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miR-9-3在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的功能与调控机制

宫琦玉

关键词: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miR-9-3, 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 5-氮杂-2’-脱氧胞苷
摘要:目的:探讨 microRNA-9-3(miR-9-3)在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的作用及调控机制。方法采用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MSP)技术检测8例正常人骨髓组织和外周血、78例新确诊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患者骨髓组织和7种白血病细胞系的甲基化水平;采用 Western blot 技术检测甲基化阳性白血病细胞株的 NF-κB1信号转导通路活化水平。结果正常对照组 miR-9-3启动子呈非甲基化状态;7种白血病细胞株中只有 I83-E95和 WAC3CD5+两种细胞株种呈非甲基化状态(MSP 阳性率为28.6%);78例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患者中65例发生 miR-9-3甲基化(MSP 阳性率为83%)。去甲基化药物5-氮杂-2’-脱氧胞苷(5-Aza2’Dc)处理后的 I83-E95和 WAC3CD5+细胞株 miR-9-3均处于去甲基化状态。结论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患者存在 miR-9-3异常甲基化,可能导致癌细胞异常增生;miR-9-3去甲基化可抑制 NF-κB1信号通路活化,表明 miR-9-3可能可以通过该通路抑制癌细胞凋亡,引发患者疾病恶化;甲基化的白血病细胞株可被去甲基化药物抑制,因此 miR-9-3可以作为治疗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新基因靶点。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银屑病患者血清中 IL-10与 IL-21水平监测的临床应用

    目的:通过检测银屑病患者血清中 IL-10与 IL-21表达水平,探讨其在银屑病病情进展程度及治疗效果中的意义。方法按照赵辨主编的临床皮肤病学诊断标准,选择2014年3月~9月期间皮肤科就诊的门诊和住院寻常型银屑病患者65例,其中进行期25例(A 组),稳定期20例(B 组),恢复期20例(C 组),并选择正常对照组25例(D 组)。ELISA 法检测各组血清中 IL-10与 IL-21表达水平,并对各组患者进行银屑病皮损面积和严重程度(PASI)评分。结果A 与 B 两组血清中 IL-21表达水平分别为127.59±16.09 pg/ml 和105.74±21.08 pg/ml,均明显高于 D 组85.46±14.25 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值分别为5.174,4.863,P 值均<0.01),而两组 IL-10表 达 水 平 分 别 为10.64±3.23 pg/ml 和12.27±2.18 pg/ml,均低于 D 组20.29±2.51 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值分别为2.031,2.027,P 值均<0.05)。C 组血清中IL-21表达水平94.03±8.90 pg/ml 高于 D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33,P <0.05)。A 组血清中 IL-21表达水平高于C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2.352,P <0.05),IL-10表达水平低于 C 组19.69±1.54 pg/ml,差 异 有 统 计 学 意义(t =2.071,P <0.05)。银屑病患者血清中 IL-21表达水平与 PASI 评分值正相关(r=0.508,P =0.027),而血清中 IL-10表达水平与 PASI 评分为负相关(r=-0.413,P =0.039)。结论银屑病的病情进展与患者血清中 IL-21升高或 IL-10降低有关,检测细胞因子 IL-21和 IL-10水平有助于判断其病情严重程度及疗效评估。

    作者:汤雯剑;罗浩;赵金涛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ALT,AST,GGT 和 LDH 检测JSCC 法变更 IFCC 法性能验证

    目的:对 ALT,AST,GGT 和 LDH 检测方法由 JSCC 法变更为 IFCC 法进行性能验证。方法对新方法进行正确度、精密度验证,线性范围评价,临床可报告范围评价,并与原方法进行方法学比对试验。结果 ALT,AST,GGT 和LDH 正确度偏倚<1/2允许总误差;批内精密度 CV<1/4允许总误差,日间精密度 CV<1/3允许总误差;线性范围评价所得的回归方程Y =aX +b,a 在0.97~1.03范围内,b 在可接受范围内;可报告范围验证结果显示,标本经不同比例稀释后,实测值/预期值均在90%~110%,说明在一定范围内的标本稀释检测结果可靠。与原方法进行的回归比对所得回归方程相关系数均接近于1。结论ALT,AST,GGT 和 LDH 检测的新方法分析性能满足临床检测需求。

