胥斌;王杰;濮永杰;柳庆君;刘世喜;何刚;何耀;覃刚;刘嗣泉;田理;蔡华诚;郭朝先;范敏;肖世强;梁国庆;黄红星;詹良琴
目的:探讨双侧束支主干阻滞心电图表现形式与临床的相关性。方法分析34例双侧束支主干阻滞表现形式及组合类型,结合病因及临床意义进行分析。结果一度房室传导阻滞( AVB)伴一侧束支完全阻滞17例,不同比例双侧束支主干二度阻滞14例,双侧束支不同比例二度合并高度阻滞3例。均患有严重器质性心脏病,97%见于60岁以上老年患者。结论双侧束支主干阻滞是严重的一类双束支阻滞。
作者:樊弘;周从义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分析总结脑室内常见肿瘤的磁共振影像学特点及其鉴别诊断,以提高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34例经病理证实的脑室内肿瘤患者的临床表现及磁共振征象。结果34例患者中男性儿童和青少年患者所占比例较大,发生于侧脑室多,透明隔病变少。脉络丛乳头状瘤仅见于侧脑室内、室管膜瘤第四脑室多见、生殖细胞瘤蝶鞍内多见、颅咽管瘤第三脑室多见、脑膜瘤和星形细胞瘤发生部位多变。 MRI以等/长T1、等/长T2信号为主,短T1、短T2信号出现率较低,且仅见于颅咽管瘤和脑膜瘤。所有病例增强扫描多数强化不均匀,4例无强化;钙化囊变多见,出血少见;几乎都有脑积水、半数发生脑水肿。结论脑室内肿瘤有其特征性临床症状、磁共振信号改变及间接影像学征象。
作者:胡鹏;唐光才;韩福刚;舒建 刊期: 2014年第04期
1临床资料患者,女,41岁。因咳嗽、咳痰,活动后心累气促1年入院。既往11年前有气胸病史,无遗传、家族、免疫及传染疾病史。查体:慢性病容,双肺呼吸音明显减弱,未闻及干湿罗音。血常规、肝肾功、电解质、心肌酶、降钙素原正常,痰培养无明显异常,肺炎支原体抗体IGM 弱阳性。腹部彩超:左肾高回声,考虑错构瘤可能性大,子宫实性结节,考虑肌瘤。肿瘤标志物:CA15334.83 U/ml。肺功能测定: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大小气道重度受限, COPD ( GOLDIII ),肺弥散功能重度降低。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未见明显异常,刷片未见肿瘤细胞。影像学检查:X线胸片:双肺呈慢性支气管炎伴感染表现,以间质感染为著,轻度肺气肿。胸部增强CT:胸廓呈桶状,双肺见多数大小不等类圆形低密度影广泛分布,余肺野密度不均匀增高,肺纹理增多,右肺中下叶胸膜下区见散在条形影,考虑肺淋巴管平滑肌瘤病可能性大。我院行吸氧及抗感染治疗效果欠佳,后患者去第三军医大学,行胸腔镜活检证实为肺淋巴管平滑肌瘤病,术后患者拒绝安宫黄体酮及西罗莫司(雷帕霉素)口服,拒绝卵巢切除。
作者:刘彦;戴宏勋;郑晓梅;林火真;白晓燕 刊期: 2014年第04期
1临床资料患儿,男,13岁。因“反复面部皮疹3月,发热、头痛4 d”于2012年12月22日收入我科治疗。入院查体:T36℃,P 100次/min,R 24次/min。急性病容,神志清楚,呼吸平稳,颜面部可见红色片状斑疹,稍高于皮面,压之褪色,皮肤色素较深,无渗出、破溃。双肺呼吸音粗糙,未闻及啰音。心律齐,心音有力,心脏各区听诊未闻及杂音。脑膜刺激征阴性。实验室及其他检查结果:自身抗体:抗 nRNP:阳性,抗 sm 抗体:阳性,抗SS-A抗体:阳性,核糖体P蛋白:阳性,抗双链ds-DNA抗体:阴性,抗核抗体:阳性,滴度1:320。入院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入院后给予强的松20mg,3次/d,白芍总苷胶囊1粒,3次/d ,迪巧、西咪替丁等口服治疗。住院后取左耳前红色皮疹活检示:无表皮未见明显异常,未见基底细胞液化,真皮层内小血管及附件周围见少数淋巴细胞散在浸润。24 h尿蛋白0.21 g;艾迪氏计数白细胞>100万,大小便常规无异常;心电图、心脏彩超正常(12.24)。从1月10日开始患儿精神症状明显,表情紧张,情绪易激动,难放松,时显惊恐,言语清,对答不切题,言语行为难理解,幻觉,有自杀及自残念头,予氯丙嗪、鲁米那等镇静安眠作用效果差。请神经科、心理卫生中心会诊提示原发病所致。于氯丙嗪25 mg肌注,强的松、赛乐特、再普乐口服。患儿情绪较前稍好转,但精神症状仍突出。2d后予甲强龙500mg,1次/d冲击治疗两次,丙球15g,连续3d。后患儿病情平稳,皮疹明显消退,情绪较前稳定,双手轻微震颤,能正常行走,听懂简单言语。复查补体C3正常,肝肾功电解质均无异常后准予出院。出院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精神病性异常行为。
作者:郑鸿;李楠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究术前血清癌胚抗原( CEA)水平与结直肠癌术后复发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64例结直肠癌根治术治疗的患者,跟踪随访上述病例并分析相关临床病理学指标及术前CEA水平同复发的关系。结果 CEA升高组的术后复发率较高(54.9%),与CEA正常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表明,术前血清CEA水平、肿瘤分期与结直肠癌术后复发率阳性相关(P=0.003).结论术前血清CEA水平是预测结直肠癌术后复发问题的独立指标,术前血清CEA水平对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的治疗计划是有指导意义的。
