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霞;郭庆喜;肖秀丽;孙兴旺
目的:采用原核基因工程技术构建表达梅毒螺旋体外膜脂蛋白TP17的载体,并进行酶切鉴定,为获得重组抗原TP17及其用于梅毒血清学诊断试剂的研究奠定基础.方法:将化学合成的寡核苷酸(oligo)通过PCR的方法拼接成TP17目的基因的序列,并将合成好的序列克隆入pMD18-T Simple载体.以pMD18-T Simple-TP17为模板,PCR扩增TP17基因片段.PCR产物通过1.5%琼脂糖凝胶电泳回收TP17条带,随后用EcoRⅠ和Xho Ⅰ对TP17回收所得片段及目的载体pET 22b进行双酶切并连接.连接产物电转化至感受态细胞DH10B中后,挑取克隆,提取质粒并鉴定.后将质粒转化至BL21菌株中.挑取克隆,提质粒,进行鉴定.结果:PCR扩增片段、双酶切均出现445 bp大小的目的基因条带,与预期结果相符.结论:本研究成功构建了重组质粒pET 22b-TP17,为下一步用IPTG诱导BL21菌株表达重组目的蛋白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作者:李佳凌;李尹凤;汤军;蔡延森 刊期: 2014年第03期
1 临床资料患者,女,38岁.面部红斑、丘疹、渗液、脓痂伴瘙痒9d.9d前因家中粉刷油漆后于颜面部出现大小不等的红斑、丘疹、肿胀,感明显瘙痒,未予以重视.听说“石灰水”能中和油漆,遂自行外用“石灰水”外敷,皮损立即加重,出现明显渗液,之后自行服用“阿莫西林胶囊”治疗6d后,未见好转,且逐渐加重累及整个面部及耳后,表现为黄色脓性痂壳.病程中不伴畏寒、发热、咳嗽、腹痛、心慌等不适.为进一步诊治来诊,门诊以“接触性皮炎伴感染”收入院.自发病以来,患者食欲、睡眠欠佳,精神尚可,大小便正常.否认家族中有类似疾病.体检:全身系统检查未见异常.
作者:张馨月;钟建桥;许飏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四肢骨折病人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56例四肢骨折术后8周病人进行随机分为干预组28例,对照组28例,对照组按常规治疗、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由经培训过的骨科专科护士给予心理干预,2组均于术后8周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进行生活质量测评.结果:骨折术后8周后干预组病人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由经培训过的骨科专科护士对病人进行心理干预,有效的提高了四肢骨折病人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爱平;李桂荣;陈红;年兰英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观察负压封闭引流(VSD)装置结合游离植皮在治疗足踝创伤性皮肤缺损中的临床疗效.方法:20例足踝皮肤缺损的患者,一期先行清创手术,之后使用VSD持续负压吸引创面7~14 d,待创面新鲜无感染、肉芽新鲜时,行二期厚皮片或中厚皮片移植覆盖创面后继续予以VSD治疗10~14 d.结果:移植皮片全部成活,无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对于下肢足踝皮肤缺损患者,采用VSD联合植皮治疗可有效助组织瓣修复创面,提高皮片成活率,降低感染风险.
作者:尹一然;陈歌;鲁晓波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了解在校大学生生存质量状况及慢性扁桃体炎发病情况,并探讨该疾病对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在泸州医学院随机抽取350名本科在校生为调查对象,使用中文版SF-36(the short form-36 health survey)量表采集问卷调查.结果:抽取样本中大学生总体生存质量得分为73.76±12.83,躯体健康总评分为81.72±13.20,精神健康总评分为65.79±16.03,抽取样本中慢性扁桃体炎的患病率为23.51%,患有慢性扁桃体炎学生与健康对照组比较生存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调查大学生总体生存质量评分均较高,躯体健康状况优于精神健康状况,慢性扁桃体炎对大学生人群生存质量无明显的负面影响.
