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流式细胞术检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血小板微粒

何敖林;陈军浩;方莹

关键词:CD61, AnnexinV, 血小板微粒, 流式细胞术,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摘要:目的 建立CD61与Annexin V双染法检测外周血中循环血小板微粒的方法,探讨血小板微粒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使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了12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和15例健康对照者外周血中血小板微粒的含量.采用CD61与Annexin V双染法,CD61弱阳性并且Annexin V强阳性者定义为血小板微粒,分析血小板微粒的百分含量.结果 CD61与Annexin V双染法能够清楚地区分出富血小板血浆中血小板微粒.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血小板微粒为12.3%士5.4%,健康对照组为1.1%士0.3%,P<0.05,差异显著.结论 CD61与AnnexinV双染法能够准确检出外周血中循环的血小板微粒.血小板微粒检测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中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PLS-F200B型微量速测血浆黏度计的性能观察与维护改进

    PLS-F200B型微量速测血浆黏度计(一种毛细管黏度计),适用于血浆(牛顿流体)黏度的检测.现将两年来对其一些性能的观察和日常维护方面的一点改进,介绍如下.

    作者:陈则清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TRFIA与ELISA法检测乙肝病毒血清学标志物结果的比较

    目的 探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测定法(TRFIA)定量检测乙型肝炎血清学标志物(HBV M)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定性检测HBV M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TRFIA和ELISA法分别检测161份血清标本HBV M.结果 对于高浓度的HBV M血清,两种方法检出率有较高的一致性,但是对于稍高于临界值的血清,TRFIA检出率明显高于ELISA.结论 TRFIA检测HBV M比ELISA法敏感.

    作者:黄宪章;石文;庄俊华;丁海明;潘婉仪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用于肺泡灌洗液中白细胞的检测方法

    目的 探讨UF-100型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测定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白细胞的价值.方法 采用该仪器和手工计数法分别测定肺泡灌洗液白细胞的重复性和携带互染率;并对47例灌洗液标本分别测定白细胞,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重复性试验变异系数为1.3%~3.6%;互染率为1.6%;两种方法测定肺泡灌洗液白细胞计数高度正相关(r=0.889,P<0.01).结论 用UF-100型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测定肺泡灌洗液白细胞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重复性好及互染率低等优点.

    作者:于笑难;孟冬娅;薛文成;汲森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HIV抗体外部对照质控血清的制备及评估

    目的 制备HIV抗体弱阳性外部对照质控血清并进行评估.方法 利用HIV抗体试剂盒中的阳性对照与正常人血清按一定比例混合,制备质控血清.ELISA法进行质控效果和稳定性检验.结果 ①在室内质控方面:自制质控血清与万泰公司质控血清有相似的效果.②稳定性检验:质控血清在4℃保存至少稳定2 mo,室温保存稳定1 mo,-20℃冻存至少稳定1 y.③反复冻融和加入硫柳汞对检测结果没有影响.结论 质控血清制备方法简便,易于保存,从质控效果和稳定性两方面评估符合国家质控物要求,可用于HIV抗体检测的室内质控.

    作者:张桂芳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POCT-即时检验仪器的应用与质量控制

    POCT-即时检验是目前检验医学发展为迅速的领域[1].它的快速发展顺应了目前高效、快节奏的工作方式,满足了人们在时间上的需求,可使病人尽早得到诊断和治疗,促使检验医学仪器的发展出现了大型自动化和小型POCT两极发展的趋势.