    作者:陆雅春;宁芬;李婷婷;黄开泉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基于 EP12-A2文件评价尿蛋白定性检测性能

    目的:评价 AX-4030与 Cobas U411尿干化学分析仪在尿蛋白定性检测的分析性能,探讨定性试验性能评价方法。方法参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EP12-A2文件推荐方法,对日本京都 AX-4030和罗氏 Cobas U411尿干化学分析仪两检测系统尿蛋白定性检测做偏倚和不精密度分析,比较两检测系统的 C50,C5~C95区间以及不精密度区间。两系统同时检测310份临床尿标本蛋白,统计分析与评价两者结果的一致程度。结果尿干化学分析仪 AX-4030检测系统检测尿蛋白的 C50小于 CobasU411系统,AX-4030系统的 C5~C95区间比 U411系统的窄,AX-4030系统的不精密度曲线较 U411系统曲线陡峭;两套系统检测临床标本尿蛋白结果方法学的比较,一致性百分率为96.8%,阳性一致率为82.7%,阴性一致率为99.6%;95%CI 为94.2%~98.16%,Kappa 值为0.88。结论AX-4030检测系统在尿蛋白 C50临界值处的灵敏度及不精密度较 Cobas U411系统稍优,二者在临床标本检测中的尿蛋白结果一致性程度极强。EP12-A2推荐的定性试验性能评价方法可行、有效。

    作者:龙一飞;林冬玲;陈富;许振杰;陈中华;刘建平;李松;李有强;王丽娜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鼻咽癌组织中 SYK 基因启动子区的甲基化分析

    目的:检测鼻咽癌组织中脾酪氨酸激酶(SYK)基因启动子区的甲基化状态,探讨 SYK 基因启动子区的甲基化与鼻咽癌发生的关系。方法收集2012年2月~2014年8月间在深圳市宝安区人民医院和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就诊的鼻咽癌患者52例,慢性鼻咽黏膜炎症患者26例,鼻咽癌和慢性鼻咽黏膜炎症患者均经病理学诊断证实。应用甲基化特异性PCR 技术检测鼻咽癌和慢性鼻咽黏膜炎症组织的 SYK 基因启动子区的甲基化状态,比较鼻咽癌和慢性鼻咽黏膜炎症组织的 SYK 基因启动子区的甲基化率。结果在52例鼻咽癌组织中有11例 SYK 基因启动子区存在甲基化,甲基化率为21.2%,而在26例慢性鼻咽黏膜炎症组织中未检测到 SYK 基因启动子区的甲基化。结论鼻咽癌组织中 SYK 基因启动子区存在较低程度的甲基化,这提示 SYK 基因启动子区出现的甲基化或许与鼻咽癌的发生相关。

    作者:李璐;梁辉;陈群蓉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临床实验室荧光原位杂交技术的质量管理

    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t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技术在很多临床实验室已经成为一项常规技术了。它可以用于检测对传统细胞遗传学分析来说太小而不能识别,但是对于标准脱氧核糖核酸(deoxyribonucleic acid,DNA)测序来说太大而不能检查的遗传畸变。如今,FISH 不仅用于医学遗传学,也在很多其它领域包括神经科学、进化生物学、微生物学、病理学、毒理学和生殖遗传学内使用。FISH 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得开展 FISH 的临床实验室对 FISH 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该文对 FISH 的质量管理进行了具体描述,旨在提高实验室检测结果的准确度和可靠性,从而提高临床满意度并且改善病人预后。希望能够给开展 FISH 的临床实验室提供参考。

    作者:费阳;王薇;王治国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产 IMP-1型碳青霉烯酶非脱羧勒克菌的分离与鉴定

