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NOVA CRT 16全自动电解质分析仪常见故障排除与保养

徐文波;山德生;冯磊

关键词:全自动, 电解质分析仪, 故障排除, 总二氧化碳, 阴离子间隙, 晶体渗透压, 分析仪器, 使用维护, 人体血液, 临床科室, 故障处理, 重复性, 葡萄糖, 脑脊液, 检验科, 生产, 尿液, 尿素, 美国, 检测
摘要:NOVA CRT 16全自动电解质分析仪是美国NOVA生产的用于检测人体血液、尿液、脑脊液中的尿素、肌酐、葡萄糖、钾、钠、氯、总二氧化碳、同时计算出阴离子间隙、晶体渗透压的急诊分析仪器.它具有快速、准确、稳定、重复性好等特点,越来越受到检验科和临床科室的欢迎.但该仪器使用维护、保养及其它要求较高,经过两年多的使用,现将我们工作中常见故障处理及维护介绍如下.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血清tPSA、f/t比值及PSAD在鉴别前列腺良恶性病变中的价值

    目的比较血清总前列腺特异抗原(tPSA)、游离PSA(fPSA)与tPSA的比值(f/t)、前列腺特异抗原密度(PSAD)鉴别诊断前列腺增生(BPH)和前列腺癌(Pca)的价值.方法测定150例BPH和52例Pca患者血清tPSA、fPSA浓度,计算f/t比值;经腹部B超测得前列腺体积(PV),求得PSAD值.分别比较tPSA、f/t及PSAD在诊断灰区、灰区外低值区、灰区外高值区中鉴别两种疾病的能力.结果在诊断友区外高值区,tPSA、f/t及PSAD在两组间的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或P<0.05);在诊断灰区,两组患者间tPSA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5),而f/t、PSAD的差别则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01),在灰区外低值区,tPSA、f/t及PSAD在两组间的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tPSA为前列腺癌的标志物,而f/t及PSAD作为tPSA的辅助指标,在诊断灰区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蒋显勇;刘庆武;刘忠元;罗红英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ELISA法和胶体金免疫层析法检测乙肝表面抗原的比较

    乙型肝炎在我国的发病率很高,是当前严重危害人们身体健康的传染病之一.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是乙肝的感染指标之一,因此,HBsAg的检查往往是体检的项目之一,对乙肝的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夹心法以及胶体金免疫层析法(GICA)对2 879例体检者血清进行了HBsAg检测,将两法作了比较,并对一些实验的影响因素作了探讨.

    作者:施纪文;徐简华;温惠萍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运动对老年人骨质代谢水平的影响

    目的探讨运动对老年人骨质代谢水平的影响,为老年人预防骨质疏松症发生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通过分组实验(总例数90名,其中实验组男子30名,女子20名,对照组男子20名,女子20名),测定长期从事运动的老年男女骨密度和血液中血钙、雌二醇、睾酮水平,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经测长期从事运动的老年男女骨密度和血液中血钙、雌二醇、睾酮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长期坚持运动有助于老年人骨矿含量和骨密度,有效减轻老年人骨矿含量随年龄增长而下降的幅度,而且从事运动的年限越长,这种效果越明显.

    作者:沙鹏;苍金荣;雷岐锁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改良低离子聚凝胺法配血发现1例抗-C、抗-Jka引起配血不合

    目的采用科学先进的配血法,提高输血安全性.方法 ABO血型鉴定采用常规正反定型方法,抗体效价测定和Rh血型鉴定采用抗人球蛋白法,抗体鉴定采用吸收放散试验,配血用改良低离子聚凝胺法.结果患者红细胞血型O型、ccDEE、Jk(a-b+),患者血清中有IgG性质的抗-C、抗-Jka,抗-C效价1:32.结论该患者血清与含有C、Jk(a+)抗原的试剂红细胞在抗人球蛋白和低离子介质条件下均发生反应,而在盐水介质中没有反应,通过吸收放散实验证明患者血清中有抗-C、Jka存在.