作者:孙千尧;孙永东;刘强;黄秀丽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姜黄素对氧化应激损伤后的海马神经元血红素加氧酶-1 (heme oxygenase-1,HO-1)的表达影响.方法:将培养的原代海马神经元,分为6组:空白对照组、损伤对照组、姜黄素不同剂量治疗组(2.5μmol/L,5 μmol/L,10 μmol/L,20μmol/L).利用1 mmol/L的H2O2处理海马神经元1h,制作神经元氧化应激损伤模型.按照以上分组情况加入等浓度的姜黄素培养液,37℃、5% CO2孵箱孵育6h,采用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的形态变化;免疫荧光、PCR半定量检测细胞内HO-1的表达.结果:①5 μmol/L组、10 μmol/L组细胞形态变化不明显;损伤对照组和2.5 μmol/L组细胞损伤明显;②损伤对照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 0.05;损伤对照组与2.5 μmol/L组、20 μmol/L组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μmol/L组、10μmol/L组与损伤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R检测结果提示20 μmol/L组比2.5μmol/L组HO-1的表达量减少.结论:姜黄素对氧化应激损伤海马神经元的保护机制可能是通过上调HO-1的表达实现的.
作者:肖兴莉;杨朝鲜;高小青;陈秀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papillary thyroid microcarcinoma,PTMC)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对经手术切除的37例PTMC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7例PTMC中男性6例,女性31例,年龄17~69岁,癌肿大小0.1~1.0 cm.有30例是在甲状腺良性疾病中发现的.CK19、HBME-1、Galectin-3、34βE12在PTMC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0%、91.3%、95.7%、87.0%,Ki-67在PTMC中均有表达,阳性细胞比例为1%~5%.结论:PTMC好发于女性,常与其他甲状腺良性疾病并存,病理医生应准确把握PTMC的镜下特征,必要时可联合免疫组化以辅助诊断.
作者:陈勇;叶入裴;龙汉安;肖秀丽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分析川南地区常见过敏性疾病相关过敏原的阳性率.方法:应用德国摩拉生物共振仪对3512例过敏性疾病患者进行过敏原检测,回顾性分析常见过敏性疾病患者中各类过敏原阳性率及其分布差异.结果:川南地区过敏性疾病常见的过敏原有螨虫昆虫、酒精、真菌、环境化学物质、香料和草药、海鲜等,占前十位的是螨虫昆虫14.3%、酒精12.5%、真菌11.9%、环境化学物质10.2%、香料和草药9.3%、海鲜8.1%、食品添加剂6.7%、织物染料洗涤剂4.9%、花粉4.6%、动物皮毛3.8%.与其它地区相比,川南地区尘螨昆虫、酒精、真菌的检出率较高,可能与本地区气候特点和酒文化有密切关系.结论:螨虫昆虫、酒精、真菌、环境化学物质等是川南地区过敏性疾病患者能找到的主要过敏原.应用摩拉生物系统明确过敏原,减少过敏原的接触,对防治过敏性疾病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和指导作用.
作者:程锦楠;李娇红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20G玻璃体切割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3年4月在我院行20G玻璃体切割术的患者44例(44眼).结果:术后视网膜完全解剖复位44眼(100%);玻璃体切割手术前与手术后1、2、3d眼压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手术后1月眼压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与手术后1、2、3d、1月佳矫正视力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d视力较术前提高21眼(47.7%);术后2d视力较术前提高25眼(56.8%);术后3d视力较术前提高27眼(61.4%);术后1月视力较术前提高32眼(72.7%);对术后视力<0.1与≥0.1的病例分析发现,视力的好坏与手术时间的长短存在关系(t=2.959,P=0.005);高度近视眼与非近视眼术后1月佳矫正视力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528,P=0.033),且非近视眼较高度近视眼手术效果好.结论:20G玻璃体切割术仍然是一种治疗玻璃体视网膜疾病安全有效的技术,手术成功率高、术后视力恢复理想、术后眼压控制理想.
