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成人高校在校学生学习动机分析

杨进;李晓淳;陈艺

关键词:成人高校, 学生学习, 在职人员, 普通高校, 培养对象
摘要:作为以在职人员为培养对象的成人高校,存在诸多不同于普通高校的特有情况.
四川省卫生管理干部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腹部按摩对分娩影响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在产科中应用腹部按摩对分娩的影响.方法:100例产妇,在产程中应用腹部按摩(观察组)对分娩情况进行观察.随机取条件相同、但在产程中未正规指导应用腹部按摩的产妇100例为对照组.结果:观察组第一产程活跃期及第二产程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宫内窘迫发生率及剖宫产手术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第一产程潜伏期及新生儿窒息和产后出血的发生率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产程中应用腹部按摩可缩短第一产程活跃期及第二产程,降低宫内窘迫及剖宫产率.

    作者:刘巧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呼吸机相关肺炎与使用安定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气管插管及机械通气过程中使用安定与呼吸机相关肺炎(VAP)的相关性.方法:45例患者均为COPD加重所至呼吸衰竭,其中25例用安定,20例未使用,二组间的VAP发病率、发病时间、拔管时间、治愈出院率、VAP相关死亡及病原学情况进行比较.结果:使用安定组的VAP发病率增高,机械通气时间延长,VAP相关死亡增高,但VAP的发病时间、治愈出院率及病原学情况两组间无明显差异.结论:在气管插管及机械通气过程中采取积极的心理治疗,鼓励病人配合治疗优于使用安定,可减少VAP的发病,减少VAP相关死亡,缩短机械通气时间.

    作者:周红;田雯红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缝扎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手术配合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以其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等优点.

    作者:徐玉霞;冯智彬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C反应蛋白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急性加重期关系的探讨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在判断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急性加重期时的作用.方法:检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急性加重期的45名老年患者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血沉、体温和临床表现,并进行比较;同时给予抗生素治疗,并比较治疗前后这些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C反应蛋白在患者入院时的阳性率为95.56%,明显高于其他常规指标,并与临床的症状和体征相一致.在治疗后,CRP在常规检测指标还未有显著变化时已经明显下降,其治疗前后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CRP作为反映细菌性感染的敏感指标,对COPD急性加重期的早期发现、反映抗生素疗效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卿克勤;张锐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绝经后妇女子宫脱垂并膀胱直肠膨出手术前后HRT的重要性

    目的:探讨激素补充疗法(HRT)在绝经后妇女子宫脱垂并膀胱直肠膨出手术中的重要性.方法:收集我院2000年9月~2003年4月绝经后子宫脱垂并膀胱直肠膨出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予结合雌激素0.625mg 1次/日,对照组予维生素C 200mg 3次/日,手术前后各服1个月,手术方式两组相同.结果:治疗组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生活质量评分高,P<0.05.结论:绝经后妇女子宫脱垂并膀胱直肠膨出手术前后,予HRT是十分重要的.

    作者:雷放;游华蓉;蒋芝蓉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视网膜母细胞瘤的超声诊断分析

    目的:利用彩色多谱勒超声检查,早期诊断视网膜母细胞瘤,以达到早期治疗、延长患儿生命、提高治疗后患儿的5年生存率.方法:用高频超声探头对双眼球进行检查,观察眼球后包块及包块内的血流信号,明确病变性质和浸润范围,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医学影像学依据.结果:16例患儿均发现球后壁肿块,呈实性不均匀,并伴有钙化斑.结论:多谱勒超声波检查,能较早地发现眼球后方的新生肿瘤组织,有利于视网膜母细胞瘤的早期诊断.手术治疗后可提高患儿的5年生存率.

    作者:武麦蕊;刘强;王焱;卫云峰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成人高校在校学生学习动机分析

    作为以在职人员为培养对象的成人高校,存在诸多不同于普通高校的特有情况.

