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媛;张伟;杨倩琳;张婷;谢之华
国外新近发明了一种用于侵袭性曲霉病快速诊断的免疫层析侧流装置(lateral-flow device,LFD)。LFD技术利用一株抗曲霉胞外糖蛋白的单克隆抗体作为捕获抗体和检测抗体,可检测患者血清或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BAL)中的曲霉胞外糖蛋白。其特点是简便、快速,可单份标本操作。该文拟介绍 LFD的检测原理及其所涉及的抗原和抗体的特征,并对新的 LFD技术的诊断价值与半乳甘露聚糖(GM)试验和PCR进行比较。
作者:张国勇;李芳秋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初步探讨三种方法对低浓度乙肝表面抗原(HBsAg)定性与定量检测的结果并进行对比分析。方法分别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CMIA)与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TRFIA)测定2013年10月~2014年4月间于湖南旺旺医院就诊及体检的85例低浓度 HBsAg(ELISA法0.6<S/CO≤3.0)标本,三种方法测定低浓度 HBsAg定性结果分为0.6<S/CO≤1.0,0.6<S/CO≤3.0两组采用检出阳性率进行χ2检验;HBsAg定量结果分为0.6<S/CO≤1.0,1.0<S/CO≤2.0,2.0<S/CO≤3.0,0.6<S/CO≤3.0四组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进行两两比较;HBsAg含量相关性采用相关系数t检验进行两两分析。结果①HBsAg检出阳性率0.6<S/CO≤1.0组 CMIA法(64.0%)和TRFIA法(54.0%)两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值为0.333,P>0.05),0.6<S/CO≤3.0组 ELISA 法(70.6%)与CMIA法(89.4%)及TRFIA法(87.1%)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9.412,6.907,P均<0.05),CMIA法和TR-FIA法两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值为0.227,P>0.05)。HBsAg检出阳性率 CMIA>TRFIA>ELISA。②HBsAg含量测定0.6<S/CO≤1.0,1.0<S/CO≤2.0,2.0<S/CO≤3.0三组除在2.0<S/CO≤3.0组 ELISA法与 CMIA法之间,ELISA法与TRFIA法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1.743~3.671,P均<0.05),0.6<S/CO≤3.0组三种方法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053,2.766,4.459,P均<0.05),总体含量CMIA>TRFIA>ELISA。③三种方法测定HBsAg含量之间均呈正相关关系(t值分别为2.928,2.939,60.915,P均<0.05),其中 CMIA法与 TRFIA法之间相关性好(r=0.989)。结论低浓度 HBsAg检测应首选 CMIA法,TRFIA法次之。对于 ELISA法检测低浓度 HBsAg标本应向临床建议用CMIA法或TRFIA法复查,避免漏检;并且不建议临床对不同方法测定定量或半定量结果间进行横向比较,避免误诊。
作者:陈明;沈群;刘宇;梁日初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了解深圳地区5岁以下腹泻患儿 A组轮状病毒的感染状况及其基因型特点。方法收集深圳市福田人民医院2007年8月~2009年2月腹泻患儿粪便标本413份,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 A组轮状病毒基因,阳性者再采用巢式 RT-PCR 分别针对病毒 VP7,VP4基因保守区进行 G/P型别检测。结果413份粪便标本 A组轮状病毒阳性率为52.5%(217/413),轮状病毒腹泻在深圳的主要流行季节是10~次年1月份,2岁以内的患儿占全部患儿总数的91.2%(198/217)。对217份轮状病毒阳性样本进行G/P分型,流行的轮状病毒G型分型依次为G3(52.1%),G1(31.3%),混合 G型感染(6.0%),G2(1.8%)及 G9(1.4%);P型分型依次为 P[8](85.7%),P[4](6.0%)及混合 P型感染(1.4%);G型和P型的组合以 G3P[8](47.5%)为常见,其次为 G1P[8](30.4%)。结论 A组轮状病毒是深圳地区婴幼儿腹泻的主要原因,G3P[8]和 G1P[8]是2007年~2009年深圳地区的主要轮状病毒流行株,此外混合型并不少见。
