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平;余海珍;赵家宁;付超
目的 探讨大鼠X射线辐照后对血清抗氧化酶的影响.方法 选择无特定病原体成年大鼠19只,随机分为试验组(A)、试验组(B)和对照组(C).A,B两组大鼠均每日进行全身一次性X线照射,连续6天,1次/天.A组照射剂量为3Gy,B组照射剂量为2Gy,C组不进行X线照射,完毕后留取血样检测3组大鼠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并予以统计分析.结果 SOD:A组185.486±27.606 U/ml,B组255.087±43.519 U/ml,C组299.171±26.890 U/ml,A,C组间与A,B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与C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A组SOD水平显著低于C组,且A组显著低于B组;CAT:A组0.438±0.400 U/ml,B组1.173±0.457 U/ml,C组1.497±0.702 U/ml,A,C组间与A,B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与C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A组CAT水平显著低于C组,且A组显著低于B组;GSH-Px:A组3139.474±435.677U/ml,B组3160.150±335.989 U/ml,C组3189.473±338.204 U/ml,GSH-Px检测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A和B组GSH-Px水平低于C组,且A组低于B组.结论 X线辐射对血清SOD和CAT指标具有显著性影响,可显著降低血清SOD及CAT水平,抗氧化酶SOD及CAT活性与照射剂量呈负相关;X线辐射可降低血清GSH-Px水平,但对GSH-Px指标无显著性影响.
作者:李大鹏;吕春雷;王凤娇;翟真真;郑文哲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血清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红细胞(RBC)相关参数水平,为临床应用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recombinant human erythrop ietin,rHuEPO)治疗慢性呼吸衰竭贫血检测提供理论数据.方法 收集25例慢性呼吸衰竭患者的血清,应用酶联免疫法检测EPO水平和RBC相关参数水平,并将其与20例正常对照进行比较,以直线相关分析EPO水平和RBC相关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 慢性呼吸衰竭贫血患者血清中EPO水平为99.70±28.90 mIU/ml,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的21.5±5.26 mIU/ml,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意义(t=2.67,P<0.01).两组Hb,HCT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意义(t=2.52,2.23,均P<0.01),RBC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2,P<0.05).患者的血清EPO水平与RBC,Hb,HCT值之间呈负相关关系(均P<0.01).结论 呼吸衰竭贫血患者血清EPO水平可反应性增高,但个体间有差异,应根据各种检测数据制定治疗方案,动态检测血清EPO水平,对呼吸衰竭贫血的治疗以及预后判断有重要的临床参考价值.
作者:吴凤琪;靳宝英;刘震忠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C1q/TNF相关蛋白3(C1q tumor necrosis factor related protein 3,CTRP3),C1q/TNF相关蛋白9(C1q tumor necrosis factor related protein 9,CTRP9)与动脉粥样硬化病变(atherosclerosis,AS)的相关性.方法 随机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陕西省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成人新发T2DM患者196例,入选T2DM组,并根据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结果将其分为糖尿病伴动脉粥样硬化组(AS组,71例)和单纯糖尿病组(非AS组,125例),另外随机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152例作为正常对照组,测定所有受试者的体重指数(BMI),腰围(WC),臀围(HIP),腰臀比(W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CTRP3及CTRP9.结果 ①T2DM组血清与正常对照组比较CTRP3(0.67±0.34 ng/ml vs 0.99±0.32 ng/ml),CTRP9(9.04±3.11 ng/ml vs12.11±2.89 ng/ml),HDL-C(1.48±0.27 mmol/L vs 1.23±0.57 mmol/L),FBG(4.62±0.53 mmol/L vs 9.41±2.61mmol/L),2hPBG(5.90±0.80 mmol/L vs 11.55±3.20 mmol/L),HBA1c(4.86±0.45 mmol/L vs 8.79±2.14 mmol/L),LDL-C(2.48±0.36 mmol/L vs 3.58±0.89 mmol/L),TC(3.64±1.10 mmol/L vs 5.77±0.97 mmol/L),TG(1.23±0.34mmol/Lvs 1.71±0.75 mmol/L)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意义(t=-13.069~5.88,P值均<0.01).②AS组与非AS组比较CTRP3(0.67±0.34 ng/ml vs 0.99±0.32 ng/ml),CTRP9(9.04±3.11 ng/ml vs 12.11±2.89 ng/ml),年龄(55.82±8.80岁vs 62.49±6.54岁)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意义(t/x2=0.036~7.345,P值均<0.01),两组血清TC(5.61±0.90mmol/Lvs 6.05±1.02 mmol/L),LDL-C(3.44±0.80 mmol/Lvs 3.83±1.01 mmol/L)差异亦有统计学显著性意义(t=-2.083~-2.197,P值均<0.05).③相关性研究:CTRP3与WC(r=-0.932),DBP(r=-0.932),FBG(r=-0.856),TG(r=-0.728),TC(r=-0.920)呈负相关(P值均<0.01),CTRP9和年龄(r=-0.958)呈负相关(P值均<0.01),与HDL-C(r=0.860)呈正相关(P<0.01).④多元逐步回归分析:WC,DBP,FBG是CTRP3的独立危险因子(P<0.01),年龄,HDL-C是CTRP9的独立危险因子(P<0.01).结论 CTRP3,CTRP9可能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是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的保护因子.
