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238例食管异物治疗的临床体会

陈瑶;王晋;余静;付尤英;王自川;罗启荣

关键词:食管, 异物
摘要:目的:提高临床对食道异物的诊治水平.方法:对1989年11月~2002年8月238例食道异物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38例患者经手术治疗均获愈出院,2例死亡.结论:食管异物根据病情应尽早手术治疗,术后结合抗炎补液治疗,治愈率高
四川省卫生管理干部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妊娠期糖尿病筛查的临床分析

    目的:总结口服50g葡萄糖筛查妊娠期糖尿病(GDM)的意义.方法:分析我院2002年3月~2003年2月间产科门诊建卡、24~34周孕行50g葡萄糖筛查的孕妇498例的临床资料,了解GDM的发病率、高危因素与GDM发病的关系.结果:498例中GDM的发病率约为4.0%,妊娠期糖耐量低减(GIGT)发病率约为3.0%,有高危因素的病例糖筛结果异常率约为38.0%.结论:重视GDM的早期诊断,有必要对所有妊娠妇女在孕24~28周进行口服50g葡萄糖筛查.有高危因素的孕妇应提前筛查.及早诊断、及早治疗GDM对改善围产儿预后、减少母体并发症有积极的作用.

    作者:周辉;相瑞芬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和载脂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DM)患者血脂和载脂蛋白(APO)的变化及其与疾病的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应用日立702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96例2型糖尿病患者与96例对照者血糖(GLU)、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APOB).计算LDL-C/HDL-C、APOB/APOA1并对组间进行分析比较.结果:96例糖尿病患者组与对照组P值均<0.01,组间有显著差异.结论:2型糖尿病存在血脂和载脂蛋白(APO)的改变,而且APO和血脂的改变是预测糖尿病并发动脉粥样硬化(AS)、冠心病(CHD)的重要指标.

    作者:李德中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血清透明质酸、Ⅲ型前胶原、Ⅳ型胶原测定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血清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Ⅲ)和Ⅳ型胶原(CⅣ)水平的临床意义.方法:用ELISA法对29例中度慢性乙肝、37例重度慢性乙肝、21例重症乙型肝炎、32例失代偿性乙型肝炎肝硬化、26例代偿性乙型肝炎肝硬化、11例乙型肝炎肝癌、32例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携带者和30例正常健康体检者血清HA、PCⅢ、CⅣ进行定量测定.结果:肝硬化、重度慢性乙肝、重症乙肝和肝癌患者血清HA、PCⅢ、CⅣ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中度慢性乙肝和HBsAg携带者虽比健康对照组高,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经治疗后,随着肝功能恢复,血清HA和CⅣ水平随之下降,但肝癌和肝硬化患者血清HA和CⅣ含量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动态监测HBV感染者血清HA、PCⅢ和CⅣ水平,有助于临床肝病的鉴别诊断、分型、病情发展及预后判断.

    作者:郭洪君;吴林伯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50例中心静脉导管用于胸腔积液引流术的护理

    目的:中心静脉导管用于胸腔闭式引流胸腔积液.方法:通过B超确定胸腔积液的患者,经B超定位后医生在局麻下为患者安置中心静脉导管,见有胸水流出后固定于胸壁.结果:减少了患者的疼痛、导管脱落和感染的机会,又能观察引流液的动态变化和经导管注药达到治疗作用.结论:中心静脉导管用于胸腔积液的引流效果满意.

    作者:罗丽君;张永琼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成人高校在校学生学习动机分析

    作为以在职人员为培养对象的成人高校,存在诸多不同于普通高校的特有情况.

    作者:杨进;李晓淳;陈艺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肌钙蛋白I在急性心肌梗死和不稳定性心绞痛诊断中的意义

    目的:研究心肌肌钙蛋白I(cTnI)在诊断急性心肌梗死(AMI)中的意义和在预测不稳定性心绞痛(UA)发生心脏事件中的价值.方法:对AMI患者血清中cTnI 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进行了动态观察,并对UA患者进行随访,观察其血清cTnI浓度与其1~2月内发生心脏事件的关系,评价其对不稳定性心绞痛的预后价值.结果:在AMI胸痛后4小时内,60例病人cTnI阳性为52例,检出率为86.67%,与CK-MB有明显的差异(P<0.01);40例UA病人cTnI阳性为18例,检出率为45%,与CK-MB有明显的差异(P<0.05);在对AMI的动态观察中,cTnI在发病后4小时即有很高的检出率(86.67%),12~24小时达到高峰,其阳性率为100%,在5天和7天时仍有很高的检出率(分别为68.33%和40%);在对UA的随诊观察中,cTnI高于正常的UA患者,其预后要比cTnI正常的差,其心脏事件发生率具有明显的差异性(P<0.05).结论:cTnI能敏感地反映心肌损伤,并且特异性较好.在对早期急性和中晚期亚急性AMI的检测方面具有很高的价值,在对UA的预后评价方面也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秦进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食管心房调搏诱发终止室上速的应用体会