作者:王琼;张银辉;何涛君;黄烈;杨来智;吴润香;陆学东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了解北京城区儿童维生素 A(vitamin A,VA)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2年11月~2013年3月在儿童保健门诊体检的0~14岁儿童292例为研究对象,完成问卷调查、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留取静脉血,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血清VA水平。结果①292例血清VA均值(1.09±0.29)μmol/L。②亚临床VAD(subclinical vitamin A de-ficiency,SVAD)检出率5.8%(17/292);可疑 SVAD(suspected SVAD,SSVAD)检出率为38.0%(107/292)。③多因素分析显示:家长缺乏 VA相关知识(OR=13.76,95%CI 6.48~29.24)、摄入 VA不足(OR=15.77,95%CI 7.26~34.27)和反复呼吸道感染(OR=8.46,95%CI 3.56~20.14)是 SVAD和 SSVAD的高危因素。结论低水平 VA仍然是北京城区儿童的重要营养问题。家长缺乏 VA相关知识、儿童摄入 VA不足和反复呼吸道感染是其高危因素。
作者:王红;兰常肇;马少杰;毕颍薇;罗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研究肽酰基精氨酸脱亚胺酶(PADI-4)在类风湿关节炎(RA)中的诊断意义。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58例 RA 患者,40例其他风湿性疾病和30名健康志愿者血清中的 PADI-4、抗核周因子(APF)、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和抗角蛋白抗体(AKA)的含量,应用 ROC曲线、方差分析和相关性分析对各项指标进行评价。结果 RA患者血清中PADI-4浓度(2.653±2.719 U/L)显著高于其他风湿性疾病组(0.872±0.292 U/L)和健康组(0.793±0.243 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732,35.371,P 均<0.01);采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PADI-4诊断 RA的佳临界值为1.284 U/L,此时的灵敏度为62.1%,特异度为91.4%;PADI-4阳性率(62.1%)与 APF(50%), AKA (56.9%)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22,P=0.570;χ2=1.715,P=0.190),与抗CCP抗体(81.1%)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61,P=0.041);PADI-4水平与 APF,AKA 之间呈正相关(r=0.652,0.01,0.666,P<0.01),与抗CCP抗体之间未显示出相关性(r=0.122,P=0.357)。结论 PADI-4在部分 RA患者血清中显著升高,PADI-4对 RA具有良好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可能成为独立于抗CCP抗体之外的 RA的一种新的诊断标志物。
作者:胡恒贵;秦淑国;尚庆瑞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了解人偏肺病毒(hMPV)在深圳汕头地区的感染情况及临床特征。方法收集2010年10月~2012年6月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及健康体检儿童鼻咽抽吸物及咽拭子标本共1217例,采用 RT-PCR方法对其进行 hMPV基因筛查,随机选取5份扩增阳性产物进行核酸测序,将所得序列与 GenBank中的序列进行比较和进化树分析。同时,对阳性标本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137份感染患儿标本中检测到hMPV 51份(阳性率4.49%),2,3,4月为发病高峰,感染患儿主要在3岁以下,占检出率的80.4%,5份阳性标本基因序列与 GenBank 中公布的多株 hMPV N 基因同源性达80.8%~98.4%。进化树分析显示分属于两个不同的基因进化族。51例阳性患儿临床症状均表现为发热、咳嗽、喘息,临床诊断主要为支气管肺炎24例,喘息型肺炎17例,毛细支气管炎9例,上呼吸道感染1例。80例健康体检儿童的呼吸道标本均未检测到 hMPV特异基因片段。结论 hMPV是引起深圳汕头地区3岁以下儿童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体之一,并有一定的季节性,其感染无特异的临床表现。流行的 hMPV株存在两种不同基因型。
作者:刘爱玲;谭辉赟;吴敏;陆学东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评价血清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对卵巢癌的诊断价值。方法检索万方、维普和清华同方2014年5月以前发表的关于血清 OPN诊断卵巢癌的文献。以 QUADAS工具对文献进行质量评价,通过随机效应模型分析血清OPN诊断卵巢癌的总体敏感度、特异度、阳/阴性似然比和诊断优势比。以 SROC曲线法分析血清 OPN诊断卵巢癌的总体性能。结果该次meta分析共纳入6项研究,血清 OPN诊断卵巢癌的总体诊断敏感度为0.83(95%可信区间:0.78~0.87),总体诊断特异度为0.91(95%可信区间:0.88~0.94),总体诊断阳性似然比为9.00(95%可信区间:5.91~13.71),总体诊断阴性似然比为0.19(95%可信区间:0.15~0.25),总体诊断优势比为47.58(95%可信区间:27.93~81.05)。