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强;陈兴爱;胡定祥;唐影超
本文通过对我国卫生法规和文献复习的基础上,对我国平均住院日管理问题进行历史回顾,阐述缩短平均住院日的目的和意义,并以此证实在我国实施缩短平均住院日的重要性.
作者:杨天桂;石应康;杨洋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调查汶川地震伤员焦虑状况.方法:采用Zung氏自评焦虑量表(SAS)对2008年5月住院的81例汶川地震伤员的焦虑状况进行调查,有效问卷79例.结果:地震伤员焦虑水平(50.25±11.40)显著高于国内常模(29.78±0.46)(P=0.000<0.05),存在焦虑的共38例,占受试者的48.10%(38/79),其中中至重度焦虑共13例,占16.45%(13/79);焦虑水平与文化程度(P=0.270>0.05)、伤情(P=0.846>0.05)及性别(P=0.139>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应激情况下地震伤员存在明显的焦虑心理问题,医护人员要重视伤员的心理问题,加强心理护理,促进康复.
作者:冯灵;杨蓉;陈静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提高群蜂蛰伤致急性肾衰竭(ARF)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7年来收治的23例群蜂蛰伤致ARF的临床资料,初步探讨其疗效及死因等.结果:23例群蜂蛰伤致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少尿型ARF为20例(占87%)无尿型ARF为3例(占13%);均伴有心肌酶、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谷丙转氨酶(ALT)升高;主要并发症为中毒性心肌炎(23/23,100.0%)、横纹肌溶解肌症(23/23,100.0%)、血红蛋白尿(21/23,91.3%)、血管内溶血(21/23,91.3%)、中毒性肝炎(16/23,69.6%)等;入院后12h内,10例行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13例行血液灌流(hemoperfusion,HP)/透析联合治疗(HP/HD);两组患者总治愈好转率为87.0%,病死率为13.0%;其中HD组治愈好转率为70.0%(7/10),病死率为30%(3/10),HP/HD组治愈好转率为100%(13/13),病死率为0,两组间疗效存在显著差异(P=0.034);但所观察的病例中,HD组为我科前3年治疗蜂毒致ARF的方案,HP/HD组为我科后4年主要治疗蜂毒致ARF的方案,组间存在时间差异,并且病例数亦较少,因此两组的疗效对比有待进一步研究.3例患者死亡原因为多系统脏器功能衰竭(MSOF).结论:蜂毒中毒所致急性肾功能衰竭以少尿型为主,同时伴有心、肝、血液、神经系统等重要组织器官的损伤,病情重;患者主要死亡原因为全身多系统器官功能衰竭(MSOF);尽早行血液净化是治疗群蜂蛰伤有效手段,其中条件允许的医院建议首选HP/HD联合治疗.
作者:祝冬梅;杨思芸;李胜前;李林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回顾性分析臀会阴及下肢大面积皮肤软组织撕脱伤的治疗体会.方法:2005年1月至2007年6月,对8例臀会阴及下肢大面积皮肤软组织撕脱伤患者进行综合治疗.男4例,女4例,年龄4~48岁,平均26岁,病程1天~1月,平均2周.皮肤撕脱达体表总面积8%~20%.致伤原因:车祸伤7例,高坠伤1例.其中7例成人均上翻身床治疗,1例小孩床上自行翻身,6例由于创面距肛门较近或脊髓损伤不能控制大便而行结肠造瘘,通过造瘘口排便,创面愈合3月后行造瘘还纳术.所有患者均通过积极创面处理、肉芽新鲜后行刃厚植皮术而痊愈.结果:8例患者经过我们的综合治疗后伤口均愈合,随访6月后皮肤愈合良好.6例行结肠造瘘的患者中3例因骨盆骨折稳定于出院后3月左右行结肠造瘘还纳术,恢复肛门排便,3例伴有脊髓损伤患者而不能自行控制排便的患者在随访期间未行结肠造瘘还纳术.结论:臀会阴及下肢大面积皮肤软组织撕脱伤患者通过上翻身床,必要时行结肠造瘘,积极的创面处理及对症支持治疗能取得较好效果.
