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蓉;杜敏;胡海;倪芬;曹钰
目的::探讨慢性肾脏病2期的2型糖尿病患者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安全性及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对造影剂肾病( CIN)的预防作用。方法:选择需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且肾功能处于慢性肾脏病2期的2型糖尿病患者76例。按简单随机化分组法分成两组,每组入选患者38例,普通治疗组患者接受瑞舒伐他汀10 mg、1次/晚治疗;强化治疗组患者接受瑞舒伐他汀20 mg、1次/晚治疗。所有患者冠状动脉造影术前检测血常规、肝功能、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尿酸、血脂;术前及术后测24 h尿蛋白;检测术前24 h和术后24 h、48 h、72 h及7 d的血肌酐水平。结果: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术后,两组患者24 h尿蛋白均较术前升高,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均出现一过性下降,1周后恢复至术前水平。强化治疗组患者CIN的发生率低于普通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化瑞舒伐他汀治疗对慢性肾病2期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是安全的,可以减少CIN的发生率。
作者:刘敏;闫杰;张苏川;杨明;朱磊;程波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椎-基底动脉迂曲及迂曲程度与后循环缺血( posterior circulation ischemia,PCI)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5例行头颅容积CT数字减影血管成像( volume computed tomographic 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VCTDSA)检查的后循环缺血患者( PCI组)和108名无前后循环缺血临床表现的正常人。在VR图像上观察椎动脉颅内段和基底动脉是否有迂曲,并分别测量每个迂曲的角度。根据迂曲数量和迂曲角度对双侧椎动脉及基底动脉迂曲程度行迂曲评级。椎-基底动脉迂曲程度与PCI行相关性分析。结果:(1)对照组和PCI组的左右侧椎动脉颅内段及基底动脉迂曲的发生率均有显著性差异(χ2=66.860,P=0.000;χ2=43.457,P=0.000;χ2=19.203,P=0.000)。(2)PCI 组,左右椎动脉及基底动脉迂曲程度≥Ⅲ级者显著高于对照组(χ2=91.115,P=0.000;χ2=86.620,P=0.000;χ2=43.371,P=0.000)。(3)椎动脉颅内段走行迂曲与PCI相关(r=0.49,P=0.000);椎动脉颅内段迂曲程度≥Ⅲ级与PCI中等强度相关(r=0.65,P=0.000)。基底动脉走行迂曲与PCI相关(r=0.25,P=0.000);基底动脉颅内段迂曲程度≥Ⅲ级与PCI相关(r=0.37,P=0.000)。结论:椎动脉颅内段和基底动脉走行迂曲可能引起PCI,尤其是当椎动脉迂曲程度达到Ⅲ级以上的情况。
作者:陈莉;罗天友;吕发金;许仕全;邓世山;蔡昌平;姚开情 刊期: 2015年第03期
创伤后应急障碍是地震震后暴露者常见的心理障碍之一,而青少年是易罹患该障碍的高危人群。以文献复习方法归纳地震灾害后青少年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患病情况和影响因素,并展望该问题下一步的研究趋势将有助于为青少年的心理危机干预提供更多的信息。
作者:柯雄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总结NevinⅤ期胆囊癌的外科治疗经验,探讨胆囊癌侵犯周围脏器后的手术方式(肝叶切除+胰十二指肠部分切除)和根治性切除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14年1月间,经手术治疗并有病理诊断的8例Ne-vinⅤ期胆囊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其中1例术后1周死于急性肾功能衰竭,1例仅生存9个月,其余6例生存超过2年,无生存超过3年病例。结论:对部分伴有十二指肠和胰头前方受侵犯的胆囊癌患者,特别是起源于胆囊体底部的NevinⅤ期胆囊癌患者,如无明显远处转移,患者全身情况能够耐受手术,应积极行手术探查,联合肝叶及胰十二指肠部分切除治疗是一种确实可行的手术方式,可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并减少术后并发症。