    目的:食管心房调搏对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复制及与药物终止的安全性、可靠性观察.方法: 对有室上性心动过速病史的168例患者,按宁佩萸<食道心房调搏术临床实用手册,1986>,刺激方式均用S1-S1非程控刺激法及S1-S2程控刺激法.结果: 在被检的168例中,调搏诱发出室上速152例,占90.4%,其中预激36例,潜在预激4例,占室上速的26.9%,房室结多径路112例,占室上速的73%,16例未诱发出室上速,占被检患者9.5%.结论: 对药物治疗不易控制的和电生理类型不清而选择药物困难的室上速、洋地黄中毒伴室上速,特别是病态窦房结综合症合并预激综合症或房室结多径路的室上速,食管心房调搏安全、迅速、有效.

    作者:龙泽明;刘官明;叶世权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彩色多谱勒超声对23例缺血型心肌病的诊断价值

    目的:运用彩色多普勒诊断缺血型心肌病.方法:运用彩色多普勒显示,观测内容:各房室内径及长径,主动脉内径及活动度,各瓣膜厚度、口径,血流参数,左室收缩功能参数,心跳节律.结果:1.全心长大;2.各瓣膜不同程度增厚(主动脉瓣增厚16例,二尖瓣增厚20例),各瓣膜不同程度返流;3.室壁异常活动及室壁瘤形成;4.乳头肌功能不全;5.心包积液;6.心律不齐;7.心功能下降.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用于诊断缺血型心肌病,对临床治疗有重要指导作用.

    作者:杨红梅;赵云泉;刘敦贵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无乳糖奶在秋冬季婴幼儿腹泻病的应用及营养价值探讨

    目的:为探讨无乳糖奶在小儿秋冬季婴幼儿腹泻病治疗中的应用及营养价值.方法:将88例小儿秋冬季腹泻病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治疗组,两组患儿均在脱水基本纠正后及出院前抽血检测血清总蛋白、白蛋白.结果: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治疗前的血清总蛋白、白蛋白无差异(P>0.05),治疗后的血清总蛋白、白蛋白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无乳糖奶用于小儿秋冬季腹泻病的辅助治疗,可以避免因停用乳制品导致的血清总蛋白、白蛋白降低,营养缺乏,影响小儿生长发育,不利于疾病恢复.

    作者:代惠英;张光艳;高小平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溶血性贫血患儿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检测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lucose-6-phosphate dehydrogenase,G6PD)缺陷症在我国主要见于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各省,以四川、广东、广西、云南、福建、海南等省(自治区)的发病率较高,北方各省(自治区)较为少见.G6PD的缺乏可以导致急性溶血性疾病,其主要临床表现为黄疸、贫血及血红蛋白尿.本病易发于幼儿及儿童.新生儿的G6PD缺乏率为3.0%~8.65%,严重黄疸发病率为21%~50%,占新生儿黄疸病因的15.4 % ~69%.[1]了解小儿溶血的确切原因,有利于临床治疗和预防.本试验对100例曾出现溶血症状的儿童进行了G6PD的检测,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罗红权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视网膜母细胞瘤的超声诊断分析

    目的:利用彩色多谱勒超声检查,早期诊断视网膜母细胞瘤,以达到早期治疗、延长患儿生命、提高治疗后患儿的5年生存率.方法:用高频超声探头对双眼球进行检查,观察眼球后包块及包块内的血流信号,明确病变性质和浸润范围,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医学影像学依据.结果:16例患儿均发现球后壁肿块,呈实性不均匀,并伴有钙化斑.结论:多谱勒超声波检查,能较早地发现眼球后方的新生肿瘤组织,有利于视网膜母细胞瘤的早期诊断.手术治疗后可提高患儿的5年生存率.

    作者:武麦蕊;刘强;王焱;卫云峰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老年人肺炎62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人肺炎的特点.方法:分析62例老年人肺炎的临床表现、血常规、痰培养、胸片、心电图等.结果:62例病人中55人治愈出院,7例死亡. 结论:老年人肺炎的症状不典型,痰培养标本不易留取,抗生素应联合使用,合并症多,应综合治疗.