作者:王丹;王养维;李辉;李晓华;张燕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镇江地区呼吸道和胃肠道疾病患儿博卡病毒(HBoV)流行状况,并通过对代表毒株的全基因组测序了解博卡病毒遗传特征.方法 收集2010年1月~2011年12月期间镇江地区156份呼吸道疾病患儿鼻咽分泌物样品和310份急性胃肠炎患儿粪便样品,采用PCR方法检测HBoV基因;选取3株镇江地区HBoV代表毒株,测序获取全基因组序列,采用CLUSTAL和MEGA4.0等软件进行序列同源性及系统发育分析.结果 HBoV在鼻咽分泌物样品中的检出率为2.56%,在粪便样品检出率为3.55%;HBoV基因序列均与GenBank中提交的HBoV-1型毒株高度同源(>95%),且与上海地区的7株HBoV-1和重庆地区的3株HBoV-1同源性高;系统进化分析结果显示,3株HBoV-1代表株聚类在三个不同的类群中,其中ZJ92与来自中国香港的HBoV毒株HK24及上海的HBoV毒株SH8遗传关系近,ZJ42与来自泰国的毒株CU25遗传关系近,而ZJ68与来自上海的R3080522001和SH1亲缘关系近.结论 HBoV-1为镇江地区HBoV主要流行基因型;系统进化分析显示镇江地区的HBoV-1毒株与重庆和上海的毒株有共同的分子起源.
作者:于魁魁;谢凯;张潇丹;章震花;朱桂芳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临床实验室常用的三种检测梅毒血清抗体方法的结果,为其预防和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2014年期间70 829例住院、门诊及体检人群梅毒血清学检测结果,采用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原血清试验-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技术(TP-CMIA)初筛,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进行验证,采用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测定阳性血清抗体滴度.结果 TP-CMIA初筛阳性1 522例(阳性率为2.15%),TPPA阳性1 401例(阳性率为1.98%),其中男性704例(50.25%),女性697例(49.75%),男女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65,P=0.031);男女阳性检出高发年龄段也呈明显差别,男性以61~70岁年龄组多,女性以41~50岁年龄组多.RPR检测抗体阳性541例,其中男性为270例,女性为271例,效价>1∶8为80例(14.79%),<1∶8为461例(85.21%),RPR阳性感染患者高发年龄段为61~70岁96例(1 7.74%),其次是71~80岁91例(16.82%),低年龄段为1~10岁3例(0.55%).结论 梅毒血清抗体阳性检出存在性别差异,男性高于女性,阳性检出高发年龄集中在60~70岁段,并且男女阳性检出高发年龄段有所不同.应根据梅毒检出人群的流行病学特征,制定相应的防控措施.梅毒血清学检测需要多种方法结合,减少误诊和漏诊.