    目的:分析碳青霉烯耐药非脱羧勒克菌(L.adecarboxylata)的耐药基因型。方法Vitek II Compact 鉴定细菌及药敏试验,PCR 扩增碳青霉烯酶基因。结果该株非脱羧勒克菌产 IMP-1型碳青霉烯酶。结论非脱羧勒克菌临床分离株较少见,此为首次自非脱羧勒克菌检出 IMP-1型金属酶。

    作者:齐杰;刘贵建;潘健;马玉芝;张婷菊;刘志远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子痫前期患者血清中 TFAR19活性研究

    目的:观察子痫前期患者血清 TFAR19活性。方法选取北京市怀柔区妇幼保健院住院初产行剖宫产术的子痫前期患者43例,其中重度子痫前期患者18例、轻度子痫前期患者25例,同时随机选取无妊娠并发症的初产剖宫产产妇40例设为对照组,于入院次日采集外周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子痫前期患者血清中 TFAR19活性,即 TFAR19催化产生的吸光度 A。结果重度子痫前期、轻度子痫前期、正常对照组TFAR19活性分别为43.56±2.93,33.38±2.32和23.63±2.94活性单位,各组之间 TFAR19活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 =10.65,P <0.01)。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重度子痫前期组(q =6.384,P <0.001)、轻度子痫前期组(q =3.478,P =0.016)TFAR19活性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重度子痫前期组、轻度子痫前期组之间 TFAR19活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q=2.993,P =0.037)。各组之间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 =0.091,P =0.913)。各组之间孕周、新生儿体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4.37,P =0.016;F =35.06,P =0.00)。结论TFAR19的增加可促进机体细胞凋亡,参与子痫前期的发生,并且 TFAR19的含量可随病情的严重程度而增加。

    作者:仇秋明;赵英伦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锰超氧化物歧化酶9 Ala/Val 基因多态性对冠心病的影响

    目的:研究锰超氧化物歧化酶(Mn-SOD)9 Ala/Val 基因多态性与 T-SOD 和 Mn-SOD 活性的关系以及对冠心病(CHD)的影响。方法共82例冠心病患者和57例正常人参与研究,应用测序法检测两组的 Mn-SOD 9 Ala/Val 基因多态性的基因型,应用比色法检测两组的血清 T-SOD 和 Mn-SOD 活性。结果冠心病组的血清 T-SOD 和 Mn-SOD 活性低于对照组(t=4.83,6.57,P 均<0.05),冠心病组的 Mn-SOD 9 VV 基因型和 V 等位基因频率高于对照组(χ2=4.75,P <0.05),Mn-SOD 9 VV 基因型的血清 T-SOD 和 Mn-SOD 活性低于 Mn-SOD 9 AA 基因型(t=2.96,3.11,P 均<0.05)。结论冠心病患者的血清 T-SOD 和 Mn-SOD 活性降低,Mn-SOD 9 Ala/Val 基因多态性通过影响 Mn-SOD 的活性进而参与冠心病的发病。

    作者:姚创利;赵佳;黎阳;黎波;陆华;白妮;刘琳;辛渭川;姜小建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临产孕妇念珠菌感染及不良妊娠结局调查

    目的:对临产孕妇念珠菌感染及不良妊娠结局进行调查。方法知情同意下,选择2013年1月~2014年6月,到茂名市妇幼保健院产科住院的542例临产孕妇,采集其阴道分泌物进行念珠菌检查。所选对象年龄段为20~30岁,均自诉无阴道致病原感染不适症状,但包括很小部分表述有阴道念珠菌感染临床表现者。采用10 g/dl 氢氧化钾溶液湿片和革兰氏染色油片两种方法,两法显微镜下同时找到假丝酵母菌的芽生孢子或假菌丝确诊为阳性结果,否则为阴性。分别选择阳性为观察组,阴性为对照组,记录两组孕妇发生胎膜早破、会阴伤口感染、新生儿鹅口疮、新生儿尿布疹四种不良妊娠结局情况。统计学方法:计数资料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用方差分析。结果获得念珠菌阳性125例,阴性417例,感染率为23.1%,水平较国内报道的19.3%高。观察组孕妇胎膜早破、新生儿尿布疹、会阴伤口感染、新生儿鹅口疮发生率分别是19.2%,8.0%,16.8%和12.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1.2%,3.8%和1.7%(χ2=12.578~29.273,P 值均<0.01)。结论孕妇念珠菌感染可增加不良妊娠结局,保健或临床医生应建议孕妇,对该菌行常规检查并及早诊治,以便更好预防不良妊娠结局。

