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仲;陈诗保
目的:探讨吸食毒品引起中毒性脑病的MRI表现.材料与方法:4例男性,年龄28~40岁.均吸毒品海洛因.吸毒史2~4年.结果:(1)临床表现:4例均出现程度不同的锥体外系症状、精神症状和智力障碍.(2)MRI表现:①脑白质受累型:表现为半卵圆中心、内囊、胼胝体和小脑齿状核周围白质和中脑导水管周围白质对称性长T1和长T2改变,②神经核团受累型:两侧小脑半球齿状核和两侧丘脑外侧核对称性长T1和长T2改变.结论:长期大量吸食毒品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明显的毒性作用.大脑、小脑半球白质和胼胝体、丘脑外侧核和小脑齿状核是主要的累及部位.
作者:刘文;蔡宗尧;于新华;陈宁 刊期: 2001年第04期
本文提出一种快速计算剂量体积直方图算法,根据立体定向放射外科不同床角非共面的旋转照射的剂量分布特点,快速地计算出病灶或组织的剂量体积直方图.
作者:李光明;李树祥;曹蕾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鼻咽癌肝转移的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19个鼻咽癌肝转移病灶的二维及彩色多普勒声像图特征.结果:鼻咽癌肝转移二维超声表现为以囊性为主的囊实混合性回声或囊肿样回声.囊壁多不规则增厚、囊内有分隔或囊壁上有乳头样结节样实性突起.5例为多发病灶.6例彩色多普勒均于瘤内或壁上引出动脉血流信号,其中5例为高速动脉血流(流速>40cm/s)结论:鼻咽癌肝转移表现以囊性为主的囊实混合性肿块或囊肿样回声,彩色多普勒在病灶内引出高速动脉血流信号为鼻咽癌肝转移与肝脏良性囊性病变的鉴别诊断提供了重要依据.
作者:陈雷;曹兵生;于德江 刊期: 2001年第04期
先天性输尿管狭窄是泌尿系少见的先天畸形,术前正确诊断对治疗方法的选择具有很大意义.本文总结了5例经我院手术证实先天性输尿管狭窄患者,着重探讨不同的影像检查方法对输尿管狭窄的诊断意义和合理的检查程序.
作者:王仲;陈诗保 刊期: 2001年第04期
1病历简介男,49岁,患者左腰部胀痛2d.查体:贫血貌,一般情况尚可,左肾区有叩击痛,余无异常发现.化验:尿常规未见异常.B超检查提示:左肾肿瘤伴脓肿可能.行B超引导下左肾穿刺,抽出暗红色液体5ml;镜检示红染无结构物内见少量含铁血黄素沉着,诊断为陈旧性出血.CT:左肾实质有圆形低密度影,大小约3.5cm×3.0cm×4.0cm,内有间隔线,CT值平均为-33Hu,增强后间隙线稍有增强.左肾包膜下,肾周间隙,肾旁后间隙及至左侧髂凹分布比肌肉密度稍低影,CT值平均为21Hu,增强后密度无变化,左肾前移(图1,2).诊断:左肾平滑肌血管脂肪瘤伴自发陈旧出血.经保守治疗2个月后再CT复查,左肾实质见有圆形低密度影,直径约为4.0cm,境界清.肿瘤内有间隔线,平均CT值为-56Hu,增强后间隙线轻度增强.原左肾包膜下,肾周间隙,肾旁后间隙和左侧髂凹出血已吸收(图3).继而行肿瘤切除.
作者:潘功茂;金韬 刊期: 2001年第04期
1病历简介患者,女,57岁.无意中发现右额部无痛性肿物半个月.查体:该肿物大小为5cm×6cm,质软,无压痛,界限不清,皮肤表现无异常改变,淋巴腺及肝脾未触及肿大.患者无恶心呕吐等症状病史.临床诊断:右额部肿物.CT检查:头颅冠扫见右额部椭圆形软组织密度肿块,边缘清楚光滑,大小约为5.8cm×6.5cm,CT值:41Hu,额叶骨质局限性破坏吸收,右额部脑组织受压,右侧脑室前角受压移位,中线结构居中(附图).CT诊断:右额脑膜瘤.