    作者:董明国;石应元;胡家培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流式细胞术检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血小板微粒

    目的 建立CD61与Annexin V双染法检测外周血中循环血小板微粒的方法,探讨血小板微粒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使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了12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和15例健康对照者外周血中血小板微粒的含量.采用CD61与Annexin V双染法,CD61弱阳性并且Annexin V强阳性者定义为血小板微粒,分析血小板微粒的百分含量.结果 CD61与Annexin V双染法能够清楚地区分出富血小板血浆中血小板微粒.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血小板微粒为12.3%士5.4%,健康对照组为1.1%士0.3%,P<0.05,差异显著.结论 CD61与AnnexinV双染法能够准确检出外周血中循环的血小板微粒.血小板微粒检测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中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何敖林;陈军浩;方莹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糖化血红蛋白与妊娠期糖尿病的筛查

    目的 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lc)在妊娠期糖尿病(GDM)筛查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 对395例围产期门诊病人和60例无糖尿病未妊娠妇女(正常对照组)分别进行空腹血糖(FPG)测定、HbAlc潮定和口服糖负荷试验(OGCT)三项检查,根据临床诊断将围产期妇女分为GDM组和非GDM组.结果 GDM组29例,非GDM组有366例;非GDM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FPG,OGCT和HbAlc水平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GDM组FPG,OGCT,HbAlc水平与非GDM组比较均明显升高,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GDM组FPG,OGCT,HbAlc阳性率分别为37.9%,79.3%,93.1%;HbAlc在GDM筛查中敏感性、特异性、可靠性、阳性预示值分别为93.1%,98.4%,98.0%,81.8%,均明显高于FPG和OGCT.结论 HbAlc水平测定具有快速、简便、准确、取血量少的特点,并且不易受其它因素的影响,可作为临床GDM诊断筛查的指标.

    作者:石胜;熊燕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结核分枝杆菌Ag85A在大肠埃希菌中的表达与纯化

    目的 在大肠埃希菌中表达、纯化结核分枝杆菌Ag85A蛋白,探讨Ag85A蛋白作为候选疫苗用于结核免疫预防和治疗的可行性.方法 扩增人结核分枝杆菌Ag85A基因序列,将结核分枝杆菌Ag85A的全长cDNA插入到原核表达载体pGEX-4T-1中,构建成Ag85A重组质粒.将重组质粒转入大肠埃希菌BL21并以IPTG诱导表达,经SDS-PAGE和Western-blot鉴定大肠埃希菌表达的重组蛋白.结果 成功克隆了结核分枝杆菌Ag85A,获得了pGEX4T-Ag85A重组子,Ag85A在大肠埃希菌中实现了稳定表达,表达的蛋白条带大小约32 kD,与预期结果 相符.结论 成功地对结核分枝杆菌免疫保护性抗原Ag85A进行了基因克隆与表达,为进一步研究其在结核病新型疫苗研制中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作者:蒋天舒;娄加陶;周晔;陈燕;陈波;谷明莉;仲人前;邓安梅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CLOUTER流式细胞仪几类常见故障的排除和预防措施

    随着免疫学和细胞化学、单克隆抗体等技术的发展,流式细胞仪在许多大中型医院及科研单位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作者:董荔红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TBA-4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交叉污染探析

    随着检验医学的不断发展,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及其配套试剂已被实验室广泛地运用,同时交叉污染也倍受人们的关注.笔者在用东芝TBA-4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试中发现,CO2-CP测定对血糖测定有明显的正干扰.

    作者:王新平;段建林;池慧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端粒酶活性和DNA异倍体及癌胚抗原联检实验诊断恶性胸腔积液

    目的 评价联合检测胸腔积液中端粒酶活性(TA)、DNA异倍体和癌胚抗原(CEA)对实验诊断恶性胸腔积液的价值.方法 应用端粒末端重复序列扩增-杂交-酶联免疫分析检测TA、流式细胞术检测DNA异倍体,应用磁性抗体分离酶免疫测定法检测CEA.比较单指标与指标联检的差别.结果 单指标鉴别诊断恶性与良性胸腔积液的特异度、敏感度、准确率分别为.端粒酶0.961,0.800,0.870;DNA异倍体0.937,0.752,0.832;CEA 0.898,0.515,0.682.联合检测上述指标鉴别诊断恶性与良性胸腔积液的特异度、敏感度、准确率分别为:TA+CEA 0.866,0.824,0.842;DNA异倍体+CEA 0.843,0.776,0.805,TA+DNA异倍体0.906,0.867,0.884;TA+DNA异倍体+CEA 0.803,0.891,0.853.结论 联合检测可进一步提高诊断恶性胸腔积液的敏感度和准确度,但可轻度降低特异性,其中以TA+DNA异倍体联检效果佳,而联合TA与CEA的效果不理想.