SROC曲线下面积为0.87,Q值为0.80。结论血清 OPN对卵巢癌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作者:黄晓春;孙晓冰;胡志德;孙懿;邓安梅;朱荣荣;张蕾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糖尿病日渐成为了当今仅次于心脑血管病和肿瘤的第三类高度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研究证明外周血中存在的微小RNA(microRNA,miRNA)与糖尿病的发生与发展密切相关。由于循环 miRNA检测具有无创性、可重复性等自身特性,决定其对各类糖尿病的诊断和预后评估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该文初步介绍循环 miRNA的来源与特性,特别是国内外研究循环miRNA作为糖尿病诊断标志物的进展,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奠定基础。
作者:韩泽平;何金花;黎毓光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了解广州番禺地区儿童2011~2012年血铅的检测结果,为以后儿童保健和预防铅污染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使用原子吸收光谱仪对2011~2012年在广州市番禺区中心医院体检的6308例儿童全血血铅进行检测。将受检儿童血铅结果进行分析:①按年龄的不同分为5个年龄组:婴儿组(1~12个月,1511例),幼儿组(1~2岁,1558例),学龄前组(3~6岁,1704例),学龄期组(7~11岁,1076例),青春发育期组(12~18岁,459例);②在年龄组别的基础上按性别分成男、女两组;③根据不同检测年份分成2011年和2012年两组。结果2011年和2012年,该地区儿童血铅总体水平为37.01±29.18μg/L,总中毒率为1.66%;随着年龄的增长,血铅水平基本呈上升趋势,中毒率从幼儿期开始基本保持稳定;该地区男童血铅水平为38.87±30.18μg/L,中毒率为1.91%,女童血铅水平为34.13±27.32μg/L,中毒率为1.29%,大部分年龄段男童的血铅水平和铅中毒率都要高于女童。结论该地区儿童血铅水平与广州等大城市相比有所下降,但尚未达到理想水平,还存在一定程度的铅污染情况,政府除了需要加大控制污染的力度外,还需要加强家长和儿童对铅中毒的认识、教育和预防。
作者:肖钘;何金花;黎毓光;韩泽平;胡淑芬;黄惠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分析 Th17细胞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并发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CVD)中的意义。方法按照1997年美国风湿病协会修订的 SLE分类标准收集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2011年9月~2013年3月住院的 SLE患者共61例,同时以性别年龄匹配的健康对照组20例作对照。SLE实验组分为 SLE并发CVD患者22例,SLE不并发CVD患者39例。采用流式细胞分析技术测定 Th17细胞,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 IL-17,并分析与疾病活动的相关性。结果①SLE并发 CVD组、SLE不并发 CVD组和健康对照组 Th17细胞的检测结果分别为(2.09±0.98)%,(1.75±0.75)%和(0.89±0.44)%,健康对照组与 SLE并发 CVD组、SLE不并发 CVD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717~5.030,P值均<0.001);IL-17在 SLE并发 CVD组、SLE不并发 CVD组和健康对照组的水平分别为85.64±20.76 pg/ml,75.25±28.14 pg/ml和35.06±6.58 pg/ml,健康对照组与 SLE并发 CVD组和 SLE不并发CVD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275~9.954,P 值均<0.001);两组 SLE之间 Th17细胞和 IL-17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20,1.513,P>0.05)。②SLE患者血浆 IL-17水平与 SLEDAI积分和抗 ds-DNA抗体滴度之间呈正相关(r=0.393,P=0.008;r=0.558,P<0.001),与补体 C3水平呈负相关性(r=-0.423,P=0.005)。SLE患者中 Th17细胞在CD4+T细胞中所占的比例与 SLEDAI评分和抗 ds-DNA抗体滴度之间呈正相关(r=0.681.P<0.001;r=0.492,P=0.015),而与C3水平呈负相关(r=-0.534,P=0.027)。结论 Th17细胞和 IL-17在 SLE中表达均升高,且与疾病活动性相关。心血管因素并未影响 SLE患者中Th17细胞和 IL-17的表达水平。
