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堃;王薇;何法霖;张妍;赵彦;李国华;王治国
目的:探讨中老年人群 N 端-脑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在甲状腺功能紊乱疾病中的变化及其相关性。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分析仪检测38例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甲亢心组)、68例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组)、31例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组)患者及43例健康对照者血清 NT-proBNP 水平;对比分析各组别老年人群与中年人群血清 NT-proBNP 水平的差异,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甲亢心组、甲亢组、甲减组与正常对照组血清 NT-proBNP 结果分别是827.61±626.13,107.18±54.46,162.94±134.14和68.76±39.21 pg/ml。甲亢心组、甲亢组、甲减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血清 NT-proBNP 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 =7.458,4.312,3.794;P =0.000,0.000,0.001);甲亢心组、甲减组与甲亢组血清 NT-proBNP 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078,2.232;P =0.000,0.032)。甲亢心组、甲减组、正常对照组老年人群血清 NT-proBNP 水平高于中年人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3.216,-2.510,-2.653;P =0.007,0.016,0.014);甲亢组老年人群血清 NT-proBNP 水平高于中年人群,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40, P =0.890)。多元回归分析示甲亢组血清 NT-proBNP 水平与 FT4(r =0.224,P =0.033)存在正相关;甲减组血清 NT-proBNP 水平与 T3(r=-0.363,P =0.022)存在负相关。结论中老年人群甲状腺功能紊乱对血清 NT-proBNP 的水平有显著性影响,血清 NT-proBNP 水平对不同甲状腺功能状态人群的辅助诊断和疗效观察具有一定临床价值。
作者:孙继红;张艳;剌梅;肖曼丽;沈建华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分析深圳市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患者基因突变类型与基因携带率的分布特点。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3年12月深圳市坪山新区人民医院住院患者、门诊患者、健康体检者2500例、新生儿脐带血2500例,分别进行α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基因类型及携带频率分析。结果2500例新生儿脐带血标本中,检出8种α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基因类型128例,检出率5.12%(128/2500),主要基因类型:-SEA/αα(54例,42.19%),-SEA/-α3.7(32例,25%);2500例成人样本中,检出7种基因突变类型101例,检出率4.04%(101/2500);主要基因突变类型:CD41-42(39例,38.61%),IVS-2-654(21例,20,79%),CD17(18例,17.82%),-28(13例,12.87%)。结论深圳市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突变类型与频率有明显的地区特点与时代特点,卫生部门应加强对流行病学的研究,制定针对性的预防和干预措施。
作者:张莉;黄伟忠;唐景云;黄国珍;叶国永 刊期: 2015年第04期
“血小板卫星现象”是指在乙二胺四乙酸(EDTA)抗凝血中血小板黏附于白细胞表面周围,形成花环的一种现象。一般认为更换抗凝剂可消除此现象的发生,与疾病和药物无关。我们在工作中遇到一例血小板卫星现象病例,患者终死亡,提示这一现象可能与疾病关联,现报道如下。
作者:沈文艳;顾怡;邵康;沈薇;李敏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研究肺癌患者在化疗前后的血清癌胚抗原(CEA)、铁蛋白(Ferritin)、血浆 D-二聚体(D-D)的水平变化,评估其对于判断肺癌患者化疗效果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1年9月~2014年9月确诊的120例肺癌患者,根据 WHO制定的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进行疗效判定。另选12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肺癌组和对照组的血清 CEA, Ferritin 和血浆 D-D 的含量,分析肺癌化疗前后及不同化疗疗效分期患者的结果变化规律。结果肺癌患者化疗前血清CEA,Ferritin 和血浆 D-D 的含量均明显高于化疗后和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123~14.224,P <0.05);疗效为完全缓解(CR)期的肺癌患者血清 CEA,Ferritin 和血浆 D-D 含量低于部分缓解(PR)期、稳定(SD)期和进展(PD)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230~12.336,P <0.05)。结论检测肺癌患者化疗前后的血清 CEA,Ferritin 和血浆 D-D 等项目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其水平变化可以作为肺癌化疗疗效的参考指标。
