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AML1-ETO融合基因在儿童急性髓系白血病中的预后评估价值

吴薇;李艳;韩瑞玲

关键词:AML1-ETO, 急性髓系白血病, 预后
摘要:目的 评估AML1 ETO融合基因对儿童急性髓系白血病的预后作用.方法 对AML1 ETO阳性或阴性的103例急性粒细胞白血病(AML)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Kaplan-Meier曲线评估患儿无病生存(DFS)率和总生存(OS)率,COX回归模型评估儿童急性髓系白血病中的预后因素.结果 ①103例AML患儿均进行了双诱导方案化疗.53例AML1 ETO阳性患儿第1疗程和第2疗程的完全缓解率分别为70%和92%,远期复发9例(17%),53例患儿的5年DFS率和OS率分别为(63.6±7.3)%和(74.5±8.9)%.50例AML1 ETO阴性患儿第1疗程和第2疗程的完全缓解率分别为72%和94%,远期复发17例(34%),患儿的5年DFS率和OS率分别为(52.2±6.1)%和(60.7±7.3)%.AML1 ETO阳性患儿远期复发率显著低于AML1 ETO阴性患儿(P<0.05),5年DFS率和OS率均显著高于AML1ETO阴性患儿(P<0.05);②单因素分析显示AML1 ETO阳性患儿中,年龄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年龄越大出现事故或死亡的风险性越大(P<0.05).结论 相比较于AML1 ETO阴性的AML患儿,AML1 ETO阳性的AML患儿经治疗后,其疾病的远期复发率低,长期疗效好,并且年龄是影响其远期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改良Trizol-SiO2法在咽拭子及疱疹液EV71-RNA提取中的应用

    目的 研究改良Trizol-SiO2法在咽拭子及疱疹液EV71-RNA提取中相对于目前常用的Trizol-氯仿-二氧化硅提取法的优势.方法 选取2010年6月~2013年1月传染科及发热门诊300例手足口病患儿咽拭子和(或)疱疹液拭子标本分别采用Trizol-氯仿-二氧化硅提取法和改良Trizol-SiO2法进行实验结果统计学分析.结果 采用Trizol-氯仿-二氧化硅提取法的232例EV71-RNA阳性标本,采用改良Trizol-SiO2法所获得的定性结果均为阳性;采用Trizol-氯仿-二氧化硅提取法的68例EV71-RNA阴性标本,采用改良Trizol-SiO2法所获得的定性结果均为阴性,两种方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93).同时所获的EV71-RNA在进行荧光定量PCR扩增后的扩增曲线Ct值,两种方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74).结论 与目前实验室常用的提取EV71-RNA Trizol-氯仿-二氧化硅法相比较,改良Trizol-SiO2法剔除了氯仿试剂并延长了SiO2吸附核酸物质的时间,此方法实现了EV71-RNA的快速提取,适用于大样本量的操作,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威;冯艾;惠凌云;王亚文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分子诊断学在细菌和真菌的血流感染检测中的应用

    血流感染(bloodstream infection,BSI)是严重的感染性疾病.血液培养被认为是诊断血液感染的金标准,但是要花费数日鉴定出病原体.能够快速、准确地鉴定血流感染的病原体,可以明显改善病人预后.随着技术进步,分子诊断与临床实验室诊断关系愈加密切,能够为血流感染提供快速、准确的诊断.文章对分子诊断学在细菌和真菌性血流感染检测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作者:王铁山;苏建荣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AML1-ETO融合基因在儿童急性髓系白血病中的预后评估价值