    作者:杨林瀛;卢云涛;薛承岩;杜新生;刘怀深;孙立新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BECKMAN CX5△全自动生化仪测试项目交叉污染的处理体会

    该文总结了BECKMAN CX5△全自动生化仪测试项目交叉污染的各种处理方法,包括冲洗样品针和试剂针内部;调整针的水平位置,清洗冲洗组件及冲洗站管道;更换胶擦;清洁针头冲洗液塑料瓶并更换过滤器;检查水质,更换滤芯;冲洗样品针及试剂针进气管道;用CCWA专用清洁液清洗管道等.

    作者:张延玮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尿液干化学试带法检验的质量控制

    尿液检验是临床检验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尿液检验自动化仪器的发展,大大提高了尿常规检验的精确性和敏感性,而且也为临床快速诊断提供了可靠的实验依据.

    作者:段金霞;冯涛聚;苏文凡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磷钨酸-镁-PEG法消除脂血干扰的方法学评估

    目的 利用磷钨酸-镁-PEG法消除严重脂血标本对生化检测的干扰,并探讨该方法对常见13项生化指标的影响及解决办法.方法 使用超速离心-洗涤法制备血脂浓缩液,加入本底血清形成高度血脂异常模型,脂肪乳注射液加入本底血清形成严重脂肪乳标本模型.两者经优化的磷钨酸-镁-聚乙二醇(PEG)试剂处理,并分别与本底血清比较.结果 磷钨酸-镁-PEG法可以去除严重脂血标本对生化检测的干扰,大多数生化指标与对照组相关性良好.

    作者:熊俊;石文静;闪全忠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食管癌患者血清细胞因子和急性时相反应蛋白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食管癌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和急性时相反应蛋白中的C反应蛋白(CRP)、转铁蛋白(TRF)、前清蛋白(PAB)在食管癌发展过程中的含量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 检测了72例食管癌早期(I~I)患者、68例食管癌晚期(I~Ⅳ)患者和120例对照者血清IL-6,IL-8水平,同时对食管癌患者血清急性时相反应蛋白CRP,TRF,PAB指标进行动态观察.结果 食管癌早期患者组和食管癌晚期组患者血清TRF,PAB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晚期患者较早期明显降低(P<0.05);食管癌早期患者组和食管癌晚期患者组血清IL-6,IL-8,CRP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晚期患者较早期升高(P<0.01);食管癌患者血清IL-6,IL-8,CRP,TRF,PAB水平与肿瘤的恶性化程度有明显相关性.且随病情的恶化IL-6和IL-8水平的变化有增高趋势.结论 IL-6,IL-8在食管癌发病过程中可能起着促进作用,而CRP可能起着抑制作用,TRF,PAB在食管癌病人中呈负相关;它们的免疫失调状态可能与食管癌密切相关;联合检测其水平的变化对探讨食管癌的临床分期诊断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唐任光;韦叶生;陈宏明;方文珠;龙显科;袁锡华;覃后继;唐甜甜;黄艳青;唐习强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西安地区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率分析

    目的 研究西安地区儿童肺炎支原体(MP)感染状况.方法 利用酶联免疫法(ELA)微滴板技术对该院门诊6 672例上呼吸道感染患儿进行MP-IgM进行检测.结果 肺炎支原体引起的呼吸道感染达25.3%.在各年龄组中,学龄期儿童阳性率高(43.2%).一年中,冬季发病率高(32.3%),秋季次之(31.9%).结论 学龄期儿童相比其它阶段儿童更易感染肺炎支原体.秋冬季是肺炎支原体感染的高发季节.