作者:朱晶;翟海军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观察替加环素(TGC)、米诺环素(MH)和多黏菌素 B(PB)对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PDR-Ab)的体外抗菌活性,为临床治疗和控制感染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13年10月至2014年3月陕西省人民医院住院及门诊患者临床标本分离并鉴定的非重复计数的76株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进行替加环素、米诺环素和多黏菌素 B 的纸片扩散法(K-B)药敏试验。结果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分布多的是 ICU,占总数的44.7%,其次是呼吸内科,占总数的22.4%。标本来源多的是痰液,占总数的85.5%,其次是灌洗液,占总数的9.2%,尿液、脑脊液、关节液和腹腔积液各占总数的1.3%。76株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对替加环素和多黏菌素 B 的敏感率均为100%,对米诺环素敏感率和中介率分别为67.11%和27.63%。结论替加环素、米诺环素和多黏菌素 B 对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具有良好的体外抗菌活性,可为临床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的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张华;詹颉;苍金荣;付子;归巧娣;刘英;陈苗;宫艳艳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以健康人咽部菌群密度为参考[1],研究呼吸道感染在治疗过程中咽部菌群密度的变化和临床症状改变的相关性分析,探讨以咽部菌群的密度变化来评估分析呼吸道感染患者的治疗和预后。方法采集102例上呼吸道感染患者(其中62例咽部菌群正常,60例咽部菌群异常)和219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咽拭子进行细菌培养,研究咽部菌群密度的变化与临床症状改变的相关性。结果62例咽部菌群正常的上呼吸道感染患者其治疗与不治疗在症状改善和痊愈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60例咽部菌群异常的上呼吸道感染患者其治疗组和不治疗组的 CPIS 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于219例下呼吸道患者(其中121例细菌性肺炎、74例重症肺炎及24例肺脓肿患者)的治疗观察,发现当咽部菌群在治疗过程中恢复正常时,与患者的临床病理改变符合率分别为92.6%,86.5%和87.5%。结论咽部菌群密度在健康人群之间保持着一定菌群种类和数量的稳定,但广谱抗生素的应用会导致咽部菌群失调;如何合理有效地治疗呼吸道感染应结合咽部菌群密度的变化来评估,这样可减少患者使用抗生素的天数,同时避免诱发耐药菌的产生和呼吸道菌群的失调。
作者:詹颉;李小侠;胡淑玲;李亚娥;孙莉;杨淑梅;张利侠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了解乌鲁木齐地区鲍曼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baumannii ,Ab)感染的临床分布特征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有效控制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对2012~2014年临床各类标本中分离的 Ab 分布特征及耐药性进行回顾性分析,细菌分离培养依据《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使用合肥恒星科技有限公司 HX-21细菌鉴定分析仪进行菌种鉴定及药敏测定,药敏检测为低抑菌浓度(MIC)法,采用合肥恒星科技公司细菌鉴定分析系统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2012~2014年共检出 Ab 173株,三年检出率分别为1.1%,1.7%和5.2%,检出率逐年提高;其中呼吸道标本检出率高,共127株(73.4%),其次依次为创口分泌物(9.3%)、脓液(7.5%)及尿液标本(5.8%);科室分布也以儿科(40.5%)和呼吸内科(36.4%)为主。耐药分析显示 Ab 对头孢唑林全耐药,对氨苄西林耐药率由初的94.4%上升为100%,对其它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耐药性均呈现不同程度逐年上升的态势。共检出91株多重耐药菌株,检出率为52.6%,检出耐碳青霉烯类菌株10株,检出率为5.8%。结论乌鲁木齐地区 Ab 感染以呼吸道感染为主,耐药现象严重。临床科室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