作者:卿勇;岑瑛;许学文;王怀胜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结肠癌合并急性肠梗阻是外科常见急腹症之一,尤其是左半结肠癌,既往临床外科处理多持慎重态度,先行肿瘤切除,近端肠造瘘,再行Ⅱ期吻合.本组23例左半结肠癌伴急性肠梗阻患者行Ⅰ期切除吻合,术中肠灌洗的护理配合,有效地减少了吻合口及切口感染的机会,为Ⅰ期吻合创造了条件,术中良好的配合是灌洗顺利完成的保证.
作者:宁芳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中真核细胞翻译起始因子4E(eIF4E)的表达情况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124例子宫内膜样腺癌及20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eIF4E的表达情况,同时结合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子宫内膜样腺癌和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eIF4E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2.6%和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0.05).eIF4E的表达与肿瘤组织分化程度明显相关(P=0.039<0.05),而与FIGO分期无明显相关(P=0.296>0.05).结论:过度表达的eIF4E可能作为判断子宫内膜恶变及恶性程度的分子标志.
作者:王晓丽;杨华;黄娟;李林;何跃东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调查本院门诊糖尿病(DM)专科就诊的DM患者,了解其糖尿病知识的掌握情况、血糖控制情况以及有无并发症的发生,为今后DM患者的继续教育提供依据和教育方向.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三套问卷调查表对门诊糖尿病专科就诊的182例DM患者进行调查.结果:调查的182例DM患者中本巿113例,占调查总数的62.1%,调查糖尿病知识10项,本市调查人数中知晓率高的为糖尿病的分型,占调查总数的34.6%,血糖控制理想(包括空腹与餐后2h)的本市调查人数14例,占本市调查人数的12.4%,本市调查人数中有并发症26例,占本市调查人数的23.0%.外地(包括郊县)患者69例,占调查总数的37.9%,其中接受过糖尿病健康教育的患者仅13例,仅占调查总数的7.1%.血糖控制理想(包括空腹与餐后2h)8例,只占外地调查人数的11.6 %.有并发症发生37例,占外地调查人数的53.6%.分析发现患者DM知识知晓率与其居住地、病程长短、职业、文化程度、是否接受过DM教育、是否接受过胰岛素注射有密切关系.结论:DM患者对DM健康知识的需求仍然迫切,特别是外地患者,应加强外地患者的健康教育力度,做到人文化、个性化的健康教育.
作者:任小丹;黄秀荣;姜秀蓉 刊期: 2009年第05期
医院预算是医院各级各部门工作的奋斗目标和协调工具,是医院运营管理的主线,也是医院业务运行和经营管控的重要依据和考核基础.近年随着医疗市场竞争加剧、政府主管部门要求提高及医院自身管理发展的需要,医院预算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已在相当部分医院得到采纳和应用,但在实际工作中医院预算管理仍存在理论欠缺、认识偏差、重视不足、编制粗糙、实施乏力、效果不佳等问题,本文拟就此作一讨论,以引起同行关注.
作者:张进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了解成都市住院老年男性尿失禁患者尿失禁处理用物的使用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用自行设计的量表对188位尿失禁老人的一般情况、尿失禁的分级及处理用物等进行调查.结果:随着尿失禁的严重程度的增加,患者或其家人选择的处理用物增加.男性尿失禁的不同处理用物被选用的多少依次为:尿布(58.5%)、尿壶(34.0%)、一次性尿垫(25.5%)、保鲜袋(18.6%)、避孕套式尿袋(6.9%)、留置导尿(3.7%)及假性尿器(2.7%),不同尿失禁分级的患者对处理用物的选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周患者39.9%发生漏尿,13.3%局部皮肤发红,2.7%皮肤糜烂及2.1%尿路感染.结论:临床工作中应该根据尿失禁的不同分级及患者的综合情况指导患者及其照顾者选择合适的处理用物,目前老年男性尿失禁患者仍然欠缺舒适、经济、实用的接尿设备.
作者:陈茜;叶敏;胡秀英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复方丹参加西咪替丁治疗过敏性紫癜(HSP)临床疗效.方法:60例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复方丹参和西咪替丁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明显高于对照组53.3%,且治疗组紫癜性肾炎(HSPN)发生率(10.0%)明显低于对照组(36.7%),P<0.01.结论:复方丹参加西咪替丁能提高HSP患儿疗效,减少肾损害,促进患儿病情康复.
