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前牵引矫治骨性Ⅲ类错(鍉)的临床应用

李建华

关键词:上颌前牵引, 骨性Ⅲ类错(鞣), 快速扩弓
摘要:骨性Ⅲ类错(鞣)畸形是由于上下颌骨的大小、形态、位置等异常所引起的一类错(鞣)畸形,在亚洲人群的发病率较高,其中日本约为7.4% ~ 13%,中国约为5%~12%[1].由于发病率较高,病因复杂,畸形情况比较严重,且青少年患者的生长发育往往会对治疗效果产生不利的影响,使得骨性Ⅲ类错(鞣)畸形的矫治十分困难.1944年,Oppenhein首次采用前牵引器治疗因上颌发育不足或/和位置后缩的骨性Ⅲ类患者.
四川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急性颅脑损伤术后非术区迟发出血的临床分析及防治

    目的 探讨急性颅脑损伤术后非术区迟发出血的原因及防治.方法 回顾我院2006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30例颅脑损伤患者,为术中发现颅压下降后再次升高,而术区无出血,或术后1d内患者意识加深,复查CT时非术区迟发出血,并具备手术指征而再次手术.结果 根据GOS评分,治愈12例,轻残13例,中残3例,重残1例,死亡1例.结论 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尤其是在非手术区迟发出血引起的脑疝之前,并提高手术操作水平,这是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作者:杜春富;曹毅;高晋健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X线数字融合断层技术在24例茎突综合征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 通过比较X线数字融合断层技术与普通DR摄影检查技术、CT三维重建技术在颞骨茎突测量的准确程度,探讨X线数字断层融合技术在茎突综合征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用数字X线机和多层螺旋CT分别进行普通DR摄片、数字融合断层摄影和CT扫描检查24例茎突综合征患者.在各自的后处理工作站上重建调整检查图像,测量三种检查方法下同一个体茎突正侧位长度和角度.结果 数据显示,数字X线断层与CT三维重建在茎突正位上测得的长度、内倾角和侧位上测得的前倾角,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侧位断层图像上测量茎突的长度明显小于CT的测量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普通DR摄影检查茎突所得各个数值与CT三维重建所测量数值差异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用X线数字断层融合技术测量茎突基本上可达到CT测量的标准而且该技术操作简单,辐射量小,相对经济,应成为茎突综合征患者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X数字断层技术测量茎突长度应以正位为准.

    作者:马连骏;杨宏彬;朱文玲;张军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PRL型和GH型垂体瘤手术前后内分泌激素水平监测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PRL型和GH型垂体瘤手术前后内分泌激素水平监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泌乳素(PRL)腺瘤36例和生长激素(GH)腺瘤29例,对手术前后血清PRL、GH水平进行检测.结果 PRL腺瘤及GH腺瘤手术全切组患者术后1、7、14d时激素水平,均低于术前和手术未全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手术治疗可以明显改善垂体瘤患者术前高激素水平状态,术后PRL和GH水平可做为判断PRL型和GH型垂体瘤手术切除程度的重要指标.

    作者:孙刚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继发性(肾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治疗研究

    目的 调查慢性肾脏疾病(CKD)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SHPT)的发病率,评价药物及手术治疗CKD 继发SHPT的效果.方法 回顾统计CKD导致SHPT的发病、治疗方法,比较治疗效果.结果 本研究中CKD进入肾功能衰竭期,SHPT发病率为49%,大剂量间歇冲击方案服用活性维生素D3个月,可使甲状旁腺素(PTH)降低50%以上,采用小剂量持续口服法PTH降低20%.甲状旁腺次全切除术(SPTX)复发率为12.9%,甲状旁腺全切术(TPTX)后低血钙发生率为54.5%.结论 CKD导致SHPT的发生较普遍,根据患者甲状旁腺素(PTH)水平应用不同剂量活性维生素D 可有效降低PTH,难活性SHPT采用甲状旁腺切除术.

    作者:周福荣;王华;梁国君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护理安全管理策略对医院信息系统中护理不安全因素的影响

    目的 分析医院信息系统中护理不安全因素,探讨医院现代化进程中有效的护理安全管理策略.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成都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临床护士进行调查,比较实施护理安全管理策略前后医院信息系统中护理不安全因素.结果 实施护理安全管理策略前后医院信息系统中护理不安全因素的构成不同;实施护理安全管理策略后护理不安全因素明显低于实施前,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有效的护理安全管理策略是减少医院信息系统中护理不安全因素的重要保证.

