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As2O3影响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细胞VEGF,MMP-2 mRNA表达的实验研究

连小赟;苗玉迪;魏绪仓;王一;张玎;王岐山

关键词: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基质金属蛋白酶2, As2O3
摘要:目的 研究As2O3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骨髓单个核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mRNA及培养上清VEGF蛋白表达的影响作用,从而对白血病的发病机制及As2O3的作用机制进行探讨.方法 用RT-PCR技术检测20例CML患者与5例正常人骨髓细胞MMP-2,VEGF mRNA的表达.用ELlSA方法检测20例CML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经As2O3作用前、后培养上清液VEGF水平的变化,用RT-PCR法检测VEGF,MMP-2 mRNA表达阳性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mRNA含量的变化.结果 CML患者VEGF,MMP-2 mRNA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者,5×10-6mol/L As2O3可明显下调CML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培养上清VEGF蛋白的表达(P<0.05);As2O3对骨髓单个核细胞VEGF,MMP-2 mRNA的表达有下调作用,并为剂量依赖性.结论 CML中VEGF与MMP-2 mRNA表达异常增高.As2O3下调白血病细胞vEGF,MMP-2的表达可能是其抗白血病作用的机制之一.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质控血浆-x-R图与患者数据均值共同用于凝血试验的室内质控

    目的 探讨患者均值与质控血浆x-R图在凝血试验室内质控中的应用.方法 利用正态均值法计算患者均值控制限,将位于患者数据接受限内的患者数据以20例为一组计算均值并与均值控制限比较.计算每天若干个质控血浆结果 的均值-x及极差(R)并绘制Levey-Jennings质拉图.结果 1w内的患者均值有3次超出控制限,经分析1次为样本原因,2次为试剂原因.2 w内质控血浆值有1次出控,原因是质控血浆复溶时间过长.x图无失控,R图的1次失控是由于当天的第一个质控值过高所致.结论 将患者均值与质控血浆x-R图共同用于凝血试验的室内质控不仅能有效提示分析中系统误差与随机误差,而且对分析前的质量控制也具有较好的作用.

    作者:钱厚明;丁家华;赵江燕;周冰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Alu-PCR用于非小细胞肺癌手术患者预后的研究

    目的 建立Alu-PCR DNA指纹分析方法,研究癌组织DNA指纹改变在临床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手术预后中的意义.方法 收集24例临床确诊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手术切除之新鲜肿瘤组织和距离肿瘤边缘5 cm以上之正常肺组织,以及7例非肿瘤肺组织和10例正常体检者的外周血白细胞.用酚/氯仿抽提法提取其DNA,以Alu特异性引物,扩增Alu序列之间的基因组,得到肿瘤和正常组织的DNA指纹,井对患者手术后随访,现察DNA指纹的改变在患者预后中的意义.结果 实验中7例正常肺组织(非肿瘤)和10例正常体检者外周白细胞,用AIu-PCR方法所产生的DNA指纹条带呈单态性,作为指纹分析中的正常对照;24例肺癌临床标本中,有12例肿瘤组织DNA指纹与正常组织指纹有差别,占50%,表现为DNA条带的缺失、增加和条带强度的差异.未能获得能提示患者预后情况的特异性的指纹条带;DNA指纹有改变的患者(10例)术后1年死亡率(80%)显著高于DNA指纹未改变者(9倒)术后1年死亡率(22.2%)(x2=6.343,P=0.023).结论 采用Alu-PCR方法所得到的临床非小细胞肺癌肿瘤组织的DNA指纹改变是多样性的,未能发现提示预后的特异性的指纹条带;Alu-PCR指纹分析提示,DNA指纹有改变的患者预后比没有改变的患者预后差.

    作者:史燕顺;潘世扬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Sysmex KX-21血细胞分析仪空气过滤器致管道堵塞及处理

    日本希森美康公司生产的Sysmex KX-21三分类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因为它从设计上把液路系统和气路系统分开减少了故障的发生率,并且利用高压电灼烧产生的空气锤进行排阻降低了阻孔的产生,但它仍然会出现一些同题.近期出现一次较特殊的故障,现将其故障表现及处理过程作一介绍,以供同专业人员参考.