作者:秦智谦;常毅;郝万鹏 刊期: 2015年第04期
医学检验质量指标(quality indicators,QIs)可测量医学实验室满足用户需求的程度和所有运行过程的质量。确定可靠的质量指标是用户量化实验室服务质量的关键步骤。然而,目前有很多不同的 QIs 和相应术语都在使用,因此我们需要对提出的 QIs 进行一致化。按照国际临床化学和检验医学联合会工作组启动的计划,一组临床实验室共同地建立质量指标模型。此模型包括57个与关键过程相关的(35个检验前,7个检验中和15个检验后阶段)和3个与支持过程相关的QIs。建立的质量指标模型和收集的数据提供了一致化当前可得到 QIs 计划的可行性证据,但是仍然需要进一步的努力来纳入更多的临床实验室和收集更加一致的数据。
作者:费阳;王薇;王治国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制备鼠抗重组半乳糖凝集素7(Galectin-7)多克隆抗体及其在膀胱癌组织中特异性鉴定。方法PCR 法从人包皮组织中扩增 Galectin-7基因,并构建到 pET28a 表达载体中,使用 IPTG 诱导重组蛋白的表达,通过镍柱亲和层析纯化获得 Galectin-7蛋白。以纯化的 Galectin-7蛋白混合福氏完全佐剂免疫 Balb/C 小鼠制备抗体,并用 ELISA,Western blot 及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抗体。结果成功表达、纯化了 Galectin-7重组蛋白,ELISA 检测 Galectin-7蛋白免疫的小鼠血清效价为1∶32000,Western blot 显示该抗体能与天然的 Galectin-7特异结合,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结果表明该抗体识别人膀胱肿瘤组织的天然 Galectin-7。结论通过制备重组 Galectin-7蛋白为免疫原,免疫家兔,成功地制备了效价高、特异性好的抗 Galectin-7多克隆抗体。
作者:黄震;迟秀文;韦庆文;束振华;孙俊生;王前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对 ELISA 法检测 HBV-M 呈抗 HBc 阴性、抗 HBe 阳性结果的科学评价。方法ELISA 法初检 HBV-M 呈抗 HBc 阴性,抗 HBe 阳性样本105例,以 CMIA 法为参考方法复检确证抗 HBe 和抗 HBc 并评价其真阳性率和假阴性率;以其 S/CO 水平不同分组评价不同水平抗 HBe 和抗 HBc 检测结果的真实性。结果CMIA 法复检后产生3种不同结果,即抗 HBc 阳性/抗 HBe 阳性、抗 HBc 阴性/抗 HBe 阴性、抗 HBc 阳性/抗 HBe 阴性,分别占72.38%,21.91%和5.71%,抗 HBc 假阴性率和抗 HBe 真阳性率分别为78.10%和72.38%;在0.00~0.10,0.10~0.80和0.80~1.00不同 S/CO 水平内抗 HBe 真阳性率分别为42.86%,88.14%和56.25%,在1.00~1.20,1.20~2.00和2.00~3.00不同 S/CO 水平内抗 HBc 假阴性率分别为93.33%,96.15%和47.37%。结论ELISA 法检测 HBV-M 呈抗-HBc 阴性/抗 HBe 阳性结果对HBV 既往感染有重要的提示价值,但不能反映真实结果,存在三种可能,应进一步复检确证。
作者:安哲;李思鹏;董炜;张妮;李妙羡;王香玲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统计并分析2014年3月同型半胱氨酸室内质量控制(internal quality control,IQC)数据,了解目前全国检验科开展 IQC 工作的情况。方法采用基于 Web 方式的室间质量评价(external quality control,EQA)软件系统。收集参加全国同型半胱氨酸室间质量评价292家实验室的 IQC,包括2014年3月和长期累积室内质控在控数据的变异系数。依据1/3室间质量评价限(TEa),1/4TEa 和基于生物学变异导出的低、适当和佳允许不精密度这5个评价标准,计算同型半胱氨酸两个批号的室内质控变异系数的通过率。统计参加实验室使用的仪器并将其分为6个仪器组,然后按照5个评价标准计算各仪器组的通过率。结果有292家实验室上报了同型半胱氨酸第一个浓度水平(批号1)的数据,其中有106家上报了第二个浓度水平(批号2)的数据。按照不同标准进行评估,变异系数通过率各不相同。按照1/3TEa 标准和按照生物学变异导出的允许不精密度中的低标准,实验室的通过率接近,为63.36%~76.42%,按照1/4TEa 和按照生物学变异导出的允许不精密度中的适当标准,实验室的通过率接近,为34.25%~57.55%,按照生物学变异导出的允许不精密度中的佳标准,实验室通过率仅为10.62%~16.98%。统计实验室使用的仪器,结果显示参加实验室使用的仪器主要有日立(77/292)、奥林巴斯(61/292)、罗氏(19/292)、贝克曼(14/292)、雅培(10/292)和西门子(10/292)。除了西门子仪器组,其它仪器组通过率间的差异并不大。结论目前,大多数实验室可以满足1/3TEa 标准和按照生物学变异导出的允许不精密度中的低标准,但只有一半以下的实验室能满足1/4TEa 和按照生物学变异导出的允许不精密度中的适当标准和佳标准,说明全国实验室在同型半胱氨酸检测的精密度性能上还需进一步提高。