    作者:杨进;李晓淳;陈艺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CEA在肺癌和其它肺部疾病的表达

    目的:探讨血清CEA检测对肺癌的诊断及与其它肺部疾病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用贝克曼库尔特Access化学发光分析仪及配套试剂盒,测定108例肺癌和115例其它肺疾病患者血清CEA,并检测60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结果:肺癌组CEA中位数为85.10ng/ml,其它肺疾1.95 ng/ml,正常人为1.99ng/ml.肺腺癌血清CEA显著高于鳞癌和小细胞肺癌.结论:血清CEA检测有助于肺癌的诊断及与其它肺部疾病的鉴别诊断.

    作者:舒仁明;何思春;焦鑫;王利君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肌钙蛋白I在急性心肌梗死和不稳定性心绞痛诊断中的意义

    目的:研究心肌肌钙蛋白I(cTnI)在诊断急性心肌梗死(AMI)中的意义和在预测不稳定性心绞痛(UA)发生心脏事件中的价值.方法:对AMI患者血清中cTnI 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进行了动态观察,并对UA患者进行随访,观察其血清cTnI浓度与其1~2月内发生心脏事件的关系,评价其对不稳定性心绞痛的预后价值.结果:在AMI胸痛后4小时内,60例病人cTnI阳性为52例,检出率为86.67%,与CK-MB有明显的差异(P<0.01);40例UA病人cTnI阳性为18例,检出率为45%,与CK-MB有明显的差异(P<0.05);在对AMI的动态观察中,cTnI在发病后4小时即有很高的检出率(86.67%),12~24小时达到高峰,其阳性率为100%,在5天和7天时仍有很高的检出率(分别为68.33%和40%);在对UA的随诊观察中,cTnI高于正常的UA患者,其预后要比cTnI正常的差,其心脏事件发生率具有明显的差异性(P<0.05).结论:cTnI能敏感地反映心肌损伤,并且特异性较好.在对早期急性和中晚期亚急性AMI的检测方面具有很高的价值,在对UA的预后评价方面也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秦进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子宫肌瘤介入治疗的初步经验

    目的:评价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平滑肌的疗效,并探讨手术操作技术.方法:对7例B超检查明确诊断为子宫肌瘤的患者作双侧子宫动脉超选择性插管并栓塞,材料为真丝线段和/或无水乙醇.结果:7例13条子宫动脉(1例患者左侧子宫动脉缺如)成功栓塞12条,1条因血管内膜损伤而自然闭塞.随访观察,术后1例失去联系,5例疗效满意,1例症状改善.结论:子宫动脉栓塞术损伤小,疗效可靠,是治疗子宫肌瘤有效的安全方法.该手术技术要求较高,手术成功的关键是子宫动脉超选择插管.

    作者:卢吉银;韦章诚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老年人肺炎62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人肺炎的特点.方法:分析62例老年人肺炎的临床表现、血常规、痰培养、胸片、心电图等.结果:62例病人中55人治愈出院,7例死亡. 结论:老年人肺炎的症状不典型,痰培养标本不易留取,抗生素应联合使用,合并症多,应综合治疗.

    作者:徐淑晖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溶血性贫血患儿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检测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lucose-6-phosphate dehydrogenase,G6PD)缺陷症在我国主要见于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各省,以四川、广东、广西、云南、福建、海南等省(自治区)的发病率较高,北方各省(自治区)较为少见.G6PD的缺乏可以导致急性溶血性疾病,其主要临床表现为黄疸、贫血及血红蛋白尿.本病易发于幼儿及儿童.新生儿的G6PD缺乏率为3.0%~8.65%,严重黄疸发病率为21%~50%,占新生儿黄疸病因的15.4 % ~69%.[1]了解小儿溶血的确切原因,有利于临床治疗和预防.本试验对100例曾出现溶血症状的儿童进行了G6PD的检测,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罗红权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成都地区孕妇TORCH感染分析

    目的:了解成都地区孕妇TORCH感染情况.方法:自2001年2月~2003年9月,采用抗体捕获ELISA法对2308例孕妇血清做了弓形体(TOX)、风疹病毒(RUV)、巨细胞病毒(CMV)和单纯疱疹病毒II型(HSVII)IgM类抗体检测.结果:弓形体阳性率0.95%,风疹阳性率1.34%,巨细胞阳性率2.17%,单纯疱疹病毒阳性率1.04%.每年9~11月是本地区CMV及RUV感染相对高发期,而每年6~8月为HSVII感染的相对高发期,TOX感染无明显季节差异.结论:孕妇TORCH感染的筛查对优生优育是非常有用的指标,分析结果为本地区妇女怀孕时期的选择提供了参考.