作者:吴晓康;张妮;尹佳锋;任建文;卢洁;李妙羡;王香玲 刊期: 2015年第06期
大量输血是指在24 h内输注红细胞悬液≥18单位(成人);或者24 h内每公斤体重输注红细胞悬液≥0.3单位[1].或24 h内输血量≥患者血容量[2~5];也可指在严重创伤或紧急状况下,患者3h内失血量≥50%血容量或失血速度为150 ml/min[2].由于大量输血导致的凝血功能障碍,低体温、酸中毒等致死性并发症的发生,致使创伤患者在接受大量输血后死亡率仍高达19%~70%[6~8].为了解国内大量输血现状并为制定中国大量输血推荐性指导方案提供依据,我们对国内不同区域的20家三级综合医院作了多中心回顾性大量输血病历调研,现将1 601例输血患者调研结果中死亡组与非死亡组用血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苏晓丽;刘媛;孙杨;杨江存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内源性雌激素及雌激素受体α(ERα)水平与中老年男性冠心病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中日友好医院2012年心内科住院确诊的中老年男性冠心病患者98例,同时募集体检中心2012年9月~12月自愿加入实验研究的中老年男性健康体检者70例.所有研究对象均检测血清中6种内源性性激素水平,包括总睾酮(T)、雌二醇(E2)、黄体生成素(LH)、卵泡生成素(FSH)、孕酮(PROG)及泌乳素(PRL),并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雌激素受体α(ERα)水平.结果 冠心病组E2水平低于对照组(84.71±34.31 pmol/L vs 67.44±30.56 pmol/L,t=2.626,P=0.02),其余激素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ERα阳性率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25.4%±9.3% vs 21.8%±10.4%,t=1.654,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E2降低冠心病发病风险(OR=0.91,95%CI 0.84~0.99,P=0.032).E2与ERα阳性率之间呈正相关,而年龄与ER阳性率呈负相关.结论 内源性雌激素水平减低与中老年男性人群冠心痛发病密切相关.
作者:王国镇;芦宏凯;韩呈武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Numb基因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对宫颈癌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 收集30例正常宫颈组织、56例宫颈癌组织和1 7例原位癌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Numb基因的表达情况.通过构建siRNA表达载体下调宫颈癌HeLa细胞株中内源性Numb基因表达,MTT实验检测下调Numb表达后细胞增殖能力的变化.结果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Numb在宫颈癌及原位癌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宫颈组织,其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2.2%,69.6%和60%,(x2=30.259,P<0.05).siRNA干扰宫颈癌HeLa细胞,干扰后Numb基因的蛋白表达水平(灰度值分别为:0.51±0.04和0.56±0.05)较对照组(灰度值分别为:0.78±0.06和0.75±0.05)明显下降(t=4.2,P<0.05).MTT实验显示,干扰Numb基因后HeLa细胞培养第1,3,5和7天时,增殖活力(吸光度值分别为:0.211±0.061,0.235±0.013,0.438±0.051和0.773±0.032)较对照组(吸光度值分别为:0.225±0.047,0.300±0.026,0.549±0.039和1.023±0.041)显著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1,P<0.05).结论 Numb基因在宫颈癌组织中高表达,Numb在宫颈癌中可能通过促进癌细胞的增殖而促进宫颈癌的进展.
作者:田英;王双勇;赵雅;兰雅娴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哮喘患儿血清白介素与免疫球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苏北人民医院2013年8月~2014年8月期间支气管哮喘住院患儿40例为研究对象,同时选取20例健康儿童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血清白介素(IL)进行测定;采用全自动散射比浊法对体液免疫进行检测.结果 支气管哮喘患儿的IL-4,IL-5和IL-6含量(39.26±8.34 pg/ml,98.73±17.96 ng/L和204.32±50.84 pg/ml)与正常对照组(9.87±1.85 pg/ml,21.23±5.05 ng/L和101.22±37.63 pg/ml)相比均明显增高(t分别为2.79,2.83和3.09;P值均<0.01);而IL-10(11.33±4.01 pg/ml)与正常对照组(21.79±7.68 pg/ml)相比明显降低.体液免疫中,IgE(237.40±32.91 g/L)与正常对照组(71.66±18.57 g/L)相比明显增高(t=3.14,P<0.01);IgG(7.01±1.97 g/L)与正常对照组(10.32±2.01 g/L)相比明显降低;IgA(0.86±0.24 g/L),IgM(2.83±0.41 g/L)与正常对照组(0.72±0.23 g/L和3.29±0.58 g/L)相比变化不明显(P>0.05).结论 哮喘患儿血清白介素与免疫球蛋白变化特点与病情相关,动态监测有助于支气管哮喘患儿临床诊断与治疗.