    作者:陈言伟;宋爱玲;郭虹霞;王朝鑫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狼疮肾炎相关血清学指标的研究进展

    狼疮肾炎(lupus nephritis,LN)是SLE常见的临床表现.SLE患者的血清中某些自身抗体的滴度增加与LN有一定的相关性,这些指标可能是构成LN的危险因素.人们还发现抗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也参与了肾损害.近年来,研究发现狼疮肾炎患者血清中可出现DNase I活性下降、抗SAP抗体、抗C1q抗体阳性及分泌型IgM的缺失,这些因素形成免疫稳态的紊乱,造成肾组织的免疫沉积和炎性反应,是促成狼疮肾炎的危险因素.各项血清学指标联合应用可提高狼疮肾炎的预测风险率,为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提供帮助.

    作者:栾海霞;李永哲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用枣豆平板做苛养菌药敏试验的研究

    目的用自制无血M-H平板做苛养菌的药敏试验,解决乡镇卫生院因血源缺乏,难以开展细菌常规培养和苛养菌药敏试验的因难.方法用多种中药单味和配伍后加入M-H琼脂,做多种细菌(包括4个药敏试验质控菌株)的药敏试验,并与M-H平板和M-H血平板进行比较.结果枣豆平板上多种苛养菌经24 h培养出现明显抑菌环,与M-H血平板比较,经配对t检验,P>0.05,差异无统计学显著性意义.非苛养菌在该平板上7 h培养出现可测量抑菌环,优于M-H平板.结论在缺乏血液培养基的乡镇卫生院,枣豆平板可用于苛养菌和非苛养菌的药敏试验.

    作者:苏盛通;陈惠业;庞璐;吴博文;许潘健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洁悠神长效喷雾敷料抗菌作用的临床细菌学研究

    目的 观察洁悠神长效喷雾敷料对口腔癌瘤患者术后口腔菌群的影响,为临床治疗和预防感染提供参考.方法 对64例(男性34例,女性30例)口腔癌瘤患者术创部应用洁悠神长效喷雾敷料,在用药前和用药后分别采集标本进行细菌检测,分析细菌检出量、检出率和构成比的变化.结果 用药后患者术创部的需氧菌落数及男性组厌氧菌落数明显低于使用前(P<0.05),女性组的厌氧菌落数虽有一定量减少,但无统计学意义.链球菌属、葡萄球菌属及韦荣菌属治疗前、后的阳性检出率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39.06%,17.19%;4.69%,1.56%;34.37%,15.63%),其它细菌的检出率、量虽有减少,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洁悠神长效喷雾敷料对链球菌属、葡萄球菌属及韦荣菌属等菌有抑制作用,是一种局部治疗和预防口腔癌瘤患者术创感染的有效抗菌敷料.

    作者:符义富;傅尧;游丽萍;曾以周;周炳荣;杨卫东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冠心病患者血清脂联素和超敏C-反应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清脂联素(APN)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改变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148例疑诊冠心病的患者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根据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和非冠心病组,分别对其血清进行脂联素和超敏C反应蛋白的测定,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冠心病患者血清APN水平(7.42±2.63 mg/L)显著低于对照组(13.12±2.87mg/L),而hs-CRP(9.62±3.12 mg/L)显著高于对照组(1.42±0.44 mg/L),两者之间呈负相关(r=-0.38,P<0.05).结论 检测hs-CRP和APN对冠心病的辅助诊断、疗效观察及预后判断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戴丽萍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双相培养基检测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方法及评价

    目的 为了准确、简便地鉴定临床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方法 根据泌尿生殖道支原体生物学特性,研制一种双相培养基,利用液相培养基颜色改变和固相培养基上菌落形态鉴定泌尿生殖道支原体.结果 用该方法检测2株标准支原体结果正确;检测156例临床泌尿生殖道标本中支原体与IST2检测结果的符合率为97.4%.结论 运用双相培养基能提高检测泌尿生殖道支原体的特异度和敏感度.

    作者:张银旺;荣媛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46,XY女性性反转患者的细胞和分子遗传学检测

    目的确诊46,XY女性性反转病例,研究SRY基因在性分化中的作用.方法运用细胞遗传学核型分析技术,结合PCR技术检测外周血SRY基因,并用FISH技术进一步证实该先证者的染色体核型.结果确诊一例具有子宫和卵巢发育的性反转病例,其核型为46,XY,SRY(-).结论 SRY基因检测比外周血核型更能预示睾丸组织的存在,人类性分化遗传调控不仅只是SRY基因起作用,还有其它基因起作用.

