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肿瘤病人化疗时保护静脉的整体护理

蒙张敏;肖梅;王英

关键词:老年, 肿瘤病人化疗, 保护静脉, 恶性肿瘤病人, 化学药物治疗, 治疗手段, 症状缓解, 延长生命, 生活质量, 口服用药, 静脉用药, 减轻痛苦, 动脉用药, 手术, 抗癌, 放疗
摘要:抗癌化学药物治疗(简称化疗)配合手术和放疗,是目前恶性肿瘤较常采用的治疗手段,可使许多恶性肿瘤病人的症状缓解,减轻痛苦,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命甚至达到根治.化疗常采用静脉用药、口服用药、动脉用药等.
华西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尿毒症及透析后高血压与血浆内皮素水平的关系

    目的:探讨尿毒症及透析后血浆内皮素(ET)水平与高血压的关系.方法:用放射免疫法测定45例不同阶段尿毒症患者血浆内皮素水平,并对各组间及伴或不伴高血压比较.结果:尿毒症患者血浆ET水平均不同程度升高,与对照组(38.4±7.3)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透析后3月时血ET水平(74.3±5.8)高于1月及6月组,透后1、6月与尿毒症非透析组比较亦有差异(P<0.05).对伴或不伴高血压尿毒症血浆ET进行比较,尿毒症伴有高血压时ET明显升高(67.4±12.6),而不伴高血压组为49.2±8.4,两组比较P<0.01.结论:尿毒症患者血ET升高与尿毒症伴高血压和透析后血压升高密切相关,阻断ET作用或降低ET水平可能对尿毒症及透析相关高血压治疗有益.

    作者:杨立川;陈海燕;马行一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健康教育与护理

    冠心病已成为我国常见多发病.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是目前治疗冠心病有效的方法之一.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ff-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OPCABG),适合老年人和伴有心、肺、肾功能不全的患者.此手术能维持生理血液流体学,避免缺血再灌注损伤,减少术后炎性反应,有助于心肌保护及减少术后并发症,是一种安全、经济、有效和值得推广的手术方法.本文总结了20例OPCABG术护理临床体会和经验,作者认为:术前应作好心理护理、皮肤护理、稳定血压及用药指导,术后应作好生命体征和血液动力学监测、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呼吸道管理、血糖的监测、患肢的护理及健康指导.

    作者:杜春萍;罗泽玲;张梅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胆石症再次手术405例分析

    目的:探讨胆石症再次手术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对我科过去5年收治的405例胆石症再手术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再次手术主要原因为结石残留或复发,术前漏诊以及残株胆囊、胆管狭窄等.再次手术方式以胆总管切开T管引流术、胆肠吻合术、残株胆囊切除术、肝左外叶切除术为主.结论:胆石症患者术前检查应尽量完善,明确结石部位,不应忽视胆囊切除术,胆肠吻合应采取大口吻合、以防止吻合口狭窄发生.

    作者:熊先泽;程南生;彭其芳;张晓蓉;黄河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承担老干部保健疗养工作的体会

    参加保健疗养的老干部均属高龄,且大多患有慢性病,如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慢支炎等.个别因骨折等行动不便,为保健医疗工作者提出了一个实际的问题--疗养期保健.近期,作者再次接受承担了省级干部的保健疗养任务,现就多次参加此种保健医疗工作,谈谈体会.

    作者:杨玲;郭菊红;廖再波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小儿髂窝脓肿

    目的:探讨小儿髂窝脓肿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对我院从1985年至今共收治的14例小儿髂窝脓肿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手术治疗8例、保守治疗6例均成功治愈,手术患儿平均住院日短.结论:积极手术切开引流是小儿髂窝脓肿的首选方法.

    作者:张利兵;胡廷泽;唐耘熳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477眼眼球摘除原因及病理

    回顾了1980~1996年间16年477眼球摘除的病理标本,病理诊断为RB的眼球有212眼,占44.44%,摘除眼球的原因还有青光眼,球内肿瘤,眼外伤等.

    作者:吴晓梅;易玉珍;夏瑞南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尿道内尖锐湿疣治疗体会(附9例报告)

    笔者1998年9月至2001年9月,共收治9例尿道内尖锐湿疣,采用经尿道电切、电灼术,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荣玖富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腓肠肌内侧头肌皮瓣移位术治疗开放性胫腓骨骨折伴胫前软组织缺损

    胫腓骨骨折多系直接暴力所致,常常合并严重的软组织损伤,骨折内固定后皮肤软组织坏死感染而致骨或内固定物外露,将影响骨和创面的愈合.我院自1996年以来采用带蒂腓肠肌内侧头肌皮瓣移位术覆盖胫前软组织缺损共18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王奉雷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血标本采集对止凝血试验结果的影响因素探讨

    止凝血试验结果的质量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血标本采集的质量,因采血过程的各个环节包括采血技术、器具、抗凝剂的种类、采血量等均会影响止凝血试验结果的质量.而护理人员又是血液标本采集的主要操作者,因此,如何注意操作环节,提高采血技术与质量,减少或消除因抽血引起的结果误差,大限度提高止凝血试验结果的质量非常重要.现就标本采集过程对止凝血试验结果的影响因素进行探讨.

    作者:王晋;白黎;付墙;张琰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包皮环切术525例分析

    目的:探讨包皮环切术应注意的几个问题.方法:评价本院6年行包皮环切术525例效果.结果:503例一期愈合.13例切口感染,9例切口继发出血.随访390例,时间7天~6年,系带过短2例,阴茎畸形2例,包皮两则明显不对称6例,包皮不美观,患者不满意16例,结论:环切术为门诊小手术,但要严格掌握手术指征,重视包皮内板过窄和系带过短的处理、以及术中精细操作和美学在环切中的应用,否认就会影响疗效,增加术后并发症,给患者未来的性心理和性行为造成影响.

