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培育;邓演超;李全双
目的应用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液C肽时,实验室缺乏相应的质控品。探讨自制 C肽混合血清质控品作为该法测定C肽室内质控品的可行性。方法从糖尿病患者和健康体检血清中分别收集 C肽低值血清(浓度在1.20 ng/ml左右)和高值血清(浓度在12.00 ng/ml左右),排除溶血、黄疸及脂浊血清,防止细菌污染,乙型肝炎表面抗原、丙型肝炎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指标均为阴性,然后分别进行混合、防腐、分装,-20℃保存。使用西门子公司化学发光 C肽试剂盒进行测定,对自制C肽混合血清质控品进行性能评价。结果低值、高值两个水平的血清 C肽质控品的批内不精密度分别是4.46%和4.15%;天间不精密度分别是6.00%,5.56%;-20℃保存稳定期至少6个月;经单因素方差分析,每个月之间相比,低值和高值的F值分别是0.665,0.602,P值分别是0.471,0.568,均>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瓶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20℃保存的低值和高值两个水平自制C肽混合血清质控品能够符合室内质控品要求。
作者:张培育;邓演超;李全双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了解长海医院慢性感染微生物样本中持留菌的分离及分布情况,为临床采取有效措施预防、控制和治疗持留菌所引起的慢性感染提供合理依据。方法采用 WHONET5.6软件对医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收集的微生物样本进行分析,选取阳性分离率高的4种致病菌,结合临床资料聚焦于慢性感染病例样本,用活菌平板计数法确定菌液浓度,绘制每个临床样本在抗生素作用条件下的生长曲线图,根据曲线特点,筛选出持留菌株,并观察其在临床的分布情况。结果14216份微生物样本共筛选得到862株慢性感染病例样本,终共筛得4株大肠埃希菌,23株肺炎克雷伯菌,8株铜绿假单胞菌,6株金黄色葡萄球菌持留变异株。结论对长海医院临床微生物样本进行回顾性分析,筛选获得41株持留菌,持留菌的临床分离率仍较低,主要来源于痰标本,烧伤科是持留菌的主要分布科室。肺炎克雷伯菌持留变异株分离率相对较高,应注意防控。
作者:秦琴;王慧;庄绪冉;吴林洪;邓安梅 刊期: 2016年第03期
水通道蛋白(AQP)是一种分子量约28 kD的四聚体结构膜通道蛋白。哺乳动物中有13种不同的 AQP,表达于不同的组织器官,调节水以及甘油和尿素等小分子跨膜转运。AQP-1主要表达于肾近曲小管和髓袢降支细段上皮细胞顶膜和基底膜,负责肾小管水分子的重吸收。当肾脏发生病变或者损伤时,AQP-1的表达也会随之改变,所以研究 AQP-1对于了解水代谢疾病的发生机制以及指导临床水代谢疾病的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王一多;金英玉;关秀茹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滑膜抗环瓜氨酸肽(CCP)表位表达与肽酰基精氨酸脱亚氨酶4(PADI4)基因的相关性。方法2013年2月~2015年选择在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东风医院风湿免疫科住院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110例作为观察组,同期选择在该院进行体检的健康者11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都进行滑膜抗 CCP表位表达阳性率检测与 PADI4基因表达检测,同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滑膜抗 CCP表位表达阳性率分别为70.9%和9.1%,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χ2=23.289,P<0.05)。观察组 PADI4-104基因型的表达频率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984,P<0.05),多为 G/G表达,而对照组多为C/G表达。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在观察组中,滑膜抗 CCP表位阳性表达情况与PADI4-104基因型表达频率之间存在明显相关性(r=0.344,P<0.05);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 PADI4-104基因型表达频率是影响滑膜抗CCP表位表达的主要因素(P<0.05)。结论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滑膜抗 CCP表位表达阳性率明显增加,同时也存在PADI4基因多态性紊乱情况,两者也存在明显的相关性,从而影响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病状况。
