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长国;田明;李曦;黄晓秋
目的 探讨颅内动脉瘤复发的临床影响因素及处理原则和并发症的防治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69例脑动脉瘤手术患者,其中综合加固夹闭手术36例为A组,常规夹闭手术33例为B组,分析手术经过、手术时机、脑血管痉挛的防治与治疗效果、预后及复发的关系.结果 脑脊液恢复正常的时间、术中将动脉瘤颈完全夹闭的比率、术后脑积水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脑梗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患者进行6~36个月的随访,6个月近期疗效GOS评分、24个月远期疗效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 index)评分、36个月动脉瘤的复发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颅内动脉瘤治疗后再复发的主要原因为:夹闭不全和血流动力学影响.综合加固夹闭手术与病因治疗,能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和预防动脉瘤复发,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朱成明;姚文华;王贵富;张德明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慢性纤维性甲状腺炎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以提高慢性纤维性甲状腺炎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调查分析1994年1月~2012年1月我院普外科收治的10例慢性纤维性甲状腺炎患者的临床表现、伴随症状、辅助检查、治疗及转归.结果 慢性纤维性甲状腺炎女性多见,中年人好发,以甲状腺肿大为主要表现,可合并有气管、食管的压迫症状,易误诊,手术治疗可取得较好效果.结论 慢性纤维性甲状腺炎临床罕见,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可减少误诊,手术治疗可改善患者的症状,术后应注意随访,以便尽早发现其他器官、组织发生的纤维化病变.
作者:蔺原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调查腹部创伤流行病学特征及影响因素,为制定预防和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回顾分析2005年1月~2010年12月在四川省急救中心外科2200例腹部创伤住院患者的流行病学资料.结果 腹部创伤造成腹腔脏器损伤者1908例(86.72%),≥2个腹腔脏器损伤921例(41.86%),APACHEⅡ评分>11分1603例(72.86%).常见腹腔脏器损伤为:脾脏(924例42.2%)、肝脏(717例32.6%).外伤发生地点:普通公路、公共场所、工地居多.腹部创伤发生的主要原因为道路交通伤、锐器伤.以青壮年人群为多,男性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患者以生产工人为主(53.27%),多发伤647例,占29.40%,死亡85例占3.86%.结论 腹部创伤的发生在发病年龄、职业、地点、原因、受伤脏器等方面存在一定的规律性,针对高危人群采取预防和干预措施,可有效降低发病率和病死率.
作者:黄小兰;陈仿;代喆 刊期: 2012年第08期
骨性Ⅲ类错(鞣)畸形是由于上下颌骨的大小、形态、位置等异常所引起的一类错(鞣)畸形,在亚洲人群的发病率较高,其中日本约为7.4% ~ 13%,中国约为5%~12%[1].由于发病率较高,病因复杂,畸形情况比较严重,且青少年患者的生长发育往往会对治疗效果产生不利的影响,使得骨性Ⅲ类错(鞣)畸形的矫治十分困难.1944年,Oppenhein首次采用前牵引器治疗因上颌发育不足或/和位置后缩的骨性Ⅲ类患者.
作者:李建华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吸入支气管扩张剂后深吸气量(inspiratory capacity,IC)变化率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的诊断意义.方法 对COPD患者组130例,非COPD患者组79例,进行常规肺功能检查,检测到吸入支气管扩张剂后IC前后变化率及1秒率指标.结果 以1秒率作为“金标准”计算并得到IC变化率用于判断COPD的ROC曲线,其佳截点8.4376%,敏感度为86.9%,特异度为83.5%.结论 吸入支气管扩张剂后1C变化率对COPD具有较好诊断价值,可用于COPD的诊断.
作者:陈培;杨恂;官和立;张怡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特征和诊治方法.方法 收集我院1997年1月~2011年1月临床诊断的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72例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本组3例死亡,病后1~2年,5例发展为扩张型心肌病,19例遗留心电图后遗症(均为病后随访1~2年心电图证实).结论 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临床表现多样,尽管确诊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的手段有多种,但某些难以实施或阳性率较低.因此,注重临床资料,提高诊断心肌炎的客观指标是临床医生值得注意的问题.