作者:董满库;姜福全;李晓鸥;孙宏伟;胡刚;吉敏;杨建武;王平;李成林;张宏文;崔彥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 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炎症因子和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将168例ACS患者随机分为三组,阿托伐他汀20 mg组56例、瑞舒伐他汀10 mg组56例和瑞舒伐他汀20 mg组56例,对比各组治疗前后血清中炎症因子和细胞因子水平,并观察心血管事件(再发心绞痛、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和心源性死亡)发生率。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三组患者治疗后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清肿瘤坏死因子-a(TNF-a)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方面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均P<0.05),且瑞舒伐他汀20 mg组显著低于其他两组(均P<0.05);三组患者在细胞因子VEGF和VCAM-1水平方面均显著降低(均P<0.05),且瑞舒伐他汀20 mg组显著低于其他两组(均P<0.05);三组患者治疗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没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ACS患者服用瑞舒伐他汀可降低炎症因子和细胞因子的水平,减轻炎症反应并能稳定动脉粥样斑块,且这种作用与剂量正相关,对改善ACS患者的病情有益。
作者:蒋小晶;闫亚非;陈新云;秦方;陈航;刘童 刊期: 2015年第03期
患者男,17岁,因右眼视物不清伴中央遮挡2周于2014年6月14日来我院就诊。患者于2014年6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右眼视物不清、视物时中央遮挡感,未进行任何治疗,此后症状逐渐加重。既往有双眼近视病史6年。眼部检查:视力:右眼0.05,-4.75 DS=0.8,左眼0.2,-4.25 DS=1.0。眼压:右眼14 mmHg,左眼:13 mmHg。双眼眼前节正常。彩色眼底像检查:双眼可见类圆形黄白色病灶(图1)。眼底荧光素钠血管造影( FFA )检查:早期:右眼病灶出现团状强荧光,晚期:荧光渗漏(图2),左眼病灶已形成瘢痕(图3)。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OCT)检查:右眼一病灶处可见外核层下隆起的中等偏高反射团(图4),左眼病灶瘢痕形成(图5)。视野检查:右眼旁中心暗点,左眼视野基本正常(图6)。
作者:曾春琴;许立帅;杨桢;杨小丽 刊期: 2015年第03期
CUEDC2是由国内学者张学敏于2007年首次报道的一种蛋白分子,由于其能够促进孕激素受体发生降解,引起了研究者的极大兴趣。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CUEDC2在一些细胞重要的生理调控活动中发挥的关键性作用被相继阐明。目前发现,CUEDC2参与了细胞周期调控和细胞信号转导,并与某些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根据现有相关文献,对CUEDC2的结构以及有关功能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胡时栋;邹贵军;杜晓辉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参附注射液联合甲羟孕酮治疗肿瘤恶病质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7例肿瘤恶病质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常规给予静脉营养支持治疗及口服甲羟孕酮分散片,同时治疗组加用参附注射液治疗,治疗前和治疗1个疗程后(共4周)评价患者的进食量、体重、KPS评分、血清白蛋白与血红蛋白值。结果:治疗组在治疗后,进食量、KPS 评分、外周血红蛋白值均有所增加,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体重和血清白蛋白值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附注射液治疗联合甲羟孕酮能增进肿瘤恶病质患者食欲,提高KPS 评分,增加血红蛋白量,改善肿瘤恶病质患者的生活质量,疗效优于常规治疗。
作者:陈红;曾恩泉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比较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联用阿奇霉素(A组)和头孢他啶联用阿奇霉素(B组)两种方案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 CAP)的费用与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收集渝北区人民医院2014年1月至12月住院治疗CAP患者资料,筛选出A组和B组治疗方案患者资料。统计分析两种治疗方案的疗效、药品费用和不良反应,并计算成本-效果比(C/E)。结果:两种治疗方案临床有效率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体温、咳嗽、肺部啰音、X线胸片、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例、细菌清除率等疗效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B组C/E值显著低于A组C/E值(P<0.05)。结论: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联用阿奇霉素与头孢他啶联用阿奇霉素两种方案用于我院CAP安全性和有效性相同,但后者具有更好的经济性。