作者:沈小辉;喻伟;杨菲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α-内收蛋白基因(ADD1)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及表达水平与冠心病(CAD)的相关性。方法提取2011年1月~2013年10月就诊于火箭军总医院的114例CAD患者和116例健康对照者外周血白细胞DNA和RNA,应用荧光标记单碱基延伸及杂交技术检测ADD1基因的rs3775067和rs1263359多态性,应用荧光标记及毛细管电泳技术检测 ADD1的基因表达水平。结果 ADD1基因2个 SNP的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18~1.317,P 值均>0.05)。CAD 组的 ADD1基因表达水平为0.226±0.284,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0.153±0.1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对不同基因型间表达水平的比较,结果显示 CAD组 rs3775067的 TC型患者的基因表达水平(0.250±0.319)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0.154±0.156,P<0.05),余各基因型两组间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57~1.867,P 值均>0.05)。结论 ADD1基因表达水平的升高是 CAD 的危险因素,而 rs3775067和rs1263359多态性与CAD的易感性无关。
作者:张阳东;陈洁;楚瑞雪;王利营;云洁;安娟;方靓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和分析金黄色葡萄球菌在儿科呼吸道感染患者中的分离与耐药性变化,为指导临床用药控制感染提供依据。方法采集2013年1月~2014年12月两年儿科(包括新生儿科)呼吸道感染患者痰液标本共5413例,应用 Mi-croScan-As4微生物自动鉴定分析仪对分离后的菌株进行鉴定和药物敏感试验,用 Whonet5.6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从儿科呼吸道感染患者标本中共分离出各种病原菌29种1540株。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us,SAU)336株(21.82%,336/1540),超过总病原菌的1/5,在儿科呼吸道感染分离率占6.21%,显著高于其它病原菌分离率(除流感嗜血杆菌5%外,其余均<5%)。在所有检出 SAU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59株(17.56%,59/336),可以看出 SAU在儿科呼吸道感染患者中占据首要位置。SAU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达托霉素、奎奴普丁这4种抗菌药物耐药率为0,对其它抗菌药物呈现不同程度耐药性;MRSA对青霉素、氨苄西林、苯唑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头孢唑林、头孢曲松耐药率为100%,对红霉素、克林霉素耐药率超过50%,对其它抗菌药物耐药性呈低耐药性。结论儿童呼吸道感染 SAU较多,尤其 MRSA多重耐药现象严重。应加强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性监测,根据药敏试验结果进行个体化、合理化选用抗菌药物,有效控制和减少耐药菌株产生。
作者:刘青;樊冰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rimary biliary cirrhosis,PBC)患者外周血Th9细胞所占百分比并初步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PBC患者(n=38)和健康对照者(n=38)外周血Th9细胞所占百分比,利用临床资料对患者进行 Mayo评分。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患者组和健康对照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 IL-9,PU-1, TGF-β的表达量。并采用 ELISA方法检测患者血清中 IL-9的表达量。进一步分析 Th9细胞百分比与 PBC患者生化指标和Mayo评分的相关性。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PBC患者Th9细胞百分比增高(t=27.29;P<0.01),且随疾病分期加重逐渐增高。IL-9,PU-1和TGF-βmRNA的表达量显著增高(t=14.69,23.92,10.48;均P<0.01),且血清中 IL-9的表达量也显著增高(t=11.66;P<0.01)。生化指标(ALP,AST,ALT,GGT,TBIL)较健康对照组均显著增高(t=10.94,12.95,10.56,14.92,27.70;均P<0.01)。Th9细胞百分比与患者 Mayo评分、AST,ALT,GGT和TBIL间呈正相关(P<0.05)。结论 Th9细胞可能参与了PBC发病机制,且与疾病的发展相关,这为未来免疫调节治疗靶点的探索提供了新的依据。
