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食管瘘治疗新进展

杨迪;马洪升;张雪梅;杨鼎瑜;雷甜甜

关键词:食管瘘, 治疗, 支架
摘要:食管瘘是指各种原因所致食管与邻近器官的异常交通,根据瘘口连通的部位可分为食管胃吻合口瘘、食管气管瘘、食管纵隔瘘、食管胸腔瘘、食管主动脉瘘等,其中食管主动脉瘘相对较少见.食管瘘发生后消化道分泌物甚至食物可经过瘘口进入气管、胸腔、纵隔等,常导致致命性感染,且感染较难控制,若食管瘘不能得到及时诊治,常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甚至死亡.因此食管瘘的治疗成为胸外科和消化内科医生研究的热点之一.近年随着内镜技术的不断发展,食管瘘的内镜治疗取得良好的效果.现就食管瘘治疗的方法、效果等作一综述.
华西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误诊为恶性肿瘤的肿瘤样钙质沉积症一例

    1 病例介绍患者男,57岁.因发现左耳前包块2年于2014年5月于我院就诊.2年前,患者自行扪及左耳前一大小约1 cm×1 cm、质硬、无痛性包块,未予特殊处理,后包块逐渐长大,1个月前外院CT示:左侧腮腺外后下方见一长约2.6 cm结节影,密度不均,见不规则钙化,边界清楚,内靠额颞关节,后方靠外耳道,邻近骨质未见破坏,考虑肿瘤病变可能性大(图1).在当地医院行包块切除术,术后病理诊断:涎腺来源的低度恶性肿瘤可能性大.为求进一步诊治前来我院.

    作者:张博维;伍璐;罗锋;李梅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沙利度胺联合三苯氧胺治疗Ⅳb期牙龈恶性黑色素瘤一例

    1 病例介绍患者女,42岁.2012年5月入院,入院诊断为牙龈恶性黑色素瘤放射治疗(放疗)后复发伴多发性皮下转移、淋巴结转移、肺转移、肝转移.入院前18个月,患者首发下牙龈散在黑色点状色素沉着,于外院行局部色素斑块剔除术后随访.入院前9个月,外院诊断发现下牙龈及右颌肿大结节,经牙龈和右颈包块活体组织检查证实为恶性黑色素瘤,免疫组织化学黑色素瘤特异性抗体(HMB-45)(+),S-100(+),MART1(+),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增强CT提示颈部、双侧下颌下、颈动脉鞘周围、颏下多发淋巴结肿大.

    作者:李燕雏;郑雪梅;李平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组蛋白去泛素化修饰的研究进展及其与肿瘤的关系

    组蛋白泛素化及去泛素化为两个可逆的过程,在基因转录后修饰以及细胞稳态的调控中起关键作用.组蛋白去泛素化可通过变化组蛋白修饰从而调控各种原癌基因及抑癌基因表达,使其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逐渐成为肿瘤治疗的研究热点.现就组蛋白去泛素化修饰相关内容及其在肿瘤发生发展中扮演的角色加以综述,为肿瘤的早期诊断和基因治疗提供新的途径和思路.

    作者:王紫静;秦金玉;郭天娇;王一平;杨锦林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银离子藻酸盐敷料用于开放性骨折术后残留创面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银离子藻酸盐敷料用于开放性骨折术后残留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2014年2月-2015年3月收治的开放性骨折术后残留创面的患者10例共14处创面.创面均使用生理盐水清洗伤口,清除创面上的脓性渗出及坏死组织.根据创面大小剪取相应大小银离子藻酸盐敷料覆盖于创面,外层选用伤口吸收敷贴,根据伤口渗液量决定换药时间.观察14处创面愈合时间、疼痛程度及渗出物情况.结果 14处创面完全愈合9处,基本愈合4处,有效1处,愈合有效率为100%,所有伤口的平均愈合时间为(27.6±6.9)d;10处伤口在换药过程中疼痛评分为0~3分;4处疼痛评分为4~7分;创面渗出液得到有效管理.结论 银离子藻酸盐敷料既有银离子的抑菌作用,又有良好的处理渗液的作用.用于开放性骨折术后残留创面,可促进创面愈合,减轻患者痛苦,缩短住院时间,减少换药次数.