作者:倪卫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双J管在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中应用的并发症及其防治.方法 对156例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中应用双J管发生并发症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发生血尿21例,腰痛3例,膀胱刺激症5例,双J管移位2例,双J管滞留2例.结论 双J管置管后常会出现一些并发症,正确置管、及时处理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舒向晖;李涌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分析广汉市人民医院颅脑伤及开颅术后入住重症监护病房(ICU)发生VAP的病原学特点,以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治疗.方法 收集2009年4月~2010年3月脑伤及开颅术后入住JCU需机械通气的142例患者中发生VAP的54例临床资料,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在ICU中VAP的发生率为38.02%,发生VAP仍以G-菌为主(68.14%),其中鲍曼不动杆菌占22.12%,铜绿假单胞菌占15.04%,非发酵菌及ESBL菌的耐药性普遍增高;G+菌感染仍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及表皮葡萄球菌为主,肠球菌亦有所增加,葡萄球菌多为MRSA及MRSE.结论 入住ICU的脑伤或颅脑术后患者气道开放后,特别是使用呼吸机后发生VAP,感染的微生物以G-菌为主,且具有较强的细菌种群和耐药性.应尽快获得病原菌诊断及药敏结果合理选择抗生素,对治疗感染的患者和减少病死率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龚鸿昌;邓琳;余锡斌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通过对成都市1992~2010年新生儿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congenital hypothyroidism,CH)和苯丙酮尿症(Phenylketonuria,PKU)的筛查结果分析,了解成都市CH和PKU的发病情况,为进一步规范和提高成都市新生儿疾病筛查的管理水平及完善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集出生72h后、正常哺乳的新生儿足跟血于特定滤纸上进行CH及PKU筛查.PKU筛查检测指标为血苯丙氨酸(Phe)浓度,采用荧光分析法、定量酶法、细菌抑制法测定;CH 筛查检测指标为血促甲状腺激素水平,采用时间分辨免疫荧光分析法(Tr-FIA)、酶免疫荧光分析法(FEIA)和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三种实验方法.结果 1992 ~2010年,成都市共筛查新生儿933828名,筛查率由1992年的2.58%提高到2010年的91.69%,可疑CH患儿复诊率由1992年的23.70%提高到2010年的94.46%,可疑PKU患儿复诊率由1992年的38.24%提高到2010年的89.68%,共确诊CH 400例,发病率1/2335;PKU 36例,发病率3.6/10万.结论 ①成都市CH发病率为1/2335,与全国平均水平相当;PKU发病率为3.6/10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②对新生儿疾病筛查认识水平的提高和管理的规范是推动本项工作开展,进一步有效降低残疾儿发生的重要环节.
作者:李晓丽;王梅;李惠;李晓静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长期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MHD)静脉补充左卡尼汀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选择42例病情稳定1年以上的长期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于每次透析结束时静脉注射左卡尼汀1g,对照组静脉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共应用12周.结果 静脉补充左卡尼汀组患者症状明显改善,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明显升高,血浆白蛋白及前清蛋白、转铁蛋白均有升高.药物不良反应轻微.结论 左卡尼汀能有效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肉碱缺乏导致的临床症状.
作者:何洪斌;薛琳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调查慢性肾脏疾病(CKD)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SHPT)的发病率,评价药物及手术治疗CKD 继发SHPT的效果.方法 回顾统计CKD导致SHPT的发病、治疗方法,比较治疗效果.结果 本研究中CKD进入肾功能衰竭期,SHPT发病率为49%,大剂量间歇冲击方案服用活性维生素D3个月,可使甲状旁腺素(PTH)降低50%以上,采用小剂量持续口服法PTH降低20%.甲状旁腺次全切除术(SPTX)复发率为12.9%,甲状旁腺全切术(TPTX)后低血钙发生率为54.5%.结论 CKD导致SHPT的发生较普遍,根据患者甲状旁腺素(PTH)水平应用不同剂量活性维生素D 可有效降低PTH,难活性SHPT采用甲状旁腺切除术.
作者:周福荣;王华;梁国君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通过比较X线数字融合断层技术与普通DR摄影检查技术、CT三维重建技术在颞骨茎突测量的准确程度,探讨X线数字断层融合技术在茎突综合征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用数字X线机和多层螺旋CT分别进行普通DR摄片、数字融合断层摄影和CT扫描检查24例茎突综合征患者.在各自的后处理工作站上重建调整检查图像,测量三种检查方法下同一个体茎突正侧位长度和角度.结果 数据显示,数字X线断层与CT三维重建在茎突正位上测得的长度、内倾角和侧位上测得的前倾角,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侧位断层图像上测量茎突的长度明显小于CT的测量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普通DR摄影检查茎突所得各个数值与CT三维重建所测量数值差异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用X线数字断层融合技术测量茎突基本上可达到CT测量的标准而且该技术操作简单,辐射量小,相对经济,应成为茎突综合征患者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X数字断层技术测量茎突长度应以正位为准.
作者:马连骏;杨宏彬;朱文玲;张军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绝经后妇女取环术前应用雌三醇乳膏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50例绝经后妇女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75例.取环术前分别给予雌三醇乳膏、米绿前列醇阴道上药.观察两组宫颈软化程度、术中综合反应程度及取环结果.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在软化、扩张宫颈上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综合反应程度及取环成功率的比较,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雌三醇乳膏应用于绝经后妇女取环,可改善宫颈阴道条件,安全、方便,减轻患者痛苦,提高了取环成功率.