    作者:杨生宙;李祥顺;陈秀莲;吴红娟;黄越;江霞辉;李慧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泛素结合结构域与泛素化信号的识别

    泛素化(Ubiquitylation,UB)是目前为复杂为多元的翻译后修饰,几乎参与胞内所有的生物学过程。其通过改变底物的分子景观(landscape)、三维结构、位置、活性、影响底物蛋白与其他蛋白的相互作用等方法,从时间和空间上调节底物所参与的生物学过程。而泛素化底物功能的发挥依赖于特异性的泛素结合结构域(Ubiquitin binding domains, UBDs)。UBDs 的表面功能基团特异性识别具有不同修饰类型的泛素化底物,并决定其功能的特异性。已知的20多种UBDs 超家族对泛素化信号网络的有序调节是人们开启泛素化网络的一把钥匙,同时了解 UBD-ubiquitin 的特异性识别是认识泛素化蛋白质组学“ubiquitome”的基础。

    作者:王京伟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尿液 NT-proBNP 水平在慢性心力衰竭诊断中的意义

    目的:探讨尿液脑钠肽(NT-proBNP)水平在慢性心力衰竭诊断中是否与血液 NT-proBNP 水平具有相似的诊断价值。方法以79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 NYHAⅠ~Ⅳ级)作为研究组,53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使用德国罗氏公司生产的 cobas h 232心脏标志物检测仪分别对两组尿液和血液 NT-proBNP 水平进行检测,并比较两组尿液 NT-proBNP 与血液 NT-proBNP 水平之间的差异。结果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组的尿液 NT-proBNP 和血液 NT-proBNP 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1)。随心功能 NYHA 分级的增高,尿液 NT-proBNP 水平逐渐升高。尿液 NT-proBNP 水平与血液 NT-proBNP 水平呈正相关。结论尿液 NT-proBNP 水平在慢性心力衰竭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与血液 NT-proBNP 水平具有相似的诊断价值。

    作者:滑艳;王海疆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浆脂蛋白相关磷脂酶 A2测定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血浆脂蛋白相关磷脂酶 A2(Lp-PLA2)测定在缺血性脑卒中(ICS)诊治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4年6月期间十堰市东风花果医院124例 ICS 患者(ICS 组)、50例出血性脑卒中患者(出血组)作为研究对象,并选择同期体检者5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三组血浆 Lp-PLA2水平,并比较有无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同病情 ICS 患者血浆 Lp-PLA2水平。结果ICS 组、出血组和对照组血浆 Lp-PLA2水平分别为58.4±9.6μg/L,30.5±9.2μg/L 和18.7±8.3μg/L,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16.741,P =0.000);血浆 Lp-PLA2水平有斑块组高于无斑块组(66.3±9.7μg/L vs 54.1±10.3μg/L,t=5.775,P =0.000),不稳定型斑块组高于稳定型斑块组(72.4±9.5μg/L vs 62.8±10.1μg/L,t=4.797,P =0.000);轻型、中型、重型 ICS 患者血浆 Lp-PLA2水 平 分 别 为48.4±9.2μg/L,60.9 ±9.6μg/L 和74.5±10.3μg/L,三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13.629,P =0.000),血浆 Lp-PLA2水平与 ICS 患者 NIHSS 评分呈正相关(r=0.716,P <0.05);Lp-PLA2诊断 ICS ROC 曲线下面积为0.904,佳临界值为45.2μg/L,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81.5%和80.2%。结论血浆 LP-PLA2检测对 ICS 具有良好的诊断效能,其血浆水平可反应 ICS 患者病情程度和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性。