    作者:徐淑晖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嗜铬细胞瘤手术的麻醉处理15例临床分析

    嗜铬细胞瘤手术围术期,要提高患者的安全性,降低死亡率,必须注意与嗜铬细胞瘤切除过程中,相关生理变化导致的合并症,如:高血压危象、严重低血压、心律紊乱及低血糖等[1].本文收集我院自1998年以来嗜铬细胞瘤手术共15例,现将麻醉处理报告如下.

    作者:吴晓岗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广元城区人群中血脂水平的分析

    目的:了解城区人群中的血脂水平现状.方法:根据广元地区冠心病与年龄的发病关系,按年龄段划分为三个组:即26-40岁为第1组,337人;41-55岁为第2组,455人;56-87岁为第3组,352人.检测TC、TG、HDL-C、LDL-C、APOA1、APOB、Lp(a),用±s统计.结果:各组之间有明显的差别,其中第2组(41~55岁),第3组(56~87岁),血脂异常人数明显高于第1组,第2组和第3组TC、TG两组之间相差不大,第3组的LDL-C、APOA1、APOB高于前1、2组,按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这一结果也符合该年龄段的血脂水平.结论:此次城区人群中血脂水平调查结果,明显高于已经报道的血脂水平,通过调查使广大医务工作者更加了解和重视不同层次人群中血脂水平与疾病发生发展的关系,为心血管疾病研究和防治作出努力.

    作者:姚明荣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2001年成都市围产儿死亡原因分析

    目的:掌握成都市围产儿死亡原因,研究降低围产儿死亡率的对策.方法:对2001年成都市死亡的围产儿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成都市2001年围产儿死亡率8.29‰,其中,死胎死产占33.3%,死胎死产原因第一位是原因不明.7天内新生儿死因依次为:出生窒息、早产低体重、先天异常、肺炎、意外窒息.结论:降低成都市围产儿死亡率,关键是降低死胎死产及出生窒息的发生.成都市的妇幼卫生系统还应加强围产期保健,提高产儿科质量,强化窒息复苏培训,才能进一步减少围产儿死亡的发生.

    作者:胡旭红;王劲;梅小平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成都地区孕妇TORCH感染分析

    目的:了解成都地区孕妇TORCH感染情况.方法:自2001年2月~2003年9月,采用抗体捕获ELISA法对2308例孕妇血清做了弓形体(TOX)、风疹病毒(RUV)、巨细胞病毒(CMV)和单纯疱疹病毒II型(HSVII)IgM类抗体检测.结果:弓形体阳性率0.95%,风疹阳性率1.34%,巨细胞阳性率2.17%,单纯疱疹病毒阳性率1.04%.每年9~11月是本地区CMV及RUV感染相对高发期,而每年6~8月为HSVII感染的相对高发期,TOX感染无明显季节差异.结论:孕妇TORCH感染的筛查对优生优育是非常有用的指标,分析结果为本地区妇女怀孕时期的选择提供了参考.

    作者:吴泳;刘蓉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硬膜外自控镇痛泵在术后病人镇痛的临床应用

    镇痛泵是近年来随着医学科学的进步而出现的一项新技术,该技术以科学的方式解决了疼痛这种恶性刺激对人体所造成的各种损害,是一种较理想的镇痛方法.

    作者:张卫;易斌;杨国仁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TOPSIS评价法在住院工作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对于医院工作质量的评价,有较多的综合评价方法,但每一种方法都各有利弊.本文应用TOPSIS法对我院1998-2001年7项主要医疗工作质量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说明2001年和2000年工作质量较好,而1998年和1999年的工作质量相对较差,与实际情况相符合,说明该方法有较强的准确性和实用性,并且该方法具有直观、简明定量等特点,在实际工作中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作者:王灵凤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C反应蛋白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急性加重期关系的探讨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在判断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急性加重期时的作用.方法:检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急性加重期的45名老年患者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血沉、体温和临床表现,并进行比较;同时给予抗生素治疗,并比较治疗前后这些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C反应蛋白在患者入院时的阳性率为95.56%,明显高于其他常规指标,并与临床的症状和体征相一致.在治疗后,CRP在常规检测指标还未有显著变化时已经明显下降,其治疗前后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CRP作为反映细菌性感染的敏感指标,对COPD急性加重期的早期发现、反映抗生素疗效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卿克勤;张锐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高血压药物治疗的现状与进展

    高血压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又与人类死亡的主要疾病如冠心病、脑血管疾病等密切相关,因此,世界各国均十分重视高血压病从发病机理以至临床防治的研究.

    作者:柯莉 刊期: 2004年第01期

四川省卫生管理干部学院学报杂志

四川省卫生管理干部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四川省卫生厅

主办:四川省卫生管理干部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