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首发症状不典型的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特点分析

邓强

关键词:蛛网膜下腔出血, 首发症状, 不典型
摘要:目的 探讨首发症状不典型的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临床特点,为临床诊治SAH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SAH患者137例,A组66例首发症状均不典型,B组71例首发症状为典型SAH三主征.以患者的发病年龄、基础疾病、诱因、死亡率及初诊时误诊率作为观察指标.结果 A组患者发病年龄、基础疾病携带率、死亡率及初诊时误诊率明显高于B组.而发病诱因存在率则明显低于后者.结论 首发症状不典型的SAH患者以老年人为主,多携带基础疾病,发病前多无明显诱因,死亡率较高,而初诊时易于误诊.
四川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奎硫平与奋乃静治疗老年期精神分裂症疗效对比与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奎硫平与奋乃静治疗老年期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对比.方法 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期间,我院诊治的60例老年期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奋乃静)和观察组(奎硫平),每组各30例,根据症状量表(PANSS)评分标准,观察和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显效率比较(70.0% vs 66.7%),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降低(26.7% vs 53.3%),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于老年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奎硫平与奋乃静的疗效相当,但是奎硫平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降低,具有更高的安全性.

    作者:向汉周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超声联合神经刺激器行闭孔神经阻滞在膀胱肿瘤电切术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超声联合神经刺激器行闭孔神经阻滞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中预防闭孔神经反射的临床效果及并发症.方法 选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超声引导闭孔神经阻滞组(U组,30例),超声联合神经刺激器闭孔神经阻滞组(U+S组,30例).观察闭孔神经阻滞后5、10、15 min后内收肌收缩情况,记录运动阻滞起效时间,操作时间,麻醉相关时间,穿刺次数,15min时阻滞成功率.结果 U+S组与U组相比运动阻滞起效时间没有明显差异(7.7vs6.4min,P=0.232),U+S组操作时间比S组长(3.1vs1.7min,P<0.001),麻醉相关时间两组无差异(U+S组9.8min,S组8.6min,P=0.68),穿刺次数两组无差异(U+S组2.4min,S组2.1min,P=0.28),15min时U+S组与U组相比阻滞成功率高(100%比80%,P=0.04).结论 超声联合神经刺激器行闭孔神经阻滞功率高,可以安全、有效的预防膀胱肿瘤电切术闭孔神经反射.

    作者:欧阳胜;刘群;颜渊;蒋飞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多虑平联合左氧氟沙星和萘哌地尔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多虑平联合左氧氟沙星及α1受体阻滞剂萘哌地尔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疗效.方法 慢性前列腺炎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左氧氟沙星及萘哌地尔)和治疗照组(多虑平联合左氧氟沙星及萘哌地尔),每组45例,均连续用药4周后观察疗效.结果 治疗组治愈7例,显效20例,有效1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是93.3%;对照组治愈4例,显效16例,有效14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是75.6%,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疼痛评分治疗组为(13.12±5.27)分和(4.38±2.07)分,对照组为(12.56士2.73)分和(6.29±3.35)分(P<0.05);排尿症状评分治疗组为(6.07±2.74)分和(2.95±1.12)分,对照组为(6.72±2.17)分和(4.05±2.39)分(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疼痛和排尿症状评分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均未报告不良事件.结论 多虑平联合左氧氟沙星及α1受体阻滞剂萘哌地尔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疗效满意,有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

    作者:曹文锋;王亮;王庆堂;黄晓科;杨航;陈卫国;李沙丹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某院门诊患者用药情况调查及合理性分析

    目的 调查分析某院门诊用药处方指标,探讨其用药特点及合理性.方法 根据某院2012年HIS管理查询系统提供的门诊用药数据,以及随机抽取的电子处方信息,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门诊患者每次就诊平均用药品种数约为1.97种,每次就诊平均药品费用约为42.16元,就诊使用注射药物的百分率约为10%,使用国家基本药物的百分率约为39%,就诊使用抗菌药物的百分率约为20.3%.结论 门诊用药基本合理,个别不合理现象亟待改进.

    作者:权利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优质护理理念在前列腺电切术后持续膀胱冲洗中的应用

    目的 评价将优质护理理念应用于前列腺电切术后行持续膀胱冲洗的效果.方法 将实施优质护理前后的患者8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接受不同的护理方式,设定观察指标并进行效果评价.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专科护理质量;患者舒适度;减少并发症;患者、医生和护士的满意度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论 树立“注重解决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充分体现专科特色,重视患者主观感受、促进患者康复”的优质护理理念,可规范护士的专业行为,提升专科护理质量,提高前列腺电切术后持续膀胱冲洗的患者的舒适度,减少并发症,达到了让“患者及家属满意,让医生满意、让护士满意”的目标.