作者:袁野;谢元春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分析国内不同年龄阶段患者临床分离菌对头孢曲松的耐药情况。方法:对2009至2014年公开发表的关于头孢曲松细菌耐药性检测的文章进行检索,按一定的纳入和排除标准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儿童患者阳性菌以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溶血性链球菌为主,对CRO的耐药率均低于20%。成年患者阳性菌主要为溶血性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和副流感嗜血杆菌,耐药率均低于30%,而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的耐药率为100%,老年患者检出了较大比例的葡萄球菌,耐药率超过60%,对于阴性菌感染,各年龄阶段均检出了较高比例的大肠挨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其耐药率均超过50%。结论:不同年龄阶段患者阴性菌和老年患者阳性菌对CRO的耐药已非常严重,应进一步做好细菌耐药监测和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作者:李苌清;张敉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建立注射用伏立康唑临床药物利用评价标准,对该药的药物利用情况进行回顾性评价,为合理应用伏立康唑提供依据。方法:以伏立康唑的应用指南作参考,在查阅相关文献基础上制定伏立康唑药物利用评价细则,并对我院2014年6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62例出院病历进行回顾性评价。结果:研究发现临床应用伏立康唑时在给药途径、溶媒选用和配制方面符合标准率均为100%,但在用药指征、配伍禁忌、病原学检查、滴注时间、用药疗程和用药监护等方面存在不合理现象,而且我院的医院信息系统( 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特殊级抗菌药物管理系统存在操作漏洞。结论:伏立康唑药物利用评价方法可用于该药的药物利用评价,评价结果说明我院注射用伏立康唑的使用还存在普遍不合理应用现象,需加强合理用药宣传和监管,我院的电子监管系统仍然有操作漏洞,需要进一步完善。
作者:匡扶;钱妍;余娴;冉娅娟 刊期: 2015年第03期
抗菌药是指具有杀菌或抑菌活性的药物,是临床应用广泛的一类药物,可涉及临床各个科室,是治疗由病原微生物所致疾病的有力武器,挽救了数以万计的生命。但是,由于人们对抗菌药的过分依赖,造成抗菌药的滥用,从而陷入了“感染-用抗菌药-培养出耐药菌株-造成新的感染-再用抗菌药”的恶性循环的怪圈,如继续滥用下去,将会导致很多感染性疾病无药可用的状况。因此,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已经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问题。近几年,为遏制抗菌药的滥用,从国家政策层面先后出台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关于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的通知》、《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问题的通知》、《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等等规定和法规,并自2011年起,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为期三年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全国二级以上医疗机构抗菌药的管理和应用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是,抗菌药的临床应用具有较强的专业性,抗菌药品种多,患者个体差异大,病原微生物种类多、易突变,均导致抗菌药的合理应用必须是建立在充分的科学证据之上的。尽管如何合理应用抗生素的各种指南和指导手册非常多,临床医生在面对特定的患者,依然需要在几个问题上寻求科学证据,包括是否有适应证、感染部位在哪、病原是什么、如何合理采集标本获取病原、患者的自身有何特殊性、给药剂量是否充分、是否符合药代药动学等。因此,不论对于国家、地区、机构、临床科室,还是对于各医务人员以及研究学者而言,抗菌药临床合理应用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均是需要研究的课题,也是值得研究的课题。