作者:田敏;吕红彬;何跃;欧阳科;李友谊;周琦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短期接触酸碱雾气对作业工人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318名短期接触酸碱雾气工人(酸碱组)和88名非接触工人(对照组)进行问卷调查和肺功能测定,以FEV1/ FVC%<70%,FEV1%<80%为肺功能异常标准.结果:在肺功能正常的情况下,无论吸烟否,酸碱组的第1秒用力肺活量(FEV1) (3.82±0.49/3.75±0.49)、用力肺活量(FVC) (4.35±0.56/4.23±0.57)均高于对照组FEV1(3.59±0.43/3.48±0.45)、FVC(4.00±0.44/3.87±0.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酸碱组中亚组分析显示,FEV1/FVC<80%亚组的FEV1、FEV/FVC%低于FEV1/FVC≥80%亚组,而FVC相反,若同时有吸烟,则同时存在MMEF、PEFR、MVV、FEF 25%~75%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短期接触酸碱雾气可致作业工人大气道功能代偿性增加,但若同时有吸烟,则存在小气道气流受限.
作者:江丽;徐静静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内质网应激是否参与糖尿病大鼠胃黏膜损伤以及大黄素对其调节.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糖尿病组与大黄素组,成模10周后,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胃黏膜细胞GRP78,Caspase12蛋白表达情况.结果:①与对照组相比,糖尿病组与大黄素组大鼠于造模后均出现多尿、多饮、多食症状,成模10周时,体重减轻(P<0.05);血糖浓度显著增高(P<0.05).②与对照组相比,糖尿病组大鼠胃黏膜GRP78、Caspase12蛋白阳性表达细胞显著增多(P<0.05);与糖尿病组相比,大黄素组GRP78、Caspase12蛋白阳性表达的胃黏膜细胞显著减少(P<0.05).结论:内质网应激途径可能介导了糖尿病大鼠胃黏膜损伤,大黄素可降低糖尿病大鼠胃黏膜细胞的内质网应激反应,从而实现对胃黏膜的修复.
作者:赵宏贤;胥建辉;邹礼乐;刘广益;陈霞 刊期: 2014年第03期
根据良性结节性甲状腺肿“气、虚、痰、瘀”的病机特点,采用益气养阴、活血化痰、消瘿散结治疗原则,自拟扶正消瘿方,对缓解患者颈前胀满、忧郁烦躁、吞咽不利、声音嘶哑等主要症状取得较好临床效果,显示出中医药治疗该病的独到之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和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作者:韩瑚;李俊贤;谢春光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用离子色谱法测定替硝唑片中亚硝酸根的含量.方法:采用IonpacAS 11-HC型分离柱(4 mm×250 mm);淋洗液:氢氧化钾溶液(20mmoL/L);电导检测法.结果:亚硝酸根进样量在0.001~0.05 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9.6%.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快速,适用于替硝唑片中亚硝酸根的含量测定.
作者:凌小云;余敏灵;陈文秋;陈彦 刊期: 2014年第03期
胰母细胞瘤是小儿胰腺恶性肿瘤中常见的一种[1-2].1977年,Dhebri等[3]首先提出了胰母细胞瘤(pancreatoblastoma)的概念,在此之前,这些肿瘤被描述为“婴幼儿胰腺癌”或“胰腺少年腺癌”[4].胰母细胞瘤好发于1~8岁的儿童,平均发病年龄为5岁.也有其他年龄组患者的报道,包括新生儿和老年人.男女之比为1.14∶1,Chung等[5]提出胰母细胞瘤多发生于亚裔患者,其中日本入居多.自1957年起,国内外报道约200例,多为独立个案,很难统计其确切的发病数.胰母细胞瘤发病率极低,小于1%,仅占胰腺非内分泌肿瘤的0.5%.正是由于胰母细胞瘤的罕见性,它的诊断与治疗给肿瘤科和外科医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也需要我们进一步的探索与研究.
作者:黄崇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前列腺气化手术护理中的效果.方法:将我院2012年到2013年收治的前列腺增生实施气化手术患者90例,按入室顺序编号分成2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给予优质护理服务措施.护理前和护理后使用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进行评定;根据术前访视和术后回访患者所填满意度调查评定,观察优质护理服务在前列腺气化手术护理中的效果.结果:护理后,试验组的HAMA值为15.12±1.54,对照组的HAMA值为22.18±3.16,试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后,试验组的满意度达到100%,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在前列腺气化手术护理中的应用,大大提高了患者的心理耐受力和生理舒适度,对保障手术安全顺利进行起到了积极推进作用,值得推广.