    目的 评估AML1 ETO融合基因对儿童急性髓系白血病的预后作用.方法 对AML1 ETO阳性或阴性的103例急性粒细胞白血病(AML)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Kaplan-Meier曲线评估患儿无病生存(DFS)率和总生存(OS)率,COX回归模型评估儿童急性髓系白血病中的预后因素.结果 ①103例AML患儿均进行了双诱导方案化疗.53例AML1 ETO阳性患儿第1疗程和第2疗程的完全缓解率分别为70%和92%,远期复发9例(17%),53例患儿的5年DFS率和OS率分别为(63.6±7.3)%和(74.5±8.9)%.50例AML1 ETO阴性患儿第1疗程和第2疗程的完全缓解率分别为72%和94%,远期复发17例(34%),患儿的5年DFS率和OS率分别为(52.2±6.1)%和(60.7±7.3)%.AML1 ETO阳性患儿远期复发率显著低于AML1 ETO阴性患儿(P<0.05),5年DFS率和OS率均显著高于AML1ETO阴性患儿(P<0.05);②单因素分析显示AML1 ETO阳性患儿中,年龄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年龄越大出现事故或死亡的风险性越大(P<0.05).结论 相比较于AML1 ETO阴性的AML患儿,AML1 ETO阳性的AML患儿经治疗后,其疾病的远期复发率低,长期疗效好,并且年龄是影响其远期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

    作者:吴薇;李艳;韩瑞玲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miR-375和miR-126表达水平检测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血浆微小RNA-375(miR-375)和微小RNA-126(miR-126)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浆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30例T2DM患者和30例糖耐量正常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均行75g葡萄糖耐量检测(OGTT),根据1999年WHO的糖尿病诊断标准,将研究对象分为T2DM组和糖耐量正常的对照组.以RNU6为内参基因,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miR-375和miR 126的相对表达水平.结果 miR-126在对照组的表达量为0.191(0.129,0.270),T2DM组表达量为0.252(0.119,0.418).miR-375在对照组表达量为0.042(0.004,0.132),T2DM组表达量为0.386(0.160,0.560).进行非参Mann-Whitney U检验,miR-126在T2DM和对照组中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169,P=0.318),miR 375在T2DM中表达上调(U=99.5,P<0.001).结论 血浆miR-126在两组表达量无统计学差异,miR-375在T2DM组表达上调,对T2DM诊断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作者:鲁双艳;吕志华;谭璐;王顺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高尔基体蛋白73对中国人群肝癌诊价值的Meta分析

    目的 评价高尔基体蛋白73(golgi protein 73,GP73)检测在肝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检索万方、中国知网、NCBI PubmMed,EMBSASE数据库中2000~2013年符合纳入标准的国内外公开发表的有关以血清GP73诊断中国人肝癌的文献8篇,采用meta-disc1.4软件进行统计软件分析.结果 GP73诊断肝癌敏感度为78%,95%可信区间为0.74~0.81;特异度为75%,95%可信区间为0.73~0.78;阳性预测值为5.07,95%可信区间为2.95~8.72;阴性预测值为0.29,95%可信区间为0.23~0.37;诊断优势比为18.98,95%可信区间为8.46~42.54;综合S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6,Q值为0.79.结论 GP73作为肝癌肿瘤标志物在肝癌的诊断中有一定价值.