    作者:陈亚军;史桂兰;赵春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婴幼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淋巴细胞亚群的改变

    目的 研究婴幼儿上呼吸道感染时细胞免疫状况的变化情况.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及正常对照组外周血Th1和Th2的百分率,CD4+与CD8+细胞百分率,CD4+/CD8+比值及CD19+和CD19+CD23+的表达水平,以探讨婴幼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及B淋巴细胞的活化状况.结果 上呼吸道感染的患儿的外周血Th1,Th2的细胞百分率(13.15%±6.23%及4.57%±3.10%)均显著高于对照组(7.14%±5.09%及2.03%±0.95%),患儿组CD4+细胞百分率亦较对照组为高(P<0.05),CD8+,CD4+/CD8+比值均与正常对照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CD19+与CD19+CD23+的表达阳性率无明显升高.结论 婴幼儿上呼吸道感染时可活化T辅助淋巴细胞亚群,表现为Th1和Th2细胞百分率均增加,Th1和Th2细胞免疫反应增强,而B淋巴细胞状况无明显改变.

    作者:岳乔红;杨柳;苏明权;马越云;郝晓柯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NaIO4有机药物的化学发光行为研究

    研究了无机含氧酸NaIO4氧化有机物的化学发光行为,发现H3PO4介质中,NaIO4氧化H2O2会产生弱的化学发光,某些本身具有荧光的物质或多羟基酚类物质存在于这个化学发光反应体系中时,能不同程度地增强体系的发光强度.实验还观察到,一些在体系中反应但不产生发光信号或发光信号很弱物质的试液在沸水浴中加热5~10 min,或在试液中加入少量Cu2+或Fe2+并在适当温度下水浴加热5~8 min后,反应会伴随着强烈的发光信号.据此,建立了NaIO4-H3PO4-H2O2-有机物化学发光新体系,结合流动注射技术建立了利用该体系进行药物分析的化学发光新分析法.方法的线性范围在1.0×10-9~5.0×10-6g/ml之间,检出限高可达4.7×10-10g/ml,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在2.5%~3.7%(n=11)之间.

    作者:聂峰;翟宝清;吴迎春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单管多重PCR技术快速检测四种性传播疾病的病原菌

    目的 建立一种简单快速、准确可靠,能同时检测淋病奈瑟菌(NG)、人型支原体(MH)、沙眼衣原体(CT)、解脲支原体(UU)四种病原菌DNA的方法并用于临床标本的检测.方法 同时采用以聚合酶链技术(PCR)为基础的单管多重PCR技术、荧光定量PCR技术、EIA技术和微生物培养对185例门诊可疑标本进行双盲实验,并以荧光定量PCR技术加另一种检测技术作为金标准,对单管多重PCR技术检测性传播疾病(STD)病原菌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扣重复性进行评价.结果 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加另一种检测技术鉴定出来的119例STD阳性(包括40例混合感染)和66例STD阴性病例与单管多重PCR技术鉴定所得结果符合.该法的敏感度、特异度和符合率分另4为10-9fg/μl,100%,98.3%;18份临床标本连续5d的重复性良好.结论 单管多重PCR技术作为检测STD单与多重感染的技术手段,具有简便快速、准确可靠、经济适用等优点,为临床诊断提供了一种新的检测方法.

    作者:唐文志;周玉球;张永良;刘伟;蔡桂丰;戴小波;谭星蓉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弥漫性结缔组织疾病与动脉粥样硬化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弥漫性结缔组织疾病(CTD)与动脉粥样硬化(AS)发生发展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常规方法分别检测88例结缔组织疾病患者、69例疾病对照组患者及29例健康体检者血脂水平、血清hs-CRP和Hcy水平,对上述各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①与正常对照组和疾病对照组相比,CTD患者组血清TC,TG,LDL-C水平显著增高;HDL-C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显著降低(P=0.043).②CTD患者血清hs-CRP显著高于疾病对照组(P=0.001)和正常对熙组(P=0.002),且与HDL-C,ApoA1水平负相关.③CTD患者血清Hcy水平高于疾病对照组(P=0.044)与健康对照组(P=0.0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与血清脂质、hs-CRP无显著相关性.结论 CTD患者存在严重血脂代谢紊乱,炎性指标升高,同时具有高Hcy血症.结果提示CTD与ASCVD密切相关,且为治疗CTD相关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提供相应证据.