    作者:田仁娣;刘静;杨蓉;程清;黄敏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丹参酮ⅡA对急性重症肝炎小鼠p53的影响

    目的 研究丹参酮ⅡA(TSN)对小鼠急性重症肝炎模型p53调控肝细胞凋亡的影响,进一步阐明丹参酮ⅡA对肝脏保护作用的机理.方法 将120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20只:丹参酮ⅡA(大、中、小)剂量组、模型组、阳性药物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分别予TSNIIA 100mg/(kg·d)、30mg/(kg·d)、10mg/(kg·d)、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乙酰半胱氨酸500mg/kg和CMC连续灌胃4天后进行急性重症肝炎模型处理;正常对照组予等量生理盐水处理.观察各组10只6、12、18、24、36、48h死亡率.其余10只用于在同一时间点处死行急性肝损伤的评定.结果 丹参酮ⅡA(大、中、小)剂量组、模型组、阳性药物对照组的48h死亡率分别是100%、90%、80%、70%、80%.肝功能指标、肝脏坏死程度、凋亡小体数量、凋亡指数以及p53基因与p53蛋白.结论 丹参酮ⅡA能够下调促凋亡基因p53,通过抑制p53蛋白的生成和促进其降解,减少细胞的凋亡.丹参酮ⅡA通过减轻肝脏的炎症反应和抑制肝细胞凋亡的双重机制实现对肝脏保护作用,且这种保护作用呈剂量依赖性关系.

    作者:唐小利;李双杰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无指征剖宫产影响因素调查

    目的 探讨无剖宫产指征孕妇选择剖宫产的原因,为降低剖宫产率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通过我院产科专家自行设计审定分娩相关的问卷调查表进行调查.通过对产妇的年龄、职业、文化程度和家庭经济、费用支出、选择剖宫产的主要原因等方面对无指征剖宫产孕产妇分娩方式的影响进行了数据收集及分析.结果 无指征剖宫产产妇选择剖宫产与其对分娩顾虑、担忧及恐惧有关.产妇及产妇家人无自然分娩的正确专业知识,担心自然分娩的不确定因素对产妇、胎儿造成危害.结论 针对产妇分娩时的不同心理问题,加强产前宣教,使孕妇早期树立经阴道分娩的信心,同时提高医疗技术水平,有利于降低剖宫产率,保障母婴安全.

    作者:艾永生;高岩;周羽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低温等离子射频扁桃体部分切除及腺样体手术治疗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目的 探讨低温等离子射频扁桃体部分切除术及腺样体切除治疗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临床疗效及其手术适应证.方法 对86例儿童肥大的扁桃体及腺样体切除手术前后相关症状、睡眠情况及生活质量的变化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术后打鼾症状和其他并发症的好转率达到83.6%~100%.患儿夜间打鼾、呼吸暂停、惊醒等症状消失,伴发的分泌性中耳炎等疾病明显好转.结论 低温等离子射频扁桃体部分切除及腺样体吸切术既能明显改善儿童OSAHS患者的临床症状,又可保留原有扁桃体的生理功能,是目前较为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管俊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甲磺酸加贝酯对烧伤患者血清IL-6、IL-8及TNF-a水平的影响研究

    目的 探讨甲磺酸加贝酯对烧伤患者IL-6、IL-8、TNFa水平的影响.方法 两组基础治疗方案相同,治疗组加用甲磺酸加贝酯,观察两组IL-6、IL-8、TNFa指标水平.结果 治疗组无死亡及脓毒症患者,IL-6、IL-8、TNFa水平各时间点均较对照组低.结论 甲磺酸加贝酯治疗大面积烧伤患者临床疗效明显.

    作者:胡以信;袁杰;刘兵;邹勇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115例颜面部外伤处理体会

    目的 探讨颜面部外伤的处理体会.方法 115颜面部外伤进行清创缝合术,并观察疗效和并发症.结果 115例患者术后全部达到一期愈合,无明显的瘢痕增生,面部器官无牵拉变形,缝合处无牵拉变形,缝合处无明显凹陷及萎缩.结论 在面部损伤中采用美容缝合效果好.