    作者:张国明;夏永杰;李业成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儿童感染性疾病中降钙素原、超敏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联合检测的价值及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儿童感染性疾病中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计数(WBC)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1年7月~2013年12月期间住院的122例患儿(细菌性感染67例,病毒性感染55例),检测所有患儿PCT,hs-CRP和WBC的浓度水平,并在细菌感染组、病毒感染组、对照组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①治疗前细菌感染组PCT,hs-CRP和WBC分别为7.26±2.24 ng/ml,15.45±8.37 mg/L和(13.57±2.39)×109/L;病毒感染组分别为0.91±0.56 ng/ml,5.27±3.85 mg/L和(9.79±3.65)×109/L;对照组分别为0.76±0.45 ng/ml,2.45±1.35 mg/L和(6.77±2.35)×109/L;治疗后细菌感染组分别为1.15±0.86 ng/ml,6.21±3.57 mg/L和(9.35±4.56)×109/L;病毒感染组分别为0.64±0.48 ng/ml,3.68±2.94 mg/L和(8.48±4.73)×109/L.治疗前三组间PCT,hs-CRP和WBC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2.34~16.56,P均<0.01),细菌感染组PCT与hs-CRP,WBC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43,5.83,P均<0.01).细菌感染组PCT,hs-CRP,WBC治疗前后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34~7.23,P均<0.01),但病毒感染组治疗后PCT,hs-CRP,WBC较治疗前有所下降,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2.57~4.21,P均>0.05).②在细菌感染组中PCT,hs-CRP和WBC阳性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81,P<0.05),局部与严重细菌感染组中PCT阳性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91,P<0.05);hs-CRP,WBC阳性率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86,0.85,P均>0.05),且局部细菌感染组中PCT,hs-CRP,WBC阳性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45,P>0.05),严重细菌感染组PCT,hs-CRP和WBC阳性率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显著性意义(x2=8.57,P<0.05),且PCT与hs-CRP,WBC的阳性率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显著性意义(x2=5.37,9.00,P<0.05,0.01).③对于诊断细菌感染以0.5 ng/ml为临界值,PCT的灵敏度为92.5%,特异度为80.6%,阳性预测值为81.5%,阴性预测值为92.6%;以2 ng/ml为临界值,灵敏度为55.2%,特异度为87.8%,阳性预测值为93.7%,阴性预测值为96.9%.结论 细菌感染时,PCT,hs-CRP和WBC均有一定的诊断意义,但PCT比hs-CRP和WBC有更高的特异度,而且PCT与病情严重程度相关.动态监测PCT,有利于合理治疗,为抗微生物药物的使用提供较好的依据.

    作者:郭向阳;严晓华;王侠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床旁即时检测(POCT)的质量控制

    目的 加强床旁即时检测(POCT)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获得优质报告结果.方法 通过分析影响POCT设备得出优质结果的分析前、分析中、分析后因素,同时进行内部质量控制和外部质量保证,得出优质的报告结果.结果 内部质量控制和外部质量保证保证了分析中的质量,对分析前和分析后影响POCT设备得出优质结果因素的分析可以加强分析前和分析后的质量控制.结论 内部质量控制和外部质量保证相结合,同时加强分析前和分析后质量控制可以保持POCT系统的质量,确保患者POCT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作者:张妍;王薇;何法霖;钟堃;王治国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急性心肌梗死及梗死后心衰患者胱抑素C测定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及AMI后心衰患者血清Cys C的水平变化情况及其在临床上的应用.方法 选取住院患者133例为研究对象,其中AMI患者61例,AMI后心衰患者72例,67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用乳胶增强免疫比浊法检测Cys C,同时检测血清肌酐(Cr)、血尿素氮(BUN)、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及肌钙蛋白(cTnI)和脑钠肽(BNP)等指标,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Cys C,BUN和Cr在对照组、AMI组和AMI后心衰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6.80~19.68,P<0.05);AMI组cTnI水平低于AMI后心衰组(t=2.53,P<0.05);AMI组Cys C与BUN,Cr,血管病变支数有相关性(r=0.29~0.72,P<0.05);AMI后心衰组Cys C与BUN,Cr,病变支数,cTnI有相关性(r=0.49~0.88,P<0.05).AMI组Cys C的ROC曲线下面积0.753(P<0.05),AMI后心衰组曲线下面积为0.786(P<0.05).结论 Cys C在AMI及AMI后心衰患者中都有所升高,且Cys C增高程度与患者的疾病严重程度及预后有关,Cys C在AMI疾病诊断及预后中有一定的价值.