作者:李虎;陈燕;张蕾;刘挺挺;叶辛;郭杰;邓安梅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观察黄芩苷对产 NDM-1大肠埃希菌的体内外抗菌作用。方法肉汤稀释法测定黄芩苷的小抑菌浓度(MIC)、小杀菌浓度(MBC);棋盘联合药敏试验检测黄芩苷与亚胺培南的协同作用;通过小鼠菌血症模型,观察黄芩苷对感染模型的保护作用。结果黄芩苷的小抑菌浓度和小杀菌浓度相同,均为8 mg/ml;黄芩苷与亚胺培南呈明显的协同作用(FIC=0.125),单独使用黄芩苷使菌血症小鼠死亡率降低25%。结论黄芩苷体内、外均具有一定的抗产 NDM-1大肠埃希菌活性。
作者:刘志远;潘健;齐杰;张婷菊;马玉芝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对两种不同检测系统测定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的结果进行比对和偏倚分析,以评价不同检测系统CRP测定结果的可比性。方法参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研究所(CLSI)EP9-A2文件要求,收集长海医院急诊患者乙二胺四乙酸二钾(EDTA-K2)抗凝血50例,同时使用全自动免疫分析仪(Beckman Immage 800)和免疫荧光分析仪(i-CHROMATM Reader)检测待测样本中的CRP浓度,评价两种方法检测结果的相关性。结果使用血浆标本时,两方法相关性良好,回归方程为Y=1.0765X-3.0315,R2=0.986。全血测定的回归方程为Y=0.8826X-1.1808,R2=0.9311。对于红细胞压积(HCT)较低的标本(<30.45%)使用纠正公式:全血 CRP(纠正后)=全血 CRP 结果(纠正前)/(1-HCT)。Y(纠正后)=1.0068X-3.6122,R2=0.9509。结论两种检测系统血浆 CRP的测定结果具有可比性,适合临床应用。遇 HCT较低的标本时,通过校正公式校正,可提高全血结果的可比性。
作者:汪怀周;陈燕;岳展伊;朱荣荣;邓安梅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分析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血清抗 PLA2R抗体的表达,探讨其在特发性膜性肾病诊断及病情评估中的价值。方法收集经肾活检确诊的118例肾小球疾病患者,其中包括97例 IMN和21例 IgA肾病与19例健康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 ELISA法检测血清抗 M型磷脂酶 A2受体(PLA2R)抗体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 IMN患者血清清蛋白,24 h尿蛋白量等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IMN组,IgA肾病组及健康体检组血清抗 PLA2R抗体含量中位数分别为45.2(3.6~705.9)RU/ml,5.9(2.3~10.6)RU/ml和1.2(0.6~9.3)RU/ml,IMN组血清抗PLA2R抗体含量高于 IgA肾病组及健康体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027,-3.077;P均<0.05);97例 IMN患者中76例血清抗PLA2R抗体阳性,阳性率为78.35%,IgA肾病组与健康体检组均未检出阳性样本。IMN组患者血清抗PLA2R抗体与血清清蛋白呈负相关(r=-0.453,P<0.05);与肌酐、胆固醇、红细胞沉降率、24 h尿蛋白呈正相关(r=0.233,0.234,0.363,0.586;P 均<0.05)。结论血清抗PLA2R抗体可作为 IMN特异性标志物用于 IMN的血清学诊断,并对评估 IMN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有重要参考意义。
作者:朱涛;赵涌;彭梦乐;施小晴;秦东春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尿靛甙监测对糖耐量减退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在2015年1~2月健康查体的人群中选出96例符合 W H O糖耐量减退(IGT)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分成48例实验组患者和48例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在年龄和性别构成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无其他疾病,且均未服用过控制血糖的药物。IGT患者实验组使用尿靛甙监测来建立个体化饮食营养指导,而对照组使用普通健康教育指导,两组分别于实验前和实验结束时检测尿靛甙、空腹血糖、2h糖耐量浓度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根据两组人群一年的跟踪回访和实验数据的收集发现,实验结束时 IGT患者实验组的尿靛甙水平为(50.7±6.2 mg/L vs 78.5±7.9 mg/L),空腹血糖水平为(6.34±0.11 mmol/L vs 6.91±0.29 mmol/L),2 h糖耐量水平为(7.81±0.52 mmol/L vs 9.57±1.13 mmol/L)低于对照组的水平,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2.60,3.06,P值均<0.05)。IGT患者实验组内比较,实验结束时尿靛甙水平为(50.7±6.2 mg/L vs 78.3±8.1 mg/L),空腹血糖水平为(6.34±0.11 mmol/L vs 6.78±0.19 mmol/L),2h糖耐量水平为(7.81±0.52 mmol/L vs 9.33±0.93 mmol/L)明显低于实验开始前的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1,2.28,2.83,P值均<0.05)。在糖尿病各阶段的转归方面,IGT患者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85,P<0.05)。结论通过尿靛甙测定来指导糖耐量减退患者合理饮食,有利于糖耐量减退患者对血糖的控制,能有效减缓糖耐量减退(IGT)向糖尿病(DM)的转化,转变向积极的方向发展。
