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英;张慧蓉;翟红玲
近年来,随着广谱抗生素、免疫抑制剂的应用及侵入性检查、介入等技术的开展和免疫缺陷病人的增加,使得真菌的感染不断增加,我们分析了我院2003年(1~12月)和2004年(1~6月)各类真菌培养阳性患者真菌感染的鉴定、药敏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赵雅;梁一琳;兰雅娴;李秀娥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分析总结获得性血友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检查结果,为临床诊治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对15例获得性血友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实验室结果以及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获得性血友病甲患者血浆FⅧ: C低下,抑制物筛选试验阳性,抑制物滴度为2~3 000 Bethesda单位.结论实验室结果对获得性血友病的诊断和治疗极其重要.
作者:田萌苏;田鹏;徐方运;于成龙;沈琳;杨仁池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评价免疫印迹法(IB)检测可提取核抗原(ENA)多肽抗体的性能.方法以检测抗ENA抗体中的抗U1RNP抗体为研究对象,用免疫印迹法(IB)和免疫双扩散法(ID)分别进行检测,以高特异的ID法检测结果为对照,统计IB法的符合率.结果用IB法检测抗U1RNP抗体有7种不同的蛋白质排列组合,其中以73,32,17.5 kDa三条蛋白带同时出现与ID法的符合率高(84.1%),而32 kDa的符合率低(30.7%),这两组的差异显著(P<0.01).结论单独采用IB法检测抗ENA抗体尚欠可靠,须结合其它方法,取长补短,提高ENA抗体检测的敏感性、特异性.
作者:朱钰钰;甘小丹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对糖化血红蛋白(HbAlc)免疫抑制比浊法(TINIA)测定的原理及自动化分析法的精密性、准确性等内容进行较深入的探讨,为临床提供方法学的支持.方法使用Roche公司生产的HbAlc免疫抑制比浊法试剂盒在OLYMPUSAU600全自动生化仪上建立分析参数,并以其正常参考范围、精密性、准确性、线性等内容进行测定.结果 HbAlc(%)正常参考范围(x-±2s)=4.85~6.13,HbAlc批内及批间CV(%)分别为2.44,1.99,4.55,4.91,Hb批内及批间CV(%)分别为1.61,2.04,3.83,3.95,线性范围HbAlc0.5~18.5 g/L,Hb60~220 g/L,回收率(%)HbAlc97.7~103.3,Hb97.4~102.9.结论此法测HbAlc(%)简便快速,结果准确可靠,是目前较为理想的方法.
作者:王向臣;曲建香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索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同时开通多实验项目的方法.方法利用单试剂空余的试剂位置,合理设置后开通实验项目.结果原厂家的参数与修改参数后的实验项目同时检测,结果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拥有46个可设置参数,仅能同时开通32项的日立7060,现在能开通所有可设置参数的实验项目.
作者:王兴林;冷继璋;张文秀 刊期: 2005年第04期
NOVA多功能血气分析仪H型具有9个电极,一根光导纤维,同时提供24项参数,操作简便、快速准确,适用急诊操作.我们在使用该仪器几年来,曾出现两例较为特殊故障,现介绍如下.