作者:吉翔;华芸;张学军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采用流式微球术(FMA),胶体金斑点免疫渗滤法(DIGFA)与ELISA法检测HIV抗体三种试验之关系,为提高艾滋病检测技术提供依据.方法 分别采用FMA,DIGFA与ELISA法检测HIV抗体阳性血清标本98例和86例HIV抗体阴性标本.结果 FMA与ELISA的K一致性检验,k值=0.911 2,P<0.01,提示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具有极强的一致性.FMA与DIGFA的K一致性检验,k值=0.903 2,P<0.01,提示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具有极强的一致性.故三种方法的检测结果具有极强的一致性.FMA法检测阳性率为100%,而DIGFA检测阳性率是94%.ELISA法检测阳性率为95%.结论 三种试验方法检测的特异度和灵敏度没有显著性差异.
作者:乔军;刘俊娜;王春娟;张洁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心力衰竭患者血清可溶性ST2(sST2)水平变化,分析其与B型脑钠肽(BNP)的相关性,探讨sST2在心力衰竭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3年10月~2015年4月于陕西省人民医院已确诊的心力衰竭住院患者216例,按纽约心脏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标准分为心功能Ⅰ级组62例、心功能Ⅱ级组58例、心功能Ⅲ级组54例和心功能Ⅳ级组42例;并收集胸部X线片、心脏彩超和心功能正常的80例作为对照组.用ELISA法测定血清sST2浓度和用电化学免疫发光法测定血浆BNP水平;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心功能Ⅰ~Ⅳ级组血清sST2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01);心功能Ⅰ~Ⅳ级组之间,心功能Ⅱ级组高于心功能Ⅰ级组(P<0.05),心功能Ⅲ,Ⅳ级组均显著高于心功能Ⅰ,Ⅱ级组(P<0.001),而心功能Ⅳ级组虽然与心功能Ⅲ级组有差异,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心功能Ⅰ~Ⅳ级组血浆BNP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并且随着心功能分级递增而逐渐升高,四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相关性分析,sST2与BNP呈正相关(r=0.453,P<0.01);根据心力衰竭诊断的ROC曲线下面积:sST2为0.812,灵敏度为83%,特异度为71%;BNP为0.913,灵敏度为88%,特异度为79%;两者联合诊断心力衰竭价值升高,ROC曲线下面积为0.941,灵敏度为92%,特异度为83%.结论 血清sST2与血浆BNP呈正相关,可作为心力衰竭诊断的新的生化指标.sST2联合BNP检测可提高对心力衰竭的诊断价值.
作者:闫福堂;苏宝凤;詹颉;张华;袁军;党小军;郑霄;奚逢瑜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血栓弹力图(TEG)在评价大面积烧伤患者体内凝血状态中的作用.方法 对63例大面积烧伤患者(治疗组)进行TEG的测定,了解其凝血功能情况,并与52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的TEG相比较.结果 60例大面积烧伤患者(治疗组)TEG均表现为高凝图像,R值(4.01±0.79 min),K值(0.90±0.15 min),Angle值(77.58±2.75°),MA值(73.89±5.64 mm)及CI值(4.21±0.90),与对照组R值(4.66±0.92min),K值(1.45±0.48min)相比较,治疗组R,K明显缩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Angle值(68.63±5.74°),MA值(62.33±6.31 mm)及CI值(1.79±0.74)相比较,治疗组明显变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大面积烧伤患者体内存在病理性高凝状态,应用TEG动态观察大面积烧伤患者凝血状态,对病情评估及指导治疗有重要意义.