作者:韩振;徐鹏波;杨莉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on-HLD-C)与冠心病(cardiac heart disease,CHD)患者心功能分级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62例CHD患者为CHD实验组,并同期选取经健康体检合格者100例为正常对照组。CHD实验组按照心功能受损程度分为轻度受损组和重度受损组,其中轻度受损组包括心功能分级的 I级与 II级,重度受损组包括心功能分级的 III级和 IV级。分别测定各组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并计算出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on-HDL-C)的含量。比较CHD实验组与正常对照组中血脂各指标的差异性及血脂各指标与心功能受损程度的相关性。结果 CHD实验组中心功能轻度受损组血清中的 TG,LDL,non-HDL-C高于正常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38,2.887,5.253,P值均<0.05),CHD实验组中的心功能重度受损组血清中的TG,LDL,non-HDL-C 高于正常对照组中,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979,4.957,7.190,P 值均<0.05), CHD实验组中心功能轻度受损组血清中的 HDL较正常对照组低,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32,P<0.05),CHD实验组中心功能重度受损组血清中的 HDL较正常对照组低,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028,P<0.05),CHD实验组中只有心功能重度受损组的TC与正常对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78,P<0.05),CHD实验组中心功能轻度受损组的 LDL,non-HDL-C,TG与重度受损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51,2.057,2.281,P 值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HD组血清 non-HDL-C的 OR值低于 LDL,高于 HDL和TG,并随着心功能受损程度的增加 OR值增加。结论 non-HDL-C与CHD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 CHD的严重程度,是 CHD临床诊断与治疗的重要参考指标。
作者:程俊杰;李静;梁西强;段霞霞;肖尧;郭炫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比较肺炎链球菌经典血清分型法与分子分型法,为建立快速、准确的血清分型方法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5年2月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住院患者分离的150株肺炎链球菌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经典荚膜肿胀法和多重PCR法进行血清分型。比较两种方法的分型率及血清分型结果,用两独立样本的非参数检验对分型率高的几种血清型进行统计分析对比,并计算结果的总符合率、灵敏度及特异度。结果肺炎链球菌经典荚膜肿胀法分型率为53.3%,血清群以19群(32.7%),6群(7.3%)和23群(4%)为主,使用单因子血清分得血清型19F(23.3%),19A(2.7%),6 C(2%)和23 F(2.7%)。多重PCR法分型率为76.0%,血清群以19群(41.3%),6群(10.7%)和23群(10.7%)为主,具体的血清型以19F(32.7%),19A(8.0%),6(10.7%)和23F(9.3%)为主,采用两独立样本的非参数检验进行比较,以血清型结果为19F,19A和23F作对比,统计结果P>0.05,显示两种分型方法结果分布类别上相同,无显著性差异;两种方法结果总符合率为74.6%;以多重PCR法验证经典荚膜肿胀法的敏感度,敏感度为70.2%,特异度为100%,显示经典荚膜肿胀法敏感度不及分子分型法。结论与传统的血清学分型技术相比,分子分型技术具有快速、准确、灵敏及分辨力高等优点,成为可依赖的分型手段。