    作者:刘素蓉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脑外科患者在ICU羁患VAP的主要病原菌及耐药分析

    目的 分析广汉市人民医院颅脑伤及开颅术后入住重症监护病房(ICU)发生VAP的病原学特点,以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治疗.方法 收集2009年4月~2010年3月脑伤及开颅术后入住JCU需机械通气的142例患者中发生VAP的54例临床资料,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在ICU中VAP的发生率为38.02%,发生VAP仍以G-菌为主(68.14%),其中鲍曼不动杆菌占22.12%,铜绿假单胞菌占15.04%,非发酵菌及ESBL菌的耐药性普遍增高;G+菌感染仍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及表皮葡萄球菌为主,肠球菌亦有所增加,葡萄球菌多为MRSA及MRSE.结论 入住ICU的脑伤或颅脑术后患者气道开放后,特别是使用呼吸机后发生VAP,感染的微生物以G-菌为主,且具有较强的细菌种群和耐药性.应尽快获得病原菌诊断及药敏结果合理选择抗生素,对治疗感染的患者和减少病死率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龚鸿昌;邓琳;余锡斌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重庆市万州区慢性肾衰竭患者就医状况调查及分析

    目的 为改善重庆市万州区慢性肾衰竭(CRF)患者的就医状况提供证据.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实验室检查法、体测量法等方法收集资料,进行专题小组讨论及数据分析.结果 目前万州区慢性肾衰竭患者对慢性肾脏病的认识不足,知晓率低,就诊费用较高,报销比例较低,就诊不规律,依从性较差,治疗达标率低,社会对CRF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不够.结论 CRF的防治存在较大问题.提高CRF患者,特别是农村患者的医保报账比例,加强对慢性肾衰竭防治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CRF患者治疗达标率,廷缓肾功能进展,延长从非透析阶段到ESRD阶段的时间,是目前CRF 防治的为关键的问题.

    作者:李良志;刘雷;何先红;汤跃武;史继红;林波;李明清;刘春秋;张彦;吴泽成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前牵引矫治骨性Ⅲ类错(鍉)的临床应用

    骨性Ⅲ类错(鞣)畸形是由于上下颌骨的大小、形态、位置等异常所引起的一类错(鞣)畸形,在亚洲人群的发病率较高,其中日本约为7.4% ~ 13%,中国约为5%~12%[1].由于发病率较高,病因复杂,畸形情况比较严重,且青少年患者的生长发育往往会对治疗效果产生不利的影响,使得骨性Ⅲ类错(鞣)畸形的矫治十分困难.1944年,Oppenhein首次采用前牵引器治疗因上颌发育不足或/和位置后缩的骨性Ⅲ类患者.

    作者:李建华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经皮球囊扩张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目的 探讨经皮球囊扩张成形术对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的疗效.方法 随访2009~2011年采用经皮球囊后凸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21例,35个椎体,测量术前术后骨折椎体的高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比较患者术前和术后的疼痛变化.结果 本组患者均能耐受该手术,3例出现骨水泥渗漏,1例位于椎前,2例位于椎间隙;术前术后脊柱X线片显示椎体高度有所恢复,脊柱后凸畸形改善,P<0.01;所有患者疼痛明显缓解,P<0.01.结论 球囊后凸成形术能够有效地控制骨折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导致的疼痛,并可以部分恢复椎体高度,有利于改善脊柱的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兰海;李开南;员晋;张进军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内镜下治疗胃息肉的疗效观察

    目的 对临床胃息肉患者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探讨内镜下治疗胃息肉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对138例胃息肉患者,共197例息肉的位置、形态、大小、病理情况、治疗方式以及治疗后的复发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197例息肉分布的部位以胃体、胃窦为主,分别占27.41%和31.98%;息肉的形态主要为隆起无蒂形(40.10%);息肉的大小以0.5 ~1.0cm的为主,占59.39%;病理类型主要为增生型和炎性,分别占40.10%和43.65%.197例息肉中,23例息肉行内镜下粘膜切除术,89例息肉行氩离子凝固术,46例行内镜下圈套电凝电切,39例息肉行电凝烧灼.本次调查的138例患者治疗后半年随访,两例出现复发,复发率为1.45%.结论 内镜下治疗胃息肉可以起到较好的效果,具有复发率低、并发症发生率低的优点.

    作者:徐世琴;王小明;黄林;邓树忠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茵陈五苓散利水渗湿治疗高脂血症

    目的 探讨茵陈五苓散与辛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将符合标准的135例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用菌陈五苓散与辛伐他汀治疗.结果 两种方法均能降低TC、TG、LDL-C,升高HDL-C,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辛伐他汀的不良反应和对转氨酶的影响大于茵陈五芩散,P<0.05.结论 两种方法对高脂血症均有效,但茵陈五苓散的不良反应更低.