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缓慢颅内加压法建立猪脑死亡模型并探讨GIK液干预治疗对猪脑死亡心脏供体的保护作用。方法:12头健康版纳小耳猪随机分为2组(n=6),对照组(S组)和实验组(G组),检测两组血清钾、游离脂肪酸和乳酸、血糖和心肌能量代谢相关酶。结果:对照组和实验组在脑死亡后血糖急剧升高,脑死亡后与脑死亡前相比血糖有显著差异(P<0.05),脑死亡后实验组血糖略低于对照组,两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血钾、乳酸脱氢酶(LDH)、Na+-K+-ATP酶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游离脂肪酸在脑死亡后1 h两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应用改进的缓慢间断颅内加压法建立猪脑死亡模型,比较符合临床脑死亡的发展过程,经有效的呼吸和循环支持,脑死亡状态可稳定维持。 GIK液能使猪脑死亡后血清乳酸和血钾升高,但不引起高钾血症,同时能抑制游离脂肪酸的释放。应用缓慢间断颅内加压法建立猪脑死亡模型能引起血糖显著升高,但GIK不会引起猪脑死亡后血糖升高。GIK使猪脑死亡后心肌组织糖酵解途径中的关键酶乳酸脱氢酶( LDH)的含量增多,Na+-K+-ATP酶活性增强。通过提高心肌能量代谢底物及相关酶的含量,并促进能量代谢产物的转化来改善心肌细胞能量代谢,增强心功能。
作者:吴国俊;杨绍军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监测我院肾内科患者尿路感染病原菌的耐药性,并同文献数据进行比较,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分析2014年1月至12月我院肾内科患者尿路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同文献相关数据进行比较。结果:共检出病原菌247株,其中大肠埃希菌109株占44.13%、粪肠球菌占12.55%、真菌占5.26%。肠杆菌科细菌对青霉素类和多数头孢菌素耐药,对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制剂敏感性好,对阿米卡星、奈替米星、碳青霉烯类高度敏感。肠球菌对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高度敏感外,对大多数抗菌药高度耐药。真菌对常用抗真菌药物敏感。研究结果同文献资料存在明显差异。结论:大肠埃希菌和粪肠球菌是肾内科尿路感染的主要病原菌,耐药情况严重,同文献资料存在明显差异,各医院应加强针对各科室的实时的细菌耐药监测工作。
作者:何云;吴莹;桂巧巧;沈赵楠;蒋宏彦;曹丹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对比腹部超声( trans-abdominal sonography,TAS)与阴道超声( trans-vaginal sonography,TVS)在异位妊娠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26例异位妊娠患者分别采用腹部超声及经阴道超声检查,对比两种方法阳性检出率,同时对比两种方法对不同类型异位妊娠的阳性检出率。结果: TAS对异位妊娠诊断阳性率为82.3%(186/226),显著低于TVS的94.7%(214/226)(P<0.01);TVS对相对稳定型异位妊娠的诊断阳性率为96.0%(48/50),显著高于TAS的64.3%(18/28)(P<0.01),而TAS对急诊型异位妊娠的诊断阳性率为95.4%(21/22),显著高于TVS的66.7%(10/15)(P<0.05)。结论: TVS检查具有分辨率高、距离靶器官近等多重优势,TAS适用范围广泛、操作灵活,在临床实践操作中应灵活结合两种检查方法,提高异位妊娠的超声诊断准确率。
作者:余洁;黄雪;邹磊;周兴伟;张坤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系统评价益生菌联合早期肠内营养在重症急性胰腺炎( 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MEDLINE(1966年至2014年2月)、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1992年至2014年2月)和万方数据库(1992年至2014年2月)发表的关于益生菌联合早期肠内营养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应用ReviewMan5.1软件对纳入研究进行分析。结果:6篇文献纳入研究并进行Meta分析,结果显示,治疗组干预能降低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感染率[OR=0.21,95%CI(0.12,0.38)]、死亡率[OR=0.37,95%CI(0.14,0.94)]、住院时间[WMD=-10.93,95%CI(-13.92,-7.93)]和住院花费[WMD=-1.39,95%CI(-1.70,-1.09)]。