作者:梁丽霞;申学基;高少东;李南洋;李成德;李海珠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miR-21表达和血清 IL-12水平的关系。方法选取COPD患者共80例,对照组50例为健康人群,通过实时荧光定量 PCR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miR-21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 IL-12水平。结果 COPD稳定期组、急性期组和对照组间血糖、胆固醇和三酰甘油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0.341~1.542,均P>0.05),而 miR-21表达和 IL-12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951~15.017,均P<0.05)。COPD稳定期组和急性期组miR-21表达和 IL-12水平均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501~25.612,均P<0.05)。COPD急性期组比稳定期组 miR-21表达和 IL-12水平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298~36.415,均P<0.05)。IL-12和miR-21存在显著的正相关(r=0.381~0.496,均P<0.05)。结论 miR-21可能参与调控 IL-12的水平, miR-21表达与COPD的发病机制相关。
作者:岳金芳;帕提古丽·吾甫尔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应用灰色动态 GM(1,1)模型,分析和预测常态下承德市中心血站血液品种采集数量的动态发展变化趋势,根据模型的应用效果做出定量预测。方法根据承德市中心血站2004年1月~2013年12月的全血(400 ml)(人次)、单采少白血小板(人份)血液品种年采集数据,将2013年预测值与实际值比较,检验模型的预测能力,同时分析2014~2016年血液采集数量。结果以上两类血液采集品种数量灰色动态 GM(1,1)模型的 Y(t)后验差比(均方差)C均<0.35,小误差概率P值均为1。精度均为优,用于血液采集量预测的效果好。结论承德市中心血站以上两类血液采集品种数量呈逐渐增高趋势。灰色系统一阶模型 GM(1,1)作为一种新型预测模型,能够在常态下合理预测采供血系统血液采集量。
作者:张小伟;王淑香;王岩;马玲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叉头框蛋白J2(forkhead box J2,Foxj2)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50例 NSCLC患者手术切除肺癌组织标本,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和免疫组化法检测 Foxj2在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western blot显示 Foxj2在癌旁组织中的表达高于癌组织,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化结果表明 Foxj2在癌旁组织中的阳性细胞数明显高于癌组织,且无淋巴结转移组 Foxj2的表达强度高于有淋巴结转移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Foxj2参与 NSCLC的发生发展过程,并且可能与 NSCLC淋巴结转移有关。
作者:陈相;陶国华;周峰;赵枰;杨其昌;沈屹;曹兴建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制备特异性抗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18 E6多肽抗体。方法通过在线分析软件AB-Cpred和Bcepred预测 HPV 18E6特异性多肽序列,将多肽序列与牛血清蛋白(bovine albumin,BSA)偶联,以偶联后多肽为抗原免疫BALB/c小鼠,采用杂交瘤技术制备抗 HPV18 E6多肽单克隆抗体;以 HPV18阳性分泌物标本DNA为模板,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获得 HPV 18 E6基因,将该基因插入表达质粒 pET-28a,转化大肠埃希菌BL21(DE3),异丙基硫代-β-D-半乳糖苷诱导目的蛋白表达;采用 Western Blot方法鉴定抗 HPV18 E6多肽抗体与目的蛋白的反应性。结果建立的杂交瘤细胞株能稳定产生 HPV18 E6多肽单克隆抗体;重组表达质粒 pET-28a-HPV18 E6测序证明构建正确,成功表达 HPV18 E6蛋白;纯化后的抗 HPV 18 E6多肽抗体可特异性识别原核表达 HPV 18 E6蛋白。结论成功制备抗 HPV18 E6多肽序列,该抗体具有较好的特异性。
