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永红;丛辉;鞠少卿;王跃国
传染性肺结核病在所有传染病中发病数列第一位,死亡数居第二位.WHO公布中国结核发病率居世界第二位,是全球22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结核病防控形势不容乐观,主要是检出不及时,检出率仅为39%,远远低于WHO70%的目标.检出和治愈病人是控制疫情有效的措施.
作者:金正国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受体(G-CSFR)基因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建立以18S rRNA基因为内参的实时荧光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相对定量方法,检测30例PBC患者和30例正常人PBMC中G-CSFR基因的相对表达量.结果 PBC患者PBMC中G-CSFR mRNA的△CT值为10.6±2.2,其相对表达量是正常对照组(8.9±0.4)的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CSFR基因在PBMC中的表达降低与PBC的发病密切相关,提示G-CSFR在PBC的发病中可能具有一定作用.
作者:杨再兴;梁艳;朱烨;李畅;曾贤铭;王燕;何铭君;仲人前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靶向survivin基因阻断后mRNA表达量的变化,以及在体外对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方法 应用分子克隆技术构建siRNA真核表达载体Pgenesil/sur;通过脂质体转染腺样囊性癌(salivary adenoid cystic carcinoma,SACC)细胞.采用RT-PCR技术检测转染前后survivin mRNA表达量以及表达抑制率.结果 转染后survivin mRNA表达水平-x±s(0.42±0.10)较转染前survivin mRNA表达水平(1.56±0.12)明显减低,P<0.05;在mRNA水平其表达抑制率为73.1%.转染空质粒载体Pgenesil-1 survivin mRNA表达水平(1.35±0.13)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靶向survivin siRNA能阻断肿瘤细胞survivin基因mRNA表达,并有效抑制体外培养的肿瘤细胞SACC-83的增殖作用.
作者:饶国洲;苟建重;李昂;杨麦贵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离心力对制备浓缩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响.方法 使用多联袋ACD-B采集抗凝全血400 ml,以不同的离心力制备浓缩血小板,测定用离心法制备浓缩血小板过程中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变化.结果 在1000×g 9 min轻离心组、4650×g 6 min重离心组、BC-PC法组及对照组的血小板聚集功能,组与组之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通过对离心法制备浓缩血小板过程中血小板聚集功能测定,表明离心力对血小板功能有明显的损害.
作者:洪兴金;徐月河;张起 刊期: 2006年第05期
ABX MICROS-60型血细胞分析仪具有测定参数多,分析速度快,结果准确,重复性好,性能相对稳定等优点.但在细胞分类方面存在一些问题,现将我科几年来使用中的体会综合如下,供同行参考.
作者:陆红;薛燕萍;李莉华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 通过参加美国病理家学会(CAP)的能力比对检验(PT),评价临床血液检验的水平,根据回报结果的分析,改进临床血液检验的质量.方法 将收到的CAP血细胞计数和形态辨认样本按照常规标本进行分析,在10个工作日内通过互联网报告结果给CAP,并及时对回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全血细胞分析12项3次中,有一次一个样本两项未合格,血细胞形态每次5个细胞参加评审,共3次中有一个细胞报告错误.结论 通过参加CAP能力比对检验,可对临床血液检验有了更好的监测和评价,进而提高实验室的整体水平.
作者:王悦;孙芾;王厚芳;柳杰 刊期: 2006年第05期
人类微小病毒B19(简称B19)由Cossart等[1]于1975年首先发现.B19是经呼吸道(鼻咽)正常传播,大约有50%的成年人可找到B19抗体.B19病毒可经血液和血液制品传播,并能产生人体免疫反应.2000年,WHO组织14个国家26个实验室完成一项合作研究一建立人类细小病毒B19DNA核酸扩增技术的国际标准[2].本文就B19病毒的生物学、流行病学、检测方法等研究现状做一综述.
作者:李娅娜;杨丽亚 刊期: 2006年第05期
Sysmex CA-500系列全自动血凝仪是我科四年前购置的,它测定速度快、项目全、结果准确、特异性高、质量控制理想、操作简便、收费价格满意等诸多优势,受到许多医院的青睐.特别是许多急诊患者得到了及时救治,为抢救生命赢得了宝贵的时间,为我院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但做为一台长期运行的仪器,在使用若干年后,总会出现些问题,现就我们几年来在使用CA-530型全自动血凝仪过程中,遇到的故障处置方法及日常保养介绍如下.