作者:严静霞;高丽霞;吴霞;郭惠芳;靳洪涛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分析金黄色葡萄球菌对红霉素、克林霉素耐药相关基因与耐药表型的关系,探讨其耐药机制。方法对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检验科微生物室分离出的76株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革兰阳性球菌药敏组合试验,同时采用 PCR方法检测 ermA,ermB,ermC和msrA等耐药相关基因。结果76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对红霉素和克林霉素耐药相关基因 ermA, ermB和 ermC阳性的有29株,msrA 阳性的有2株。ermA,ermB,ermC 和 msrA 检测与红霉素耐药表型的符合率为82.9%;与克林霉素耐药表型的符合率为89.5%。结论该院金黄色葡萄球菌对红霉素、克林霉素耐药与其耐药相关基因 ermA,ermB,ermC和msrA的编码相关。
作者:吴青;徐万洲;李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研究一例黏多糖贮积症Ⅱ型(MPS Ⅱ)患儿的临床特点及其艾杜糖-2-硫酸酯酶(IDS)基因的突变情况。方法该研究以一例 MPSⅡ型患儿及其父母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取其外周血2 ml,提取DNA。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对患儿 IDS基因的全部9个外显子及其侧翼序列进行扩增,使用正反引物对 PCR 产物进行 Sanger法测序并应用Mutation Surveyor软件检测序列图谱中所有的基因变异点。结果对 PCR产物的 DNA序列分析后发现该患儿 IDS基因的第4外显子存在错义突变(c.445T>C),这一突变导致第149位密码子TCT编码的丝氨酸转变为CCT编码的脯氨酸(p.Ser149Pro)。同时该患儿父母的 IDS基因检测结果均正常,显示这一突变为新生突变。结论 IDS基因发生突变是导致该患儿发病的原因,突变 p.Ser149Pro为国际上首次报道。
作者:杨丽君;郑瑞芝;傅启华;王剑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对比研究监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氯吡格雷疗效的两种方法:血栓弹力图法(TEG)与光学比浊法(LTA)。方法用 LTA法与TEG法检测2013年2月~12月期间心内科68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的血小板聚集功能,并对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TEG监测的血小板抑制率为(47.84±26.04)%,LTA监测的血小板聚集率为(45.64±20.92)%。患者组中 LTAADP与TEGADP存在负相关(r=-0.752,P<0.001);LTAADP与 MAADP存在正相关(r=0.789,P<0.001);TEGADP与 MAADP呈负相关(r=-0.820,P<0.001)。结论 TEG血小板图与 LTA监测氯吡格雷疗效具有较好的相关性。用 MAADP联合TEGADP监测氯吡格雷抗血小板治疗效果,可提供更高的临床预测价值。
作者:黄媛;张伟;杨倩琳;张婷;谢之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55岁,因全身骨痛3月入院。查体:神清,营养中等,正常面容,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罗音及胸膜摩擦音,心音正常,心律齐,全腹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肋下未及,肌张力正常。实验室检查:血常规:WBC 9.2×109/L,RBC 4.87×1012/L,Hb 146 g/L,PLT 272×109/L,血沉32 mm/h,肾功能:Cr 127μmol/L,UA 102μmol/L;电解质:K 3.28 mmol/L,Na 136 mmol/L,Cl 110 mmol/L,血钙:2.06 mmol/L;免疫球蛋白:IgA 4.53 g/L,IgG 6.57 g/L,IgM 1.99 g/L;血清蛋白:总蛋白60.0 g/L,清蛋白40.4 g/L,球蛋白20.2 g/L。尿常规:尿蛋白2+,尿糖4+,尿本周氏蛋白阴性。CT示:双侧肋骨多发性陈旧性骨折;双肺散在纤维灶。骨盆平片:左侧股骨颈骨密度欠均匀,骨折(陈旧性?)。肾组织活检病理:符合肾小球轻微病变伴急性肾小管损伤。骨髓结果:骨髓增生明显活跃,浆细胞比例偏高占10%,部分浆细胞胞浆量中等,蓝染,胞浆内可见数根长短不等2~4μm类似 Auer样杆状小体(见图1),染紫红色,核偏位,染色质粗网状,该类浆细胞占8%。血清免疫固定电泳为 IgA+k型,诊断为多发性骨髓瘤。
