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富马毒素污染情况及其污染原因分析

章亚倞;罗萍

关键词:富马毒素, 污染
摘要:富马毒素广泛存在于与人、动物相关的食品、粮食中,对人、动物存在极大危害.作者综述了富马毒素在国内外食品、饲料中的污染状况,分析了造成污染的原因以及提出了去除富马毒素的方法.
四川省卫生管理干部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结核病患者家属的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及其护理对策

    目的:了解结核病患者家属心理健康状况,为心理护理提供依据.方法:对58名患者家属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基本信息调查表进行调查.结果:结核病患者家属在躯体化、强迫症状、抑郁、焦虑、恐怖五项因子的评价指标上均明显高于国内常模,P<0.001,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结核科的心理护理过程中不仅包括患者,还应包括患者家属,要针对其心理问题提出相应的心理护理对策.

    作者:孙应红;楚鑫;陈艳琼;李华君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小儿臂丛神经阻滞可行性探讨

    目的:探讨小儿臂丛神经阻滞的可行性.方法:小儿上肢手术50例,术前均肌注阿托品和氯胺酮,随机分为臂丛神经阻滞组(A组)25例及氯胺酮全麻组(B组)25例,术中视患儿反应适量静脉追加氯胺酮或(和)安定,记录血压、心率、SPO2、麻醉剂用量、唤醒时间等参数.结果:A组氯胺酮用量71.4±16.3mg,安定用量2.1±0.7mg,B组氯胺酮用量160.7±41.5mg,安定用量8.4±2.5mg,组间比较统计学上差异显著(P<0.01). 唤醒时间A组:11.1±4.3min,B组:67.2±24.6min,组间比较统计学上差异也极显著(P<0.01).麻醉效果评级A组显著优于B组(P<0.01),A组优良率达100%,B组优良率68%.结论:小儿上肢手术,在氯胺酮基础麻醉下实施臂丛神经阻滞,具有操作简便、麻醉效果好、全麻性辅助用药少、术后苏醒快等优点,值得推荐.

    作者:王维强;姜华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加强高校化学实验物品管理的探讨

    化学实验物品数量众多,品种繁杂,主要包括材料、低值品和易耗品等三大类.作为高校物资管理人员应增强信息观念、市场观念,不断加强理论和实践的学习,全面提高自身素质,搞好物资管理工作.同时,高校物资管理部门应完善物资管理制度,加强科学管理,为教学、科研工作提供有力保障和优质服务,为高校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作者:冉中;白叶;王文武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炎症因子和尿微量白蛋白改变的探讨

    目的:探讨CRP、IL-6和TNF-a与2型糖尿病及其肾损害的关系.方法:用ELISA法检测106例2型糖尿病人血清IL-6和TNF-α水平,同时用免疫比浊法测定这些病人尿微量白蛋白和血清CRP.结果:糖尿病人血清CRP、IL-6和TNF-α水平及尿微量白蛋白均高于对照人群(P<0.05).随着病情的发展,这些指标相应升高(P<0.05).结论:CRP、IL-6和TNF-α与2型糖尿病的发生发展有关,它们的血清水平与肾损害的程度存在一致性.

    作者:蒲成坤;刘云波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米索前列醇预防前置胎盘剖宫产术出血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米索前列醇用于前置胎盘剖宫产预防术中出血的效果.方法:将前置胎盘行择期剖宫产术者52例,随机分为试验组30例,予米索前列醇加缩宫素,皮肤消毒时给米索前列醇200μg含化,取出胎儿后再次200μg含化,同时给缩宫素20u宫体注射,20u静脉滴注.对照组22例,予麦角新碱加缩宫素,取出胎儿后给麦角新碱0.4mg宫颈注射,缩宫素20u宫体注射,20u静脉滴注.观察两组术中出血量及副作用情况.结果:术中出血量试验组少于对照组(P<0.001),副作用BP升高(恶心、呕吐发生率试验组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米索前列醇促进子宫收缩,减少术时出血强于麦角新碱组,能较好地预防前置胎盘剖宫产术出血,且避免麦角新碱注射后引起的副作用.用药安全、方便、有效.