    作者:袁秀蓉;何凌霄;李佩芳;陈佳丽;宁宁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10%氯化钠在Ⅲ期压疮清创期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索10%氯化钠在Ⅲ期压疮清创期的作用.方法 将2011年1月-2014年12月门诊和住院部收治的院外压疮和难免性压疮,按照压疮分期为Ⅲ期、表面黄期、细菌学培养阳性提示感染的压疮伤口患者68例.将其随机分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使用传统换药法进行处理,试验组选用10%氯化钠进行处理.直至肉芽新鲜,培养细菌学阴性,提示清创结束,进入肉芽生长期和爬皮期.在清创换药时间、伤口渗液、伤口异味、肉芽生长情况、疼痛评分、费用情况等方面收集数据进行比较.结果 对照组清创时间为18 ~ 32 d,平均(22.4±_10.8)d,试验组清创时间5~13d,平均(11.6±4.0)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伤口渗液方面对照组平均(6.70±2.87)分,试验组平均(3.65±1.2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异味情况方面对照组平均(2.74±1.62)分,试验组平均(1.26±0.5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平均费用支出(975.00±10.29)元,试验组平均费用支出(626.00±8.18)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疼痛评分差异性不明显.结论 10%浓氯化钠应用于Ⅲ期压疮的清创,可缩短清创时间,促进肉芽生长、效果明显.同时可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冰;罗娜;孙伟龙;杨洁;阮小玲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创伤后血糖水平对急性伤口感染的影响分析

    目的 了解创伤后血糖水平对于急性伤口感染的影响.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研究,通过方便抽样的方法选择2012年7月-10月入住骨科的患者进行调查分析.纳入标准为年龄≥18周岁,住院时间≥3d,入院时已有急性伤口存在或入院后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共576例患者纳入研究.结果 576例患者中73例发生伤口感染,发生率为12.7%,其中19例患者的伤口感染属于手术切口感染,发生率为3.3%.研究对象受伤后首次测量的血糖值为3.24~22.30 mmol/L,中位血糖值5.68 mmol/L.伤口发生感染的患者中位血糖值为6.36 mmol/L,而伤口未感染者中位血糖值为5.67 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多因素分析显示血糖水平是伤口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OR=1.592,P<0.001).结论 创伤后高血糖水平是导致伤口感染的危险因素.

    作者:吕娟;陈佳丽;李佩芳;宁宁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持续质量改进在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防治中的应用

    目的 通过持续质量改进(CQI)措施,降低腹膜炎的发生率.方法 回顾分析CQI前(2011年1月-12月)114例次腹膜炎患者,CQI后(2012年1月-12月)72例次腹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总结腹膜炎的发生率、发生诱因、病原菌种类、转归;运用设计、实施、检验和应用四步法设计,并实施降低腹膜炎发生率的流程.结果 腹膜炎的发生率由每60.8患者月1次(0.197次/患者年)降至每66.6患者月1次(0.180次/患者年);CQI前后病原菌培养的阳性率均为(50.0%),G+球菌均占总数的66.7%;腹膜炎患者感染治愈率由57例次(76.3%)上升为87例次(79.2%);转血液透析由17例次(14.9%)下降为10例次(13.9%);死亡由9例次(7.9%)下降为5例次(6.9%).结论 通过CQI改进措施,腹膜炎的发生率下降、治愈率上升.

    作者:周雪丽;秦敏;任英;何学勤;刁永书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洛伐他汀烟酸缓释片人体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

    目的 研究洛伐他汀烟酸缓释片在中国健康受试者体内的药物代谢动力学特征.方法 单次给药每周期分别口服洛伐他汀烟酸缓释片20/500、20/750、20/1000mg;连续给药每次口服洛伐他汀烟酸缓释片20/1000mg,1次/d,连续5d.每周期给药前及给药后10、20、30、45 min,1、1.5、2、2.5、3、3.5、4、5、7、9、12、15h采集血样.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血浆中洛伐他汀、烟酸及其代谢产物烟酰胺和烟脲酸的浓度.结果 烟酸在500~1000mg剂量范围内,烟脲酸峰浓度和药-时曲线下面积(0-t)与剂量呈线性关系;连续给药情况下,烟脲酸和洛伐他汀在体内没有蓄积;不同配比的烟酸组分对洛伐他汀的体内代谢无影响;男女受试者药物代谢动力学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洛伐他汀烟酸缓释片具备线性动力学特征,连续给药无蓄积,代谢不受性别影响.