作者:韦巍;韦常丽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血清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724(CA724)、铁蛋白(SF)、胃蛋白酶原Ⅰ(PGⅠ)、胃蛋白酶原Ⅱ(PGⅡ)及其比值(PGI/PGII)对胃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6例健康对照者(健康对照组),45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和39例胃癌患者,分别进行血清CEA,CA724,PGⅠ,PGⅡ及 SF含量的检测。CEA,CA724采用电化学发光法进行检测;PGⅠ和PGⅡ采用化学发光法进行检测;SF采用散射比浊法进行检测。计算 PGI/PGII比值,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胃癌组除 S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余指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萎缩性胃炎组PGⅠ,PGⅡ和 SF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萎缩性胃炎组相比,胃癌组的 CEA,CA724显著升高,PGⅠ显著下降,并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用于评价胃癌的 ROC 曲线下面积由大到小依次为 CEA,SF, CA724,PGI/PGII,PGⅡ,PGⅠ;CEA,CA724,PGI/PGII和 SF曲线下面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GⅠ,PG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不同肿瘤标志物单项与联合检测对胃癌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存在差异。结论血清肿瘤标志物CEA,CA724,PGⅠ,PGⅡ和 SF对胃癌的诊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但各指标单独及联合检测对胃癌的诊断价值各不相同;血清PG含量及其比值与胃黏膜病变密切相关。
作者:邢瑞青;吴永昌;邹海;张涛;王菁;金亚莉;赵茜;秦爽;彭道荣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通过研究肠球菌溶血素的毒力,为肠球菌的致病机制及其临床感染的诊断防治奠定基础。方法取30只清洁级 ICR小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6只,其中1~4组按10倍梯度以每只1 ml的量腹腔注射5×107 cfu/ml~5×1010 cfu/ml的 EF A7,第5组为对照组腹腔注射0.5 ml生理盐水。同样方法另取30只小鼠腹腔注射5×107 cfu/ml~5×1010 cfu/ml的 EF A7 cyl mutant,比较原始株、变异株感染小鼠的 LD50,并在感染后连续一周每天观察小鼠的死亡情况。另取7组小鼠用同一细菌浓度(5×109 cfu/ml)分别进行腹腔注射 EF A7和 EF A7 cyl mutant,分别在感染后6 h,12 h和24 h比较小鼠外周血白细胞的数量、急性期细胞因子TNF-α的浓度。结果肠球菌溶血素 EF A7 cyl mutant在小鼠腹膜炎模型中的半数致死量(LD50)比原始株肠球菌 EF A7降低了100倍以上。在相同细菌感染浓度下(5×1010 cfu/ml),EF A7 cyl mutant组和原始株 EF A7组小鼠的存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F A7 cyl mutant组和原始株 EF A7组6 h和12 h外周血白细胞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F A7 cyl mutant组和原始株EF A7组腹腔注射感染小鼠6 h后腹腔积液中的炎症因子TNF-α的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肠球菌溶血素在小鼠腹膜炎致病中起重要的作用,是肠球菌的毒力因子之一。
作者:蒋燕成;张志珊;强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分析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患者血清蛋白电泳(serum protein electrophoresis,SPE)的特点及与CHF预后的相关性,并初步探讨其原因。方法收集因 CHF于天坛医院心内科住院的患者68例作为研究组(CHF组),同期住院的70例心功能正常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 SPE的差异。出院后电话回访 CHF患者以观察不良事件率(再住院率或死亡率)与 SPE的关系。同时分析 SPE和其它生化指标的关系来探讨 CHF患者 SPE异常的原因。结果 CHF组β1-球蛋白水平为(6.01±1.06)%,明显高于对照组(t=3.417,P<0.001)。CHF组β1-球蛋白≥6%的患者与<6%的患者相比在出院后7~24个月内的事件率明显增高(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β1-球蛋白与血肌酐、尿酸和血钠有明显相关性。结论 CHF患者 SPE中β1-球蛋白水平较心功能正常患者升高,β1-球蛋白水平升高可能增加了心衰患者的再入院率及死亡率。其原因可能与免疫活化致肾功能损伤有关。