作者:孔倩倩;唐振华;相芬芬;詹月萍;许健;吴蓉;康向东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10(MMP-10)水平与2型糖尿病肾病发病的关系。方法将100例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按糖尿病肾病(DN)诊断标准分为糖尿病无肾病(DM)组(42例)与DN组(58例)。按照 Mogenson分期将DN组分为DN早期(DN1)30例,DN晚期(DN2)28例。另择6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NC)组。同时检测糖化血红蛋白(HbA1c)、肌酐(Scr)、尿素氮(BUN)、24 h尿微量清蛋白排泄率(UAER)、β2微球蛋白(β2-MG)和 MMP-10,进行相关的统计学分析。结果 DM,DN和 NC组 HbA1c,Scr,UAER,BUN,β2-MG和 MMP-10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478~10.892,均P<0.05)。DM组和 NC 组间除 HbA1c 外其它检测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421~2.637,均 P>0.05),而DN组与N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8.451~26.678,均P<0.05)。DN组和DM组间除 HbA1c外其它检测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371~21.673,均P<0.05)。DN1组和DN2组间 HbA1c,Scr,UAER,BUN和β2-M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91~1.385,均P>0.05)。而DN2组MMP-10水平明显比DN1组高,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6.371,P<0.01)。结论血清 MMP-10水平可能是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肾脏损伤程度的靶标。
作者:热孜万古力·阿帕尔;吴红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9(IL-19)水平在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中的表达以及与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选取T2DM患者120例(其中并发大血管病变32例,微血管病变52例,无血管病变36例),同期选择健康体检者50例为对照组,分别检测研究对象中 IL-19,空腹血糖(FBG),胰岛素(FINS)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并与对照组作比较。结果T2DM组中 IL-19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41.9±11.9 pg/ml vs 16.2±8.5 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56,P<0.05)。T2DM并发大血管病变组和微血管病变组 IL-19水平显著高于无血管病变组(t=4.57,3.26;均P<0.05),且与病变血管数量有关。IL-19与胰岛素抵抗(HOMA-IR),HbA1c呈显著正相关(r分别为0.523和0.491,均P<0.01)。结论T2DM患者中 IL-19水平显著升高,与 HbA1c和 HOMA-IR抵抗密切相关,并且 IL-19可能参与了 T2DM血管病变的发生和发展。
作者:李礼;胡娟玉;于正清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通过研究 Toll 受体4(TLR4)及髓样细胞分化因子88(MyD88)在慢性肾功能不全组织中的表达,探讨TLR4/MyD88蛋白在慢性肾功能不全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1.07~2014.05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确诊的40例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为观察对象,40例肾癌切除患者未被浸润的肾组织为对照,通过免疫组化方法检测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肾脏组织中TLR4及 MyD88的表达情况,通过腺嘌呤(200mg/kg)连续灌胃制备大鼠模型,定时逆转录 PCR(RT-PCR)及 Western blot检测TLR4及 MyD88的表达,同时将大鼠模型分为TLR4组、未阻断组和 IgG对照组分别检测外周血中尿素氮(BNN)及肌酐(RE)的浓度。结果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肾脏组织中TLR4及 MyD88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腺嘌呤制备的大鼠模型中的TLR4及 MyD88的基因及蛋白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大鼠;TLR4阻断组尿素氮(15.65±3.97mmol/L)明显低于未阻断组(23.33±7.62mmol/L)及 IgG对照组(26.33±6.77mmol/L)(t=2.887,P=0.045);肌酐(523.89±52.67μmol/L)也明显低于未阻断组(789.51±98.17μmol/L)及 IgG 对照组(809.51±94.19μmol/L)(t=4.125,P=0.015)。结论 TLR4及 MyD88蛋白在慢性肾功能不全中表达增加,并且显著促进疾病的发展过程。
作者:吴景华;郭佳培;王志刚;王海欣 刊期: 2016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