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用于肺泡灌洗液中白细胞的检测方法

于笑难;孟冬娅;薛文成;汲森

关键词:肺泡灌洗液, 白细胞计数, 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
摘要:目的 探讨UF-100型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测定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白细胞的价值.方法 采用该仪器和手工计数法分别测定肺泡灌洗液白细胞的重复性和携带互染率;并对47例灌洗液标本分别测定白细胞,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重复性试验变异系数为1.3%~3.6%;互染率为1.6%;两种方法测定肺泡灌洗液白细胞计数高度正相关(r=0.889,P<0.01).结论 用UF-100型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测定肺泡灌洗液白细胞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重复性好及互染率低等优点.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德灵特定蛋白分析仪比色皿清洗剂的研制与应用

    目的 研制适用于德灵特定蛋白分析仪比色皿的清洗荆.方法 筛选临床检验界比较常用酸、加酶清洗剂、加具有较好渗透、乳化、分散和洗涤性能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碱性清洗剂,将用过的比色皿浸泡于所研制的清洗剂中,上机检测.结果 加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碱性清洗剂效果好,与酸、加酶清洗剂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加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碱性清洗剂达到试验要求,可用于比色皿的清洗.

    作者:岳玉林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HIV-1感染鼠巨噬细胞功能的检测

    目的 探讨HIV-1感染鼠单核/巨噬细胞杀伤功能.方法 建立HIV-1感染小鼠模型,分离各组小鼠巨噬细胞,检测巨噬细胞杀伤功能,用ELISA检测巨噬细胞分泌肿瘤坏死因子a(TNFa)水平.结果 HIV-1感染鼠巨噬细胞杀伤功能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巨噬细胞分泌TNFa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检测AIDS小鼠巨噬细胞杀伤功能,在探讨AIDS患者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及继发感染的原因、疾病预后和控制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李好蓉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不育男性弓形虫感染与附属性腺功能测定

    目的 探讨弓形虫(toxoplasmosis)感染对男性附属性腺功能的影响.方法 应用化学法分别检测38例正常生育男性(正常对照组)和42例弓形虫感染不育男性(弓形虫感染组)的精浆中酸性磷酸酶(ACP)、果糖(Fru)和α-葡糖苷酶(α-Glu)含量.结果 弓形虫感染组中精浆ACP和α-Glu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而Fru两组之问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弓形虫感染对前列腺和附睾功能具有干扰作用,测定精浆中ACP,FrU和α-Glu含量可帮助判断弓形虫感染所致男性不育者的状态,指导临床对其进行有效的治疗.

    作者:万长春;汪泓;郝宝金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丙型肝炎病毒RNA检测操作方法探讨

    丙型肝炎病毒(RNA)的核酸扩增荧光定量检测,对临床丙型肝炎的诊断及抗病毒药物疗效观察,提供了有力的佐证,然而临床基因扩增实验室污染问题还时有报道[1,2].

    作者:徐志峰;汪峻岭;李玉梅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西安地区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率分析

    目的 研究西安地区儿童肺炎支原体(MP)感染状况.方法 利用酶联免疫法(ELA)微滴板技术对该院门诊6 672例上呼吸道感染患儿进行MP-IgM进行检测.结果 肺炎支原体引起的呼吸道感染达25.3%.在各年龄组中,学龄期儿童阳性率高(43.2%).一年中,冬季发病率高(32.3%),秋季次之(31.9%).结论 学龄期儿童相比其它阶段儿童更易感染肺炎支原体.秋冬季是肺炎支原体感染的高发季节.

    作者:杨维娜;荣保平;梁宝侠;陈金娴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东芝TBA-40FR/AC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清洗升降器故障一例

    我科于2005年购进一台东芝公司生产的TBA-40FR/AC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该仪器具有测试速度快、携带污染率小、结果准确和可随时插入急诊等优点,在实际应用中未出现较大的故障,但是,在近期工作中却遇到一例很少见的故障,现将解决过程总结如下,供同行在遇到此类故障时参考.

    作者:孙志强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血小板减少症患者血清促血小板生成素水平的检测

    目的 探讨血小板减少症患者血清血小板生成素(thrombopoietin,TPO)水平与外周血小板计数(platelet counts,PLT)、骨髓巨核细胞计数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 ELISA法测定50例不同病因血小板减少症患者血清TPO水平,同时用自动血细胞仅测定其PLT,人工计数骨髓涂片上巨核细胞总数,以20例健康人为正常对照.结果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较正常对照组血清TPO略低,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继发性血小板减少症血清TPO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相关分析表明ITP和继发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PLT与血清TPO浓度均呈负相关(r=-0.65,P<0.05;r=-0.68,P<0.05);巨核细胞计数与血清TPO浓度也均呈负相关(r=-0.55,P<0.05;r=-0.58,P<0.05).结论 检测血小板减少症患者血清TPO水平有助于区分不同原因所致的血小板减少症.血清TPO水平同时受PLT、巨核细胞数双重调控.