    作者:钟朝容;余世莉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老年脑血管疾病患者的家庭护理

    脑血管疾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中老年人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发病率为1%,死亡率、致残率甚高.许多患者留下各种后遗症,如偏瘫、失语、意识障碍等,要长年卧床,需人照顾.笔者结合多年来的干休所工作经历,谈谈自己对脑血管病患者的家庭护理方面的一些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徐利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6例婴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诊治体会

    目的:探讨婴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诊治和转归.方法:回顾分析2000年3月~2003年12月我院ICU科收治的6例婴儿ARDS机械通气的时机、模式、时间及呼吸机参数的调节和并发症.结果:6例患儿中2例治愈,3例放弃治疗,1例死亡,开始用呼吸机的时间短于发病后2h,长于发病后18h,平均(10.7±6.3)h,平均通气时间(8.1±5.9)d,呼吸机参数高PIP(27.1±8.8)cmH2O,PEEP平均(6.6±4.8)cmH2O,平均气道压(MAP)(15.6±6.4)cmH2O,FiO2(65±35)%,高PIP持续时间(36.7±10.6)h,高FiO2持续时间(26.8±12.7)h.合并气胸2例,多脏器损害3例.结论:ARDS患儿要早期诊断、早期机械通气治疗.选择保护性肺通气策略即佳PEEP、限制性PIP(低潮气量)、短时间高氧浓度吸入后尽快降低氧浓度的模式,患儿病情逐渐好转,同时亦减少患儿呼吸机相关性肺损害发生的机会,提高治愈率.

    作者:何伟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HPV与宫颈癌的相关性及干预性

    宫颈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是宫颈癌重要致病因素.研究HPV病毒的致癌机制,筛查、监测并干预宫颈高危型HPV感染,有利于预防及早期发现宫颈癌及癌前病变,降低宫颈癌发病率和死亡率.

    作者:贾晓秋;王芳玲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150例中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甲襞微循环变化的观察

    目的:观察高血压病全血粘度增高患者的甲襞微循环变化.方法:对75例正常人和150例原发性高血压(HPT)病人进行血粘度和甲襞微循环检测,并对75例血粘度正常HPT患者和75例血粘度增高的HPT患者与75例健康对照组的甲襞微循环各项指标进行比较.结果:HPT两组的各指标积分与对照组相比较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血粘度增高HPT组流态积分和总积分的异常率显著高于血粘度正常HPT组.结论:中老年高血压病血粘度增高者的甲襞微循环变化更明显.

    作者:李珂;罗俊;程培芬;张淑琼;燕纯伯;杨政芳;付爱军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HPLC法测定药品辛伐他汀含量

    目的:建立一种辛伐他汀原料药及片剂中辛伐他汀含量的HPLC测定法.方法:采用YWG-C18(4.6mm×200mm,10μ)色谱柱,乙腈-0.1%磷酸水溶液体积比(65:3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38nm,流速为1.0ml/min.结果:辛伐他汀在46 mg/L~420mg/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糸良好(r=0.9992);平均回收率为99.86%(RSD=1.48%,n=9);药品中其它杂质峰与辛伐他汀峰分离完全,不干扰测定.结论:该方法简便、灵敏、准确,适用于药品辛伐他汀测定.

    作者:许沧;杨红;余蓉;杨中柱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肝硬化患者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及其结合蛋白3测定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及其结合蛋白3(IGFBP-3)的含量与肝脏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用放射免疫法检测63例不同程度肝硬化患者、30例急性肝炎患者及30例健康对照组血清IGF-Ⅰ及IGFBP-3的含量,同时结合患者临床表现,肝组织活检及其他肝功能指标,了解血清IGF-Ⅰ及IGFBP-3的含量与肝脏病变程度的关系.结果:肝硬化患者血清IGF-Ⅰ和IGFBP-3含量分别为(94.52±61.34)ng/ml、(16.16±8.30)ng/ml,均显著低于急性肝炎组(214.05±72.41)ng/ml、(35.41±9.13)ng/ml及正常对照组(283.47±80.05)ng/ml、(42.27±9.65)ng/ml(P<0.01).随着肝硬化Child Pugh分级程度的逐步增加,其水平持续下降.结论:血清IGF-Ⅰ、IGFBP-3的测定能反映肝硬化患者肝功能的状况,是一项有价值的估测肝硬化患者病情的临床指标.