作者:廖大勇;董浩;张栋林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通过观察大鼠脑组织中水通道蛋白AQP-4的表达变化,探讨水通道蛋白4表达的变化与高湿环境的关系。方法32只健康雄性的SD大鼠,随机分为30℃20d组、30℃30d组和30℃40d组(采用人工气候箱制作高湿模型)和常温常湿对照组,每组8只。采用实时定量PCR测定大鼠脑组织AQP-4 mRNA表达, Western印迹法观察大鼠脑组织AQP-4蛋白表达。结果高湿环境下30℃20d组、30℃30d组和30℃40d组脑组织AQP-4 mRNA、蛋白水平与对照组相比下降,而只有30℃40d组脑组织AQP-4 mRNA、蛋白水平与对照组相比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脑组织AQP-4表达的变化与高湿环境有关。
作者:李薇;杨芸;李昆;郭鑫;王超;宋富强;周龙甫;呼永河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单次小剂量间断环磷酰胺冲击治疗( cyclophosphamide pulse therapy,CPT)对成人难治性肾病综合征(RNS)的疗效,并观察环磷酰胺(CTX)的不良反应。方法成人RNS患者22例,开始每月予CTX 0.2g加入0.9%氯化钠溶液250mL,2h以上静脉滴注,隔日1次,连续3~4次,共3个月( CTX 1.8~2.4g);以后每隔2月重复上述治疗,共6个月,总疗程9个月(CTX总量3.6~4.8g)。同时联合泼尼松0.5mg/(kg ·d)、抗凝及抗血小板等治疗,并在CPT治疗前后检查血常规、24h尿蛋白定量、肝、肾功能、全胸片及心电图,观察疗效及CTX不良反应。结果单次小剂量间断CPT 3个月后,22例患者中完全缓解(CR)5例(22.7%),部分缓解(PR)16例(72.7%),无效1例(4.5%)。9个月后, CR 19例(86.4%)、PR 2例(9.1%)、无效1例(4.5%),且缓解患者(PR +CR)较治疗前血白蛋白(ALB)上升(P <0.01),24h尿蛋白定量下降(P<0.01),血总胆固醇(CHO)也较治疗前下降(P<0.05),4例血肌酐(Scr)增高者恢复正常。治疗过程中未出现明显的CTX不良反应。结论单次小剂量间断CPT能提高成人RNS临床缓解率,且无明显的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作者:马玉华;夏志银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的健康教育路径,提高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效果。方法选择120例实施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应用健康教育路径,实施规范化管理,对照组实施普通健康教育方法。比较两组胰岛素泵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胰岛素泵相关故障发生率及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后血糖达标时间。结果两组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理论知识及技能较治疗前明显改善,观察组掌握更好( P<0.05);两组血糖控制较强化治疗前明显改善,均可以控制达标,观察组比对照组更快达标( P<0.05);观察组的胰岛素泵相关故障发生率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健康教育路径可以提高患者对胰岛素泵治疗的认可程度和依从性,提高强化治疗的有效性,有利于患者康复。
作者:曾成姚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通过对入院宣教模式的规范和改进以提高患者入院宣教效果和满意度。方法入院宣教模式由传统的口头宣教转变为规范化、多样化的宣教模式,通过问卷调查分别对实施前后患者入院宣教的知晓率和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实施规范化入院宣教的患者对入院宣教内容和形式的知晓率和整体满意度高于传统的口头入院宣教患者,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规范化入院宣教将会提高入院宣教的效果,提高患者对入院宣教的满意度,提高护士工作效率,增进护患关系。
作者:郭晓璐;蒲俐;阮毅;温月;刁永书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认知疗法对急性胰腺炎患者疾病恢复的影响。方法对36例试验组( B 组)患者采取认知疗法前后的医从性、 SAS、SDS、HAMA 评分的变化情况与治疗组( A组)的比较。结果 B 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医从性、SAS、SDS、HAMA 评分的改善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系统、全程认知行为干预,能有效降低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不适、应激反应,促进早日康复。
