价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在治疗肿瘤和骨质疏松所致椎体压缩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对24例转移瘤、21例骨质疏松、8例血管瘤和1例骨髓瘤,54例患者的62个椎体行经皮椎体成形术.结果:本组病例术后均有不同程度的疼痛缓解或消失,无严重并发症.结论:PVP治疗椎体肿瘤及骨质疏松引起的椎体压缩骨折安全有效.

    作者:赵晖;王林森;韩悦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螺旋CT和MRI诊断肝内胆管细胞癌的价值

    目的:探讨螺旋CT和MRI诊断肝内胆管细胞癌的价值.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8例肝内胆管细胞癌CT平扫和三期增强扫描,9例MRI平扫和动态增强扫描.结果:CT平扫13个病灶呈低密度,2个病灶呈高密度,4个病灶未能显示,病变检出敏感性为78.9%;CT增强扫描动脉期10个病灶表现呈周边薄环状增强,3个病灶呈高密度,4个病灶无增强呈等密度,2个病灶未能检出,病变检出敏感性为89.4%:门脉期11个病灶呈厚环状增强,4个病灶呈等密度,3个病灶均匀增强,呈高密度,1个肿块未见显示,病变检出敏感性为94.7%;延迟期7个病灶呈不定形轻度增强,呈低密度,4个病灶呈等密度,8个病灶明显增强,呈高密度,病变敏感性为100%.9个病灶MR平扫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或略高信号,病变检出敏感性为100%动态增强扫描6个病灶表现为缓慢增强型:3个病灶表现为快速增强型:病变检出敏感性为100%.结论:肝内胆管细胞癌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及MR动态增强扫描均具有一定的特异性,对于肝内与其它常见病变的鉴别诊断均有重要价值.

    作者:黄斌;钟醒怀;黄永杰;江万荣;裴锐昌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冠状动脉CTA诊断心肌桥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CTA诊断心肌桥的临床价值.材料和方法:使用16排螺旋CT对56例患者行CTA检查,根据CTA上冠状动脉的走行部位,诊断12例心肌桥,其中7例行X线冠状动脉造影,10例使用3D屏气FIESTA序列行冠状动脉MRA检查,比较CTA、MRA和X线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心肌桥的效率.结果:CT显示12例心肌桥共13支壁血管在心肌内走行,其中4例可以被X线冠状动脉造影显示,MRA不能可靠显示心肌桥,仅3例提示心肌桥可能.结论:冠状动脉CTA可以准确显示心肌桥,为l临床提供判断心肌缺血的可能原因.

    作者:刘新;蔡祖龙;蔡幼铨;安宁豫;赵绍宏;杨立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在体磁共振1H波谱研究乳腺病变的进展

    乳腺疾病特别是乳腺癌是妇女的常见病、多发病,近年来发病率呈直线上升趋势.在美国乳腺癌每年新生病例约18万[1],我国乳腺癌发病率位居女性恶性肿瘤第二位,上海、北京、天津的发病率高于其他地区[2].

    作者:金光暐;蔡幼铨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左大腿黏液纤维肉瘤1例

    1病历简介患者,男,37岁.2002年2月因左大腿渐大性包块伴疼痛3个月余就诊.查体:一般情况良好,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左大腿后方见一10cm×7cm×6cm包块,边界清,质硬,活动度差,轻度压痛.X线检查:左大腿中后部边界不清软组织肿块影,左股骨骨质未见破坏及缺损.2002年3月CT扫描示:左大腿中下段后方见一8cm×7cm×9cm似椭圆形软组织密度肿块,内密度尚均,CT值为23~30Hu.病灶有一较完整包膜,周围肌间隙存在,局部股骨骨质未见骨质破坏及缺损(图1).CT诊断:左大腿中下段后方软组织肿瘤,良性可能性大.

    作者:地力木热提;邱晓丽;张继军 刊期: 2006年第04期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医学影像技术研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