    作者:王宏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136例ENA多肽抗体谱与LE细胞检测结果的探讨

    目的探讨ENA多肽抗体谱与LE细胞(LEC)检查在SLE、ITP及肾炎之间检测结果的关系.方法对同一病人应用免疫印迹法检测ENA多肽抗体谱以及用改良血块法检查LE细胞共136例(SLE 78例、ITP 22例、肾炎36例).结果 在52例LEC阴性SLE患者中,ENA多肽抗体谱总阳性率为80.0%(42/52);在26例LEC阳性SLE患者中,ENA多肽抗体谱总阳性率为88.5%(23/26),二者比较无显著性差异(x2=2.58).78例SLE患者ENA多肽抗体谱总阳性率85.9%(67/78),而LEC阳性率为33.3%(26/78),二法比较差异极显著(x2=42.2);在22例LEC阴性ITP患者及36例LEC阴性肾炎患者中,ENA多肽抗体谱总阳性率分别为63.4%(14/22),88.9%(32/36).结论在ITP、肾炎患者中ENA多肽抗体谱检测均具有诊断意义,而LEC检查无多大价值.在SLE患者中ENA多肽抗体谱与LE细胞检查两种方法检测对SLE患者均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ENA多肽抗体谱免疫印迹法比LE细胞改良血块法阳性率高、敏感、方便,两种方法可互为补充,联合检测可提高阳性诊断率.

    作者:刘小平;毛和香;李胜堂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白细胞增多的临床特点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白细胞(WBC)和中性粒细胞(N)增高的临床特点.方法将138例AMI患者按WBC和N高低分为两组:A组49例,WBC(4.0~10.0)×109/L,并N<0.75;B组89例,WBC>10.0×109/L,并N≥0.75.对比其年龄、心功能和心肌酶的高低,并分析两组男性,合并高血压病和死亡所占的比例.结果①B组较A组心功能差,天门冬酸氨基转氨酶(AST)、肌酸激酶(CK)和乳酸脱氢酶(LDH)高,两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②B组较A组住院死亡率高,两组之间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WBC和N增高的AMI患者,心肌坏死面积大,心功能差,住院死亡率高.

    作者:王归真;李建刚;郭旭昌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重视临床微生物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临床微生物学诊断在感染性疾患及相关疾患的诊断、治疗、预防以及研究工作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我国临床微生物学诊断这一学科的发展相对滞后,与实验诊断学的其他分支专业相比,尚未受到应有的足够重视.该文就当前临床微生物检验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予以阐述.

    作者:许育;李闻捷;王辉;王靖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不育症精液与炎症尿道生殖道支原体检出及药敏的区别

    目的观察不育症精液与炎症尿道生殖道支原体检出及药敏的区别;方法采用解脲支原体(UU)和人型支原体(MH)培养鉴定计数药敏一体化法对312例不育症精液及348例前尿道生殖道炎患者局部分泌物进行支原体培养鉴定、计数,并作9种抗生素药物敏感性测定.结果女性生殖道支原体阳性率高于精液支原体阳性率及男性前尿道支原体阳性率(P<0.01),精液分离的支原体药物高敏率高于男性前尿道及女性生殖道分泌物分离的支原体(P<0.01),男性前尿道和女性生殖道分泌物分离的支原体药物高敏率和抗药率无显著差别;女性生殖道分泌物分离的支原体抗药率高于精液和男性前尿道分离的支原体(P<0.01),而精液与男性前尿道分泌物分离的支原体抗药率无显著差别.结论不育症精液支原体有较高阳性率,但低于女性生殖道.精液支原体抗菌谱与前尿道生殖道支原体抗菌谱有相似之处,药物敏感性高于前尿道生殖道支原体.

    作者:于军一;程守科;刘香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复方苦参注射液对巨噬细胞内NF-kB作用的研究

    目的探讨复方苦参注射液对硫乙醇酸盐(TG)激活的巨噬细胞内NF-kB表达的影响.方法给小鼠腹腔内注射硫乙醇酸盐(TG),3 d后取小鼠腹腔巨噬细胞(macrophage),进行离体培养,于培养液中加入三个不同剂量组的复方苦参注射液,观察巨噬细胞核内NF-kB(nuclear factor kappa B)的变化.结果复方苦参注射液能显著抑制巨噬细胞内NF-kB的活化,中剂量组与模型对照(control)组间NF-kB p65核移位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实验证实复方苦参注射液其抗炎症作用可能与它抑制巨噬细胞内NF-kB的活化作用有关.以上结果为临床应用复方苦参注射液的抗炎治疗提供了实验依据.