作者:朱斌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评估经后腹腔镜与开放肾囊肿去顶减压术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调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2004年4月至2008年4月468例经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减压术(A组)和2003年4月至2008年4月121例开放肾囊肿去顶减压术(B组)的临床资料并进行比较,统计分析两种术式术前,术中和术后的数据资料,比如性别、年龄、侧别、囊肿直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引流管拔除时间、术后住院天数、总住院天数等.开放手术均行肋缘下切口,经后腹腔镜均行腰部常规3孔穿刺.结果:所有手术均获成功.A组手术时间53.18±0.95分,术中出血6.28±0.33mL,术后肛门排气时间25.18±0.30h,术后下床时间31.02±0.22h,引流管拔除时间27.15±0.20h,术后住院4.90±0.07d,总住院8.95±0.12d;B组手术时间67.72±1.48分,术中出血51.16±0.77mL,术后肛门排气时间26.91±0.33h,术后下床时间43.31±1.03h,引流管拔除时间29.63±0.79h,术后住院7.88±0.18d,总住院12.5±0.29d.术前两组基线对比无统计差异.A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时间、总住院天数和术后住院天数均优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及引流管拔除时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术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下床时间等方面明显优于开放手术.
作者:朱育春;曾国军;饶晟;魏强 刊期: 2009年第05期
截瘫(paraplegia),是指因各种原因造成脊髓损伤后,受伤平面以下双侧肢体感觉、运动、反射等消失和膀胱、肛门括约肌功能丧失的一种病症[1].脊髓功能的恢复与神经损伤的程度、选择手术时机密切相关[2],但截瘫患者的康复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由于社会、家庭、经济等各方面原因,截瘫患者在经过系统的临床治疗及手术恢复脊柱的稳定性,渡过危险期后,后续的康复护理则需要在患者家中进行[3].此时对截瘫患者预后有着重要作用的家庭康复应运而生.为了解近年来截瘫患者家庭康复的研究进展以指导康复工作,促进患者早日恢复功能、回归社会,现就其现状、必要性、实施过程、优点、目标及具体内容综述如下.
作者:敬沛嘉;陈佳丽;秦尚辉;宁宁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患者约有80%伴有贫血,临床上多数患者以输血方式纠正贫血.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ecombinant human erythropoietin, rHuEPO)用于治疗MM患者的贫血尽管有效,但以何等剂量、应用多长时间疗效较佳尚无定论.目的: 观察持续使用大剂量rHuEPO对MM患者贫血的纠正作用及效果.方法: 87例诊断明确的多发性骨髓瘤伴有贫血的患者,开始连续每天使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4万单位,皮下注射,共5d;以后每周使用一次,每次4万单位皮下注射,间断补充铁剂.对照组90例选自同期住院的诊断明确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当其贫血症状明显时或血红蛋白水平低于60 g/L时,给予输血纠正其贫血,使多数患者血红蛋白水平维持在80 g/L~100 g/L以上.两组患者化疗方案不做特殊规定,整过研究观察期6月.结果: rHuEPO组在使用rHuEPO后2周其血红蛋白开始上升,中位反应时间16d;1月半至2月血红蛋白可升至正常水平,达正常血红蛋白水平的中位时间51d.进入研究后3月和6月时,rHuEPO组生活幸福感指数(INLH)明显优于输血组,分别为69.27±3.18(P<0.05)和72.16±2.83(P<0.01)与58.35±2.89和57.76±3.24.6月后,rHuEPO组平均每例直接费用成本10754.40元,明显低于输血组需要达到同样效果所需的每例20704.20元.结论:大剂量rHuEPO治疗MM相关性贫血优于输血,其起效快、疗效好,患者生活幸福感改善明显,费用成本低,安全性较好.