作者:荆晶;胡兴斌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近4年泸州市人民医院肺炎链球菌的检出率和耐药情况及变化趋势.方法 收集泸州市人民医院2011年1月~2014年12月分离的肺炎链球菌共306株(其中黏液型肺炎链球菌15株),主要来源于下呼吸道标本,其次为血液.青霉素用E-test法检测其MIC,其余10种抗生素用全自动细菌鉴定和药敏分析仪的GP68卡检测其MIC.结果 4年来非脑膜炎来源的青霉素不敏感的肺炎链球菌(PNSSP)占18.30%(56/306),儿童为14.35%(30/209),成人为26.80%(26/9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6.87,P<0.01).肺炎链球菌对多数抗生素的耐药性均有不同程度升高,尤其是红霉素、克林霉素、复方新诺明、四环素、青霉素明显.2011年红霉素的敏感性为21.43%(12/56),2014年仅为9.18%(9/98);2011年克林霉素的敏感性为25.0% (14/56),2014年仅为12.24% (12/98);2011年复方新诺明的敏感性为21.43%(12/56),2014年仅为8.16%(8/98);2011年四环素的敏感性为32.14%(18/56),2014年仅为12.24%(12/98);2011年PNSSP为10.71%(6/56),2014年为23.47%(23/98).莫西沙星、环丙沙星、左旋氧氟沙星仍保持良好的敏感度,敏感率分别为97.71%(299/306),92.81%(284/306),97.71%(299/306).未发现耐万古霉素、利奈唑胺的菌株.黏液型肺炎链球菌占所有分离株的4.9%(15/306),其耐药性与非黏液型有一定差异.结论 2011~2014年泸州市人民医院分离的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红霉素、克林霉素、四环素、复方新诺明的耐药性呈上升趋势,临床应结合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择抗菌药物.
作者:黄梅;马莉;熊安英;周英顺;潘庭荣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尿微量清蛋白(mALB)的五种非线性校准方法的差异与特征,并确定其合适校准曲线.方法 分别采用对数函数(Logit-log3P,Logit-log4P,Logit-log5P)、样条函数(Spline)及多元折线函数(Line-Graph)五种校准方法对mALB进行校准,同时检测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5个批号的室问质评物质,记录相关校准参数并对检测结果进行测量偏倚分析.结果 五种校准方法的测量偏倚与平均秩次由小到大排序分别为Line-Graph(9.6%,7.5),Logit-log5P(12.0%,9.5),Spline(11.7%,11.8),Logit-log4P(13.2%,15.4),Logit-log3P(18.8%,20.8);五种校准方法测量偏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208,P<0.05).结论 多元折线函数(Line-Graph)校准方法测量偏倚与平均秩次小,为mALB的合适的校准曲线.
作者:张杰良;邓文成;梁映亮;徐宁;莫和国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LIM结构域蛋白1抗体在急性白血病患者的异常表达及相关性.方法 选择首次确诊且未接受过治疗的急性白血病患者纳入初治组、接受化疗并达到完全缓解的白血病患者纳入缓解组、骨髓象正常的非恶性血液疾病患者纳入对照组,分离培养骨髓细胞,检测细胞中LIMD1,VEGF-C,CTGF和Survivin的mRNA含量及细胞增殖能力.结果 LIMD1的mRNA含量在三组中从小到大顺序为初治组(14.52±1.96)mg,缓解组(76.67±9.56)mg和对照组(111.27±16.45)m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TT值在三组中从小到大顺序为对照组(100±15.34),缓解组(151.77±19.34)和初治组(314.45±52.2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VEGF-C的mRNA含量在三组中从小到大顺序为对照组(104.78±15.14)mg,缓解组(146.63±18.84)mg和初治组(259.34±31.45) m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TGF的mRNA含量在三组中从小到大顺序为对照组(99.27±16.67)mg,缓解组(162.15±19.34)mg和初治组(325.56±36.72)m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urvivin的mRNA含量在三组中从小到大顺序为对照组(109.44±15.78)mg,缓解组(134.39±16.67)mg和初治组(277.74±29.34)m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IMD1与增殖能力以及VEGF-C,CTGF,Survivin的mRNA含量呈负相关(β=0.679~0.795,P<0.05).结论 LIMD1在急性白血病患者骨髓细胞中的表达减少,且与细胞增殖以及恶性生物学分子VEGF-C,CTGF和Survivin的表达具有相关性.