    作者:高宏娥;李荫桂;黄海云;梁伟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湖北省临床化学常规检验项目不精密度分析

    目的:了解湖北省临床化学常规检验项目满足允许不精密度质量规范的水平。方法收集2013年参加湖北省临床化学室内质控数据实验室间比对计划中值浓度水平的室内质控数据,分析钾、钠、氯、总钙、磷、葡萄糖、尿素、尿酸、肌肝、总蛋白、清蛋白、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素、碱性磷酸酶、淀粉酶、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和γ-谷氨酰基转移酶等21个临床化学常规检验项目的室内质控变异系数,采用1/3TEa,1/4TEa,WS/T403-2012和基于生物学变异导出的允许不精密度作为质量规范,分析实验室满足各质量规范标准所占的比例。结果50%以上实验室能满足1/3 Tea,1/4 Tea,WS/T403-2012和基于生物学变异导出的适、低允许不精密度质量规范要求的项目有三酰甘油、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肌酸激酶、总胆红素;50%以上实验室不能满足以上所有质量规范的项目有氯和肌酐;所有实验室不能满足基于生物学变异导出的佳允许不精密度的项目有钠和总钙。以80%的实验室变异系数小于质量规范作为合格评价标准,21个项目中满足生物学变异低质量规范的项目数多,占66.7%,满足 WS/T403-2012和生物学变异佳质量规范的项目数少,占14.3%。结论参加湖北省室内质控数据实验室间比对的实验室21个项目的室内质控变异系数总体上是达到要求的,但部分项目的检测结果离散度大,实验室应根据该室的检测能力和质量规范标准设定合适的不精密度水平,并通过实验室的持续改进不断提高检验质量。

    作者:潘莉兰;邓盼;祝卫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血清Cys C和24h尿微量清蛋白定量联合检测对妊娠期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 C(Cys C)和24 h 尿微量清蛋白定量联合检测在妊娠期糖尿病肾病(GDN)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10例孕37~40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肾小球滤过率(GFR)将其分为 GFR 中度下降30例为 A 组(30 ml/min/1.73m2≤ GFR<60 ml/min/1.73m2),GFR 轻度下降42例为 B 组(60 ml/min/1.73m2≤GFR<89 ml/min/1.73m2),GFR 正常38例为 C 组(GFR≥90 ml/min/1.73 m2)。选取同期健康相同孕周孕妇40例作为对照 D 组。统计4组研究对象的血清 Cys C 和尿微量清蛋白、血尿素、血肌酐水平,进行统计分析。结果Cys C 和尿微量清蛋白各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 =31.21,34.70,P <均0.01)。血尿素和肌酐 A 组和其他各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 =5.85,4.58,P 均<0.01),血尿素和肌酐在 B 组、C 组和 D 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A 组和 B 组的血清 Cys C 与尿微量清蛋白间存在正相关关系(r=0.756,0.725,t=5.209,4.835,P 均<0.01)。B组中 Cys C 的诊断敏感度为95.2%,24 h 尿微量清蛋白的诊断敏感度为90.5%,两者联合检测的敏感度为100%(χ2=8.24,7.08,P 均<0.05)。结论血清 Cys C 和尿微量清蛋白作为妊娠糖尿病早期肾损害的敏感指标,联合检测对妊娠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及病情监测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武冬娜;张文杰;唐招平;周勇;王亚峰;韩俊峰;贾卉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综合干预后血栓前状态分子标志物的变化

