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认知疗法对急性胰腺炎的影响分析

宋月琼;李加冕;戴靓

关键词:急性胰腺炎, 认知疗法, 影响
摘要:目的:探讨认知疗法对急性胰腺炎患者疾病恢复的影响。方法对36例试验组( B 组)患者采取认知疗法前后的医从性、 SAS、SDS、HAMA 评分的变化情况与治疗组( A组)的比较。结果 B 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医从性、SAS、SDS、HAMA 评分的改善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系统、全程认知行为干预,能有效降低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不适、应激反应,促进早日康复。
四川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桡骨远端骨折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比较分析

    目的:对比分析桡骨远端骨折的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治疗的68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资料,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保守治疗组40例,采用手法复位+塑性小夹板外固定;手术治疗组患者28例,采用切开复位”T”型钢板固定治疗。采用Gartland和Werley腕关节评分,PRWE评分对两组治疗方法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手术内固定组在放射学指标及功能评分上优于小夹板外固定组,但在疼痛程度、日常生活能力及患者满意度上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方法应根据骨折的类型、患者的年龄及患者对功能的要求采取不同的方法,才能获得令患者满意的临床疗效。

    作者:岳思阳;史艳光;刘彬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酒渣鼻不同分期的治疗方法选择与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不同分期酒渣鼻采用不同激光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患者病情不同阶段的病理特点,采用不同的激光治疗:红斑期(Ⅰ期)及丘疹脓疱期(Ⅱ期)患者采用585nm激光治疗;鼻赘期(Ⅲ期)患者采用Nd:YAG激光及CO 2激光治疗。结果33例Ⅰ、Ⅱ期经585nm激光治疗及5例Ⅲ期患者经Nd:YAG激光及CO 2激光治疗2~3次,总有效率达100%,无永久性色素沉着及瘢痕等并发症。结论针对不同分期酒渣鼻使用针对性激光治疗方案,效果好,安全性高。

    作者:吕蓉;陶丁;杨洲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脑室内常见肿瘤的磁共振鉴别诊断

    目的:分析总结脑室内常见肿瘤的磁共振影像学特点及其鉴别诊断,以提高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34例经病理证实的脑室内肿瘤患者的临床表现及磁共振征象。结果34例患者中男性儿童和青少年患者所占比例较大,发生于侧脑室多,透明隔病变少。脉络丛乳头状瘤仅见于侧脑室内、室管膜瘤第四脑室多见、生殖细胞瘤蝶鞍内多见、颅咽管瘤第三脑室多见、脑膜瘤和星形细胞瘤发生部位多变。 MRI以等/长T1、等/长T2信号为主,短T1、短T2信号出现率较低,且仅见于颅咽管瘤和脑膜瘤。所有病例增强扫描多数强化不均匀,4例无强化;钙化囊变多见,出血少见;几乎都有脑积水、半数发生脑水肿。结论脑室内肿瘤有其特征性临床症状、磁共振信号改变及间接影像学征象。

    作者:胡鹏;唐光才;韩福刚;舒建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胰岛素泵强化治疗患者的健康教育路径探讨

    目的:探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的健康教育路径,提高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效果。方法选择120例实施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应用健康教育路径,实施规范化管理,对照组实施普通健康教育方法。比较两组胰岛素泵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胰岛素泵相关故障发生率及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后血糖达标时间。结果两组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理论知识及技能较治疗前明显改善,观察组掌握更好( P<0.05);两组血糖控制较强化治疗前明显改善,均可以控制达标,观察组比对照组更快达标( P<0.05);观察组的胰岛素泵相关故障发生率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健康教育路径可以提高患者对胰岛素泵治疗的认可程度和依从性,提高强化治疗的有效性,有利于患者康复。