    作者:张云芳;王玉明;段勇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延安地区葡萄球菌感染状况调查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 调查分析延安地区葡萄球菌感染状况及耐药特点,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延安大学附属医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临床送检的合格标本中分离出的葡萄球菌的分布和耐药性.结果 2012年分离出葡萄球菌701株,占病原菌28.26%;2013年分离出葡萄球菌600株,占病原菌25.60%.所有葡萄球菌对利奈唑胺和万古霉素耐药率为0%,对辛内吉的耐药率均小于9%;青霉素、红霉素、头孢唑啉、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呈明显上升趋势.结论 葡萄球菌感染比较普遍,感染率呈下降趋势;但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率显著上升且存在多重耐药性,应引起医护人员重视,加强葡萄球菌监测,根据药敏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作者:高莉莉;刘章平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PREVI Isola型自动平板划线接种仪在痰培养中的应用价值评估

    目的 评价PREVI Isola型自动接种仪处理痰标本的实验室应用价值.方法 随机选取住院患者90份合格痰同时进行手工划线法和PREVI Isola型自动接种仪自动划线法对照试验,观察分离效果,评估PREVI Isola型自动接种仪使用价值.结果 自动接种法分离获得单个菌落数明显高于手工划线法[(20±10.5)个/平板vs(9.0±4.4)个/平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565,P<0.001);自动接种法阳性标本中需二次分离的标本所占比例明显低于手工划线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58 vs 7/58,P=0.016);两接种方法终分离鉴定临床有意义细菌的符合率为100%.结论 PREVI Isola系统自动化平板接种具有更高的单个菌落分离能力,可以减少增菌或分离纯化步骤,节约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作者:李林;陈亚宝;张庆芳;田凤喜;朱晓丽;陆桃红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孕早期补充叶酸与先兆子痫发生危险性的关系

    目的 探讨孕早期服用叶酸与随后先兆子痫发生危险性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2年10月~2013年5月在渭南市妇幼保健院就诊单胎先兆子痫患者69例,按照孕早期是否服用叶酸分为药物干预组(36例)及未干预组(33例),于孕32~35周检测其血清叶酸含量.结果 ①通过比较药物干预组与未干预组患者进食含有叶酸的食物(绿叶蔬菜、水果、谷类食物、奶、肉、蛋等)对叶酸值检测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组叶酸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9.75 ng/ml vs 9.68 ng/ml,t=0.54,P=0.37).②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调整了体重指数、年龄、饮食习惯、教育程度等混合因素后,服用叶酸对预防先兆子痫发生的危险因子OR=1.17(95%置信区间1.08~1.33).结论 孕早期口服叶酸不能降低先兆子痫发生的危险性.

    作者:李黎;王绒;郭进京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1,3)-β-D葡聚糖检测对侵袭性真菌感染早期诊断的意义

    目的 探讨血浆(1,3)β D葡聚糖检测(G试验)在侵袭性真菌感染(IFI)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择2012年1月~12月间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的疑似IFI患者204例,根据IFI诊断标准,将研究对象分为IFI组和非IFI组,应用MB-80微生物动态快速检测系统定量检测血浆(1,3)-β-D葡聚糖(BDG)的含量,比较两组BDG的阳性率,及不同真菌感染者BDG浓度的差异,用ROC曲线法确定BDG的佳诊断值,并评价G试验对IFI早期诊断的价值.结果 204例患者中血浆BDG阳性117例,总阳性率为57.4%,其中ICU病房阳性率高,为90.7%.204例患者中,临床诊断IFI患者99例,真菌培养阳性标本主要来源于呼吸道,占75.8%.其中白假丝酵母菌感染者BDG高于曲霉菌感染者(t=2.514,P<0.05).以厂家给定的值10 pg/ml为诊断界值,IFI组BDG阳性率明显高于非IFI组(x2=127.069,P<0.01).BDG用于IFI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8.0%和80.8%.ROC曲线法确定的佳诊断界值为16.2 pg/ml,以该值为阈值,特异度可提高到81.7%,ROC曲线下面积为0.920.结论 血浆BDG葡聚糖检测可用于IFI的早期诊断.以16.2 pg/ml为阈值可适当提高诊断效率.

