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超声检查诊断乳腺良、恶性肿瘤的价值

王艳;林礼务;高上达;叶琴;何以敉;薛恩生

关键词:乳腺肿瘤, 二维超声, 彩色多普勒
摘要:目的:探讨乳腺良、恶性肿瘤的二维和彩色多普勒超声的特征性改变.材料和方法:超声检查82例乳腺肿块,并与手术病理对照,分析良、恶性肿瘤的声像图特点.结果:乳腺恶性肿瘤形态不规则,边界呈毛刺状,包膜不完整或无包膜,特别是病灶内微小钙化点与穿支血管的检出率分别为44.2%(23/52)和82.7%(43/52),明显高于良性肿瘤(P<0.01).结论:超声检查对乳腺肿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如肿块中探查到微小钙化点/穿支血管,常提示乳腺癌.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相关文献
  • 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诊断颅颈交界畸形的价值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诊断颅颈交界畸形的价值.材料和方法:30名经手术治疗的颅颈交界畸形患者,术前行多层螺旋CT检查,并行三维重建,分析椎动脉及椎体骨质的异常情况及相互关系.结果:寰枕融合16例,寰枢椎脱位16例(前脱位),颈椎融合8例,扁平颅底4例,齿状突型颅底陷入8例,寰椎前后弓未闭合5例,蝶枕软骨未闭合2例,齿状突发育不全1例, Arnold-chiari畸形15例.结论:MSCT血管造影结合多种三维重建方法可同时观察骨结构与血管走行及周围软组织关系,能够正确诊断和发现少见的畸形,对于颅颈交界区畸形患者手术方案及手术入路的选择是非常重要的.

    作者:邢宁;杨铁;缪国专;杨立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7例脾转移瘤的CT诊断

    脾转移瘤为脾较常见的恶性肿瘤,但对其报道较少.本研究回顾性分析7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脾转移瘤CT表现,探讨其诊断价值.

    作者:胡佳寿;孙金凤;张立安;周洪超;王栋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10例非产后期乳腺炎X线表现

    乳腺炎为哺乳期的一种常见病,而非哺乳期乳腺炎由于症状不典型,容易被忽视或被误诊为其他疾病甚至肿瘤.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0例非产后期乳腺炎的钼靶X线表现及临床资料 ,旨在提高诊断水平.

    作者:曹英;王丽萍;赵晓静;杨春霞;严胜洪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巨大肠系膜囊肿合并大网膜囊肿1例

    1 病历简介患者,女,4岁,维吾尔族.腹部膨隆3年,逐渐增大3个月.查体:腹部高度膨隆,未见肠型及胃肠蠕动波,无压痛、反跳痛及腹肌紧张,液波震动感阳性.实验室检查:腹水呈淡黄色,微混浊,无凝块,李凡他试验(±), 比重1.010,WBC 0.01×109/L,GrL 5.59mmol/L,TP 36.1g/L,LDH 86.81v/L;结核抗体阴性.

    作者:地力木热提;阿米尔;邱晓丽;贾宏远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MSCT冠状动脉造影的临床应用

    目的: 评价多层螺旋CT(MSCT)冠状动脉造影效果及其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价值.材料和方法:65例临床疑诊冠心病患者作MSCT扫描,所有数据获得在一次屏气中完成.利用心电门控技术,将所得原始图像进行重建,分别对左主干(LMA)、左前降支(LAD)、回旋支(LCA)和右冠状动脉(RCA)及其分支的重建图像进行影像学评价;其中45例同时作常规冠状动脉造影(CAG),以造影结果为金指标,将两种方法所得结果进行对比,了解MSCT冠状动脉造影诊断冠脉狭窄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MSCT冠脉钙化积分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79.6%,特异性84.9%;65例共260支血管经MSCT成像,228支(87.7%)可用于影像学评价;各节段冠状动脉重建图像,左主干和前降支近中段显示率高;CAG发现狭窄49支, MSCT发现狭窄44支.MSCT对冠状动脉狭窄诊断的敏感性83.7%,特异性97.7%.结论: 在控制心率的情况下,MSCT冠状动脉造影可作为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一种无创筛选检查方法.

    作者:赵进委;沈钧康;钱农;蒋国民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直肠癌腔内多普勒超声与血管病理研究进展

    直肠癌约占大肠癌的60%~75%,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呈上升趋势.其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每年全国约有4~5万人死于此病,早期直肠癌根治术后,5年生存率达90%以上,晚期则低于20%[1].提高直肠癌术后生存率,关键在于早期诊断和合理的治疗.经直肠腔内超声(transrectal ultrasound,TRUS)应用于直肠癌的术前分期,其诊断的准确性较高,有助于制定正确的治疗方案和判断预后.

    作者:叶卫华;赵玉珍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原发性子宫颈恶性淋巴瘤1例

    1 病历简介患者,女,19岁,未婚.下腹部胀痛15天.月经规律,无痛经及血块史.妇科查体:外阴正常,肛诊盆腔左下方可触及一拳头大小肿块.宫颈被挤向右上方.宫体如孕4月+大小,向阴道前壁凸起,质硬,边界清,活动度欠佳.附件未触及明显异常.