    作者:曾成姚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肺淋巴管平滑肌瘤病1例

    1临床资料患者,女,41岁。因咳嗽、咳痰,活动后心累气促1年入院。既往11年前有气胸病史,无遗传、家族、免疫及传染疾病史。查体:慢性病容,双肺呼吸音明显减弱,未闻及干湿罗音。血常规、肝肾功、电解质、心肌酶、降钙素原正常,痰培养无明显异常,肺炎支原体抗体IGM 弱阳性。腹部彩超:左肾高回声,考虑错构瘤可能性大,子宫实性结节,考虑肌瘤。肿瘤标志物:CA15334.83 U/ml。肺功能测定: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大小气道重度受限, COPD ( GOLDIII ),肺弥散功能重度降低。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未见明显异常,刷片未见肿瘤细胞。影像学检查:X线胸片:双肺呈慢性支气管炎伴感染表现,以间质感染为著,轻度肺气肿。胸部增强CT:胸廓呈桶状,双肺见多数大小不等类圆形低密度影广泛分布,余肺野密度不均匀增高,肺纹理增多,右肺中下叶胸膜下区见散在条形影,考虑肺淋巴管平滑肌瘤病可能性大。我院行吸氧及抗感染治疗效果欠佳,后患者去第三军医大学,行胸腔镜活检证实为肺淋巴管平滑肌瘤病,术后患者拒绝安宫黄体酮及西罗莫司(雷帕霉素)口服,拒绝卵巢切除。

    作者:刘彦;戴宏勋;郑晓梅;林火真;白晓燕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院前急救在重型颅脑损伤并多发伤中临床诊治分析

    目的:分析总结重型颅脑损伤并多发伤的临床救护疗效,为提高临床救治成功率提供基础资料供临床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符合重型颅脑损伤并多发伤诊断的病例资料,并符合相关分组救治措施,如术前院前的急救与护理、手术以及术中术后救治措施,以格拉斯哥分级标准评价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良好率24%、中残率26%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良好率15%、中残率8%(P<0.05),重残率、植物率、死亡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颅脑损伤并多发伤的病情十分危急,院前急救是抢救成功率的环节,能有效的减少二次合并伤,降低病死率,同时制定合理的救治程序,均能提高救治成功率。

    作者:向旭平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糖尿病肾脏疾病住院患者初诊时的临床分析及护理

    目的:对糖尿病肾脏疾病( DKD)住院患者初次诊断时的临床情况进行分析,为临床治疗护理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03年1月至2008年12月在我院首次诊断为DKD的1242例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追踪随访,分析相关指标。结果对初诊时为Mogensen Ⅲ、Ⅳ和Ⅴ期的病例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发现,糖尿病病程、血红蛋白、白蛋白、肌酐、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值、平均动脉压、收缩压、舒张压等指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且血糖值随着分期增加而降低,Ⅲ、Ⅳ期患者血糖控制较差;Ⅴ期患者血压控制差。护理上应结合患者各期的病情特点,对血压、血糖、饮食及药物治疗进行有效管理和调整,以延缓病情进展,提高生活质量,改善预后。结论早期诊断并结合不同分期患者的临床特点,做好各期DKD患者的护理,提高患者的疾病自我管理能力,可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刁永书;黄佑群;马登艳;温月;冯延欢;付平;刘芳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三项血清肿瘤标志物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血清糖类抗原153(CA153)、血清糖类抗原125(CA125)和癌胚抗原(CEA)三项肿瘤标志物在乳腺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免疫定量法检测113例乳腺癌、43例乳腺良性病变患者和35例健康人的血清CA153、CA125和CEA水平。结果乳腺癌组CA153、CA125和CEA的血清浓度、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良性乳腺病组和健康对照组(P<0.01),且随肿瘤临床分期增高而升高趋势;三项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比单项检测的阳性率和灵敏度更高。结论CA153、CA125及CEA在乳腺癌早期检出率较低,不宜作为作为乳腺癌早期诊断指标,但其动态变化可作为监测病情进展的一种辅助手段,联合检测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更高。

    作者:缪小勇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卡片式说明在手术室贵重仪器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本文探讨使用卡片式说明对手术室贵重仪器的维护和管理带来的效果。方法通过自制仪器使用说明卡,并悬挂于仪器的适当之处,为操作者对仪器的使用起到明显的指引作用,使手术顺利进行。结果根据使用贵重仪器说明卡后仪器得到了正确使用,即保证了患者安全,也提高了手术质量,使手术室的仪器管理走向规范化、制度化、合理化、科学化。结论卡片式说明的运用可确保医疗护理安全,更好的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