    作者:石亚玲;何浩岚;张春兰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368例0~5岁婴幼儿骨源性碱性磷酸酶活性测定结果分析

    目的:探讨骨源性碱性磷酸酶活性测定对小儿佝偻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全血干化学和免疫浓缩技术检测血液中骨源性碱性磷酸酶活性,并与临床诊断为佝偻病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368例中BALP<200U/L113例,占30.7%,(200~250)U/L120例,为32.6%,>250U/L135例,为36.7%.3月~组与2岁~组BALP检测结果比较统计学上无差异(P>0.05),2岁~组与4~5岁组比较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P<0.05),3月~组与4~5岁组比较统计学上差异显著(P<0.001).根据临床表现诊断为佝偻病的92例,为36.1%,临界组与阳性组中诊断为佝偻病的结果进行比较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BALP检测方法简单,对小儿佝偻病的早期诊断、疗效观察及预防具有现实的临床意义.

    作者:徐革;龚一苑;曾文青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深部真菌感染的人群易感因素探讨

    目的:研究真菌感染的人群易感性,以便对可控因素进行控制.方法:阅录1996年~2003年间出院诊断明确呼吸道真菌感染者832例病历资料和同期住院病人统计报表,针对不同状况计算其患病率,并作统计学处理.结果:呼吸道真菌感染患病率(‰)男:女=11.2:4.5,χ2=138.9,P<0.005,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男性较女性易患真菌感染;年龄增大,真菌感染率亦随之增大,特别是≥61岁组患病率高达33.5‰,占全部病例的78.6%,P<0.005,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提示老年人有较大易感性;汉族:彝族:其他民族=8.4:5.7:7.5,P<0.05,民族之间也有差异,汉族略高;干部:工人:农民:其他=21.8:6.0:2.3:2.4,P<0.005,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易感性干部>工人>农民和其他职业;城市∶农村=10.7:2.5,城市明显高于农村,P<0.005.结论:男性、老龄、汉族、干部职业、城市居住等,是深部真菌感染的人群易感因素.对高危人群,尤其是疑似患者,应尽早做呼吸道分泌物涂片和培养,一旦真菌检查阳性,务必高度重视.

    作者:李键;杨肇立;郑遥奇;李俊如;胡馥生;周文;任萍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住院病人整体护理质量满意度调查分析

    目的:通过调查分析住院病人整体护理质量满意度,发现整体护理质量管理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达到持续质量改进以适应病人的需求.方法:采用问卷式调查表,按每个病区的床位50%的比例发放,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住院病人整体护理质量总体满意率86.92%,其中外科病区的满意度高为89.95%.结论:我院整体护理质量与住院病人满意期望值有差距,管理者应重视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对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和调整,才能不断提高护理质量,满足病人需求,提高病人满意度,促进医院可持续发展.

    作者:李永君;王丽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静脉穿刺留置置管用1:100U的肝素稀释液与生理盐水封管的比较与分析

    目的:研究1:100U的肝素稀释液是否优于生理盐水封管.方法:通过对100例使用静脉留置针的脑挫裂伤患者采用随机对照方法进行对比.分别用肝素稀释液与生理盐水对留置针进行封管,并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用肝素稀释液封管,留置针留置时间长,用生理盐水封管,留置针留置时间短,组间比较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用1:100U的肝素稀释液进行封管,因大大减少堵管现象,且留置针维持时间较生理盐水封管长,故用1:100U的肝素稀释液封管优于生理盐水封管.