作者:葛晓莉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至2013年12月行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46例.全身麻醉,采用头高脚低两腿分开位,气腹压力12~14 mm Hg(1 mm Hg=0.133 kPa)采用五孔法,脐下10 cm处为观察孔,从中间入路解剖.结果:45例取得成功.手术时间100~160 min,术后7~12 d出院,1例因胃结肠静脉干出血中转开腹.结论: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安全可行,术后随访2~12月无肿瘤复发,无并发症.但手术难度大,学习时间长,在有条件的医院可以推广.
作者:王家兴;林龙英;李捷;李萍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观察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疗法(PNF)对恐怖三联症术后肘关节功能恢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恐怖三联症术后患者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PNF组各20例.2组均于术后第2d、患者病情稳定后,进行常规肌肉牵伸、肌力训练、关节被动活动等康复治疗.PNF组增加等张训练、收缩-放松、动态反转和稳定性反转等PNF技术.4个月后,用关节活动度和Mayo评分对恐怖三联症术后肘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估.结果:4个月后,PNF治疗组的关节活动度和Mayo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NF技术对恐怖三联症术后功能恢复有明显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袁丽;郭声敏;LEE Lai Yee 刊期: 2014年第03期
超速激活延迟整流钾电流(IKur)是一种在人心房肌细胞特异性表达,而心室肌不表达(或低表达)的离子通道.IKur参与心房复极的Ⅰ相和Ⅱ相,通过影响心房肌细胞动作电位时程(action potential duration,APD)和有效不应期(effective refractory period,ERP)而影响心房的正常节律和频率,它的电活动异常与心房颤动(简称房颤,atrial fibrillation,AF)的发生和维持有着密切关系.近年来,对IKur的分子结构、功能研究有了一定进展,但关于IKur在房颤电重构中的作用机制、参与的分子、信号途径等方面研究仍比较缺乏,因此IKur与房颤的关系研究仍是研究热点.
作者:宾晓红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近年对冠心病急性冠脉综合征行早期介入冠脉支架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逐年增加,治疗后,典型室壁瘤的心电图改变是ST段弓背抬高≥0.2mV持续2周,新的心电学指标:碎裂QRS波(fQRS)作为诊断室壁瘤标准之一.方法:回顾性分析515例患者,行PCI术后随机分为A组碎裂QRS波阳性合并ST段抬高,B组碎裂QRS波阳性合并无ST段抬高,观察在PCI术后室壁瘤形成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结果:A组行PCI术后诊断室壁瘤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79.5%,79.6%,76.0%,78.0%.B组行PCI术后诊断室壁瘤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13.1%、31.0%、8.9%、40.7%.行PCI术后室壁瘤fQRS阳性A组比B组明显增高(P< 0.001).结论:在有室壁瘤诊断的其它证据时,fQRS作为PCI术后形成室壁瘤诊断的心电图新指标,fQRS合并ST段抬高对室壁瘤诊断有较高预测价值.
作者:李惠荣;许明;李志军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建立简便易行、成本低廉和安全可靠的高纯度质粒大量制备方法,探讨其在分子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方法:培养含目的质粒的菌株,运用改良后的碱裂解法大量提取质粒DNA并进行纯化,微量核酸仪测定质粒DNA的产量及纯度;采用琼脂糖凝胶电泳、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酶切、转染哺乳动物细胞和慢病毒包装,鉴定质粒DNA的质量及转染效率.结果:本质粒提取方法获得质粒DNA产量为2.5 mg/L菌液,OD260/OD280=1.91;以超螺旋质粒DNA为主;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可完全酶切;哺乳动物细胞转染效率在85%以上;可用于慢病毒包装.结论:本方法抽提质粒DNA操作简单、经济实用,可替代质粒大量提取试剂盒获得高产优质的质粒DNA,充分满足了分子生物学实验的要求.
作者:方红;杨文理;何涛 刊期: 2014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