作者:李浩;秦晓燕;刘明琴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电泳法用于脂蛋白分析可追溯到1965年,Lee和Fredrickson用纸上电泳第一次成功分离了血浆脂蛋白[1],为高脂血症分型提供了依据,也有助于临床选择治疗方案.常用的分析方法可将脂蛋白分为几大类: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和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
作者:王忠慧;王惠民;王跃国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明确血小板衍生内皮细胞生长因子(PD-ECGF)水平的变化与肝癌存在、进展转移及预后的关系,确定PD-ECGF作为肝癌分期、转移及鉴别诊断指标的临床价值和实用意义,更好地指导临床对肝细胞癌患者选择佳治疗方案.方法选择正常对照组50例,慢性肝炎(CH)68例,肝硬化(HC)43例,肝细胞癌(HCC)62例(手术8例),采用ELISA法测定各组血浆PD-ECGF的浓度,并对8例手术标本用S-P免疫组化方法观察肝癌细胞PD-ECGF的表达.结果 HCC(Ⅰ、Ⅱ期)组血浆PD-ECGF水平(298.60±33.90 g/ml)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CH组(233.14±34.92pg/ml)、HC组(238.66±23.67pg/ml)与正常对照组(223.14±24.52gp/ml)之间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HCC(Ⅰ、Ⅱ期)与HCC(Ⅲ期)组(624.52±113.14gp/ml)之间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8例手术标本肝癌细胞PD-ECGF表达强阳性(3+)或阳性(2+),癌旁增生的肝细胞PD-ECGF弱阳性(+),正常肝细胞PD-ECGF弱阳性或阴性(+/-).结论血浆PD-ECGF水平可作为肝癌分期、转移、鉴别诊断及判断肝癌进展情况的一种标志物,对HCC的疗效观察并指导临床对肝细胞癌患者选择佳治疗方案有一定的指导性意义.
作者:李光兴;李文东;杨云燕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成人急性白血病(AL)的抗原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分析45例AL的免疫表型.结果 19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髓系抗原阳性表达率为16.3%,其中CD13为14.6%,CD33为8.4%,ALL髓系抗原阳性表达率的CR率明显低于髓系抗原阴性表达的CR率(分别为35.2%和69.7%).26例急性髓性白血病(AML)淋系抗原表达率为23.8%,其中CD7为12.4%,CD19为9.7%;AML淋系抗原阳性表达的CR率低于淋系抗原阴性表达的CR率(分别为41.6%和62.1%).结论急性白血病免疫表型使诊断更精细、确切,对判断预后、鉴别诊断等方面意义重大.
作者:梁建群;邹小立;舒峻 刊期: 2005年第04期
卫生检验是一类为卫生执法、卫生监督、疾病防治和科学研究提供客观依据的一项不可缺少工作,其实质就是通过实验对样品进行客观的、实事求是的评价,论证是否对人的健康产生潜在危害,探寻疾病根源以及为科研提供分析、推理的实验依据.卫生检验质量管理的主要目的就是保证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可靠性和科学性.因为一经卫生检验机构技术负责人签发的检验报告书即刻产生法律效力,而基层卫生防疫站每年有数千份检测报告书,数万个检测数据经签发而生效,因此这些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可靠性直接关系到卫生防疫工作的成效,笔者就卫生检验质量控制管理的若干问题进行以下论述.
作者:贺宏智;王力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血中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tatin C)浓度对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测定90例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NIDDM)血中Cystatin C的浓度,并与其尿中微量白蛋白(ALBU)含量进行比较.结果 NIDDM患者血中Cystatin C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其中血糖控制良好组Cystatin C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血糖控制良好组Cystatin C显著低于血糖控制不良组(P<0.05).NIDDM患者中,ALBU阳性率为26.66%,血中Cystatin C增高阳性率为48.88%,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5).结论 Cystatin C对于在糖尿病肾病(DN)早期诊断上有较高的检出率,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叶瑾;奚经巧;陶志华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尿液红细胞形态分型在肾性和非肾性血尿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取新鲜尿离心后留沉渣滴在载玻片上,用普通显微镜镜检,分别对178例肾病患者和163例非肾病患者的尿液进行红细胞形成学观察.结果在178例肾病患者血尿中红细胞形态多以Ⅰ、Ⅱ、Ⅲ型红细胞为主,与肾活检的诊断符合率可达96.7%,在163例非肾病患者血尿中,以均一形红细胞(0型红细胞)为主,与肾活检诊断符合率达92.6%.结论根据血尿中红细胞形态的变化程度和形态特征及红细胞形态分型,来判断肾性和非肾性血尿,对肾病的诊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苏明权;丁振若;郑善銮;岳乔红;杨柳;樊爱琳;郝晓柯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讨论不同的灰区设置对迈康准TM衣原体免疫试剂盒检测敏感度的影响.方法用罗氏PCR及Trinity公司的DFA做参照比较不同灰区设置情况下检测的敏感度和特异性.结果使用迈康准TM衣原体免疫试剂检测时,设置25%的灰区可以明显提高实验的敏感度(85.09%to 94.15%),而特异性降低不明显(99.63%to 97.84%),而工作量和成本增加不明显.结果衣原体感染筛查时,设置灰区可提高检测敏感性,对于及时发现传染源,有效地控制衣原体的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徐刚 刊期: 2005年第04期
我科于1992年引进瑞士产COBSA全自动生化仪,该机具有结果准确、操作简单、结构紧凑等优点,使用至今十二年,目前仍在正常使用.除履行的日周月的常规保养,还须注意一些仪器的报警和故障的排除,以保证工作的完成.现将我们的一些经验作一介绍,以供同行参考.