作者:李胜梅;龚衍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利用粘弹剂在小梁切除术毕充填于巩膜瓣下及结膜下,在其生物降解和吸收前减少巩膜瓣间及结膜巩膜间粘连形成,以期到达减少小梁切除术后滤过泡瘢痕包裹并满意控制眼内压的目的,观察其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78例92眼拟行小梁切除术的青光眼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6眼,对照组行常规小梁切除术,治疗组在术毕将粘弹剂充填于巩膜瓣下及结膜下,手术后常规处理.观察治疗后滤过泡状态、眼压、炎性反应等其他并发症.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后早期眼压控制满意,术后浅前房、角膜水肿、房水渗漏、感染等并发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手术后1年对照组出现11眼不同程度滤过泡瘢痕包裹及眼内压升高,治疗组出现5眼不同程度滤过泡瘢痕包裹及眼内压升高,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粘弹剂在小梁切除术毕充填于巩膜瓣下及结膜下,能减少巩膜瓣间及结膜巩膜间粘连形成,对抑制滤过泡机化包裹,维持满意的眼内压具有一定的作用.
作者:李建全;王晓莉;曾健;乔岗;余敏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在骨科患者围手术期应用加快康复外科护理的效果,探讨骨科手术患者的优质护理.方法选择近3年于我院实施手术治疗的骨科患者83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康复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常规护理组39例采用骨科围手术期常规护理,康复护理组44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加快康复外科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康复护理术后一般情况优于常规护理组(P<0.001);术后2周内并发症少于常规护理组(P<0.05);术后1、3、6、9、12个月关节功能恢复进程较快.结论 对骨科手术患者在围手术期实施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具有安全性、有效性及可行性.
作者:姚江萍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第二产程异常时两种分娩方式的利弊.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对2007年1月~2010年12月住院分娩的产妇,在第二产程异常时,选择产钳助产和剖宫产结束分娩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比较两组产妇决策到分娩时间、产妇并发症、新生儿并发症的情况.结果 产钳助产组决策到分娩时间明显低于剖宫产组(P<0.01),产妇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率低于剖宫产组(P<0.05),发生软产道裂伤与产褥感染的差异无显著性,新生儿颜面部擦伤及压痕产钳组较剖宫产组高.结论 第二产程异常时,低位及低中位产钳是解决难产的重要手段,并能降低剖宫产率.
作者:何伟 刊期: 2012年第08期
1 临床资料患者,男20岁,未婚,身高1.8m,体重103.5kg,腰围1.1m,BMI 31.9kg/m2.FPG6.0mmol/L、2hPG 9.0mmol/L,胰岛功能示:空腹INS 60uu/ml,餐后2hINS 300uu/ml,TG 1.8mmol/L,BP 135/85mmHg,诊断:胰岛素抵抗综合征.给予口服罗格列酮4mg 1次/d,二甲双胍0.5g 1次/d.中药:益气固本减肥降脂方,1剂/d.连服50多天.查空腹、餐后2h血糖正常,胰岛素功能:空腹INS 30uu/ml,餐后2hlNS 65uu/ml,体重下降7.5kg,停用罗格列酮.
作者:邓致华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比较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和T型钢板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两种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69例,比较两组患者术中、术后指标及Neer评分.结果 锁定钢板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等临床指标与T型钢板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按照Neer评价标准,锁定钢板组优良率为94.2%,T型组优良率为73.5% (P<0.05).结论 与T型钢板相较,锁定钢板在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治疗中具有软组织创伤小、对骨骼血供影响小、骨折愈合快、功能恢复好、并发症少等优点.
作者:刘刚;郑华伟;范勇;杨敏;杨俊刚;李明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车前番泻颗粒治疗老年帕金森病便秘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70例帕金森病便秘老年患者,随机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选用车前番泻颗粒治疗,疗程2周;观察组选用乳果糖治疗,疗程2周.观察排便次数、大便性状的变化及伴随症状的情况.结果 车前番泻颗粒和乳果糖均可使多数老年帕金森病便秘患者大便的次数、性状恢复至正常或缓解,且车前番泻颗粒的疗效明显高于乳果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车前番泻颗粒为一种治疗老年帕金森病便秘安全、非常有效的药物.
作者:张莉;代小松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急性颅脑损伤术后非术区迟发出血的原因及防治.方法 回顾我院2006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30例颅脑损伤患者,为术中发现颅压下降后再次升高,而术区无出血,或术后1d内患者意识加深,复查CT时非术区迟发出血,并具备手术指征而再次手术.结果 根据GOS评分,治愈12例,轻残13例,中残3例,重残1例,死亡1例.结论 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尤其是在非手术区迟发出血引起的脑疝之前,并提高手术操作水平,这是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作者:杜春富;曹毅;高晋健 刊期: 2012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