作者:张路;王薇;何法霖;钟堃;王治国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构建人羧基肽酶 H 不同区段抗原的原核表达载体,诱导表达获得重组蛋白,初步验证人羧基肽酶 H 不同抗原区段在羧基肽酶 H 自身抗体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 RT-PCR 方法调取目的基因,构建相应的原核表达质粒,转化大肠埃希氏菌诱导表达重组蛋白,用重组蛋白作为包被抗原建立人羧基肽酶 H 自身抗体的间接 ELISA 方法,评价羧基肽酶 H 抗原在检测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抗羧基肽酶 H 自身抗体中的应用价值。结果获得了羧基肽酶 H 三种不同区段抗原,其中42~476氨基酸区段为较理想的抗原。以该全长抗原作为包被抗原检测95例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羧基肽酶 H 自身抗体阳性率为8.42%。结论原核克隆表达的人羧基肽酶 H 42~476氨基酸区段抗原具有良好的抗原性,可作为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鉴别诊断的候选抗原。
作者:胡纪文;杨锡琴;宗克亮;郭兰芹;宋晓国;王国华;刘喜明;朱翠侠;赵琰枫;冯晓燕;张贺秋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旨在探讨深圳市乙肝患者 HBV-DNA 与免疫球蛋白(IgA,IgG,IgM)和补体(C3,C4)的关系。方法首先采用实时荧光定量 PCR 技术检测210例乙肝患者的 HBV-DNA,按检测结果10n copies/ml 进行分组,可分为102~108 copies/ml 7组实验组。然后对7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同时进行 IgA,IgG,IgM 及 C3,C4检测,分析乙肝患者 HBV-DNA 与IgA,IgG,IgM 及 C3,C4的相关性。结果乙肝患者 HBV-DNA 为105~108 copies/ml 时,均出现了 IgA,IgG,IgM 的增高(U =12.43,10.96,6.42,P <0.01)及 C3,C4的降低(U =8.37,6.0,P <0.01),而在102~104 copies/ml 只出现 IgA 和 IgM的增高(U =2.36,2.04,P <0.05),其他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在7组实验组的两两比较中,只有104组与105组出现了显著性的变化(IgA,IgM 增高,C4降低;U =2.39,2.46,2.09,P <0.05,IgG 增高,U =3.25,P <0.01),而其他低载毒量组之间和高载毒量组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乙肝患者体内不同的 HBV 载量会引起 IgA,IgG,IgM 及 C3,C4相应的改变,特别是当 HBV 载量为105~108 copies/ml 的4个实验组,伴随着 HBV-DNA 的增高均出现 IgA,IgG,IgM 增高及C3,C4降低,严重的影响了机体免疫功能,两者呈正相关(r =0.967,P <0.01)。104组与105组各指标出现显著性改变,提示对乙肝患者的抗病毒护肝治疗中,要尽量将 HBV 载量控制在104 copies/ml 以下,才能达到小程度损伤免疫功能的疗效。
作者:何涛君;吴正林;钟小强;聂署萍;陆学东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研究 IL-3在 BALB/c 小鼠肺炎支原体(MP)感染模型肺泡灌洗液和血清中的表达,阐明其与 MP 感染的关系。方法36只 BALB/c 裸鼠,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对照组、MP 感染组和克拉霉素组,每组12只。用 PPLO 肉汤培养基 MP,将成功培养的 MP 鼻腔滴入裸鼠建立 MP 感染模型。治疗组用克拉霉素连续治疗8天,收集并分离血清,取其肺组织,收集肺泡灌洗液,采用 ELISA 法测定小鼠血清和肺泡灌洗液中 IL-3水平,肺部组织用中性甲醛固定 HE 染色,观察MP 感染小鼠肺的病变程度。结果成功建立 MP 感染小鼠模型,病理组织学观察结果显示,MP 感染 BALB/c 小鼠后炎症明显,克拉霉素治疗 BALB/c 小鼠炎症逐渐减轻。模型组血清和肺泡灌洗液中 IL-3分别为96.4±8.3 ng/L 和60.9±6.5 ng/L,与对照组比较(203.1±14.5 ng/L,96.3±12.6 ng/L),MP 感染组小鼠血清和肺泡灌洗液中 IL-3水平明显降低(t 血清=19.50,t 肺泡=17.20,P 值均<0.01),用克拉霉素治疗后,小鼠血清和肺泡灌洗液中 IL-3明显升高,分别为175.6±12.5 ng/L 和85.6±10.2 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血清=17.41,t 肺泡=14.62,P 值均<0.01)。结论肺炎支原体感染使小鼠 IL-3水平降低,克拉霉素治疗有一定疗效,IL-3表达可能与 MP 肺炎严重程度有关。