    目的:探讨初诊2型糖尿病(T2DM)患者经综合干预后血栓前状态分子标志物的变化。方法在2013年选择60例初诊 T2DM 患者,按照饮食干预、运动指导、药物治疗、疾病监测和糖尿病教育五项措施实施12个月的综合干预。干预前、干预6个月和干预12个月分别采血样,检测血糖(Glu)、糖化血红蛋白(HbA1c)等生化项目,分离血浆-70℃保存,统一检测血栓分子标志物:内皮素-1(ET-1),血栓素 B2(TXB2),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AT)和 D-二聚体(DD)。按照用药途径把 T2DM 患者分为胰岛素治疗组与口服药物治疗组,进行干预前后比较。以60例体检健康者为正常对照组,数据使用 spss13.0统计软件分析。结果60例 T2DM 患者 Glu,HbA1c,ET-1,TXB2,TAT 和 DD 干预前的检测值分别是8.86±1.03 mmol/L,8.70%±0.8%,54.8±12.5 ng/L,145±26 ng/L,2.03±0.52μg/L 和0.24±0.08 mg/L;干预6个月的值分别是5.70±0.56 mmol/L,5.7%±0.6%,54.2±11.7 ng/L,135±24 ng/L,1.81±0.53μg/L 和0.21±0.08 mg/L,干预12个 月 的 值 分 别 是5.78±0.51 mmol/L,5.8%±0.5%,53.9±10.9ng/L,136±24 ng/L,1.82±0.54μg/L 和0.21±0.08 mg/L;正常对照组检测值分别是5.15±0.34 mmol/L,5.1%±0.3%,53.2±10.6 ng/L,131±25 ng/L,1.79±0.52μg/L 和0.20±0.07 mg/L,四组经方差分析比较,Glu,HbA1c,ET-1,TXB2,TAT 和 DD 的 F 值分别是449.7,511.2,0.214,3.640,2.750,2.794;P 值分别为0.000,0.000,0.887,0.013,0.043,0.041。与对照组和干预后比较,干预前Glu,HbA1c,TXB2,TAT,DD 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各组间 ET-1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胰岛素治疗组与口服药物治疗组在干预前后结果比较,ET-1,TXB2,TAT 和 DD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值均>0.05)。结论初诊 T2DM 患者存在血栓前状态,经综合干预后,能改善患者的血栓倾向。

    作者:李全双;邓演超;吴燕;程星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前后血清蛋白电泳图谱分析

    目的:通过对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前后血清蛋白成分变化情况的分析,探讨血液透析对机体炎症状态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4年5月经肾病内科确诊的尿毒症患者75例为观察组,同期15名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将观察组首次透析前、首次透析后、规律透析治疗一个月后以及对照组的血清蛋白电泳图谱相互进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首次透析前及首次透析后清蛋白水平降低,α1和α2球蛋白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意义(P <0.001)。首次透析后α1球蛋白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透析治疗一个月后清蛋白与首次透析前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而α1和α2球蛋白较透析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清蛋白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γ球蛋白与对照组、首次透析前及首次透析后比较水平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01或 P <0.01)。结论规律有效的血液透析可以改善尿毒症患者机体的炎症状态增强机体免疫功能。

    作者:龚英峰;李顺利;杜勇;张贵松;杜金娥;张伟;冯绍明;裴荣光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PCR-SBT 与 IMS-ELISA 法在强直性脊柱炎患者 HLA-B27检测中的比较

    目的:比较聚合酶链反应-直接测序法(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sequence-based typing,PCR-SBT)和磁珠酶联免疫法(immunomagnetic separation and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IMS-ELISA)检测人类白细胞抗原 B27(human leukocyte antigen B27,HLA-B27)在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临床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应用 PCR-SBT法和 IMS-ELISA 法对120例疑似 AS 患者外周血进行 HLA-B27检测。以 SPSS17.0软件的配对χ2检验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对两种方法检测 HLA-B27在 AS 诊断中的价值进行评价。结果120例疑似 AS 患者中,PCR-SBT 和 IMS-ELISA 法 HLA-B27检测阳性率分别为45.83%(55/120)和37.50%(45/120)。两种方法检测 HLA-B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9.455,P =0.000)。PCR-SBT 法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6.36%和96.92%;IMS-ELISA 法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9.09%和89.23%。两者的 AUC 分别为0.966和0.792。结论与 IMS-ELISA 法相比,在 AS 的临床诊断中PCR-SBT 法检测 HLA-B27的敏感度和特异度更高,方法更优。