结论:益生菌联合早期肠内营养干预可降低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感染和死亡风险,并能降低住院花费,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王春亚;王国恩;郭蕾;周秀;吴媛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行胆总管探查取石的治疗策略、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6月至2014年7月行两镜联合胆道探查的150例临床资料。根据术前影像学检查,其中47例行腹腔镜经胆囊管胆道探查术治疗( LTCBD组);79例行腹腔镜胆总管切开+T管引流治疗( LD+TD组);24例行LD+I期缝合术( PS)治疗( LD+PS组)。对比分析各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探查阴性率、T管留置率、住院时间、术后短期并发症等指标。结果:各组间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LTCBD组术后住院时间较短,明显短于其他2组(P<0.05),LTCBD组置管率及阴性置管率低于LD+TD组(P<0.05)。结论:对于需胆道探查的病人结合术前影像诊断与术中探查情况,综合运用基于胆囊管胆道探查( LTCBD)的治疗策略可以获得更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熊永福;闫再华;唐小龙;李敬东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二次交通事故成伤致死亡案件的法医学鉴定思路。方法:收集3例二次交通事故成伤致死亡案例,多渠道收集案件信息,全面细致检验尸体,再现事故发生经过,明确死者的成伤过程,分析损伤的成伤方式、严重程度,判断生活反应,确定死者的死亡原因及各次损伤对死亡的参与程度。结果:二次交通事故成伤致死亡案例,存在损伤重、多发伤、复合伤、成伤方式多样、成伤机制复杂、生前伤死后伤并存,甚至多次损伤相互叠加、破坏、掩盖等特点。结论:二次交通事故成伤致死亡的法医学鉴定应以法医尸检为基础,结合痕迹学、运动力学等多学科知识综合分析和判断。
作者:吴勇;黄思兴;张先国;孔斌;黄家才;郑涛;泽娜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分析人黑色素瘤相关抗原MAGE-A9和MAGE-A11在乳腺正常组织、乳腺良性瘤及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趋势,为乳腺癌临床诊断和生物治疗探寻新靶点。方法:选取本院接受并行手术治疗的乳腺良性肿瘤和乳腺癌患者各33例,分别取病灶组织和病灶周边正常组织制备石蜡病理切片,以免疫组织化学实验检测MAGE-A9和MAGE-A11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乳腺癌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 MAGE-A9在正常组织中无表达,在乳腺良性瘤和乳腺癌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5.2%和5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AGE-A11在正常组织及良性瘤中均无表达,仅在乳腺癌中表达,阳性表达率达78.8%。 MAGE-A9表达受组织学分级、ER、HER-2的影响,组织学Ⅲ级患者明显高于Ⅰ、Ⅱ级,ER、HER-2阳性高于阴性;MAGE-A11表达仅受到ER、HER-2的影响,ER、HER-2阳性高于阴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MAGE-A9和MAGE-A11表达水平呈直线正相关性(y=0.7981x +1.278;R2=0.6948)。结论: MAGE-A9和MAGE-A11可能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
作者:李俊军;何艳;胡小波;欧阳立志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通过药物利用评价( drug utilization evaluation,DUE)方法,评价比阿培南临床使用的合理性与规范性,为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依据“比阿培南DUE 标准”对某医院2014年住院患者使用比阿培南332例病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抗菌药物管理:微生物送检率82.2%(80%),会诊流程符合率51.3%(100%),病程记录符合率83.4%(100%),处方权限符合率97.3%(100%);(2)用药指征:适应症98.2%(90%);(3)用药过程:给药途径、溶媒选择、配伍禁忌正确率100%(100%);疗效监测项符合率80.4%(85%);(4)用药结果有效率78.6%(80%)。结论:医院比阿培南临床使用整体情况较好,但仍存在一些不足,医院应针对存在问题进行干预和整改,确保抗菌药物的规范合理使用。“比阿培南DUE 标准”对促进临床规范、合理使用比阿培南有一定作用。
作者:韦娜;魏来;余娴;匡扶;王娜;冉娅娟;李頔;刘蕊;杜青青;赵春景;钱妍 刊期: 2015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