    作者:杨汉霞;陈明清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无痛支气管镜检查技术在临床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无痛支气管镜检查技术在临床操作中的可行性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2年12月我科支气管镜检查患者的临床资料90例,根据受检者的意愿分为无痛治疗组(36例)和常规治疗组(54例).无痛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组基础上应用芬太尼、咪达唑仑镇痛、镇静处理,观察两组患者检查前、检查中及检查后的血氧饱和度、血压、脉搏和呼吸变化及耐受性.结果 无痛治疗组36例受检患者血压轻度下降、心率轻度增快、氧饱和度无明显下降,顺利完成相应检查及治疗,无明显不适应感,无痛苦及精神创伤,完全清醒后平均20min离开检查室.常规治疗组54例受检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呛咳、憋气及体动等不良反应,检查后均感痛苦及精神创伤.结论 局部麻醉+(芬太尼、咪达唑仑)镇痛镇静下行支气管镜检查能明显减轻患者的痛苦,患者舒适度提高,无明显不良反应,且安全、操作简便,可以在临床工作中推广运用.

    作者:屈兵;陈会师;蒲清刚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手术治疗浮肩损伤的疗效

    目的 探讨手术治疗浮肩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19例浮肩损伤患者采用手术治疗,观察其疗效.结果 16例患者术后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 ~15个月,平均13.1个月.13例患者患肩无痛,3例患者述肩关节活动时轻微疼痛,VAS评分0~2分,平均0.19分.根据随访时X线片结果,所有骨折在4个月内达骨性愈合.其中2例发现创伤性关节炎.1例腋神经损伤患者于伤后10月恢复.根据Herscovici等的肩关节功能评价标准:优9例,良4例,可3例,优良率81.3% (13/16).结论 FSI采取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利于早期功能锻炼,减少创伤性关节炎等并发症的发生,同时有利于合并伤的诊治和护理,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唐大军;余建翔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经皮肾镜气压弹道碎石并发症探讨

    目的 探讨经皮肾镜气压弹道碎石治疗肾结石时的并发症及处理.方法 回顾我科经皮肾镜气压弹道碎石术中因碎石不当引起并发症26例,对并发症的原因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本组26例患者中,碎石过程中通道丢失无法继续碎石者4例,碎石时损伤肾脏导致出血无法继续手术者12例,导致肾实质穿孔者10例,予以术中中转或改二期手术.结论 经皮肾镜气压弹道碎石术中需根据结石情况及肾脏情况调整碎石技巧,并注意安全导丝的应用.

    作者:李健;王海峰;赖建平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奥美拉唑与替普瑞酮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临床疗效比较研究

    目的 比较奥美拉唑与替普瑞酮在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中的治疗作用,为临床应用提供用药参考.方法 收集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90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A组(奥美拉唑)45例和B组(替普瑞酮)45例两个治疗组,连续治疗2个月.根据患者的实验室检查结果,判断奥美拉唑和替普瑞酮的疗效,采用统计学方法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 奥美拉唑和替普瑞酮对临床症状缓解有效率分别为86.7%和77.8%,奥美拉唑改善临床症状优于替普瑞酮(P<0.05).奥美拉唑胃镜检查和组织学病理检查的有效率分别为40.0%、44.4%,替普瑞酮分别为48.9%、51.1%,替普瑞酮对胃粘膜炎症的改善情况优于奥美拉唑(P<0.05).结论 与奥美拉唑相比,替普瑞酮缓解临床症状效果较差,但对于病理组织状况改善效果较好.

    作者:吴冀川;龙恩武;陈子洋;季平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激光虹膜成形术治疗非瞳孔阻滞型房角关闭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激光周边虹膜成形术(LPIP)对非瞳孔阻滞型房角关闭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37例(52只眼)非瞳孔阻滞型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于周边虹膜切除术后进行激光周边虹膜成形术治疗,术后1周应用前房角镜观察房角粘连情况.随访12-24个月,平均(13.4±7.7)个月.结果 术前眼压(24.2±4.3)mmHg,LIPI术后末次随访眼压(17.3±6.4) mmHg,与术前比较平均下降(6.9±2.1)mmHg,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4.14,P<0.05).术后前房角结构可见范围增加,周边虹膜前粘连范围缩小.术后早期视力无变化,随访时间内视野损害无进展.结论 激光虹膜成形术可以明显加深非瞳孔阻滞型PACG的周边前房,增宽房角入口,从而预防房角粘连的进一步进展.