    作者:寿玮龄;李永哲;包书萌;张海莹;刘志肖;佟大伟;张蜀澜;胡朝军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胸腔积液C反应蛋白测定的临床价值

    目的 探讨胸腔积液快速C反应蛋白(CRP)测定在炎性胸腔积液及恶性胸腔积泣鉴别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免疫比浊法,使用快速CRP检测仪(QuikRead 101)测定12例炎性胸腔积液、19例恶性胸腔积泣中的CRP浓度,并进行分析.结果 炎性胸腔积液组CRP浓度(71.75±46.38 mg/L)显著高于恶性胸腔积液组(7.53±8.24 mg/L)(t=5.94,P<0.01).以CRP浓度>10 mg/L为阳性诊断标准,炎性胸腔积液组CRP阳性率(91.7%)显著高于恶性胸腔积液组(15.8%)(x2=17.09,P<0.01).结论 胸腔积液CRP浓度测定可作为炎性胸腔积液与恶性胸腔积液鉴别诊断的一个参考指标,胸腔积液CRP的测定对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潘文洁;杜鹏;刘蕊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血清CEA,CA125,NSE,CYFRA21-1联合检测对肺癌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血清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125)、细胞角蛋白片段21-1(CYFRA21-1)、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联合检测对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电化学发光法对78例肺癌(其中鳞癌30例,腺癌28例,小细胞癌20例)、45例肺部良性病患者和36例健康人血清进行分析.结果 肺癌患者血清4种肿瘤标志物含量明显高于肺部良性疾病组(P<0.05)和健康对照组(P<0.01).肺癌组经病理分型后,NSE在小细胞肺癌中的水平明显高于其他类型的肺癌(P<0.05);CYFRA21-1的水平在鳞癌中升高尤为明显(P<0.05);CEA的水平在腺癌中显著升高(P<0.05).4种肿瘤标志物单项检测时,特异度较高(82.22%~95.56%),但敏感度不是很高(38.46%~56.41%).联合检测后,可提高肺癌的阳性检出率(64.10%).结论 CEA,CA125,NSE和CYFRA21-1对肺癌有一定的辅助诊断价值,且CEA,NSE和CYFRA21-1对不同组织类型肺癌均有一定诊断价值,联合检测可提高对肺癌的阳性诊断.

    作者:黄芳;耿燕;李婷婷;张西英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SYBR Green I实时荧光定量多重PCR快速筛查葡萄球菌中常见大环内酯类耐药基因

    目的 评价SYBR Green I实时荧光定量多重PCR结合熔解曲线分析快速筛查葡萄球菌常见大环内酯类耐药基因的可行性,利用此筛查方法了解深圳地区葡萄球菌中大环内酯类耐药基因的分布情况.方法 选取经测序鉴定携带有大环内酯类耐药基因ermA,ermB,ermC,msrA的葡萄球菌,用一个包括这四种耐药基因引物的SYBR Gteen I多重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经荧光定量曲线和熔解温度曲线(Tm值)确证和反应条件优化后建立针对大环内酯类常见耐药基因的初筛体系;随机选取临床136株葡萄球菌,利用此初筛体系对136株葡萄球菌是否携带常见大环内酯类耐药基因进行检测,并对检测结果和表型、电泳、测序结果进行比较,从而对此方法进行评价.对携带有大环内酯类耐药基因的细菌进行基因型别的鉴定,以了解大环内酯类耐药基因的分布情况.结果 此SYBR Green I实时荧光定量多重PCR初筛体系检测葡萄球菌常见大环内酯类耐药基因与表型检测比较达到94.8%(129/136)的一致性,与琼脂糖凝胶电泳结果和测序结果比较达到100%的一致性.136株葡萄球菌检出msrA,ermA,ermB,ermC四种耐药基因,耐药基因总检出率为75.7%(103/136),并发现多株携带多种大环内酯类耐药基因的葡萄球菌.结论 SYBR Green I实时荧光定量多重PCR可以快速准确地筛查葡萄球菌是否携带有常见的大环内酯类耐药基因;深圳地区葡萄球菌大环内酯类耐药率较高,主要耐药基因是ermC 56.6%(77/136),msrA24.2%(33/136),ermA12.5%(17/136).