作者:邢喜龙;宋丽芳;张理华 刊期: 2005年第04期
自动酶标洗板机的应用使EIA实验洗板操作更加规范化.其洗板过程省时省力,自动洗板增加了实验室间的可比性.我科使用DENLEY WELL WASH4洗板机已多年,现将使用过程中的一些非元件性故障及处理方法介绍如下:
作者:魏权利;王小荣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苦味酸法和酶法检测血清肌酐水平的差异.方法用酶法和苦味酸法分别检测136份血清标本肌酐的水平,以酶法检测的值分为四组.结果 1组苦味酸法值高于酶法值(P<0.01);2、3组两种方法测得值基本相符(P>0.05);4组苦味酸法值低于酶法值(P<0.01).结论苦味酸法适应范围窄,干扰多;酶法适应范围宽,特异性强,干扰小.不同测定方法应建立不同参考值.
作者:屈引婷;王鸿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检测尿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中的临床意义.方法用间接酶联免疫法测定25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血、尿中(TGFβ1)的含量,并与15例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同时与血浆白蛋白浓度和24 h尿蛋白总量进行相关性比较.结果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的24 h尿蛋白总量明显高于实验对照组(P<0.01),而血清清蛋白含量明显低于实验组(P<0.01).尿中TGFβ1的含量也明显高于实验对照组.血TGFβ1的含量在实验组和对照组之间无显著差异.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尿TGFβ1含量与24 h尿蛋白含量(TP)呈明显正相关关系,TGFβ1=189.54+5.89×TP,(r=0.62,P<0.01),而尿中TGFβ1含量与血清清蛋白之间无明显相关关系(r=0.04,P>0.05).血TGFβ1和24 h尿蛋白总量及血清清蛋白之间却无明显的相关关系(r=0.13,r=0.19,P>0.05).结论检测尿中TGFβ1的含量有助于评价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发生和进展.
作者:曾瑜;陈明;王开正;张帆;邓正华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研究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外周血中白细胞介素2(IL-2)、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表达的变化规律,探讨其间相互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患者IL-2、sIL-2R的含量.结果高血压脑出血组IL-2含量(pg/ml)为67.76±32.62,与健康对照组(127.15±57.05)相比明显降低(P<0.01),sIL-2R含量(pg/ml)为96.91±50.14,与健康对照组(92.11±34.1)相比则明显升高(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出现免疫功能低下,临床检测患者IL-2、sIL-2R含量在高血压脑出血的发生、发展、治疗、转归及预后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作者:秋楠;党小军;张越林;缪星宇;许彦钢;王继军;杨军 刊期: 2005年第04期
乳腺球蛋白由于其乳腺组织特异性作为一个有希望的乳腺肿瘤标志物已讨论了近十年.该文综述了其分子结构,在肿瘤组织及其它组织中的表达、经淋巴结转移及检测方法.说明乳腺球蛋白的检测可能成为乳腺癌诊断及提示预后的重要工具.
作者:孟宪华;赵连根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住院病人发生腹泻原因分析,给临床治疗正确的提示.方法通过病人大便培养,了解病人肠道菌群状况.结果部分住院病人由于用药过多,免疫力低下,正常肠道菌群失调所致腹泻.结论临床医生注意保护病人的肠道菌群,至关重要.
作者:王建阳 刊期: 2005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