作者:尹卫东;王华峰;谢前进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 构建人源性丙肝病毒抗体轻链基因表达载体.方法通 过RT-PCR从丙肝病毒抗体强阳性的志愿者的外周血淋巴细胞中提取RNA,PCR扩增出人IgG轻链基因,将其克隆入噬菌粒pComb3中,构建人源性丙肝病毒抗体轻链表达载体,并利用相应的方法对噬菌体抗体库进行初步鉴定.结果 成功地构建了人源性丙肝病毒抗体轻链表达载体,酶切鉴定结果重组率达到88.8%.结论 人源性丙肝病毒抗体轻链基因表达载体是高效的,为下一步构建丙肝病毒抗体Fab段基因重组载体奠定了基础.
作者:代长青 刊期: 2006年第05期
1 病历简介 患者,男,56 y,汉族.在某县医院因消化道大出血,需输血,血型鉴定为AB型,输入AB型全血400ml仍出血不止,转入某市医院治疗,查血型为AB型,输入2 uAB型红细胞悬液和血浆200 ml,仍有出血,日后再次输血时交叉配血实验发现主侧凝集,复查血型时正反定型结果不一致,为查明原因,将血样送至我科,查血型为A型.
作者:陈晨;张献清;穆士杰;夏爱军;张宇宏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 以全自动血液分析计数法、血涂片计数法、草酸铵溶液直接计数法对血小板进行计数,探讨三种方法血小板计数偏低误差原因,以寻求理想的测定方法.方法 将412例血小板计数样本,分为血小板数(30~50)×109/L,(20~30)×109/L组,<20×109/L组及健康成人组,采集样本放置不同时间,以上述各种方法测定血小板数,并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 以采血样本放置60 min后计数结果较为稳定、准确.三种计数方法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在血小板计数<30×109/L两组中,发现EDTA盐依赖性血小板假性减少症.仪器法计数结果明显低于涂片法和手工法.结论 EDTA盐抗凝血、仪器法测定血小板数必须在采血后60 min开始计数,计数偏低、特别是<50×109/L时,需用涂片法和手工法加以复核,并观察血小板质和量的变化.必要时需作骨髓穿刺,观察巨核细胞及血小板数量和形态.当仪器法与手工法结果悬殊特别大时,应考虑为EDTA盐依赖性血小板假性减少症.
作者:程晖;刘更夫;袁桂荣;王文兰;左芳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生物信息学(Bioinformatics)是一门基于计算机和互联网的应用和信息科学的知识方法对生物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分析研究、处理和应用的交叉学科[1].它作为生命科学中的信息学科,将会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影响并带动相关学科的进步与融合,本文简要介绍生物信息学的研究内容及在输血医学研究中常用的生物信息资源.
作者:张献清;王波;吴道澄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 通过分析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血清中死亡相关蛋白激酶(DAPK)启动子区域甲基化的改变状况及其临床意义,寻找一种切实可行的检测方法 及肿瘤的生物标志物.方法运用改良的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技术,检测80例NSCLC患者血清DAPK基因启动因子区域甲基化的改变情况,并分析与临床病理资料的关系.结果 NSCLC患者血清DAPK基因甲基化检出率为31.3%(25/80),而正常对照组和良性肺部疾病组血清未检出DAPK基因甲基化,DAPK基因甲基化检出率与NSCLC病理类型、分期及转移状态无明显关系.结论 运用改进的MSP法检测血清中DAPK基因启动因子区域异常甲基化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检测DAPK基因甲基化可作NSCLC早期辅助诊断的分子标志物之一.
作者:林勍;于正洪;陈龙邦;唐永明;王晶 刊期: 2006年第05期
Sysmex UF-100是全自动的尿液有形成分分析仪,可对正常和异常的样本进行筛选,并能提示样本包含的异常项目,每小时大约分析100份样本,可显示5种不同的有形成分-RBC、WBC、EC、CAST和BAST,同时还可提供其它病理成分的提示信息(结晶,酵母样菌,病理管型,小圆细胞,精子),可提供精确的筛选,指导尿液异常的病人做进一步检查.现将我们在使用过程中保养体会及常见故障的排除方法介绍如下,以供同行参考.
作者:李芳;于学杰;李爱娟 刊期: 2006年第05期
我科在使用法国Lisa-5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过程中,发生了吸样探针与试剂盘碰撞而发生弯曲,由于吸样探针为特殊金属制成,可塑性差,难以复原,复原过程中发生了吸样探针断移,由于吸样探针价格昂贵,重新购置又不易及时获得,故我们采取以下方法修复吸样探针,效果满意.现将修复过程介绍于下.