    作者:阿曼古丽·牙生;顾挺;孟存仁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多发性骨髓瘤中BAFF-R表达及其对细胞存活影响的研究

    目的 研究多发性骨髓瘤(MM)中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受体(BAFF-R)基因、蛋白表达水平;并进一步研究BAFFR对MM细胞生长存活的影响.方法 应用RT-PCR,ELISA,Western Blot等技术检测BAFF-R在MM细胞中的表达;WST-1,TUNEL凋亡实验,Western Blot检测BAFF-R对MM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结果 BAFF-R mRNA和蛋白表达于MM细胞中;与对照组相比,BAFF-R阻断性抗体(1,5,15 μg/ml)可抑制KM3细胞增殖,t值分别为79.78,72.21,76.88;P值均为0.000,即BAFF-R促进KM3细胞增殖;同时,BAFF-R阻断性抗体组(15 μg/ml)细胞凋亡明显高于对照IgG组;BAFF-R阻断性抗体组抗凋亡蛋白Bcl-2表达降低18%,促凋亡蛋白Bax表达增加43%,说明BAFF-R能够抑制MM细胞凋亡.结论 BAFF-R对MM细胞生长存活有一定影响,BAFF-R对多发性骨髓瘤的发生发展发挥一定作用.

    作者:陈娟;郭悦华;鞠少卿;申娴娟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骨质疏松症患者骨代谢生化指标检测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患者骨代谢生化指标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50例骨质疏松症患者(OP组)及50例同期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应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分别检测两组钙素(N MID),Ⅰ型胶原氨基末端延长肽(PINP),β胶原特殊序列(β cTX),并比较N MID,PINP和β cTX三者联合检测的阳性率与各指标单项检测的阳性率.结果 OP组的N MID,PINP和β cTX分别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66.51±2.37 ng/ml,63.92±4.35 ng/ml,1.02±0.14 ng/ml vs 12.64±4.65 ng/ml,21.08±8.17 ng/ml,0.31±0.08 ng/ml),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意义(t=5.863,P<0.05;t=16.273,P<0.01; t=3.713; P<0.05).OP组绝经后女性的N MID,PINP和β cTX均明显高于绝经后女性正常对照组(55.06±1.21 ng/ml,45.28±2.16 ng/ml,0.96±0.13 ng/ml vs 34.92±6.73 ng/ml,26.01±3.25 ng/ml,0.56±0.19 ng/ml),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意义(t=5.163,P<0.01;t=7.935,P<0.01;t=2.823,P<0.05).N MID,PINP和βcTX三项骨代谢指标联合检测的阳性率均明显高于N MID,PINP,β cTX各单项指标检测的阳性率(x2=4.863,P<0.05;x2=4.732,P<0.05;x2=4.339,P<0.05;x=4.278,P<0.05;x2=3.983,P<0.05).结论 N MID,PINP,β-cTX是反映骨形成和骨吸收特异度和敏感度较高的指标,将上述指标联合检测有利于对OP的诊断、预防及治疗.

    作者:杨媛慧;杜静;陈卫东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冠心病患者检测髓过氧化物酶和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检测髓过氧化物酶(MPO)和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 (Lp-PLA2)对于诊断患者冠心病病变程度和冠脉狭窄支数的意义.方法 对健康对照组50例、急性心肌梗死(AMI)组43例、稳定型心绞痛(SAP)组37例和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40例的生化指标(主要是MPO和Lp-PLA2水平)测定并进行统计学分析.同一病变人群依据冠脉造影分为单支冠脉狭窄(Ⅰ组)45例、双支冠脉狭窄(Ⅱ组)40例、三支冠脉狭窄(Ⅲ组)35例,并进行MPO和Lp-PLA2水平分析.结果 AMI组、UAP组和SAP组的TG水平明显比对照组高(t=4.912~6.984,P均<0.05),HDL明显比对照组低(t=3.987~4.512,P均<0.05),三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32~4.687,P均<0.05).MPO和Lp-PLA2在冠心病各亚型患者中的水平明显比对照组高,且AMI组分别和SAP,UAP组相比,SAP和UAP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9.654~11.065,t=10.954~12.005,P均<0.011).Ⅰ组、Ⅱ组和Ⅲ组间MPO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Lp-PLA2指标三组间水平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MPO和Lp-PLA2指标之间呈正相关关系(r=0.814,P<0.01).结论 冠心病不同病变患者检测MPO和Lp-PLA2两个指标可反映患者病变程度和冠脉狭窄支数情况.