作者:宋月琼;李加冕;戴靓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胞磷胆碱钠片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评价其治疗效果。方法将206例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于入院第2d、治疗后30 d和90 d分别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 NDS)、Barthel指数、社会活动功能( FAQ)、日常生活能力( ADL)评定。结果2组患者入院第2天NDS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FAQ和ADL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0 d及90 d的NDS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FAQ和ADL评分,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胞磷胆碱片可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方芳;邓晓清;蒋红焱;张立湘;向平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观察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ACS)早期应用不同剂量的阿托伐他汀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临床确诊为ACS的患者共80例,随机分为10 mg组和40 mg组,每晚服药1次,观察4周、12周后的血脂和高敏C-反应蛋白( hsCRP),随访3个月内的不良反应及心脏事件的发生率。结果①两组服药后4周、12周的总胆固醇( TC)、低密度脂蛋白(LDL-C)、hsCRp水平40 mg组比10 mg组降低更明显,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ACS早期应用40 mg阿托伐他汀能够更有效地降低TC和LDL-C水平,降低炎症因子,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作者:郑琼;张道进;杨阳;何北海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确定国产胰岛素注射液开启后有效保存时限,为临床安全使用提供依据。方法供试品开启后,采用《中国药典》2005版无菌检查法做细菌、真菌检查。采用HPLC法测定供试品开启当天和微生物学有效保存时限末天的色谱峰面积,将两者的峰面积做配对比较,确定胰岛素的含量有无改变。结果供试品在开启28d后,经无菌检查,无一检出细菌、真菌。22份供试品在开启当天和开启后第28d所做的高效液相色谱得到的峰面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0.212,p=0.834)。结论胰岛素开启后,在28d内,临床使用是安全的。
作者:骆伟;蒋刚;王国蓉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了解某企业噪声作业工人听力损伤情况的动态变化,为控制和消除职业性听力损伤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单位对某企业接触噪声作业且工作岗位相对固定的工人2008~2012年的纯音听力检查结果,并对听力损害与工龄、年份、工种(车间)的关系分别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有效调查1929人次,高频听力损失检出率为11.51%(222)显著高于语频听力损失检出率8.09%(156)有统计学意义(=12.78,P<0.01);2008年与2012年高频及语频听力损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年份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工龄组在6年与9年比较时,高频及语频听力损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年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工种(车间)不同听力损失有差异,综合车间、工艺车间LAeq8h(8 h等效连续A声级)噪声暴露水平高的岗位,听力损伤程度大于噪声暴露水平低的岗位。结论噪声暴露时间越长、暴露水平(剂量)越高,听力损伤率越高,且高频听力损失明显高于语频听力损失。
作者:徐涛;丁宛琼;宋瑛;严永华;桑振修;黄娅;王金梅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应用阿托伐他汀对慢性心力衰竭( CHF)患者血浆高敏C反应蛋白( hs-CR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50例门诊随访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组25例,在接受慢性心衰标准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加用阿托伐他汀20mg/d持续12周。治疗前后测定患者N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 NT-proBNP)及血浆hs-CRP浓度。结果治疗组血浆hs-CRP (2.27±0.85) mg/L,对照组血浆 hs-CRP (4.36±1.03) mg/L,两组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标准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可降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hs-CRP水平。