    作者:孙静文;张伟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两种核酸提取方法对血清HBV-DNA定量检测的影响

    目的比较二氧化硅吸附法与简易常用的煮沸裂解法提取样本核酸的差异,选择可靠的检测HBV-DNA提取方法.方法运用推荐的二氧化硅吸附法与简易常用的煮沸裂解法分别提取血清样本核酸模板,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FQ-PCR)检测HBV-DNA.结果共80例HBsAg阳性患者血清,二氧化硅吸附法检测其中有55例HBV-DNA阳性(>1000拷贝/ml定性为阳性),煮沸裂解法检测出41例阳性(均在上述55例中);两法都没有检测到25例(<1000拷贝/ml).比较41例两法都检测出的HBV-DNA定量(拷贝数/ml)对数换算值,二氧化硅吸附法(-x±s)为7.124±1.282,煮沸裂解法为5.198±1.311.统计分析表明,两种方法定性检出率差异明显:阳性符合率100%,阴性符合率64.1%,x2=12.07、P<0.005;定量检测值也具显著性差异,相关分析Y=0.947 7X+2.200 6,r=0.969 1,P<0.005;另外,对比10次重复提取核酸后HBV-DNA检测,二氧化硅吸附法的重复性(以CV计)4.24%明显优于煮沸裂解法11.4%.结论煮沸裂解法提取核酸模板虽然操作简单,但重复性、阳性检出率与检测值均较二氧化硅吸附法低,直接影响临床对HBV感染的诊断、冶疗以及疗效判断.建议弃用煮沸裂解法用以检测HBV-DNA.

    作者:许宏岳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NOVA CRT 16全自动电解质分析仪常见故障排除与保养

    NOVA CRT 16全自动电解质分析仪是美国NOVA生产的用于检测人体血液、尿液、脑脊液中的尿素、肌酐、葡萄糖、钾、钠、氯、总二氧化碳、同时计算出阴离子间隙、晶体渗透压的急诊分析仪器.它具有快速、准确、稳定、重复性好等特点,越来越受到检验科和临床科室的欢迎.但该仪器使用维护、保养及其它要求较高,经过两年多的使用,现将我们工作中常见故障处理及维护介绍如下.

    作者:徐文波;山德生;冯磊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AXSYM免疫发光仪的几点应用技巧

    AXSYM是ABBOTT公司生产的应用于超微量检测的化学发光分析仪,可对各类激素、糖类抗原、各种肿瘤标志物进行定量测定.其特点是速度快、灵敏度高、试剂稳定、无污染,但试剂昂贵.在两年多的工作中我们总结了几条经验,供同行参考.

    作者:邢自良;莫军;颜淑芩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HBV标志物的不同模式与HBV-DNA水平及肝功能酶学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即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S1抗原)其不同表达模式与HBV-DNA定量水平和肝功能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常规检测住院患者HBV标志物六项指标,并对不同表达模式分组检测HBV-DNA水平和肝功能相关酶学指标.结果 33例HBsAg、HBeAg、抗HBc阳性者,28例S1抗原阳性;38例HBsAg、抗HBe、抗HBc阳性者有15例S1抗原阳性;40例单纯抗HBe、抗HBc两项高滴度阳性者,有2例HBV-DNA阳性;12例肝功能相关酶学指标异常.结论 HBeAg和S1抗原同时存在与HBV-DNA含量呈正相关.单纯抗HBe、抗HBc两项高滴度阳性者具有隐匿性感染.

    作者:周峰;陈爱峡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应用基因芯片检测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变异

    目的探讨利用基因芯片技术检测乙型肝炎病毒(HBV)前C区/BCP区以及P区基因变异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基因芯片技术检测220例不同临床类型乙肝患者的血清前C区nt1896、1814,HBVC区基因启动予(BCP)nt1762和1764以及P区nt552、528位点的变异.结果 220份血清中未检出1例nt1814突变,nt1896变异率为19.09%(42/220).其中HBeAg阳性nt1896的变异率为21.4%(9/42),HBeAg阴性nt1896的变异率为78.6%(33/42),后者变异率显著高于前者.BCP双变异的检出率为69.09%(152/220),轻度、中度、重度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以及肝癌患者中BCP双变异的检出率分别为21.88%(7/32),66.67%(56/84),100%(28/28),100%(76/76).BCP双变异阳性与阴性组相比,ALT、AST、HBVDNA无明显差异,TBil、ALB、CHE相差有显著性.P区YMDD基序nt552、528位点变异率为5.45%(12/220).结论利用基因芯片对同一份标本可同时检测多位点的变异,快速方便,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侯远沛;朱春玲;宋丽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检验科信息化管理

    检验科信息化,又称实验室信息化(laboratory information system,LIS).是指用于医院检验科各部门(临床化学、临床免疫学、临床血液学、临床微生物学、临床基础检验等)及实验室业务和行政管理工作的计算机应用程序.把计算机技术融入检验科管理中,使检验科管理科学化、合理化、智能化,从而提高检验质量.