作者:刘瑜;徐娟;常红;向兵;朱焕玲;徐才刚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对乳腺癌细胞MCF-7生长的影响及对乳腺癌细胞MDA-MB-231迁移的影响.方法:MCF-7细胞培养贴壁之后,加入EGCG处理,2d后收集蛋白,采用Western Blot检测磷酸化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hospho-p38MAPK)的表达;同样处理后收集活细胞,用细胞计数法检测细胞的存活;取对数生长期的MDA-MB-231细胞,分至6孔板培养,使用EGCG处理后,采用细胞划线法探测乳腺癌细胞的迁移.结果:使用EGCG处理乳腺癌细胞后,phospho-p38MAPK的表达降低,EGCG处理乳腺癌细胞4d后其增殖率降低50%,迁移活性降低.结论:EGCG处理乳腺癌细胞能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以及迁移,这与p38MAPK信号通路相关.
作者:刘东波;汪冉冉;罗婷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研究分析德阳地区消化性溃疡的流行病学特点,为其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2002年1月至2007年12月中经胃镜检查诊断为消化性溃疡的病例的年龄、性别、发病季节、溃疡部位、幽门螺杆菌感染和并发症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共检出5820例消化性溃疡,其中十二指肠溃疡(DU)3696例,胃溃疡(GU)1558例,复合性溃疡(CU)566例.溃疡患者男女比例为2.56:1.胃溃疡患者平均年龄为47.82岁,比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大5.8岁.检出率以冬季高(32.25%),夏季低(21.63%),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幽门螺杆菌感染阳性率为90.82%.结论:消化性溃疡的发生与季节、年龄、性别和部位相互有关,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者占绝大多数,并发症发生率低.
作者:邓宏;丁顺斌;罗劲松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观察静脉应用小剂量氯胺酮超前镇痛法对接受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手术患者术后疼痛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38例择期接受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患者(ASA分级1-2)随机分为氯胺酮组和对照组.氯胺酮组于手术开始前5min静脉滴注氯胺酮0.15mg·kg-1,术中持续泵注3μg·kg-1·min-1至手术结束;对照组使用生理盐水.记录术中使用氯胺酮后心率,平均动脉压的变化;术后24h内静脉使用芬太尼的剂量,VAS疼痛评分,头晕、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以及术后2h患者认知功能.结果:两组患者在24h内静脉使用芬太尼的剂量,VAS疼痛评分,不良反应,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以及术后2h的认知功能方面没有统计学差异.结论:静脉使用小剂量氯胺酮超前镇痛并不能减少术后芬太尼的用量,不能降低术后疼痛评分.尽管使用小剂量氯胺酮并没有增加患者术后的不良反应,也不影响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不建议作为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患者常规使用.
作者:姜华;冷燕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合理的营养支持方式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营养状况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将60例SAP患者随机分为全胃肠外营养支持(对照组)和肠内与肠外相结合营养支持(实验组)两组,对比营养支持前后两组患者的血红蛋白、总蛋白、血清白蛋白、氮平衡、血脂等生化指标,每天观察相关并发症情况.结果:实验组血清白蛋白、总蛋白、血红蛋白、氮平衡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并发症少.结论:肠内与肠外结合的营养支持方式可以改善SAP患者的营养状况,对SAP患者治疗有积极的作用.
作者:王传湄;徐丽丹;赖小燕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鞍区肿瘤的临床特点、手术治疗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85例接受手术的鞍区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全切73例,次全切8例,大部切除4例,术后死亡1例,随访76例3个月~2年,复发或残留生长5例,4例接受γ-刀治疗,1例再次手术.结论:鞍区肿瘤的发病率高,种类多样,临床表现复杂,根据肿瘤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是提高切除率和改善预后的关键.
作者:宋伟正;刘窗溪;毛庆;韩国强;高方友;熊云彪;王俊;尹浩 刊期: 2009年第05期
脊柱结核常见,可发生于脊柱任何部位,但以腰椎常见,胸椎次之,颈椎少见.
作者:邓开鸿;唐汉军 刊期: 2009年第05期
本文通过对华西医院近十年设备物资管理的经验进行总结,证明从组织构架变革、服务资源的整合、学科发展为中心的设备论证、设备物资规模化,系列化的引进、设备采购和维修保养的有机结合,跨学科医学中心的设备管理模式的建立等一系列管理措施,保障了医院现代化建设的高速发展,既保证设备物资的安全性、有效性,又达到了医院的节约化经营.
作者:程述森;石应康;张伟;何琼;代勇 刊期: 2009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