    作者:刘晓燕;谢晓秀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低张力压力绷带治疗慢性下肢静脉性溃疡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低张力压力绷带促进慢性下肢静脉性溃疡愈合的作用。方法2012年6月至2013年9月入住我科慢性下肢静脉性溃疡患者30例按伤口包扎材料不同随机分为低张力压力绷带组和传统弹力绷带组,每组各15例。比较患者溃疡愈合时间、疼痛积分和生存质量(慢性静脉功能不全生存质量量表,CIVIQ量表),评价低张力压力绷带促进慢性下肢静脉溃疡愈合的有效性及舒适性。结果低张力压力绷带组溃疡愈合时间短于传统弹力绷带组(P<0.05),生存质量评分高于传统弹力绷带组,绷带使用期间疼痛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低张力压力绷带包扎能够促进慢性下肢静脉溃疡愈合,提高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雷晴;刘芯君;游进慧;李情洁;刘芹;罗莎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热性惊厥儿童血清脑利钠肽与钠离子水平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脑利钠肽( BNP)和钠离子( Na +)在儿童热性惊厥发病中的作用机制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符合热性惊厥诊断标准的病例48例,其中复杂型热性惊厥组(CFC)20例,单纯型热性惊厥组(SFC)28例,上呼吸道感染组(URI)20例,对照组15例。测定血清BNP水平、Na +水平。各组检测指标通过统计分析比较其差异及相关关系。结果血清BNP和Na离子水平:CFC组BNP水平高于SFC组、URI组和对照组;CFC组Na +水平低于其他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其他各组之间两两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 BNP与Na +之间具有负相关关系(相关系数 r=-0.54,P<0.01)。结论热性惊厥刺激BNP的分泌,高水平BNP抑制醛固酮系统,使血钠水平下降,降低惊厥阈值。从而发生热性惊厥和惊厥性脑损伤的发生。因此,测定热性惊厥患儿血清中的BNP和Na +水平对热性惊厥的发病机制、分型及预后判断可能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母发光;何海兰;李晶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1053例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冠心病患者静息心电图特征分析

    目的:分析冠心病患者静息心电图特征。方法对1053例患者进行冠状动脉造影,然后根据患者造影结果将其分为单支、两支和三支病变组,分析三组患者入院后心电图资料。结果①一支冠脉血管病变303例,二支冠脉血管病变309例,三支冠脉血管病变441例。②异常Q波351例(33%)、ST段异常747例(71%)、T波异常831例(79%)、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168例(16%)及Ⅲ度房室传导阻滞126例(12%),三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随着患者冠状动脉血管病变支数增多,异常心电图的检出率明显增高。

    作者:艾民;颜昌福;夏福纯;周双陆;贺剑;李翠萍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某企业噪声作业工人听力损伤调查研究

    目的:了解某企业噪声作业工人听力损伤情况的动态变化,为控制和消除职业性听力损伤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单位对某企业接触噪声作业且工作岗位相对固定的工人2008~2012年的纯音听力检查结果,并对听力损害与工龄、年份、工种(车间)的关系分别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有效调查1929人次,高频听力损失检出率为11.51%(222)显著高于语频听力损失检出率8.09%(156)有统计学意义(=12.78,P<0.01);2008年与2012年高频及语频听力损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年份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工龄组在6年与9年比较时,高频及语频听力损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年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工种(车间)不同听力损失有差异,综合车间、工艺车间LAeq8h(8 h等效连续A声级)噪声暴露水平高的岗位,听力损伤程度大于噪声暴露水平低的岗位。结论噪声暴露时间越长、暴露水平(剂量)越高,听力损伤率越高,且高频听力损失明显高于语频听力损失。

    作者:徐涛;丁宛琼;宋瑛;严永华;桑振修;黄娅;王金梅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双侧束支主干阻滞心电图与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双侧束支主干阻滞心电图表现形式与临床的相关性。方法分析34例双侧束支主干阻滞表现形式及组合类型,结合病因及临床意义进行分析。结果一度房室传导阻滞( AVB)伴一侧束支完全阻滞17例,不同比例双侧束支主干二度阻滞14例,双侧束支不同比例二度合并高度阻滞3例。均患有严重器质性心脏病,97%见于60岁以上老年患者。结论双侧束支主干阻滞是严重的一类双束支阻滞。

    作者:樊弘;周从义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成人OSAHS外科治疗后严重并发症的分析