    作者:张建;地力木热提;朱瑞霞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迟发性脊柱骨骺发育不良1例

    1病例简介患者,男,14岁.5岁起出现跛行,近年来逐渐加重.患者系第一胎,足月顺产,父母非近亲结婚,健在.查体:智力正常,身高158cm.双手脚似成年人.

    作者:王玉林;张金山;李至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三维超声成像诊断肝脏疾病的现状与进展

    1961年Baum和Greewood先提出三维超声的概念,即在平行的人体器官二维超声截面的基础上,用叠加的方式得到人体器官的三维图像,但其后的30年发展比较缓慢.近十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与超声影像技术的不断发展,三维超声成像技术已由实验研究阶段走向临床应用阶段[1],在心脏、妇产科、小器官、血管、泌尿生殖系统等各系统与部位都有广泛应用[2,3].肝脏检查作为超声检查的一个重要部分,三维超声的临床应用也已取得了初步肯定,本文简要介绍了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及进展.

    作者:孙彦;林礼务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十二指肠球部穿透性溃疡致肠-胆道瘘1例

    1 病历简介患者,女 ,71岁. 因间断性上腹疼痛、以右季肋区为主3年,近来加重伴反酸,并出现餐后明显疼痛而入院.病程中无呕血、黑便史,既往无其它病史.体格检查:体温 36.6℃,Bp17.3/12Kpa,肥胖体质,全身皮肤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头颅、五官、颈部无异常,双肺呼吸音清晰,心率82次/min,律齐、有力,各瓣膜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部凸状,未触及包块,右上腹及剑突下压痛,无腹肌紧张及反跳痛,Murphy征阴性,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正常.实验室检查:血、尿、便常规以及肝、肾功能无异常.腹部平片未见异常.

    作者:杨海华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飞碟征和斜坡征诊断腰椎间盘疝的价值

    飞蝶征是指侧位X线片上两个相邻椎体边缘形成弧形凹陷,形似飞碟样改变.当其上、下弧线的交点位于椎体后缘之后,称飞碟征阳性(图1),反之,为阴性.椎体后缘呈唇样突起,则称斜坡征阳性(图2),反之,为阴性.斜坡征与飞碟征可同时存在.本研究回顾性分析X张表现并与CT对照,评估飞碟征与斜坡征对腰椎间盘疝的诊断价值.

    作者:侯庆荣;谢太喜;沈宏荣;覃登校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腰椎间盘突出方向与关节突关节不对称的关系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方向与关节突关节不对称的关系.材料和方法:2001-03~2003-04随机抽取手术证实的腰椎间盘突出124例,在CT横断面上测量两侧关节突关节矢状倾角,以其之差<5°、5°~10°、>10°,分为Ⅰ、Ⅱ、Ⅲ度.观察突出方向与不对称的关系.结果:124例中,107例两侧矢状倾角不等.其中Ⅰ度42例,Ⅱ度28例,Ⅲ度37例.突出方向偏于矢状倾角较大一侧、较小一侧及居中者,在Ⅰ~Ⅲ度不对称中,依次分别为22,8,12例;20,3,5例和32,2,3例.在Ⅲ度不对称中,突出倾向于矢状倾角较大一侧显著高于Ⅰ度不对称(P<0.01).Ⅰ~Ⅲ度不对称中,突出倾向于矢状倾角较大一侧均显著高于较小一侧(P<0.01)和居中者(P<0.05).结论:椎间盘突出更倾向于矢状倾角较大一侧,并随其程度增加,这种偏侧优势更趋显著.该侧椎间盘纤维环所受剪应力较大及后纵韧带受力较弱是其重要外部原因之一.

    作者:曹和涛;施裕新;朱小东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CT引导肺穿刺活检对不同大小病灶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CT引导肺穿刺活检对不同大小病灶的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CT引导肺部病变穿刺活检184例.病灶按大小分为两组,其中≥3cm者122个,<3cm者62个,分析穿刺活检术对两组病变的诊断正确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CT引导肺穿刺活检对肺内大、小病灶的诊断正确率分别为92.6%(113/122)和91.9%(57/62;P>0.05).<3cm病灶的气胸发生率(19.2%)明显高于≥3cm病灶(5.2%;P<0.01),前者出血发生率(44.2%)亦显著高于后者(15.1%;P<0.01).结论:CT引导肺穿刺活检对大、小病灶的诊断准确率均较高,对大病灶活检的安全性高于小病灶.

    作者:张雪梅;丁仕义;牟玮;李强;张琳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甲状舌管囊肿的超声声像图特征

    甲状舌管囊肿(Thyroglossal Duct Cysts TDCs)是颈部常见肿块,为颈中线或略偏向一侧的无痛性肿块,可随伸舌运动而上下移动.本研究对术前经过超声诊断,术后经病理确诊的35例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TDCs的声像图表现及超声检查的临床意义.