    作者:吴泳;刘蓉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痰细菌培养标本直接药敏试验的临床应用探讨

    目的:尽快、尽早地为临床提供用药参考.方法:对临床常规痰标本经直接涂片镜检筛选,再用胰酶消化后进行直接药敏试验,并与标准K-B法进行对比研究. 结果:直接药敏与K-B法结果总符合率为92.7%,经统计学处理两法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提示痰液标本直接药敏有临床应用可行性,并提出了它的优越性及不足之处、应用注意事项和建议.

    作者:谢元宏;陈知行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改善科研管理,促进中医药科研工作发展

    我所既从事中医研究,又从事临床医疗.随着我国科研体制改革的深入,科研管理工作也需要不断地完善和改进.

    作者:夏代宇;杨明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米非司酮在子宫肌瘤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子宫肌瘤患者40例,每日睡前口服米非司酮12.5mg,连服3个月.观察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的临床症状,超声监测子宫及其肌瘤的大小,实验室观察血尿常规、肝功能、血脂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患者治愈2例(5.0%);明显有效15例(37.5%);有效21例(52.5%);无效2例(5.0%),其他监测指标均无明显改变.结论: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效果好、副反应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于近期有效率高,但易复发;多疗程治疗可降低复发率,是一种理想的药物治疗方法.

    作者:张凌亚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食管心房调搏诱发终止室上速的应用体会

    目的:食管心房调搏对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复制及与药物终止的安全性、可靠性观察.方法: 对有室上性心动过速病史的168例患者,按宁佩萸<食道心房调搏术临床实用手册,1986>,刺激方式均用S1-S1非程控刺激法及S1-S2程控刺激法.结果: 在被检的168例中,调搏诱发出室上速152例,占90.4%,其中预激36例,潜在预激4例,占室上速的26.9%,房室结多径路112例,占室上速的73%,16例未诱发出室上速,占被检患者9.5%.结论: 对药物治疗不易控制的和电生理类型不清而选择药物困难的室上速、洋地黄中毒伴室上速,特别是病态窦房结综合症合并预激综合症或房室结多径路的室上速,食管心房调搏安全、迅速、有效.

    作者:龙泽明;刘官明;叶世权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糖尿病患者血清镁的改变及临床意义

    目的:通过观察近两年来我院住院的糖尿病患者的血清镁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探讨糖尿病患者体内镁的改变及临床意义.方法:血糖检测采用己糖激酶法,血镁为MTB显色法.结果:糖尿病组血清镁降低,二者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表明糖尿病患者体内存在镁缺乏;血糖大于11.1mmol/L组与血糖小于11.1mmol/L组血清镁比较,二者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糖尿病病人体内普遍存在镁的缺乏,而镁缺乏与血糖浓度没有直接联系.纠正镁的缺乏,对提高胰岛素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曹春晓;黄忠团;杨琦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星级服务在医院的实践体会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健康有了更高的要求.医院除了具备完善的硬件设施和精湛的医疗技术外,还应有与之相匹配的优质服务,才能使病人真正满意.

    作者:吴会琼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238例食管异物治疗的临床体会

    目的:提高临床对食道异物的诊治水平.方法:对1989年11月~2002年8月238例食道异物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38例患者经手术治疗均获愈出院,2例死亡.结论:食管异物根据病情应尽早手术治疗,术后结合抗炎补液治疗,治愈率高

    作者:陈瑶;王晋;余静;付尤英;王自川;罗启荣 刊期: 2004年第01期

四川省卫生管理干部学院学报杂志

四川省卫生管理干部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四川省卫生厅

主办:四川省卫生管理干部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