作者:杨晓玲;何大保;李文郎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通过在临床实验室使用具有溯源性和互换性的校准品,寻求血清酶测定标准化的新途径.方法 以乳酸脱氢酶(LDH)为例,收集混合血清,由4家酶学参考实验室联合赋值,制备具有溯源性和互换性的参考物质.参加试验的8个实验室先使用自己的校准品,在校准通过后,将高中低3个水平的血清样本和参考物质各测定3次,记录检验结果;再使用具有溯源性和互换性的参考物质作为校准品校准后,重复测定高中低3个水平的血清样本和参考物质各3次,记录检验结果.计算8家实验室在使用具有溯源性和互换性的参考物质作为校准品校准前后,参考物质检测结果与靶值的偏倚和高中低3个水平的血清样本LDH检测结果的变异系数(CV%).结果 使用具有溯源性和互换性的参考物质参后,参考物质检测结果与靶值的偏倚由6.80%降到1.40%;高中低3个水平的血清样本LDH检测结果的变异系数CV由11.41%,9.93%和9.87%降到了4.13%,3.55%和3.80%.结论 在临床实验室使用具有溯源性和互换性的参考物质作校准品,能大大降低实验室间结果的正确度和精密度,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有利于各个实验室各设备间结果的标准化和一致性.
作者:张莹;周铁成;童开;马越云;郝晓柯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通过观察2型糖尿病(T2DM)幽门螺杆菌(Hp)感染情况以研究Hp感染与T2DM患者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病变(LEDA)的相关性,以及并发LEDA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确诊为T2DM患者180例(DM组),男性115例,女性65例,年龄58.64±10.98岁,其中无LEDA 96例、轻中度46例、重度38例.全部患者均符合WHO诊断标准.另选健康体检者90例为对照组.根据是否感染Hp,将T2DM组分为Hp阳性组和Hp阴性组,测定两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BG)、腰围(WC)及体重指数(BMI)进行比较.并对临床因素和生化指标与T2DM伴LEDA之间的相关性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T2DM组患者Hp感染率为62.22%(112/180),高于健康对照组的48.89%(44/90),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意义(x2=14.189,P<0.05).Hp阳性和Hp阴性患者之间的WC,BMI,HbA1c,FBG,LDL-C,HDL-C,TC,TG及性别、年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039~1.522,P值均>0.05),但Hp阳性组LP-PLA2水平明显高于Hp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91,P<0.05).Hp感染在T2DM无下肢血管病变是46.88%(45/96),伴轻中度下肢血管病变是71.74%(33/46),重度是89.47%(34/38),表明病变越重,Hp感染率越高,三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3.397,P值<0.001).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Hp感染和病程、吸烟、高血压及LDL-C均是T2DM发生LEDA的重要危险因素(OR=1.089~22.787,P值均<0.01).结论 T2DM比健康人群更容易感染Hp,Hp感染和病程、吸烟、高血压及LDL-C均是T2DM发生LEDA的危险因素.