    作者:黄文霞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痰结核菌噬菌体生物扩增法与抗酸染色法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探讨痰标本结核菌抗酸染色法与噬菌体裂解法检测的相关性.方法 用噬菌体裂解法检测抗酸染色阴性标本50份及抗酸染色不同阳性程度标本202份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50份抗酸染色阴性标本中检出16份,检出率32%;202份抗酸染色阳性标本用噬菌体裂解法检测,阳性175份,1~8条/300视野~4+检出分别是63.6%,84.8%,86.5%,90.4%,94.7%,总阳性率86.6%.结论 噬菌体裂解法检测抗酸染色阴性标本,敏感性显著高于涂片染色法;检测抗酸染色阳性标本与涂片染色法一致性较高,并且随着涂片中抗酸杆菌菌量的增多呈现正相关.

    作者:高灵宝;沙阿云;田凤喜;陆桃红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BECKMAN CX5△全自动生化仪测试项目交叉污染的处理体会

    该文总结了BECKMAN CX5△全自动生化仪测试项目交叉污染的各种处理方法,包括冲洗样品针和试剂针内部;调整针的水平位置,清洗冲洗组件及冲洗站管道;更换胶擦;清洁针头冲洗液塑料瓶并更换过滤器;检查水质,更换滤芯;冲洗样品针及试剂针进气管道;用CCWA专用清洁液清洗管道等.

    作者:张延玮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肝癌患者凝血指标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了解肝癌患者五项凝血指标的变化,并探讨其在判断肝损伤程度、转移及预后中的价值.方法 用美国Beeknlan Coulter公司ACL-9000全自动凝血/纤溶分析仪测定60例肝癌患者和45例健康对照者的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含量和D-二聚体(D-Dimer)水平5项凝血指标,并进行检测指标对比分析.结果 肝癌组与对照组比较,PT,APTT,TT,D-Dinfer均升高(P<0.05或P<0.01);肝癌无转移组和肝癌转移组相比,PT延长(P<0.05),D-Dimer升高(P<0.01);肝功能轻度损伤组与对照组比较,FIB,D-Dimet升高(P<0.05);肝功能轻度损伤组和肝功能重度损伤组比较,PT,APTT,D-Dimer均升高(P<0.01),FIB降低(P<0.01).结论 凝血指标PT,APTT,TT和D-Dimer在肝癌患者中均可增高,而FIB在肝癌早期,肝功能损伤轻时升高,在肝功能损伤加重时反而降低.D-Dimer水平在肝癌转移时和肝功能损伤加重时均升高.检测FIB和D-Dimer相结合,可以用于判断肝癌患者肝损伤程度、转移及预后.

    作者:黄媛;陈建魁;朱晓华;宋世平;尹秀云;金欣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TRFIA与ELISA法检测乙肝病毒血清学标志物结果的比较

    目的 探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测定法(TRFIA)定量检测乙型肝炎血清学标志物(HBV M)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定性检测HBV M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TRFIA和ELISA法分别检测161份血清标本HBV M.结果 对于高浓度的HBV M血清,两种方法检出率有较高的一致性,但是对于稍高于临界值的血清,TRFIA检出率明显高于ELISA.结论 TRFIA检测HBV M比ELISA法敏感.

    作者:黄宪章;石文;庄俊华;丁海明;潘婉仪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IRF-7 mRNA水平与乙肝病毒慢性感染关系的研究

    目的 探讨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IRF-7 mRNA水平与乙肝病毒(HBV)慢性感染的关系.方法 应用实时荧光相对定量RT-PCR法分别检测45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B)患者(轻度组、中度组以及重度组各15例)和30例正常对照的PBMC IRF-7 mRNA水平.结果 CHB患者PBMC IRF-7 mRNA表达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下降(P<0.01);IRF-7 mRNA水平由高到低依次为CHB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P<0.01).结论 CHB患者PBMC IRF-7 mRNA水平明显下降,且与疾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提示可能与乙型肝炎病毒慢性感染有关.

    作者:张婷;王香玲;纪玉强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新型多重聚合酶链反应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SCCmec基因的分型研究

    目的 用一种新型的多重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葡萄球菌盒式染色体(SCCmec)基因进行分型研究,以了解该地区流行株的主要型别.方法 收集136株经MicroScan Walkaway-40微生物鉴定和药敏系统鉴定的MRSA;头孢西丁纸片扩散法和mecA,femB基因复合扩增法进行确证试验;用新型多重PCR方法对确证的MRSA进行SCCmec基因分型.结果 127株被确证为MRSA;SCCmec分型显示,125株为SCCmec I型,与以往报道相同;其余两株均为ScCmec Ⅳa,结合病例资料判定该两株菌为社区获得性MRSA.结论 该研究中的MRSA主要携带SCCmec II型基因,携带SCCmec Ⅳa型基因的社区获得性MRSA为该地区首次报道;新型多重PCR方法是适用于临床实验室进行MRSA SCCmec分型研究的更为简单有效的方法.