作者:饶隽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了解县乡各类医疗机构医护人员急救技能培训的现状与需求,以改进培训策略、提高培训效果。方法对2009~2012年四川省1125家县乡医疗机构共计3289名医人员自行设计问卷表进行培训问卷调查。结果共收回有效问卷表2784份,显示89.8%医护人员未参加过系统而规范的急救技能专业培训,99.03%医护人员对培训需求高,尤对实用急救技术与知识更为渴求。甚至提出应该建立半年定期培训制度等。结论须加强对县乡医护人员的院前急救技能不断培训,以期提高基层应急救护整体能力。
作者:张德丽;张梅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分析总结重型颅脑损伤并多发伤的临床救护疗效,为提高临床救治成功率提供基础资料供临床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符合重型颅脑损伤并多发伤诊断的病例资料,并符合相关分组救治措施,如术前院前的急救与护理、手术以及术中术后救治措施,以格拉斯哥分级标准评价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良好率24%、中残率26%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良好率15%、中残率8%(P<0.05),重残率、植物率、死亡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颅脑损伤并多发伤的病情十分危急,院前急救是抢救成功率的环节,能有效的减少二次合并伤,降低病死率,同时制定合理的救治程序,均能提高救治成功率。
作者:向旭平 刊期: 2014年第04期
1临床资料患者1,女,70岁。因喘憋1天入院。既往有精神分裂症病史20年,目前病情平稳。有冠心病病史5年。查体:BP 150/80mmHg,R24次/min,端坐位,口唇发绀,呼吸促,双肺下野可及湿啰音,心界向左下移位,心音低钝,心律齐,心率112次/min,心前区可及奔马律,无杂音,肝大,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双下肢指凹性水肿,心电图示窦性心律, V1-6导联ST段压低0.1~0.3mv,诊断为缺血性心肌病心功能Ⅳ级,静推呋塞米20mg,静脉滴注硝酸甘油10μg/min,1h后患者喘憋症状渐缓解,心电图示V1-6导联ST段压低明显减轻,但诉头部不适,随即出现狂躁、咬人行为,并强行拔出输液器针头停止输液,15 min后精神症状渐减轻并消失,2h后再次给予硝酸甘油静点后患者又一次出现以上精神症状,停用硝酸甘油静点后症状缓解。以后改为硝普钠静点,未再发作精神症状。7d后平稳出院。
作者:尹绍侠;王慧霜;郑朝霞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观察不同分期酒渣鼻采用不同激光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患者病情不同阶段的病理特点,采用不同的激光治疗:红斑期(Ⅰ期)及丘疹脓疱期(Ⅱ期)患者采用585nm激光治疗;鼻赘期(Ⅲ期)患者采用Nd:YAG激光及CO 2激光治疗。结果33例Ⅰ、Ⅱ期经585nm激光治疗及5例Ⅲ期患者经Nd:YAG激光及CO 2激光治疗2~3次,总有效率达100%,无永久性色素沉着及瘢痕等并发症。结论针对不同分期酒渣鼻使用针对性激光治疗方案,效果好,安全性高。
作者:吕蓉;陶丁;杨洲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对糖尿病肾脏疾病( DKD)住院患者初次诊断时的临床情况进行分析,为临床治疗护理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03年1月至2008年12月在我院首次诊断为DKD的1242例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追踪随访,分析相关指标。结果对初诊时为Mogensen Ⅲ、Ⅳ和Ⅴ期的病例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发现,糖尿病病程、血红蛋白、白蛋白、肌酐、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值、平均动脉压、收缩压、舒张压等指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且血糖值随着分期增加而降低,Ⅲ、Ⅳ期患者血糖控制较差;Ⅴ期患者血压控制差。护理上应结合患者各期的病情特点,对血压、血糖、饮食及药物治疗进行有效管理和调整,以延缓病情进展,提高生活质量,改善预后。结论早期诊断并结合不同分期患者的临床特点,做好各期DKD患者的护理,提高患者的疾病自我管理能力,可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刁永书;黄佑群;马登艳;温月;冯延欢;付平;刘芳 刊期: 2014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