    作者:张兴洪;郭智勇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抗菌治疗

    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是指没有胃肠穿孔等感染原因而发生的腹膜急性弥漫性细菌炎症,又称原发性腹膜炎.SBP通常发生于合并有腹水形成的疾病,尤其是慢性重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

    作者:王丽春;吕晓菊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中药滴鼻液的配制及临床应用

    鼻炎、鼻窦炎是一类常见病、多发病,临床上常用麻黄素滴鼻并配合抗生素治疗等方法,但麻黄素引起的继发性水肿常令患者不适,而且长期滴用会引起药物性鼻炎,故特拟此中药方剂并制成滴鼻液供我院临床使用,经临床应用证实使用方便、疗效可靠,且无麻黄素的继发性水肿的副作用.现将配制过程及临床应用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朱飞蓉;伍碧玉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80例经腹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的临床总结

    经腹全子宫切除术是妇科常用的术式,其原因为手术野清楚,手术时间短,但存在损伤面较大,切除宫颈,阴道变短等缺点.而经腹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既能达到全子宫切除,又减少操作步骤,同时保留子宫主骶韧带,从而减少出血及损伤,并且维护盆底支持结构.使其它脏器位置保持在正常位置,因而我们在临床上应用并进行总结,现报告如下:

    作者:罗晓红;张玫利;吕治霞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甲状腺疾病的激光手术治疗

    比较了CO2激光手术与常规手术方法的过程,结果表明,无论在临床过程和治疗方面,激光手术显示了令人满意的结果.然而避免手术并发症是非常重要的,如像切口的感染、出血、血管和神经的损失.

    作者:陈传真;何志洪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卫生技术评估与医疗保险

    医疗保险在许多国家被证明能够有效提升医疗服务质量.然而,如何控制医疗保险系统费用的增长仍是有待解决的问题.一些发达国家如英国、加拿大、瑞典将卫生技术评估结果与政府决策和医疗保险管理结合起来,使医疗费用得到控制同时卫生服务的质量得以提高.中国正在进行医疗改革开展新的医疗保险计划.借鉴别国的经验对医疗保险体系的发展和管理意义重大.

    作者:李幼平;祁国明;邝璞;刘星刚;石锐;姚巡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腹部大血管刀刺伤的诊治体会(附8例分析)

    目的:探讨腹部大血管刀刺伤的诊断、治疗.方法:对8例腹腔大动脉刀刺伤的治疗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成功救治7例,死亡1例.结论:积极抗休克,并紧急剖腹止血,是腹部大血管刀刺伤病人救治的关键.

    作者:吴建平;周勇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眶内异物1例

    患儿,男,8岁,因左眼被竹杆戳伤后视力下降20天于2002年5月21日入院,住院号120749,入院前20天患儿将鞭炮置于竹杆中燃放,被炸飞的竹杆戳伤左眼,述左眼疼痛,视物不见,左上睑裂伤出血不止,立即来我院门诊就诊,视力左眼数指/眼前,左眼角膜透明,前房清晰,深度正常,瞳孔圆居中,玻璃体积血,眼压Tn,立即给予左上睑清创缝合术,B超示:左眼球裂伤,视网膜脱离.

    作者:杨晓玲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临床常见病原菌耐药分析

    目的:对我院微生物实验室2001年分离的8种常见的3116株病原菌,进行耐药分析,为临床感染性疾病的抗菌药物选择及调整提供可靠的实验室依据.方法:菌株经美国Dade公司MicroScan鉴定所得.药物敏感试验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进行.结果显示:8种病原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较高.阴沟肠杆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对氨苄青霉素的耐药率均超过85%,其中阴沟肠杆菌耐药为严重.革兰阴性杆菌,除嗜麦芽窄食单孢菌外,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低,其次为丁胺卡那.结果还表明,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率较表皮葡萄球菌低,金黄色葡萄球菌对苯唑青霉素的耐药率为25.8%;而表皮葡球菌对苯唑青霉素的耐药率为86.15%,说明耐甲氧西林的表皮葡萄球菌(MRSE)较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多,且严重,应引起临床高度重视.还可看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的耐药率为0,我院尚未发现对万古霉素耐药的菌株.

    作者:陈文昭;陈知行;陶传敏;康梅;过孝静;陈慧莉;简军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川崎病的早期诊断探讨(附120例分析)

    川崎病又称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症,为小儿时期常见病,本病系不明原因的全身性血管炎,累及中小血管,冠状动脉显著,严重危害小儿健康,已引起普遍重视,目前对本病尚无特异诊断,早期诊断亦还有一定困难,本文分析KD120例,旨在探明本病早期临床表现与心血管改变,为KD的早期诊断提供依据.

    作者:李安娜;徐培菊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小儿髋臼上缘髂骨嗜酸性肉芽肿4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嗜酸性肉芽肿为组织细胞增生X中的一种,好发于儿童及青年,男性多于女性,多发生于扁骨如颅骨、骨盆、肋骨、股骨等,可单发或多发,以单发者多见[1,5],骨的嗜酸性肉芽肿属于少见病,髋臼上缘髂骨嗜酸性肉芽肿更为少见,其治疗更具有特殊的临床意义.本文报告自2000年以来收治的4例髋臼上缘髂骨溶骨性病损病人,经病理证实为骨的嗜酸性肉芽肿,本文着重结合小儿骨科的特点,对髋臼上缘髂骨嗜酸性肉芽肿的临床表现,X线表现,以及其诊断和治疗的特殊性进行一些分析,以便参考.

    作者:王林强;彭明惺;刘利君;刘敏;辛文琼;唐学阳 刊期: 2002年第04期

华西医学杂志

华西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四川大学华西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