    目的:通过研究成人OSAHS外科治疗后严重并发症病例,为成人OSAHS患者选择适合的手术治疗方案和采取必要的围手术期管理提供理论依据,减少严重并发症发生率。方法研究省内自2007~2011年间15家三甲医院成人OSAHS术后21例严重并发症的特点与规律,分析并发症分布情况以及总结主要经验教训。结果21例严重并发症中,8例为气道梗阻,12例为出血,1例误呛。结论虽然手术在近年来国内各大医院广泛开展,但成人OSAHS手术,尤其是重度OSAHS的手术治疗,仍然是一高风险的手术,围手术期气道梗阻及大出血是常见严重并发症,围手术期CPAP治疗、有效止血,保留鼻咽通气道、预防感染等措施,是防治严重并发症的关键。

    作者:胥斌;王杰;濮永杰;柳庆君;刘世喜;何刚;何耀;覃刚;刘嗣泉;田理;蔡华诚;郭朝先;范敏;肖世强;梁国庆;黄红星;詹良琴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早期应用不同剂量的阿托伐他汀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对比

    目的:观察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ACS)早期应用不同剂量的阿托伐他汀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临床确诊为ACS的患者共80例,随机分为10 mg组和40 mg组,每晚服药1次,观察4周、12周后的血脂和高敏C-反应蛋白( hsCRP),随访3个月内的不良反应及心脏事件的发生率。结果①两组服药后4周、12周的总胆固醇( TC)、低密度脂蛋白(LDL-C)、hsCRp水平40 mg组比10 mg组降低更明显,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ACS早期应用40 mg阿托伐他汀能够更有效地降低TC和LDL-C水平,降低炎症因子,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作者:郑琼;张道进;杨阳;何北海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西甲硅油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疗效观察

    目的:西甲硅油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临床效果观察。方法选择诊断符合喂养不耐受70例早产儿,胎龄29~34周,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5例,对照组给予胃肠减压、灌肠通便等常规治疗等处理,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西甲硅油治疗,观察两组患儿喂养不耐受缓解情况﹑体重增长及住院天数,并观察有无药物不良反应。结果使用西甲硅油后可更快缓解胃潴留、呕吐和腹胀等喂养不耐受现象,使患儿更快达到全肠道内喂养,从而更快出现体重增长,使出院时体重大于对照组,并缩短住院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发现不良反应的发生。结论西甲硅油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郭琳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认知疗法对急性胰腺炎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认知疗法对急性胰腺炎患者疾病恢复的影响。方法对36例试验组( B 组)患者采取认知疗法前后的医从性、 SAS、SDS、HAMA 评分的变化情况与治疗组( A组)的比较。结果 B 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医从性、SAS、SDS、HAMA 评分的改善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系统、全程认知行为干预,能有效降低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不适、应激反应,促进早日康复。

    作者:宋月琼;李加冕;戴靓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临床药师对基层医院抗菌药物使用率、使用强度的影响

    目的:了解临床药师对基层医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的影响。方法查阅基层医院临床药师参与制定抗菌药物给药方案前后出院病历643例,分析基本用药情况,计算抗菌药物使用率,并以限定日剂量( DDD)为单位计算使用强度(AUD)。结果临床药师参与前该基层医院抗菌药物使用率均在90%以上,AUD一般>85DDD,参与后抗菌药物使用率均可以降到60%以下,AUD一般在40DDD左右。结论临床药师参与抗菌药物给药方案,能有效地降低抗菌药物的使用率、使用强度。

    作者:田宝成;左美玲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18例IV型肱骨外科颈骨折的手术体会

    目的:探讨Neer IV型肱骨外科颈骨折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应用肱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结合植骨治疗Neer IV型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18例,研究内固定物的使用,骨折复位、植骨等相关问题。结果18例患者均获6~22个月随访,平均10个月,均骨性愈合,愈合时间8~16周,平均11周。根据Neer评分标准进行肩关节评分,功能恢复优10例,良6例,可1例,差1例,优良率88.9%。结论肱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结合植骨治疗Neer IV型肱骨外科颈骨折,固定牢固,并发症少,骨折愈合快,可早期功能锻炼,肩关节功能恢复良好。

    作者:刘德祥;刘彬 刊期: 2014年第04期

四川医学杂志

四川医学杂志

主管:四川省卫生厅

主办:四川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