    作者:张娣;杨静;廖沁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霉菌性食管炎的内镜及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霉菌性食管炎的内镜及临床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8年12月至2012年11月收治的60例霉菌性食管炎患者,采用内镜进行诊断,一旦确诊后,应尽快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结果 1级的患者为28例,所占比例为46.7%;2级的患者为14例,所占比例为23.3%;3级的患者为10例,所占比例为16.7%;4级的患者为8例,所占比例为13.3%.临床资料进一步显示,霉菌性食管炎患者易合并以下几种疾病:糖尿病、恶性肿瘤、肝硬化;给予38例霉菌性食管炎患者口服制霉菌素,所占比例为63.3%;给予16例霉菌性食管炎患者口服伊曲康唑,所占比例为26.7%;给予6例霉菌性食管炎患者静脉注射氟康唑,所占比例为10.0%.经过有效治疗后,临床症状得到改善的患者为40例,缓解的患者为18例,无效的患者为2例.结论 内镜是准确诊断霉菌性食管炎有效的方法之一,通过对霉菌性食管炎采取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改善了霉菌性食管炎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杨清强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18例体外循环术后应激性溃疡原因分析及对策

    目的 分析心脏术后应激性溃疡的原因及验证药物和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18例经抑酸和手术治疗的应激性溃疡患者.结果 保守治疗15例,治愈13例,死亡2例;手术治愈3例.结论 心脏手术后应激性溃疡治疗与抑酸药物及手术干预有关.

    作者:熊伟;袁强;王继相;余恺;许果;白上林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Th17相关细胞因子与斑秃关系的研究

    目的 探讨Tht7相关细胞因子与斑秃发病的关系.方法 将40例斑秃患者分为活动期组20例和稳定期组20例,采用ELISA法检测患者血清中IL-17和IL-23的水平,与20例正常对照组比较,并分析IL-17和IL-23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斑秃活动期组血清IL-17水平明显高于稳定期组和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斑秃稳定期组血清IL-17水平亦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斑秃活动期组血清IL-23水平明显高于稳定期组和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斑秃稳定期组血清IL-23水平亦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斑秃患者血清IL-17与IL-23水平呈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r=0.50,P<0.01).结论 斑秃的发病可能与Th17相关细胞因子平衡失调有关,表现为Th17相关细胞因子反应亢进.

    作者:刘官智;罗模桂;雷田兵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替米沙坦通过上调PPAR-γ抑制肺腺癌A549细胞MMP-7表达的实验研究

    目的 探讨替米沙坦能否通过上调PPAR-γ抑制肺腺癌A549细胞MMP-7表达.方法 使用替米沙坦对A549细胞进行干预.在不同时间点(0h,24h和72h)使用MTT法对A549细胞活性进行测定.使用PT-PCR对在不同时间点(0h,24h和72h)细胞表达的MMP-7和PPAR-γmRNA进行测定.使用western blotting对在不同时间点(0h,24h和72h)细胞表达的MMP-7和PPAR-γ蛋白进行测定.结果 替米沙坦干预后A549细胞活性逐渐降低,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且各时间点间的细胞活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不同时间点(0h,24h,和72h)MMP-7 mRNA和蛋白的表达呈时间依赖性的递减(P均<0.05),而PPAR-γ mRNA和蛋白的表达呈时间依赖性的递增(P均<0.05).结论 本实验表明替米沙坦可能是通过上调PPAR-γ的表达抑制MMP-7的合成和分泌导致A549细胞生长和侵袭能力的降低.

    作者:任素蓉;廖垚;周筱秋;王晋;胥云霞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小切口皮下剥离刮除术治疗腋臭手术并发症分析及预防措施

    目的 探讨腋臭患者行小切口皮下剥离刮除术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方法 对273例腋臭患者浸润肿胀麻醉下,通过1 cm切口皮下剥离刮除术清除腋窝皮下的皮脂腺、大汗腺及毛囊,术后放置引流并加压包扎,9天后拆线.结果 273例患者手术均成功.10例术后出现并发症:3例在术后6 ~ 12h发生出血,形成血肿;1例出现部分皮瓣坏死;2例出现伤口裂开;1例局部形成瘢痕挛缩;1例单侧有异味残留;2例单侧复发.经及时有效的治疗后均痊愈.结论 小切口皮下剥离刮除术治疗腋臭具有创伤小、切口隐蔽、外形美观、无功能障碍的特点.术中规范操作,采取相应的措施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使其对患者的损害减少到小.

    作者:周开华;康道现;邹晴;王璐 刊期: 2014年第03期

四川医学杂志

四川医学杂志

主管:四川省卫生厅

主办:四川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