作者:许有才;赵世元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清胱抑素 C(Cys C)与血脂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全自动生化仪测定136例 SLE 患者和113例体检健康者的血清胱抑素 C(Cys C)、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超敏 C 反应蛋白(hsCRP)浓度。所得数据用 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SLE 患者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血清 hsCRP(13.5±4.85 mg/L vs 2.03±0.88 mg/L),Cys C(2.63±1.95 mg/L vs 0.85±0.37 mg/L),LDL-C(3.06±1.21 mmol/L vs 2.33±0.41 mmol/L),TC(5.32±2.63 mmol/L vs 4.02±1.67 mmol/L)和 TG(1.92±0.83 mmol/L vs 1.44±0.8 mmol/L),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5~12.4,P 值均<0.05);与健康对照组比较,SLE 组患者 HDL-C(1.12±0.31 mmol/L vs 1.52±0.85 mmol/L)水平降低(P 值<0.01)。SLE 患者组血清 Cys C 与 hsCRP 水平和 TG,TC,LDL-C 水平呈正相关(P 值<0.01),和 HDL-C水平呈负相关(P 值<0.01),而健康对照组无明显相关性(P 值>0.05)。结论SLE 患者血清 Cys C 水平升高与血脂水平存在明显相关性,联合检测 SLE 患者血清 Cys C 和血脂指标对 SLE 患者并发心血管疾病和动脉粥样硬化疾病进行预防、早期诊断和治疗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允奇;陆学东;张银辉;曾惠琼;何涛君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膝关节滑膜炎滑膜清理术前后基质金属蛋白酶(MMP)-7与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测定和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膝关节滑膜炎患者72例根据随机抽签方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滑膜刨削手术治疗,治疗组采用关节镜下滑膜清理术。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有效率是97.2%,对照组的有效率是80.6%,治疗组比对照组的疗效更为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术后的 Lysholm 功能评分明显增加,而疼痛评分明显减少,与术前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同时术后治疗组的 Lysholm 功能评分与疼痛评分与对照组对比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两组滑膜组织的 MMP-7与 MMP-9阳性表达率都明显降低(P <0.05),与此同时,术后治疗比对照组在 MMP-7与 MMP-9阳性表达率方面要明显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关节镜下滑膜清理术治疗膝关节滑膜炎能缓解疼痛,改善膝关节功能,降低 MMP-7与 MMP-9的表达,从而提高治疗综合疗效。
作者:张吉红;王晓娟;党红胜;吴五洲;王波;崔操;邹海兵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中国汉族人群细胞色素氧化酶 P4502C9(CYP2C9)基因以及维生素 K 环氧化物还原酶复合体1(VKORC1)基因多态性对华法林用药的影响。方法首先抽取无抗凝障碍的汉族人群受试者200例利用基因测序法进行CYP2C9和 VKORC1基因分型(正常对照组)。并收集临床使用华法林稳定维持剂量的汉族人群患者114例(服用华法林药物组),记录患者年龄、性别、身高、体质量以及体表面积等,检测基因型并结合体征差异及临床稳定剂量进行分析。结果正常对照组的 CYP2C9基因型检测有 CYP2C9*1/*1型186例(93%),未发现 CYP2C9*1/*2型,CYP2C9*1/*3型14例(7%);VKORC1-1639A/G 基因型:AA 型179例(89.5%),GA 型21例(10.5%),未发现 GG 型(0.0%);服用华法林药物组的 CYP2C9*1/*1型104例(91.2%),CYP2C9*1/*3型10例(8.8%),CYP2C9*1/*1型患者华法林平均维持剂量高于 CYP2C9*1/*3型患者[(2.13±0.83)mg/d vs (1.61±1.17)mg/d,P <0.05]。VKORC1(-1639G>A)基因型检测有102例患者为突变纯合子 AA 型(89.5%),12例患者为杂合子 GA 型(10.5%),未发现纯合子 GG 型患者,GA型患者华法林平均维持剂量明显高于 AA 型[(3.34±1.07)mg/d vs (1.63±0.45)mg/d,P <0.01]。正常人群组与服用华法林药物组基因型在 CYP2C9*3(1075C/A)(P =0.926)和 VKORCl-1639A/G 突变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812)。结论中国汉族人群存在 CYP2C9*3 A/C 和 VKORC1-1639G/A 的基因多态性,且不同基因型患者间华法林用量存在差异。