    作者:罗柱;梁茂植;王颖;余勤;沈奇;秦永平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基于标准化的伤口数据云平台探讨

    云技术的发展使得很多领域能够在远程进行数据交互,极大地提高了各行各业运作的协同性,对医疗卫生行业更是产生了巨大的帮助和推进.该文首先基于云平台技术提出了伤口数据由基层医院汇总到中心医院统一进行诊断的数据平台架构.其次模拟了通过区域生长算法结合中值滤波技术的方法,对通过不同介质上传的垂直角度伤口图像进行标准化处理,从而获得可对比和检索的标准化伤口图像.实验结果验证此框架设计下提出方法的有效性.

    作者:邓悟;师庆科;黄勇;白丁;陈佳丽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婴幼儿预防接种后发生死亡案例的法医学分析

    目的 分析婴幼儿接种疫苗后发生死亡的临床及病理学特点,探讨接种疫苗后发生婴幼儿死亡的常见原因及处理措施.方法 收集2009年1月-2014年9月四川华西法医学鉴定中心涉及婴幼儿接种疫苗后发生死亡的案例13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3例接种疫苗后婴儿死亡案例中,12例为呼吸系统及心血管系统为主的致死性疾病所致死亡,1例为呼吸道乳汁吸入所致机械性窒息死亡,所有案例死亡原因与预防接种均无直接相关性,均为偶合症.结论 系统全面的法医病理学尸体检验,有助于明确预防接种后发生死亡事件的死亡原因,确定死亡与预防接种的关系,从而有助于此类事件妥善处理.

    作者:朱海标;刘渊;朱鹏;杨宇;陈夏梦;官鹏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滑液尿酸及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与膝骨关节炎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滑液尿酸、血清及滑液白细胞介素(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与膝骨关节炎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2013年1月-12月膝骨关节炎患者130例,同期纳入痛风性关节炎患者30例,分别收集其临床症状,西安大略和McMaster大学骨关节炎指数评分,影像学关节狭窄度积分、骨质增生积分,并同期检测其血清和滑液尿酸、IL-1β、IL-6、TNF-α水平,采用f检验比较两组之间的差异,以及Spearman相关分析探讨其尿酸及炎症指标水平与膝骨关节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①膝骨关节炎组滑液尿酸与关节狭窄度积分(r=0.31,P=0.037)、骨质增生积分(r=0.38,P=0.027)均呈正相关;血清-滑液尿酸梯度与夜间痛呈正相关(r=0.34,P=0.031).②膝骨关节炎组滑液IL-6与关节狭窄度积分(r=0.33,P=0.029)、骨质增生积分(r=0.37,P=0.032)均呈正相关.③膝骨关节炎组滑液IL-1β与关节狭窄度积分(r=0.39,P=0.023)、骨质增生积分(r=0.34,P=0.034)均呈正相关.④膝骨关节炎组滑液尿酸与滑液IL-1β (r=0.26,P=0.003)、滑液IL-6 (r=0.21,P=0.016)呈正相关.结论 滑液尿酸、IL-1β、IL-6在膝骨关节炎的炎性进展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作者:吴晓惠;唐流刚;王标;刘太;赵琛;余文景;李敏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手术室工作环境与护士面部皮肤损伤关系的研究

    目的 了解手术室护士因工作环境导致面部皮肤损伤的现状,以期发现应对之策.方法 2013年1月-2014年6月采用自行设计问卷随机抽样调查3所三级甲等医院122名手术室护士面部皮肤损伤的现状,分析手术室护士面部皮肤损伤的危害因素,提出改善工作环境,增加服务设施,减少工作污染,生物、化学、心理因素和正确选用外科手术口罩及深层清洁面部皮肤等防护措施.结果 93.3%的手术室护士存在面部问题,主要表现为皮肤粗糙干燥(99.2%),76.7%的护士认为与工作性质有关,72.5%的护士认为心理疲劳是主要影响因素.结论 加强自身防护意识,制定切合医院实际情况的各种防护措施.在工作中严格执行防护制度,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手术室护士面部皮肤损伤.