作者:李晓华;王养维;李晓燕;张艳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通过对西安地区居民贫血状况的调查,了解该地区贫血的流行情况,以便有针对性的采取预防措施,提高居民的健康水平.方法 选择2014年2月~5月参加中国健康人群参考区间建立的西安市10个社区20~80岁成人作为调查对象,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在知情同意的原则下,随机抽取620人对其进行问卷调查,体检并采血,分别进行血液常规、血清铁蛋白、叶酸及维生素B12的检测.结果 ①西安地区成人总贫血患病率为8.5%,男性和女性贫血患病率分别为3.3%和1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12.3,P<0.05).②同一年龄组不同性别比较,女性20~39,40~59岁年龄组患病率显著高于男性(x2=14.5,13.3,P<0.05);同一性别不同年龄组比较,各年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8,3.9,P>0.05),女性贫血患病率20~39年龄组高,男性≥60高.③西安地区成人贫血类型主要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其构成比显著高于其他贫血类型(x2 =30.1,P<0.05),占贫血总数的47.2%.④贫血人群中,贫血女性血清铁蛋白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女性及贫血男性人群(F=65.1,P< 0.05),而血清叶酸和维生素B12水平各组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F=33.9,8.8,P>0.05).结论 西安地区成人贫血患病率总体较低;20~39岁女性和≥60岁男性为贫血的高发人群;该地区贫血类型主要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作者:邢瑞青;王箐;邹海;秦爽;樊爱玲;郑善銮;彭道荣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评价血清清蛋白是否可用于评估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疾病活动性.方法 2012年6月~2013年12月共有113例患者纳入研究,诊断符合美国风湿病协会要求,男性18例,女性95例,血清清蛋白、补体(C3,C4)、抗dsDNA抗体等检测项目于就诊当天完成,所有患者进行SLEDAI评分,按SLEDAI评分将患者分为活动期组(n=72,SLEDAI≥4)和缓解期组(n=41,SLEDAI=0~4),对两组间上述指标的水平进行比较,同时计算各指标与SLEDAI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活动期与缓解期相比,血清清蛋白(g/L),C3(g/L),C4 (g/L),抗dsDNA抗体(U/L)水平分别为(35.76±7.19 vs40.96±7.43,t=3.654,P=0.001),(0.68±0.23 vs0.90±0.18,t=5.304,P=0.001),(0.13±0.06 vs 0.18±0.05,t=4.007,P=0.001),(229.00±203.95 vs 136.59±82.98,t=-3.384,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清蛋白,C3,C4,抗dsDNA抗体水平与SLEDAI评分相关性分别为R=0.448,P=0.001;R=0.448,P=0.001;R=0.389,P=0.001和R=0.363,P=0.001.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清蛋白,C3,C4,抗dsDNA抗体在判断狼疮活动与否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78,0.783,0.720和0.658,其中血清清蛋白判断狼疮活动与否能力高于抗dsDNA抗体(Z=2.077,P=0.001).结论 血清清蛋白可以作为一个较好的标志物用于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进行疾病活动性评估.
作者:柏明见;冯璟;冯珍如;梁国威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调查全血五元素(铜、锌、钙、镁、铁)室内质量控制的精密度现状,并与目前所确定的生物学变异(此处作为室内质量控制精密度的评价标准)进行比较,提出改进措施.方法 采用基于Web方式的室问质量评价(external quality assessment,EQA)软件系统,收集2014年参加全国全血五元素检验室间质量评价计划的实验室的室内质量控制数据,为2014年2月份的452家实验室,包括当月的和累积的室内质量控制变异系数,所使用的方法、仪器等信息,其他室内质量控制相关信息等.使用Microsoft Excel 2007和SPSS 13.0对数据进行分析.根据生物学变异导出佳、适当和低允许不精密度的评价标准,计算这5个项目的室内质量控制变异系数的通过率.全血五元素铜、锌、钙、镁、铁的生物学变异,适当、低和佳标准分别为铜2.50%,3.68%和1.23%;锌4.70%,6.98%和2.33%;钙1.00%,1.43%和0.48%;铗1.80%,2.70%和0.90%;铁13.30%,19.88%和6.63%.结果 377~382家实验室有效的上报了批号1的室内质控数据,96家实验室上报了批号2.达到适当质量规范的变异系数比例范围:批号1(2014年2月),1.85%(钙)~95.5%(铁);批号2(2014年2月),3.13%(钙)~96.88%(铁);批号1(累积),2.82%(钙)~96.06%(铁);批号2(累积),1.10%(钙)~98.90%(铁).各批号内不同质量规范的各检验项目间不精密度的通过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显著性意义(P<0.01).目前有A,B,C三个检测系统,除铜当月不精密度适当和低标准,锌当月和累积不精密度的适当和低标准,钙累积不精密度低标准和铁累积不精密度佳标准外,其余项目和标准各检测系统间均差异无统计学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通过对当月和累积的室内质控数据的变异系数的监测,并将室内质量控制数据计算的变异系数与相关要求进行比较,可以评价该检测系统的不精密度水平是否满足规定的质量要求.对于全血五元素项目来说,除了铁外,目前使用基于生物学变异的质量规范来评价不精密度水平还是过于严格了.
作者:钟堃;王薇;何法霖;王治国 刊期: 2015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