    作者:彭学慧;杨秀珍;蒋国平;陆亚君;何瑾;叶菁菁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结节性硬化的CT诊断价值

    目的:研究结节性硬化的CT特点及其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回顾性研究31例结节性硬化的CT表现.结果:临床上面部病变、癫痫和智力障碍三联征15例,占48.4%.CT表现:室管膜下结节,钙化18例,未钙化3例,位于双侧侧脑室前角13例,体部6例和颞角2例以及Ⅳ脑室1例.皮质结节6例和白质异常3例以及近孟氏孔巨细胞星形细胞瘤致阻塞性脑积水1例.结论:室管膜下/皮质钙化/未钙化结节是非常重要的CT诊断结节性硬化的征象,结合临床三联征能准确诊断.

    作者:张增俊;黄明侠;谌天华;刘勃;曹玉琴;杜毛绳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经阴道彩超诊断盆腔生殖器结核的价值

    盆腔生殖器结核又称结核性盆腔炎(简称盆腔结核),常继发于肺结核或其他器官结核.近年来,随着社会流动人口增加及耐药菌增多,其发病率有升高趋势.因其临床表现和超声显像缺乏特异性,易误诊或漏诊[1,2].本研究回顾性分析30例盆腔生殖器结核患者的有关资料,以加深对该疾病的认识,并探讨经阴道彩超(TVCDU)诊断盆腔生殖器结核的价值.

    作者:陈妙研;应志强;宋伊丽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阴囊急症的高频超声诊断分析

    引起急性阴囊疼痛的病因较多.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93例急性阴囊疼痛患者的声像图特征及血流特点,旨在提高高频超声对此类疾病的诊断正确率.

    作者:桑玉顺;姥义;徐永利;戚猛;施海建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CT、B型超声误诊残角子宫合并子宫内膜异位症为子宫肿瘤1例

    1 病历简介患者,女,14岁.自述13岁起月经来潮,经期无规律,月经稀少,痛经.近3个月下腹部坠胀痛.妇科体检:外阴发育正常,处女膜完整,肛诊盆腔正中偏左侧可触及一手拳大小肿块,边界清,表面光,活动尚可,轻微压痛.实验室检查未见异常.B型超声示:子宫前位偏右,大小3.6cm×2.4cm×3.5cm,形态规则,肌层回声均匀,边界欠清晰.子宫左后方见7.1cm×5.6cm×6.0cm实性回声区,边界清,呈类圆形,内回声尚均匀(图1).左肾区未探及肾脏回声.B型超声诊断:(1)盆腔左侧实性占位,与子宫关系密切;(2)左肾缺如.CT扫描:子宫偏右,密度尚可,CT值47Hu,宫颈宫体分界不清,子宫左后方见7.0cm×6.0cm×7.0cm大小软组织密度影.CT值42~44Hu.病变密度均匀,境界清楚,呈类圆形,外周有光滑完整的壁(图2).膀胱充盈良好,直肠显示清楚.肾区CT显示左肾缺如.CT诊断:(1)子宫良性肿瘤可能性大;(2)左肾缺如.

    作者:张建;贾宏远;朱瑞霞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系统性硬皮病肺纤维化HRCT表现与病程的关系

    目的:探讨系统性硬皮病(SSc)肺纤维化的高分辨力CT(HRCT)表现与临床病程的关系.材料和方法:对70例临床资料完整的SSc病例行肺部HRCT扫描,并按病程分为3组(A组5年以下,B组5~10年和C组10年以上),分别统计肺纤维化各种HRCT表现急纵隔相关征象在各组中分布情况.结果:A组26例,HRCT表现以小叶间隔增厚(14例,53.8%),小叶内间质增厚(12例,46.2%),磨玻璃样密度影(14例,53.8%)为主;B组19例,小叶间隔增厚(12例,63.2%),网格样影(11例,57.9%)多见;C组25例,蜂窝征(16例,64%)明显多见,并常合并纵隔淋巴结肿大(14例,56.0%)、食管扩张(13例,52%)和肺动脉高压(11例,44.0%).结论:系统性硬皮病肺纤维化HRCT表现与临床病程有一定的关系,在病情发展的后期常出现纵隔淋巴结肿大、食管扩张和肺动脉高压等合并症.

    作者:舒政;刘颖华;倪炯;孙凤;屠文震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颅内柔脑膜转移瘤:低场MRI FLAIR序列与T1WI增强扫描对比分析

    目的:评估低场MR液体衰减反转恢复(FLAIR)序列诊断颅内柔脑膜转移瘤的价值.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颅内柔脑膜转移瘤的FLAIR序列平扫与T1WI常规剂量增强扫描的表现.结果:T1WI增强扫描检出柔脑膜转移瘤128个,而FLAIR检出117个,T1WI增强扫描检出病灶较FLAIR序列敏感(P<0.05);T1WI增强扫描明确所有病灶边界,而FLAIR序列对所有病灶的边界显示不清.结论:对于颅内柔脑膜转移瘤的低场MR诊断,T1WI增强扫描优于FLAIR序列.

    作者:易自生;刘一平;郭文彬 刊期: 2005年第01期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医学影像技术研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