    作者:杨维娜;荣保平;梁宝侠;陈金娴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痰结核菌噬菌体生物扩增法与抗酸染色法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探讨痰标本结核菌抗酸染色法与噬菌体裂解法检测的相关性.方法 用噬菌体裂解法检测抗酸染色阴性标本50份及抗酸染色不同阳性程度标本202份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50份抗酸染色阴性标本中检出16份,检出率32%;202份抗酸染色阳性标本用噬菌体裂解法检测,阳性175份,1~8条/300视野~4+检出分别是63.6%,84.8%,86.5%,90.4%,94.7%,总阳性率86.6%.结论 噬菌体裂解法检测抗酸染色阴性标本,敏感性显著高于涂片染色法;检测抗酸染色阳性标本与涂片染色法一致性较高,并且随着涂片中抗酸杆菌菌量的增多呈现正相关.

    作者:高灵宝;沙阿云;田凤喜;陆桃红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新型多重聚合酶链反应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SCCmec基因的分型研究

    目的 用一种新型的多重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葡萄球菌盒式染色体(SCCmec)基因进行分型研究,以了解该地区流行株的主要型别.方法 收集136株经MicroScan Walkaway-40微生物鉴定和药敏系统鉴定的MRSA;头孢西丁纸片扩散法和mecA,femB基因复合扩增法进行确证试验;用新型多重PCR方法对确证的MRSA进行SCCmec基因分型.结果 127株被确证为MRSA;SCCmec分型显示,125株为SCCmec I型,与以往报道相同;其余两株均为ScCmec Ⅳa,结合病例资料判定该两株菌为社区获得性MRSA.结论 该研究中的MRSA主要携带SCCmec II型基因,携带SCCmec Ⅳa型基因的社区获得性MRSA为该地区首次报道;新型多重PCR方法是适用于临床实验室进行MRSA SCCmec分型研究的更为简单有效的方法.

    作者:李囡;范红;陆小军;张磊;谢轶;王军;应斌武;陈慧莉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用琼脂糖凝胶膜片作介质进行非浓缩尿蛋白电泳

    目的 探讨尿蛋白电泳技术选用介质的经验体会.方法 利用血清琼脂糖凝胶膜片进行非浓缩尿蛋白电泳,对病理性,生理性尿蛋白进一步鉴定.结果 实验发现尿蛋白电泳测定结果 必须通过将各尿样本的蛋白区带与血清蛋白电泳五条区带位置比较,评价尿标本是蛋白带的分子量范围,然后判定蛋白尿的病理类型.结论 琼脂糖凝胶膜片的尿蛋白电泳在病理性和生理性蛋白尿鉴定中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应加强其在临床中的应用.

    作者:杨辛;张庆五;吴颖雅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D试验检测红霉素耐药葡萄球菌和B群链球菌

    目的 了解葡萄球菌和B群链球菌对红霉素和克林霉素的耐药性,以及红霉素对克林霉素诱导耐药的发生率.方法 用CLSI标准D试验检测红霉素和克林霉素的耐药性.结果 所有406株葡萄球菌和75株B群链球菌中对红霉素和克林霉素耐药(eMLS)分别为232株(57.1%)和64株(85.3%);对红霉素耐药对克林霉素敏感但D试验阳性(iMLS)的分剐为103株(25.4%)和4株(5.4%);对红霉素耐药对克林霉素敏感但D试验阴性(MS)的分别为71株(17.5%)和7株(9.3%).结论 临床徽生物实验室常规进行D试验检测葡萄球菌和B群链球菌中对红霉素和克林霉素的诱导耐药性,可帮助临床医生正确选用大环内脂类、林可霉素类和链阳菌素B类(MLSB)抗生素.

    作者:张迎华;郭素芳;孙景勇;倪语星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主管:陕西省卫生厅

主办:陕西省临床检验中心,陕西省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