    作者:李秀婷;黄小红;王兰英;党玉连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术前应用医护双核查表效果的研究

    目的 评价在三级甲等医院胃肠外科手术术前应用医护双核查表对患者术前准备完成情况的影响.方法 以某三级甲等医院胃肠外科病房2013年4月-9月的647例择期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入院时间分为观察组(315例)和对照组(332例).在术前准备期间,对观察组医护人员进行培训后填写医护双核查表,并对问卷表中出现频率较高的问题进行质量追踪,在手术完成后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准备完成情况.结果 在应用医护双核查表后,观察组的术前准备完成率以及患者服务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手术延误现象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医护一体术前准备双核查表应用后,可有效提高术前准备的完成率,改善手术延误现象,提高患者服务满意度,促进医护沟通,降低手术风险,保证手术患者安全.

    作者:文曰;印义琼;梁涛;刘春娟;蒲琳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银离子联合泡沫敷料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临床疗效评价

    目的 研究银离子联合泡沫敷料换药方式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14年1月-2015年1月间就诊的60例糖尿病足溃疡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试验组(n=30)给予银离子联合泡沫敷料隔日换药治疗,对照组(n=30)给予0.1%乳酸依沙吖啶纱布每日换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疗效,治疗各时相创面闭合指数以及复发率情况.结果 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6.7%,明显高于对照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043,P=0.044);在治疗第21、28天试验组创面闭合指数分别为(81.87±4.81)%、(97.28±3.11)%,高于对照组的(64.06±3.03)%、(86.93±6.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半年内复发率分别为13.0%和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083, P=0.043).结论 银离子联合泡沫敷料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相对于传统换药治疗具有疗效佳、痛苦小、复发率低的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琰;李雪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妊娠压力测量工具研究进展

    探讨妊娠压力测量工具的研究现状及特点优势.国内外研究中常用的妊娠压力测量工具主要包括两大方面,即压力源测量和压力情绪表现如焦虑、抑郁的测量,各测量工具在信效度、跨地域使用以及结果比较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仍需进一步改进.尤其是专门针对妊娠期孕妇的焦虑、抑郁的工具还较少,尚待进一步开发.因此该文将对妊娠压力测量工具的发展作一综述.

    作者:刘秀萍;宋锦平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超颌面骨折一期整复联合开颅手术对中型颅脑损伤治疗意义的探讨

    目的 探讨中型颅脑损伤合并颌面创伤患者一期开颅联合颌面整复手术的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5年2月收治的13例中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和影像资料.以入院时间2008年1月-2009年12月7例患者为对照组,男5例,女2例,年龄22 ~ 66岁,平均(44.3±15.9)岁;入院后24h内实施开颅清创术,3~5周后行二期颌面整形手术治疗.以入院时间2010年1月-2015年2月的6例患者为观察组,男4例,女2例,年龄27 ~ 57岁,平均(40.2±10.7)岁;入院后24 h内行一期开颅清创联合颌面整复手术治疗.分析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脑脊液漏、颅内感染和平均住院时间.结果 对照组术前脑脊液鼻漏5例,一期开颅术后脑脊液漏均消失;在二期颌面整复术中发现骨痂、组织瘢痕形成,3例整复效果欠佳,其中2例再次出现脑脊液鼻漏,7 ~ 14d后治愈;平均住院时间(43.4±4.5)d.观察组术前脑脊液鼻漏3例,其中1例联合术后仍有脑脊液漏,7d后治愈;平均住院时间(22.7±2.7)d.两组患者均无术后颅内感染.结论 中型颅脑损伤合并颌面创伤患者实施开颅手术联合一期颌面重建,对患者预后和缩短住院时间都有积极意义.