    作者:孙灵迪;梅传忠;王平均;武晓茜;邵先安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白藜芦醇对葡萄球菌标准株抑菌作用研究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resveratrol,简称 RES)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作用。方法以金黄色葡萄球菌标准株ATCC 25923(金葡菌标准株)作为研究主体检测 RES 对其的低抑菌浓度(MIC),绘制不同浓度 RES 作用下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曲线。结果RES 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标准株 MIC 为0.256 mg/ml;在 RES 浓度为1/4 MIC 和1/2 MIC 时,生长明显受抑,生长曲线不典型,对数生长期比正常对照组减缓;RES 浓度为1MIC 和2MIC 时金黄色葡萄球菌完全受抑制,生长曲线完全失去正常生长状态,趋于平缓。结论RES 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标准株抑制作用明显。

    作者:王鑫;张瑞;李雅静;吴淑惠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病毒性脑炎患儿脑脊液人类鼻病毒检测的价值

    目的:了解儿童病毒性脑炎的病原体,建立快速、特异检测鼻病毒的方法,探讨病毒性脑炎与鼻病毒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2年1月~12月全年期间收住在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儿科重症监护室出现发热、惊厥症状的患儿脑脊液标本169份,应用巢式 RT-PCR 扩增脑脊液标本的鼻病毒核酸,对阳性结果进行核酸序列测定和同源性分析。结果巢式 RT-PCR 总共检测出39份鼻病毒阳性样本,总阳性检出率为23.1%;人类鼻病毒(HRV)感染的儿童中年龄在5岁以下的占87.6%;7~9月份 HRV 阳性检出率较高;序列分析显示39例 HRV 检测阳性标本中 HRV-A 型18例(46.1%,18/39),HRV-B 型7例(17.9%,7/39),HRV-C 型14例(35.9%,14/39);28例病毒性脑炎有 8例检出 HRV,其中3例为HRV-C。结论建立的巢式 RT-PCR 可以检测到脑脊液标本中的鼻病毒片段,并且 HRV-A,B 和 C 三型均有检出,结合临床症状可认为 HRV 可能是病毒性脑炎的病原体之一。

    作者:高珺;王琼;林广裕;陈洁玲;陆学东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血清免疫固定电泳、蛋白电泳、免疫球蛋白及轻链定量在诊断多发性骨髓瘤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血清免疫固定电泳(IFE)、蛋白电泳(SPE)和免疫球蛋白定量在多发性骨髓瘤(MM)诊断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12年6月~2013年12月北京积水潭医院符合 MM 诊断标准的 MM 患者192例为研究对象,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30例为对照组,对 MM 患者进行免疫固定电泳、血清蛋白电泳和免疫球蛋白及轻链定量检测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92例 MM 患者有120例血清蛋白电泳检出 M 带,检出率为62.5%;免疫固定电泳174例检出 M 带,检出率为90.6%;分型结果显示以 IgG 型多(106例,55.2%),其中 IgG-λ型66例(34.4%);IgA 型次之(36例,18.8%),轻链型低(24例,12.5%)。免疫球蛋白、轻链定量测定结果显示,在各型 MM 患者血清中出现相应免疫球蛋白及轻链的变化,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检出率为67.7%(130/192)。无论是κ型还是λ型 M 蛋白,κ/λ比值均具有明显差异(P <0.05),检出率为85.4%(164/192)。结论免疫固定电泳、免疫球蛋白及轻链定量、κ/λ比值测定等免疫学检测在 MM 诊断中有较好的检出率,能及时为临床提供有效的诊疗指标,减少误诊和漏诊的发生率。

    作者:邱爽;孟瑞芳;蒋筱漪;张会英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主管:陕西省卫生厅

主办:陕西省临床检验中心,陕西省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