作者:何平 刊期: 2006年第05期
为节省医院及患者的费用开支,我们对日本光电MEK公司生产的6318K血细胞分析仪的全套试剂进行了研制,与进口原装试剂做了各种对比,结果相似,并经我们3 y多的临床试用,获得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贵生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儿童巨细胞病毒(Human cytomegalovirus,HCMV)活动性感染与抽动-秽语综合征(Tourette's symdrome,TS)的关系.方法 离心分离64例抽动-秽语综合征患儿和40例正常儿童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和血浆,分别用免疫荧光法和定量PCR检测HCMV pp65抗原和HCMV DNA,并比较2种方法的一致性.结果 64例TS患儿HCMV pp65抗原有14例阳性,阳性率21.9%,40例正常儿童HCMV pp65抗原有1例阳性,阳性率2.5%,2组儿童HCMV感染率有显著性差异(x2=7.49,P<0.01).免疫荧光法和实时定量PCR有较好的一致性(89.1%).结论 抽动-秽语综合征儿童HCMV感染率显著高于正常儿童,HCMV活动性感染可能诱发抽动-秽语综合征.
作者:卢银平;董继华;刘朝 刊期: 2006年第05期
西格玛(希腊字母σ)在统计学中常用来表达数据的离散程度,即标准差.六西格玛(6σ)是一个衡量过程能力的尺度,表示该流程的实际结果相对于期望、平均或所要求的结果的偏离程度.六西格玛质量策略是建立在测量、试验和统计学基础上的现代质量管理方法.由摩托罗拉公司于1987年首创,作为全面满足客户需求的关键经营战略,经过十多年的发展逐渐被众多公司采用.六西格玛管理作为一种全新的管理模式,充分体现着量化科学管理的思想理念.在中国推广六西格玛,对众多企业来说,传统的经验式管理与现代化管理形成明显的观念冲突,医学实验室也存在着变革.所以,医学实验室管理的现代化首先是思想观念的现代化.六西格玛是医学实验室走向精细化科学管理的一个质量目标.
作者:潘莉兰 刊期: 2006年第05期
血型鉴定是输血前重要环节,鉴定结果正确与否,将直接影响输血安全,如何减少初检血型差错,不断制定有效改进措施,使检验结果更准确、可靠,是一项长期不懈的重要工作.
作者:沈大江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血清Ⅲ型前胶原(PCⅢ)水平与肝纤维化活跃程度的相关性及对肝细胞损伤程度的分级预示作用.方法 分别用放射免疫法(RIA)及自动生化仪化学法测定70例正常对照(仅测定了PCⅢ水平)、35例原发性肝癌、44例慢性中度乙肝、37例肝硬化及26例慢性重度乙肝患者血清中Ⅲ型前胶原(PCⅢ)和其它常规肝功能项目(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总蛋白、清蛋白)水平及四种肝功能相关酶(ALT、AST、γ-GT、AKP)活性,分析不同组血清PCⅢ水平与肝纤维化活跃程度的关系及其它测定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①血清PCⅢ(μg/L)水平依次为:慢性重度乙肝患者(n=26,446.29±250.81)>肝硬化(n=37,231.87±140.94)>慢性中度乙肝患者(n=44,225.07±150.31)>原发性肝癌(n=35,216.25±134.75)>正常对照(n=70,122.56±92.94);②慢性重度乙肝组血清PCⅢ水平与总胆红素及直接胆红素呈显著正相关(均P<0.01);③肝硬化组未查见PCⅢ水平与其它指标的相关性;④慢性中度乙肝组血清PCⅢ水平与清蛋白(ALB)水平呈负相关、与AST活性呈正相关(均P<0.05);⑤原发性肝癌组血清PCⅢ水平与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水平及AST、AKP活性均呈显著正相关,与清蛋白水平呈显著负相关(均P<0.01).结论 ①血清PCⅢ水平可以反映肝纤维化的活跃程度,有助于肝细胞损伤程度的血清学分级;②慢性重度乙肝组较之陈旧性肝纤维化的肝硬化患者,PCⅢ代谢更为活跃,肝纤维化演变更为敏感.
作者:王辉;惠小阳;李闻捷;许育;范华杰;杜大海 刊期: 2006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