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西医结合治疗过敏性紫癜202例

王少博;李张军;王香兰

关键词:过敏性紫癜, 中医辨证论治, 干扰素
摘要:目的 观察根据中医辨证论治联合干扰素治疗过敏性紫癜的疗效.方法 202例(所选病例共299例,其中排除引起过敏性紫癜性肾炎97例)患者在常规西医对症治疗基础上,采用中医辨证论治并联合干扰素治疗,疗程2W,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临床痊愈123例,显效46例,有效20例,总有效率为93.56%.结论 中医辨证论治联合干扰素治疗过敏性紫癜的疗效肯定.
现代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疏筋解毒方对帕金森病模型大鼠中脑黑质HSP70表达的影响

    本实验采用体定位脑内注射6-OHDA建立大鼠模型,观察PD大鼠中脑黑质中HSP70的表达.检测结果显示:假手术组未见HSP70阳性细胞表达或见少量阳性表达;模型组、中药组、西药组均可见HSP70阳性神经元表达,在注射6-羟多巴胺后1d、7d的观测点成大面积表达;治疗后模型组HSP70表达呈下降趋势,中西药组HSP70表达呈上升趋势,中西药治疗组和模型组比较具有差异性(P<0.05);各治疗组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和时效相关性.

    作者:王亚丽;周望;张霄霄;仝武宁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闭经之临证心得

    根据女性性激素六项及其他现代临床诊断手段,衷中参西,本着辨病辨证结合,同病异治原则,将闭经分为痰湿阻滞型、血虚肝郁型、肾精亏虚,气血不足型三型予以中医药治疗,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綦巧玉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艾灸治疗肛肠术后尿潴留50例

    目的 探讨艾灸疗法对肛肠术后尿潴留患者排尿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肛肠手术并发尿潴留患者100例,随机分成常规组和治疗组各50例,常规组应用传统的诱导排尿方法,治疗组采用艾条悬炙中极、关元等穴,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排尿情况.结果 治疗组排尿时间较常规组明显提前,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艾炙疗法是一种简便安全、经济有效、易学易行的治疗术后尿潴留的方法.

    作者:曹洁瑜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全息经络刮痧疗法在干预亚健康态中的应用进展

    全息经络刮痧疗法是近几年来兴起的新型治疗方法,以其方法简便安全、适应证广、疗效可靠等特点,深受广大群众的欢迎.本文通过对近年来相关文献的分析、概括与总结,从刮痧的理论基础及其临床应用两个方面对对刮痧进行了阐述,肯定其疗效,并提出不足及建议.

    作者:郭烨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麦门冬汤临床验案二则

    麦门冬汤出自张仲景之《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功效为滋养肺胃,降逆和中,主治上焦津液亏损,虚热上逆所致的咽喉不利,上逆下气等.笔者用此方加减治疗临床杂症取得良好成效,此举胃病、乳房胀痛治验两则.

    作者:时信;张景凤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荆防方加减治疗慢性荨麻疹55例

    目的 观察荆防方加减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55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荆防方加减口服,对照组口服氯雷他定片,2W后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达93.33%,对照组为76%.结论 荆防方加减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吴青秀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从抗氧化角度评价杜仲“盐制入肾”的炮制机理

    目的 研究杜仲盐制前后清除二苯基苦基苯肼自由基的作用,为探讨杜仲“盐炙入肾”的炮制原理提供依据.方法 以Vc为阳性对照,建立杜仲清除二苯基苦基苯肼自由基(DPPH)活性的研究方法,以清除率差异为评价方法,考察杜仲盐制前后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差异.结果 盐制后杜仲清除DPPH活性大于生品,生品、盐制品清除DPPH自由基的半数清除率(IC50)分别为0.8554 mg/mL,0.6626 mg/mL,0.0029 mg/mL.结论 从清除DPPH角度来看杜仲盐制抗氧化活性增强,为抗氧化角度揭示杜仲“盐制入肾”的炮制原理.

    作者:董媛媛;石智华;邓翀;宋小妹;张亚强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苍龟探穴针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21例

    目的 观察运用苍龟探穴针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21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均取中脘、足三里、天枢、脾俞、胃俞、肝俞,中脘行苍龟探穴法,足三里、天枢、脾俞、胃俞、肝俞针刺得气后行补法,背部穴位不留针,其余穴位留针30 min.10次为一疗程.观察患者第1、第2疗程的疗效和症状严重程度量表(IBS-SSS)评分.结果 第1疗程总有效率为52.4%,第2疗程为90.5%,第2疗程优于第1疗程(P<0.05).第1疗程IBS-SSS评分为143.58±70.15,第2疗程为115.98±72.68,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均P< 0.01),第2疗程较第1疗程降低更明显(P<0.05).结论 运用苍龟探穴针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有比较好的临床疗效,并且治疗时间越长,疗效越好.