    作者:邵松;王嘉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TMS-1024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交叉污染及处理办法

    TMS-1024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是日本东京医疗株式会社生产的仪器,该仪器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进入中国各地区,因在国内的知名度并不高,所以在国内使用的客户也不多.我院是在2003年7月购买进了一台TMS-1024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开始的时候,我们发现该仪器在标本量不多或者测定项目较单一的情况下使用,发现它具有精密度和准确度好、操作简便、维护方便等优点.但是,当仪器总的检测项目较多并在满负荷工作情况下,我们发现有个别项目的测定结果受到严重的交叉污染,导致结果严重偏离真值,严重地影响检验质量和日常工作.在此介绍一下我们科使用该仪器时出现的交叉污染、空白错误和处理办法,以供有使用该仪器的同行们参考.

    作者:李奕才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Microlab F.A.M.E全自动酶免处理系统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

    Micro1ab F.A.M.E全自动酶免处理系统是瑞士HAMILTON公司生产的一套完全自动化的酶标处理系统,它可以执行ELISA试验中所有必需的处理步骤,同时该仪器也是一套开放系统,可同时处理各个厂商的不同ELISA试验项目,具有操作灵活简便、处理能力大及日常维护方便等特点.我站分别于2003年4月和2004年8月购进了两套F.A.M.E全自动酶免处理系统,经过一年多的使用,仪器总体状况良好,故障率相对较低,但在日常使用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常见故障,并积累了一些故障处理的经验,现将我们使用该仪器遇到的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总结如下:

    作者:周贵珍;段勇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COULTER JT-IR型血细胞分析仪试剂系统谎报处理

    血液细胞学检验是临床检验的重要项目,不仅应用于疾病的诊断,而且对疾病的治疗效果、预后观察也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近年来,随着光电技术在医学领域内的广泛应用,传统的手工计数法已被半自动及全自动血细胞计数仪所取代,这类仪器以其操作简便、快速、重复性好以及检测项目较多而被临床检验工作者所青睐.但是,仪器毕竟不是人脑,它只有在认真操作、仔细保养,使其在正常运行状态下,才能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在日常操作中,我们经常遇到各种各样的异常及假性报警提示,本文就COULTER JT-IR血细胞分析仪试剂系统假性报警的处理方法做一阐述.

    作者:王爱霞;袁秀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81例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实验室资料分析

    目的评价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的实验室特点.方法对1997年7月~2003年7月我院PNH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81例PNH患者中,常用的酸化血清溶血(Ham's)试验阳性率97.4%,蛇毒因子溶血(COF)试验阳性率为85.1%,蔗糖溶血试验阳性率为100%,微量补体溶血敏感试验(MCLST)阳性率为94.6%.结论多种溶血试验联合应用有助于PNH的诊断.

    作者:赵玉平;刘建国;徐艳;沈琳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判断骨髓有核细胞增生程度几种方法的比较

    目的探讨和比较判断骨髓有核细胞增生程度几种方法的准确性.方法对临床206份抗凝骨髓标本采用直接定量计数法和涂片染色后高倍镜视野观察有核细胞数;比较低倍镜法、成熟红细胞与有核细胞比值法、高倍镜视野法和直接定量计数法,对骨髓有核细胞高、中、低值标本的测试精度.结果 206份EDTA-K2抗凝的骨髓标本有核细胞直接定量计数,结果介于(5.0~770.0)×109/L之间,-x83.86×109/L;其中男性骨髓标本120例,有核细胞介于(5.0~388)×109/L之间,-x79.4×109/L,女性患者86例有核细胞介于(8.0~770)×109/L之间,(-x)94.2×109/L;高、中、低值骨髓标本有核细胞直接定量计数法,变异系数(CV)分别为0.061,0.061和0.096(平均CV0.073).4种方法,除方法1只能按五级增生法大体估计外,其它二种方法高、中、低值骨髓标本的平均CV分别为0.424,0.186.结论选用EDTA-K2抗凝骨髓并进行骨髓有核细胞直接定量计数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该法较目前国内传统方法准确性高、重复性好、便于操作,能满足现代临床血液学诊断、治疗和预后的需要.

    作者:李早荣;丘文干;吴合军;成军;孙长贵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主管:陕西省卫生厅

主办:陕西省临床检验中心,陕西省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