    作者:夏成静;黄烈;陆学东;刘键;杨来智;张海燕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2006~2007年度中国西北地区十家临床教学医院嗜血杆菌耐药监测

    目的 分析中国西北地区十家教学医院2006~2007年度临床分离嗜血杆菌的耐药状况.方法 常规方法培养分离医院内感染病原菌,并应用半自动或全自动细菌鉴定分析仪鉴定到种,药敏试验方法按CLSI规定的标准进行.采用WHONET5.4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 2006~2007年度西北地区105教学医院共分离出嗜血杆菌356株,其中流感嗜血杆菌112株,副流感嗜血杆菌134株,溶血性嗜血杆菌89株,副溶血性嗜血杆菌21株.药敏监测结果显示,流感嗜血杆菌、副流感嗜血杆菌均对复方新诺明、氨苄西林、环丙沙星高度耐药,耐药率分别为72.4%,42.6%,34.6%和51.1%,32.1%,35%,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完全敏感;溶血性嗜血杆菌、副溶血性嗜血杆菌均对氨曲南、氨苄西林、头孢曲松高度耐药,对左氧氟沙星、头孢呋新、氨苄西林/舒巴坦较敏感.结论 嗜血杆菌对多种抗生素的耐药呈现明显上升趋势,开展不间断的完整的耐药监测,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对于控制耐药菌株快速上升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家云;徐修礼;樊新;郝晓柯;孙怡群;杨佩红;牟立东;赵志军;魏莲花;常威;孟灵;周海凤;黄文辉;韩艳;季平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血脂异常与高尿酸血症的相关探讨

    目的 了解血脂异常患者血尿酸含量变化和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血脂异常患者335例,其中男162例,女173例,年龄35~55岁,以体检无血脂异常健康人群376名为对照组.结果 血脂异常组有64例(19.1%)和对照组有8例(2.13%)血尿酸(UA)≥420μmol/L,两组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意义(P<0.001),其中血脂异常高尿酸患病率男性比例高于女性(0.05

    作者:丁丽;马列婷;张阳;崔喜赟;党沛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6σ质量管理体系在临床化学分析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以Beckman LX20全自动生化分析系统为平台,进行6σ质量管理体系在临床化学分析中的应用研究,证明6σ质量标准能指导临床化学检验更系统、深入地进行全面质量管理,更好地为临床诊疗服务.方法 ①用Beckman公司提供的Beckman LX2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及配套试荆构建LX20分析系统;以Beckman公司提供的校准液及低、中、高定值质控物对该分析系统进行溯源、校准、系统证实.②确定该系统检测有可溯源性,校准通过,系统证实可靠.③低、中、高定值质控物连续测定30 d,计算各检测项目的x,s以及与各项目定值的偏差bias(bias=x-T);根据CLIA'88查找各参数的大允许误差(TEa).④根据公式σ=(TEa-bias)/s计算其各参数的σ值.结果 低值各项目σ值在4.2~7.3之间,中值各项目σ值在4.4~7.6之间,高值各项目σ值在4.1~9.3之间.结论 6σ质量标准能指导实验室人员在临床化学检验方面更系统、深入地进行全面质量管理.

    作者:莫凡;黄与双;赵洁;韦宁;何英;陆学东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As2O3影响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细胞VEGF,MMP-2 mRNA表达的实验研究

    目的 研究As2O3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骨髓单个核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mRNA及培养上清VEGF蛋白表达的影响作用,从而对白血病的发病机制及As2O3的作用机制进行探讨.方法 用RT-PCR技术检测20例CML患者与5例正常人骨髓细胞MMP-2,VEGF mRNA的表达.用ELlSA方法检测20例CML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经As2O3作用前、后培养上清液VEGF水平的变化,用RT-PCR法检测VEGF,MMP-2 mRNA表达阳性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mRNA含量的变化.结果 CML患者VEGF,MMP-2 mRNA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者,5×10-6mol/L As2O3可明显下调CML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培养上清VEGF蛋白的表达(P<0.05);As2O3对骨髓单个核细胞VEGF,MMP-2 mRNA的表达有下调作用,并为剂量依赖性.结论 CML中VEGF与MMP-2 mRNA表达异常增高.As2O3下调白血病细胞vEGF,MMP-2的表达可能是其抗白血病作用的机制之一.

    作者:连小赟;苗玉迪;魏绪仓;王一;张玎;王岐山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主管:陕西省卫生厅

主办:陕西省临床检验中心,陕西省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