    作者:石志敏;李雪青;雷淼娜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王玉玺教授从脾胃论治皮肤病经验

    中医治疗皮肤病有其独特的优势,王玉玺教授在40余年的临床实践中总结了诸多的中医治疗经验,在治疗上重视调理脾胃,尤其是在顽固性、慢性皮肤病的治疗中常收显效.本文旨在介绍王玉玺教授从脾胃治疗皮肤病的经验.

    作者:殷红武;冯云倩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真武汤治疗外伤后脑震荡验案

    真武汤为《伤寒论》名方,大多认为阳虚水泛为本方不可或缺的病机.但本病例中只有水泛,未见阳虚,使用真武汤也取得显著疗效.

    作者:吴起浩;曾维铨;杨灏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联合α-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33例

    目的 观察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联合α-硫辛酸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治疗效果及作用机制.方法 将60例DPN患者随机分为治疗和对照组,比较二者自觉神经病变症状和神经传导速度变化.结果 治疗组DPN自觉症状和神经传导速度较对照组明显改善,二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黄芪桂枝五物汤联合α-硫辛酸对DPN具有治疗作用.

    作者:周军杰;孙凤平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动脉粥样硬化合并高尿酸血症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比较中西医结合治疗动脉粥样硬化合并高尿酸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0例动脉粥样硬化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0例,对照组口服辛伐他汀和氯吡格雷,实验组加服补肾活血方剂,均治疗12W;比较观察两组治疗前后颈动脉斑块、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血尿酸(BUA)的变化.结果 两组治疗后颈动脉斑块、TC、LDL-C、TG均有降低和HDL-C升高(P<0.05);但治疗后实验组血尿酸水平明显下降(P<0.05),而对照组下降不明显(P>0.0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对动脉粥样硬化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曾娟;吴志强;谢懿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张洪义教授治疗糖尿病并下肢溃疡验案一则

    张洪义教授在长期的临床工作中,对糖尿病性皮肤溃疡的病因病机有深刻的认识,治疗上以凉血为先,清热生津,同时重视补益脾气,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陈仁慈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中医药治疗黄水疮病案二则

    孙希焕教授运用中药治疗黄水疮,认为其病机主要为暑湿热邪袭于肌表,以致气机不畅,疏泄障碍,熏蒸皮肤而成,宜选用清暑汤或五味消毒饮以清暑利湿解毒.

    作者:崔宏;孙希焕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针刺对围绝经期抑郁模型大鼠影响的研究进展

    目的 总结自2000年以来针刺对围绝经期抑郁模型大鼠治疗研究领域取得的进展.方法 分别论述近年来对于围绝经期抑郁症大鼠模型的研究及针刺对围绝经期抑郁模型大鼠多方面多角度的影响,综合评价针刺对围绝经期抑郁症的防治作用.结论 中医针刺治疗因方法灵活、疗效明确、副作用小,对围绝经期抑郁症的防治效果良好而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作者:孔楠楠;周胜红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金季玲教授治疗经行头痛经验

    经行头痛为妇科门诊常见病,中医治疗此病具有独特优势.金季玲教授根据多年临床经验采用中药辨证论治与耳穴贴敷联合治疗本病,取得显著疗效.

    作者:陈继正;金季玲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加味散偏汤治疗偏头痛50例

    目的 观察加味散偏汤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对照组50例;治疗组予加味散偏汤,对照组给予氟桂嗪胶囊治疗;2组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临床疗效和治疗后1、2、3个月头痛发作频率及程度变化以及颅内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变化.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4%,86%;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2组治疗后1、2、3月偏头痛发作频率和头痛程度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组间治疗后同期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经颅多普勒检查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加味散偏汤治疗偏头痛疗效显著.

    作者:李瑞杰;习新娟;李芳;李辉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中药治疗心律失常综述

    心律失常是临床上一个常见的病症.多数患者常有心悸,胸闷、眩晕、甚至晕厥等诸多临床症状.中医以其整体观念,辨证论治为特点.中药为天然药物,不良反应相对小,在治疗心律失常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

    作者:杨建忠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加味二陈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50例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消化道常见病之一,主要以恶心、干呕、呕吐、上腹饱胀、早饱、胀气或者与这些症状相关的一种感觉.笔者治疗本病从痰入手,佐以燥湿健脾、理气除胀、消食和胃,治疗本病取得了满意效果.

    作者:李天罡;李天望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过敏性紫癜202例

    目的 观察根据中医辨证论治联合干扰素治疗过敏性紫癜的疗效.方法 202例(所选病例共299例,其中排除引起过敏性紫癜性肾炎97例)患者在常规西医对症治疗基础上,采用中医辨证论治并联合干扰素治疗,疗程2W,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临床痊愈123例,显效46例,有效20例,总有效率为93.56%.结论 中医辨证论治联合干扰素治疗过敏性紫癜的疗效肯定.

    作者:王少博;李张军;王香兰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现代中医药杂志

现代中医药杂志

主管:陕西省教育厅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 陕西中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