作者:王蕊;刘子矜;王德昭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21(IL-21)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2011年1月~2014年1月选取深圳市宝安区福永人民医院和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首诊的38例PBC患者为研究对象,选取35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两组血清 IL-21,IL-17水平,流式细胞仪测定两组外周血辅助性 T淋巴细胞17(Th17)、调节性T淋巴细胞(Treg)的比率。另通过建立体外试验分析丙酮酸脱氨酶复合体 E2亚基(PDC-E2)多肽与Th17及Treg 细胞水平的关系。结果 PBC 组 IL-17,IL-21,Th17,Th17/Treg 和 Treg 分别为(18.23±4.12)ng/L,(512.25±18.25)ng/L,(3.98±0.98)%,(39.25±3.25)%和(3.11±0.85)%,对照组分别为(7.89±3.26)ng/L,(212.98±21.52)ng/L,(0.92±0.21)%,(12.98±3.12)%和(8.36±1.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886,7.021,4.448,10.112,5.125;P值均<0.05)。体外试验表明,加入 IL-21的培养体系中,Th17(2.41±0.82)%,Th17/Treg 细胞比例(32.98±3.12)%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0.98±0.21)%,(12.25±3.25)%,而 Treg(4.75±0.68)%则低于空白对照组(11.85±0.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521,6.489,8.236;P<0.05)。结论 IL-21水平升高与 PBC发病具有密切的关系,其可通过促进PDC-E2反应而引起Th17/Treg免疫失衡,从而介导PBC的发生。
作者:黄勇武;蒋强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用新鲜抗凝全血在不同型号的血细胞分析仪上测定,各项参数与参考仪器比较,校对检测仪器使得同一份样本在不同型号仪器上测定结果的一致性。方法用参加室间质评结果满意的 Sysmex XE-2100作为参考比对仪器,各仪器性能评价合格后,用不同浓度的抗凝全血在Sysmex XS-800i,Sysmex XT-4000i和Sysmex XT-1800i上进行测定,后用Sysmex XE-2100测定结果作为靶值,分别与其它仪器的测定结果进行比对。结果 XS-800i与比对仪器 Sysmex-2100的偏倚:WBC 2.85%,RBC 1.44%,HGB 0.75%,HCT 2.11%和PLT 5.53%;XT4000i与比对仪器 Sysmex-2100的偏倚:WBC 1.26%,RBC 0.95%,HGB 0.68%,HCT 1.35%和 PLT 2.68%;XT-1800i与比对仪器 Sysmex-2100的偏倚:WBC 5.21%,RBC 1.96%,HGB 1.60%,HCT 1.96%和 PLT 4.95%,XT4000i,四台血细胞分析仪 WBC,RBC,HGB,HCT, MCV和PLT各项参数的偏倚都在允许范围。结论当实验室有多台血细胞分析仪时,应定期对血细胞分析仪保养维护并定期做好各仪器间比对,及时发现问题校准仪器,确保各仪器间测定结果的一致性,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作者:李鹏;张宁;庄贵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究高血压、冠心病患者血小板微粒活化标记物 CD62 p和 PAC-1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012年1月~9月住院确诊的高血压患者42例、冠心病患者46例,健康体检者30例为对照组,应用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FCM)检测血小板表面活化标记物 CD62 p和 PAC-1的阳性百分率,观察高血压组、冠心病组和健康对照组之间,高血压组和冠心病组之间结果的差异。结果高血压组、冠心病组血小板活化标记物 CD62 p及 PAC-1的阳性百分率分别为36.36%±9.62%,7.18%±8.20%,42.74%±14.60%和8.81%±12.53%,均高于正常对照组26.82%±9.13%和1.09%±1.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50~5.853,P<0.01)。冠心病组血小板活化标记物CD62p的阳性百分率为42.74%±14.60%,高于高血压组36.36%±9.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44,P<0.05)。结论高血压、冠心病患者血小板活化程度明显增高,存在血栓前状态,对高血压、冠心病患者应定期监测上述指标,以便早期防治血栓栓塞性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张小旦;赵成艳;何晓琳;马荣;王敏 刊期: 2014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