    作者:王娟;王君红;赵继元;李瑞春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抗磷脂综合征肾损害

    抗磷脂综合征(APS)是一种以动静脉血栓反复形成、病态妊娠及抗磷脂抗体持续阳性为特征的疾病.APS的发病与多种自身抗体相关,如抗心磷脂抗体、抗β-2糖蛋白-1抗体、抗凝血酶原抗体等.临床上根据有无合并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分为原发性APS和继发性APS.APS可累及全身各个器官,无论是原发性还是继发性APS,肾脏均是其损害的主要靶器官,肾内各级血管,包括肾动脉主干及其分支,肾小球毛细血管及肾静脉均可出现血栓.APS肾损害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但缺乏特异性,因此临床诊断比较困难,误诊、漏诊率高,也给治疗带来很大麻烦.APS可导致终末期肾病及移植肾功能不全,一旦诊断明确需要长期抗凝治疗以预防血栓事件,一些新的药物如利妥昔单抗、雷帕霉素等被发现可能对APS有效.

    作者:张瑞敏;陶冶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YST)的临床和影像学特点.方法 回顾分析2008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20例CVST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临床表现、影像学资料及治疗转归等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20例患者中,10例患者有感染诱因,2例D-二聚体阳性,13例脑脊液压力增高,12例脑脊液红细胞升高.患者常见的临床症状包括:头痛16例,眼部症状12例,呕吐10例.3例患者CT平扫见直接阳性征像,6例MRI平扫见直接阳性征像.常见的血栓形成部位为:左横窦及乙状窦5例,上矢状窦5例,多个静脉窦受累5例.18例患者使用抗凝治疗,2例患者联合应用抗凝和介入溶栓治疗,治疗均有效.14例完全康复,6例遗留功能障碍.结论 CVST好发于育龄期女性,感染为常见诱因.该病临床症状复杂,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确诊依赖于增强磁共振静脉成像或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抗凝和介入溶栓治疗CVST安全有效.CVST的早期诊断率仍有待提高.

    作者:唐宇凤;张杉杉;张芸;都泓材;李肇坤;张献文;段劲峰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长跑致横纹肌溶解症护理一例

    1 病例介绍患者女,15岁.因发热伴双下肢肌肉疼痛无力于2014年3月5日入院.患者于13d前长跑2.4 km后,第3天发热体温达39℃,伴双下肢肌肉疼痛.于当地医院就诊,查肌红蛋白(MB)>4 025 ng/mL,同T酶(CKMB)> 308 ng/mL,谷草转氨酶(AST)2 936 U/L,肌酸激酶(CK)42 000 U/L,病程高峰时出现茶色尿,予氢化可的松治疗后尿色正常,可缓慢扶行.转入我院后查血红蛋白(Hb)98 g/L,白细胞计数10.94×109/L,谷丙转氨酶(ALT)455 U/L,AST1 074 U/L,CK8 639 U/L,白蛋白22.5g/L,MB 786 ng/L,CKMB 62.16 ng/mL,羟丁酸脱氢酶1 939 U/L,乳酸脱氢酶(LDH)1 926 U/L,肌钙蛋白-T 104.4 ng/L,血钾2.72 mmol/L,尿素2.7 mmol/L,肌酐32umol/L,血常规及凝血常规未见异常.

    作者:彭仕芳;姜雯雯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中国伤口专科护理的发展

    随着社会机械化进程的加快和地质灾害的频繁发生,各种意外事故发生率增高,同时伴随着人民生活方式的转变以及人口老龄化的到来,由此而造成各类急性和慢性伤口的数量和疑难程度不断增加,给伤口治疗领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因此伤口护理的专科化成为了全世界伤口治疗发展的趋势所在,而其中专业化的伤口人才培养是伤口治疗水平提升的关键.

    作者:陈佳丽;宁宁;李佩芳 刊期: 2015年第10期

华西医学杂志

华西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四川大学华西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