    作者:周念红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纤溶酶早期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纤溶酶的溶栓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对符合入选条件的急性脑梗死患者按随机表进行分组,分别采用纤溶酶(治疗组)与尿激酶(对照组)进行一次性溶栓治疗,观察患者症状、体征的变化、不良反应以及电生理、CT、凝血功能、生化指标等变化,用<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失程度评分标准>评价临床疗效,并对各项观察指标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治疗前后临床疗效评分、脑电图、心电图、血小板、凝血时间和D-二聚体、血糖、尿素氮和转氨酶等方面的变化,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除于治疗后1d在纤维蛋白原方面P<0.05);而于溶栓治疗后1~7dCT显示,脑出血发生率治疗组为4.8%,与对照组26.3%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纤溶酶治疗脑梗死临床疗效满意,并发脑出血机率低,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姜道新;张锐;王敏;钟莉;刘瑛;杨成;唐丹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原发性高血压脑卒中病人静滴硝普钠的护理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病人静滴硝普钠的护理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及总结56例原发性高血压脑卒中病人静滴硝普钠的护理方法及其效果.结果:观察对象中54例顺利渡过危险期,1例因血压骤降过低出现并发症,1例因硝普钠使用不及时死亡.结论:不管舒张压是否升高,只要收缩压脑出血者超过200mmHg、脑梗死者超过180mmHg,立即遵医嘱予NS250ml+硝普钠25mg静滴,并密切监测血压、神志变化,实施完善的护理措施,调控血压在脑出血者(160~180)/(100~110)mmHg或正常、脑梗死者(140~160)/(90~100)mmHg或正常,能使原发性高血压脑卒中患者降压平稳顺利,达到迅速缓解症状,改善预后或早日恢复功能,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及致残率的目的.

    作者:黎兴瑞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参芪复方降血糖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参芪复方对改善糖尿病(DM)模型大鼠糖代谢紊乱的作用机制.方法:四氧嘧啶腹腔注射建立DM大鼠模型,分别给以参芪复方、盐酸二甲双胍灌胃治疗,对照观察药物对各组大鼠的血糖(BG)、胰岛素(INS)、C肽(C-P)、胰升糖素样肽-1(GLP-1)的影响,并做胰腺组织病理切片观察.结果:DM大鼠上述指标均呈明显异常.参芪复方治疗组能提高血清Ins,C-P,GLP-1水平,促进糖尿病模型大鼠胰岛细胞的增殖和修复,综合疗效优于阳性对照组. 结论:参芪复方能通过多途径发挥降血糖作用,改善DM大鼠糖代谢紊乱状态.

    作者:马晖;谢春光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颅底非孔裂薄弱区的观测及临床意义

    目的:观测颅底非孔裂薄弱区,为颅底骨折及颅内超声探查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随机选取46个完好的成人颅底干燥标本,采用灯光投照法找出颅底薄弱区进行定位测量.结果:颅前窝薄弱区主要由筛骨水平板构成,测量其中心点位置及佳超声探查角度,左侧(35±0.5)°,右侧(36±0.4)°.颅中窝薄弱区主要在颞骨鳞部和下颌窝的底处,前者中心点:左侧X轴(1.19±0.19)cm,Y轴(2.01±0.22)cm;右侧X轴(1.11±0.28)cm,Y轴(2.07±0.28)cm.颅后窝薄弱区主要在枕骨鳞部,其中心点距枕外隆突:左侧(4.28±0.18)cm;右侧(4.45±0.25)cm.中心点与枕外隆突间的连线和枕外隆突与枕骨大孔后缘中点间的连线之间的夹角:左侧(40.58±5.78)°;右侧(40.47±5.38)°.结论:对颅底非孔裂薄弱区中心点的准确定位和范围大小的测定,为颅底骨折及颅内超声探查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李良文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富马毒素污染情况及其污染原因分析

    富马毒素广泛存在于与人、动物相关的食品、粮食中,对人、动物存在极大危害.作者综述了富马毒素在国内外食品、饲料中的污染状况,分析了造成污染的原因以及提出了去除富马毒素的方法.

    作者:章亚倞;罗萍 刊期: 2006年第02期

四川省卫生管理干部学院学报杂志

四川省卫生管理干部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四川省卫生厅

主办:四川省卫生管理干部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