    作者:李囡;范红;陆小军;张磊;谢轶;王军;应斌武;陈慧莉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免疫印迹法检测过敏原特异性IgE

    目的 研制过敏原特异性IgE检测试纸条,对该试纸条的检测效能进行评估.方法 将不同浓度的过敏原溶液点样到固相载体-硝酸纤维素膜上,经过固定,封闭,洗涤步骤,加入待检血清,血清中的抗体与膜上的抗原反应,经酶-底物反应显色,根据颜色判读结果,并与Allergy Screen过敏原检测系统进行对比.结果 该法的灵敏度和特异性较好,与Allergy Screen检测系统符合率较高.食物过敏原检测阳性率高于Allergy Screen法.结论 用硝酸纤维素膜检潮过敏原特异性IgE抗体,具有样本血清量少,操作简便,价格低廉等优点,具有较强的临床检测应用价值,为体外过敏原检测提供了新的思路.

    作者:赵俊芳;王学谦;丁红梅;孙晓慧;潘春莹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相关传染病检测对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重要性的探讨

    目的 通过时两年来的住院患者HBsAg,抗-HCV,抗-HIV,梅毒等相关传染病病原标志的检测,了解住院患者传染病的感染情况,从而探讨患者治疗期间传染病的检测对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等问题的重要性.方法 对消化内科、普外科、骨科、传染病科等科室住院病人在住院后第一时间空腹采血样做以上四种传染病检测,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832例患者中HBsAg阳性率11.16%,抗-HCV阳性率1.77%,抗-HIV阳性率0.04%,梅毒阳性率0.28%.结论 住院患者中携带或患有以上四种传染病的病人都占有一定的比例,所以做好相关传染病检测对预防院内感染、医疗纠纷和艾滋病的职业暴露等的意义都是不容忽视的.

    作者:鲁美茹;刘敏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IRISiQ200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修饰功能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IRISiQ200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修饰功能的应用价值.方法 随机留取门诊和住院病人新鲜尿液标本116例,首先用IQ-200系统进行测定,然后对可疑的成分图象进行人工修饰,以不离心标本镜检定量方法 作为参考标准进行修饰前后对比分析.结果 IQ-200系统检测结果:修饰前尿红细胞与不离心标本镜检定量方法符合率86.2%,白细胞为87.1%,上皮细胞为84%;人工修饰后结果:尿红细胞符合率92.2%,白细胞为92.0%,上皮细胞为96%.结论 人工修饰功能提高了与不离心标本镜检定量方法 的符合率,降低了显微镜复查率,因此IQ-200系统修饰功能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作者:王丹玲;张延京;赵亚静;赵明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与S-100B蛋白检测在新生儿窒息和缺氧缺血性脑病患者中的研究

    目的 探讨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血清S-100B蛋白检测在新生儿窒息和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将40例窒息患儿、37例缺氧缺血患儿(HIE)和正常对照组30例采用放射免疫法、酶联免疫法分别检测IGF-1,S-100B蛋白.结果 ①IGF-1水平在窒息组、HIE组较对照组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S-100B蛋白水平在窒息组、HIE组较对照组均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IGF-1浓度水平与窒息患儿和HIE患者呈负相关,S-100B蛋白水平与窒息患儿和HIE患者呈正相关,两者的检测在对窒息患儿、HIE患儿的综合诊疗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赵顺锋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浅谈IS09001与血站质量管理

    随着社会对血液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法规对采供血机构的约束力度日益增大,公众对血站管理的期望值进一步提升,通过一整套质量标准的引入,对血站所有工作环节进行全面质量管理就成为了保证血液质量,保障献血者权益,推进安全输血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作者:刁丽波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DIANA配血仪的故障分析与排除

    随着现代输血事业的发展,输血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我院自2000年以来引进西班牙DIANA公司生产的全自动配血仪,该仪器包括全自动操作系统和微柱凝胶技术:自动化操作系统具有完善软件功能,可自动化识别样品条码、试剂条形码、试剂卡条形码,由机械臂完成加样,离心判读全过程,从样品到报告全自动无人介入系统,大限度减轻工作压力,提高工作效率;微柱凝胶技术是利用微粒过滤来分离红细胞和凝聚的红细胞,从而形成不同的反应图谱,通过对图谱的判读来完成血型鉴定、抗体筛查、交叉配血结果.

    作者:吕小英;庄丽碧;王厚照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微生态检测在细菌性阴道病诊断中的评价

    目的 评价微生态检测对细菌性阴道病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应用细菌性阴道病联合测定法和Amsel法检测妇科门诊病人阴道分泌物.结果 细菌性阴道病联合测定法与Amsel法诊断细菌性阴道病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利用细菌性阴道病联合测定法检测阴道分泌物,了解阴道微生态,能快速、简单、客观而有效地对细菌性阴道病进行辅助诊断.

    作者:熊海燕;张克霞;王朔;宋卫华;陈相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主管:陕西省卫生厅

主办:陕西省临床检验中心,陕西省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