作者:姜慧杰;刘白鹭;王勤 刊期: 2001年第04期
1病历简介患者男,63岁,农民.30年前发现左侧阴囊内出现鸡蛋黄大小肿物、质硬、无疼痛及其它症状.10天前,肿物无任何诱因突然逐渐增大,约手拳大小.并伴有牵扯样痛,向大腿内侧及左下腹放散;使患者活动受限.病程期间无发热,盗汗、无明显消瘦.来院就诊行超声检查,所用仪器飞利浦SD-800,探头频率7.5MHz,患者取平卧位,直接扫查阴囊,见右侧睾丸大小为3.6cm×2.4cm回声均质.睾丸外周可见少量液性暗区.左侧阴囊呈现明显肿大的团块状稍强回声,大小约12.0cm×12.0cm,其内探及细小密集的强光点回声,探头挤压后,可见其缓慢移动,于密集点状回声内还可见3.2cm×1/6cm椭圆形钙化样强回声带,无正常睾丸回声,但远场回声衰减,见不到完整的肿块包膜回声.CDFI扫查,肿物内无血流信号.超声诊断:(1)左侧阴囊混合性肿物,畸胎瘤可能性大见(附图);(2)右侧睾丸鞘膜积液.
作者:梁丽珠 刊期: 2001年第04期
膀胱肿瘤是泌尿系常见的肿瘤,肿瘤的治疗取决于肿瘤的早期发现、肿瘤的分期和分级[1].因此,准确诊断早期肿瘤和肿瘤分期非常重要.虽然B超和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诊断膀胱肿瘤的报道不少[2,3],但经直肠能量多普勒显像评价膀胱肿瘤的血流特征报道很少.本研究总结分析了我院1998年至今采用经直肠能量多普勒显像(TRPDI)观察28例膀胱癌的血流特征及其与肿瘤分级和分期的关系.
作者:汪淑珍;付必成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穿刺抽液注入无水酒精治疗卵巢巧克力囊肿的效果.材料与方法:对45例卵巢巧克力囊肿行经腹或经阴道超声引导下穿刺抽液反复冲洗后注入无水酒精,保留3~5min后抽出,可重复进行,后留置约5ml无水酒精于囊腔内,所有患者每3个月超声随访观察1次.结果:45例患者有44例基本治愈,仅1例患者复发,治愈率为97.8%,术后妊娠率和症状消失改善率均明显提高.结论:此疗法对卵巢巧克力囊肿不仅能达到治愈目的,还能保留卵巢功能、提高术后妊娠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华斌;叶美英;李玉友;王东;何俊;周玲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观察PVP前后影像学表现,探讨其意义.材料和方法:40例患者在CT定位下行58例次PVP治疗,其中血管瘤4例次、骨质疏松症6例次、转移瘤48例次.PVP前后行X线平片、CT、MRI检查.结果:平片可作为筛选、随访手段.CT定位下PVP治疗安全、准确、并发症少、对照及随访观察可比性好,可同时活检.MRI在观察肿瘤组织水肿、坏死方面有独到的优越性.骨水泥在病灶内的形态与其注射量及病变种类有关.将转移瘤分期有利于PVP效果预测.结论:CT定位下PVP治疗简便、精确、安全,便于对照研究及随访.MRI可作为抗肿瘤效果的评价手段.
作者:陆军;张贵祥;赵海涛 刊期: 2001年第04期
1病历简介患者,55岁.因膝关节疼痛半年近期加重就诊,以膝关节骨关节病收入院.X线检查:膝关节间隙变窄,诸骨边缘不同程度棘样增生,关节面轻度硬化,股骨内髁见小透亮影,同侧关节间隙内见长约2.0cm边缘规则长条状透亮影,与关节间隙平行(附图,箭头所示).诊断,右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真空关节形成).
作者:董壮;王德成;李国红 刊期: 2001年第04期
妇产科急症是急诊患者中较常见的疾病.近年来,由于彩色多普勒技术的应用及超声分辨力的提高,彩超对妇产科急症的诊断正确率也有很大提高,为临床早期诊断治疗提供了新途径.本文对我院近几年经手术病理和随访证实的107例妇产科急症作了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彩超对妇产科急症的诊断价值.