    作者:阿尔孜古丽·吐尔逊;古力娜尔·依明;田刚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岳阳地区血小板捐献者HPA1~17,HLA-A和B基因多态性研究

    目的 研究湖南省岳阳地区机采血小板捐献者人类血小板抗原(HPA) 1~17及人类白细胞抗原HLA-A和B基因分布及多态性.方法 分别采用PCR-SSP法和PCR-SSO法对200名岳阳地区机采血小板捐献者进行HPA1~17和HLA-A和B基因分型,计算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并与其他人群进行比较.结果 岳阳人群HPA1~17系统中,HPA7~14和HPA16~17的基因型均为aa型,不具有多态性;HPA1,2,4和5主要以aa型为主,aa基因型频率分别是0.970 0,0.900 0,0.985 0和0.980 0,未检出bb型;仅在HPA3,6和15中检出bb型,bb基因型频率分别是0.185 0,0.035 0和0.465 0;杂合度高的是HPA15,其aa,ab和bb基因型频率分别是0.305 0,0.230 0和0.465 0,HPA3杂合度居次,其aa,ab和bb基因型频率分别是0.380 0,0.435 0和0.185 0.HLA-A位点检出12个等位基因,频率高的3个是A*11(0.3325),A*02(0.295 0)和A*24(0.205 0);HLA-B位点检出28个等位基因,频率高的5个是B* 40(60)(0.177 5),B* 46(0.142 5),B* 13(0.100 0),B*51(0.082 5)和B* 15(75)(0.077 5).结论 岳阳地区机采血小板捐献者HPA1~17和HLA-A,B基因多态性与南方汉族接近,但也呈现出自身特点,需建立该地HLA/HPA基因分型血小板供者库服务于临床.

    作者:代敏;粟玉萍;苏湘晖;刘锋;胡滨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阴沟肠杆菌的产酶性及抗菌药物的体外联合抗菌活性研究

    目的 探讨咸阳地区阴沟肠杆菌的产酶现状及其抗菌药物的应用.方法 收集2012年6月~2013年5月临床分离无重复的100株阴沟肠杆菌,采用KB琼脂扩散法检测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和通过改良三维试验检测AmpC,碳青霉烯酶的检测采用亚胺培南+ EDTA法,MIC检测采用微量倍比稀释法,按CLSI法规进行.结果 在100株阴沟肠杆菌中,产ESBLs酶的为49%,产AmpC酶的为29%,碳青霉烯酶的为0%,同时产ESBLs和AmpC酶为29%.药敏结果是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美洛培南、头孢吡肟、环丙沙星、阿米卡星和头孢他啶的抑菌率分别为64.7%,58.8%,100%,70.6%,70.6%,64.7%,41.1%.联合药物头孢吡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美洛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与阿米卡星对阴沟肠杆菌的协同及相加作用分别为(17.64~41.18)%,(11.76~47.06)%,(5.88~52.94)%和(0~58.83)%.联合药物头孢吡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美洛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与环丙沙星对阴沟肠杆菌协同及相加作用分别为(11.76~23.54)%,(5.88~11.77)%,(11.77~47.06)%和(5.88~17.65)%.结论 产酶的阴沟肠杆菌在该地区处于一个相对较高的水平,因此临床医师应根据药敏结果选用抗菌药物.