作者:王欣俞;王德辉;刘淑娟;黄丹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染色体核型异常特征及其与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染色体常规 G 显带技术,对281例 MDS 患者进行细胞遗传学核型分析。结果281例 MDS 患者中,染色体异常核型检出率48.75%(137/281),其中单纯染色体数目异常43.07%(59/137),单纯染色体结构异常者31.39%(43/137),同时有数目与结构异常者25.54%(35/137)。MDS 亚型中,RAEB-2异常核型检出率为63.41%(26/41),RAEB-1为58.73%(37/63), RCMD 39.2%(49/125),RAS 15.38%(2/13),RA 22.58%(7/31)。RA,RAS 异常核型检出率明显低于 RAEB-1和RAEB-2(P <0.01),RAEB-1和 RAEB-2检出率高于 RCMD(P <0.05)。出现频率较高的染色体畸变依次为+8,-7/7q-,-20/20q-,复杂异常核型,染色体易位,i(17),-Y,+21等。随访的159例 MDS 患者中核型正常者68例,中位生存时间为39个月,核型异常者91例中位生存期21个月的,前者明显长于后者(P <0.05),分析白血病转化率,核型异常者(35.5%),明显高于核型正常者(10.3%)(P <0.01),其中以复杂核型、-7/7q-核型较易转为白血病。结论MDS 系克隆性恶性血液病,具有高度异质性,染色体核型检查对 MDS 的正确诊断、分型和预后判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韩秀蕊;杨娣娣;赵园;张丽洁;李艳春;王九菊;翟欣辉;魏绪仓;周家琛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评估 Beckman Coulter 实验室自动化系统生化免疫样品间携带污染情况,探讨不选择分杯模块时生化免疫共用一管血的可行性。方法将高浓度及不同样品量(2000μl,500μl)低浓度的 HCG 样品按照一定顺序在 Beckman AU5421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检测生化项目,比较检测生化项目前后低浓度样品 HCG 含量的变化评估生化免疫样品间携带污染情况,并在增加 Beckman AU5421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特殊清洗程序后重复试验。结果在不同样品量(2000μl,500μl)条件下,Beckman AU5421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单模块及整机携带污染分别为5.44,15.47,23.51,45.96 ppm,不同样品量及单模块与整机间携带污染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 =14.553,P <0.001;t =5.527,P =0.005;t =3.985,P =0.016;t=20.457,P <0.001);增加 Beckman AU5421特殊清洗程序后仅检出500μl 样品量时整机携带污染为0.22 ppm。结论不选择分杯模块时,Beckman Coulter 实验室自动化系统可使用特殊清洗程序解决生化免疫间携带污染。
作者:夏勇;纪玲;徐安平;林松;薛灏;郑若洋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与分析结核感染 T 细胞酶联免疫斑点试验(T-SPOT.TB)与结核抗体试验在诊断骨关节结核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2月在无锡锡山人民医院接受诊治的324例疑似骨关节结核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方法将入选者分为 T-SPOT.TB 试验组和结核抗体试验组,每组162人,T-SPOT.TB 试验组患者采取结核感染 T 细胞酶联免疫斑点试验,结核抗体试验组则采取结核抗体试验,对比分析两组诊断方式的灵敏度与特异度。结果T-SPOT.TB 试验组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3.43%和84.00%,结核抗体试验组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40.44%和53.85%,组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意义(χ2=184.62,P <0.05;χ2=7.86,P <0.05)。T-SPOT.TB 试验组的假阳性率、假阴性率分别为16.00%和6.57%,结核抗体试验组的假阳性率、假阴性率分别为26.92%和59.56%,组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意义(χ2=7.86,156.18,均 P <0.05)。此外,T-SPOT.TB 试验组的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6.97%和70.00%,结核抗体试验组的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8.71%和14.74%,组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意义(χ2=20.27,73.06,均 P <0.01)。结论与结核抗体试验相比,结核感染 T 细胞酶联免疫斑点试验在诊断骨关节结核时具有灵敏度高、特异度高等特点,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钱晨 刊期: 2015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