作者:李华斌;叶美英;李玉友;王东;何俊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评价急性肺动脉栓塞(APE)螺旋CT(SCT)的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对48例急性肺动脉栓塞进行SCT扫描,观察血栓累及部位、表现形式及其它改变.结果 48例均累及两下肺部分或全部段动脉,血栓向上延伸,36例达中间肺动脉,8例达叶动脉,2例达主肺动脉.中心肺动脉扩张.结论急性肺动脉栓塞表现为段动脉以上中心性充盈缺损及肺动脉扩张.
作者:郭平珍;肖志军;郭怀英;陈薇;张春霞 刊期: 2001年第04期
1材料与方法收集1997~1999年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慢性化脓性中耳乳突炎34例,胆脂瘤型中耳乳突炎26例,共60例,其中男34例,女26例,平均年龄34岁.病史长30年,短1年.临床均有长期反复耳流脓及听力下降病史.鼓膜紧张部穿孔35例,鼓膜松驰部穿孔12例,鼓膜完整2例,鼓膜显示不清11例.双耳发病24例,单耳发病36例.全部病例均采用进口X光机摄双侧乳突Schiiller氏位及mayer氏位片,在此2位片上双侧对照观察,作出手术前平片诊断.
作者:杨定才;李涛;郭玉鑫 刊期: 2001年第04期
包虫病为畜牧区的一种高发地方性寄生虫病,以肝肺部位多见,侵犯骨骼的甚为罕见.文献报道仅占0.5%~1%.现报道1例,并经手术与病理证实.
作者:董进文;王希锐;廖顺明;路融;宋伟 刊期: 2001年第04期
本文就我院1990~1999年15例慢性胆囊炎超声表现及其误诊原因进行分析,旨在减少对本病的误诊.1资料和方法15例慢性胆囊炎中,男8例,女7例,年龄45~72岁,平均58.5岁,60岁以上者8例.临床表现为右上腹隐痛,无明显畏寒发热史,外周血象正常;体重减轻者7例,黄疸者3例.
作者:许春梅 刊期: 2001年第04期
支气管扩张粘液栓又称粘液嵌塞,是支气管扩张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继发于其它肺部疾病的粘液栓已有报道,尚未发现支气管扩张合并粘液栓的文献报道.本文总结分析了我院32例本病的影像表现,以提高对其诊断及鉴别诊断的能力.
作者:郭平珍;郭怀英;赵斗贵 刊期: 2001年第04期
椎管内皮样囊肿是一种较少见的肿瘤,国内报道不多[1].本文对1994~2000年经我院手术、病理证实的3例所做的X线、椎管内造影、CT、MR四种检查的影像特点进行了分析,评价其对该病的诊断价值.
作者:齐玲;吴梅;杨力;王玉兰;李延英;沈书云;王治安;马新保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高原肺水肿的影像特点及其病理基础.材料与方法:利用减压舱模拟海拔7000m高原条件观察家猫缺氧24、48和72小时胸部X线、CT表现及其病理改变.结果:实验性高原肺水肿早期X线、CT表现为肺纹理增粗、模糊,肺野周围性分布的斑片状阴影.减压组动物减压后右下肺动脉横径较减压前显著增加(P<0.05),胸片肺水肿记分与CT值呈显著的线性正相关(r=0.955).主要病理改变为肺出血及肺水肿.结论:高原肺水肿胸部X线、CT主要表现为肺野周围性分布的斑片状阴影,对高原肺水肿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作者:关建中;易习之;徐维邦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HCC)演进过程中的MR信号变化及其与癌组织病理分级之间的关系.材料与方法:用二乙基亚硝胺(DEN)诱导大鼠HCC,于不同时相行MR检查,并对癌组织作相应的病理分级.结果:共诱发51个HCC,T2WI均呈高信号,T1WI分别呈高(19.6%)、等(17.6%)、低(62.7%)信号,其中高信号者于诱癌早期多见,病理上多为Ⅰ、Ⅱ级,低信号者以晚期多见,主要为Ⅲ、Ⅳ级.结论:低剂量DEN诱导大鼠肝癌模型可作为研究肝癌MR成像的一种手段;在HCC的演进过程中其T1WI信号遵循由高到低的规律;从T1WI信号特征可间接判断HCC的恶性程度.
作者:蔡金华;丁仕义;张琳 刊期: 2001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