    作者:扈会整;刘婧;吴斌艳;刘汉芳;任超杰;任伟娟;林赞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9在干眼症患者泪液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 进一步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干眼症患者泪液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将研究对象分为干眼症组(n=40)和对照组(n=40),在征得其知情同意后以毛细玻管轻置于穹窿结膜与球结膜交界处,使泪液引流入毛细玻管,分别收集左、右眼泪液并转移至同一离心管;用ELISA试剂盒测定以上泪液标本中的MMP-9浓度,并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健康对照组以及干眼症患者泪液中MMP-9的含量分别为850.6±69.44 μg/L及2 266.1±31.84 μg/L,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干眼症患者泪液中MMP-9的含量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t=3.65,P<0.05).结论 干眼症患者泪液中MMP-9的含量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MMP-9可能在干眼症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王蓉;曾洁梅;徐邦牢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耐药基因的检测及其同源性分析

    目的 对院内感染所分离出来的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进行耐药基因检测并分析其同源性.方法 采用MIC法对2013年1月~8月分离自住院病人的鲍曼不动杆菌进行药敏筛选,取其中的34株采用PCR技术检测金属β内酰胺酶IMP,VIM基因,超广谱β内酰胺酶TEM,SHV与GES基因,苯唑西林水解酶(OXA) OXA-51,OXA-23,OXA-24与OXA58基因在实验菌株中的携带情况;利用脉冲场电泳(PFGE)对临床分离株进行基因分型及同源性分析.结果 该院上半年临床所分离的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主要来自于ICU、急诊病房、呼吸科和神经外科,分别占总分离率的29.40%,17.64%,14.70%与11.76%;所有耐药菌株均同时携带多种耐药基因,OXA-51,OXA-23,VIM及TEM基因在菌株中的携带率均为100%,部分携带GES基因,携带率为29.4%,少量携带OXA 58和SHV基因,未检出OXA-24和IMP基因.PFGE结果显示院内共有4个不同类型的克隆株流行,其中A类为多见且各科室间存在交叉感染.结论 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机制是多基因协同作用的结果,在院内主要以克隆形式播散传播,局部流行呈现出型别特异性,除规范临床抗生素使用以减少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产生外,切断传播途径,防止交叉感染是非常必要的.

    作者:赵苏瑛;张轶恺;吴倩;李岷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6项临床化学指标适用血浆样本类型的研究

    目的 研究不饱和铁结合力(UIBC)、β-羟丁酸(β-HB)、肌红蛋白(MYO)、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铁(Fe)和磷(P)试剂盒可接受的血浆样本类型.方法 使用血清、肝素血浆和EDTA血浆采血管,收集研究对象静脉血样本.样本离心处理后,在BS-8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分别检测血清和血浆样本中UIBC,β HB,MYO,ALT,Fe和P的水平,并对血清和血浆样本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血清样本组UIBC,β HB,MYO测定结果(34.4±9.8 μmol/L,0.41±0.92mmol/L和48.0±21.6 ng/ml)与肝素血浆样本组(34.6±10.2 μmol/L,0.41±0.92 mmol/L和46.7±20.1 ng/m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7, 0.88和1.33,P均>0.05),血清样本组MYO测定结果(113.2±118.0 ng/ml)和EDTA血浆样本组(113.0±116.3 ng/m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5,P>0.05).血清样本组ALT,Fe和P测定结果(76.9±155.7 U/L,17.7±16.3 μmol/L和1.14±0.15 mmol/L)与肝素血浆样本组(76.3±155.8 U/L,17.9±16.3 μmol/L和1.11±0.15 mmol/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9,-2.25和5.61,P均<0.05),血清样本组P测定结果(1.14±0.15mmol/L)和EDTA血浆样本组(1.09±0.14 mmol/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46,P<0.05).但血清和肝素血浆ALT,Fe和P测定结果,及血清和EDTA血浆P测定结果均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 9,0.999 0,0.987 5和0.9936,P均<0.01),在医学决定水平处的偏差(4.2%~3.2%)均小于允许误差的50%.结论 肝素血浆样本类型适用于UIBC,β HB,MYO,ALT,Fe和P试剂盒的测定,EDTA血浆样本类型适用于MYO和P的测定.

    作者:赵立飞;解传芬;黄宪章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主管:陕西省卫生厅

主办:陕西省临床检验中心,陕西省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