    作者:胡燕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茵栀黄注射液致过敏反应1例

    1 临床病例患者,男,38岁.因持续性右上腹疼痛伴恶心,腹胀,嗳气2d,门诊以“急性胆囊炎”于2011年9月25日9:00入院.人院时T37.5℃,P 96次/min,R21次/min,BP 130/90mmHg,查体心肺(-),全身皮肤巩膜轻度黄染,肝区有压痛和叩击痛,B超检查可见胆囊壁增厚,肝功能检验,发现谷丙转氨酶升高.

    作者:吴珍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金双歧和思密达联合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金双歧和思密达联合用药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1年5月~2012年4月我院收治的轮状病毒肠炎患儿8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金双歧和思密达联合用药.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7.6%(41/42),对照组为83.3% (35/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脱水恢复时间、止泻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 金双歧和思密达联合应用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疗效好,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张怡;陈培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双J管在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中应用的并发症及防治

    目的 探讨双J管在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中应用的并发症及其防治.方法 对156例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中应用双J管发生并发症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发生血尿21例,腰痛3例,膀胱刺激症5例,双J管移位2例,双J管滞留2例.结论 双J管置管后常会出现一些并发症,正确置管、及时处理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舒向晖;李涌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氨氯地平与二甲双胍合用对HP患者IR的改善

    目的 观察氨氯地平和二甲双胍联合用药对高血压病(hypertensive disease,HP)患者胰岛素抵抗(insulinresistance,IR)的改善观察,并探讨联合用药的效果.方法 78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入选对象均确保停用降压药≥5个半衰期,且性别、年龄、体重指数、血压及入选时空腹及餐后血糖等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对照组加用氨氯地平,治疗组在氨氯地平治疗基础上加用二甲双胍.结果 用药后,两组患者的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均有明显下降(P<0.05);胰岛素敏感指标ISI均有升高(P<0.05),但治疗组ISI升高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二组的血压比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1),且以联合用药组疗效更为显著(P<0.05),不良反应更少.结论 氨氯地平片可提高患者的胰岛素敏感性,从而改善了IR.而联合使用二甲双胍,则可使高血压患者降压药的用量减少,胰岛素敏感性较单独用药(对照组)提高得更为显著.

    作者:程金川;祃红原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36例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THA)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 72例老年股骨颈骨折随机分为两组各36例,其中对照组应用人工股骨头置换(FHR),观察组应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治疗,比较两组的效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优良率高,并发症少,值得推广.

    作者:易显树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完善医学考务工作体系,促进医学考试工作有序发展

    完善的考务工作体系是保证考试质量的重要因素.科学完善的考务管理能客观、有效地评价应试者的真实水平,本文从组织、运行及评价体系展开论述,以促进医学考试考务管理事业健康稳定的向前发展.

    作者:凌蔚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成都市19年新生儿疾病筛查回顾性分析

    目的 通过对成都市1992~2010年新生儿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congenital hypothyroidism,CH)和苯丙酮尿症(Phenylketonuria,PKU)的筛查结果分析,了解成都市CH和PKU的发病情况,为进一步规范和提高成都市新生儿疾病筛查的管理水平及完善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集出生72h后、正常哺乳的新生儿足跟血于特定滤纸上进行CH及PKU筛查.PKU筛查检测指标为血苯丙氨酸(Phe)浓度,采用荧光分析法、定量酶法、细菌抑制法测定;CH 筛查检测指标为血促甲状腺激素水平,采用时间分辨免疫荧光分析法(Tr-FIA)、酶免疫荧光分析法(FEIA)和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三种实验方法.结果 1992 ~2010年,成都市共筛查新生儿933828名,筛查率由1992年的2.58%提高到2010年的91.69%,可疑CH患儿复诊率由1992年的23.70%提高到2010年的94.46%,可疑PKU患儿复诊率由1992年的38.24%提高到2010年的89.68%,共确诊CH 400例,发病率1/2335;PKU 36例,发病率3.6/10万.结论 ①成都市CH发病率为1/2335,与全国平均水平相当;PKU发病率为3.6/10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②对新生儿疾病筛查认识水平的提高和管理的规范是推动本项工作开展,进一步有效降低残疾儿发生的重要环节.

    作者:李晓丽;王梅;李惠;李晓静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第二产程异常时产钳助产和剖宫产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第二产程异常时两种分娩方式的利弊.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对2007年1月~2010年12月住院分娩的产妇,在第二产程异常时,选择产钳助产和剖宫产结束分娩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比较两组产妇决策到分娩时间、产妇并发症、新生儿并发症的情况.结果 产钳助产组决策到分娩时间明显低于剖宫产组(P<0.01),产妇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率低于剖宫产组(P<0.05),发生软产道裂伤与产褥感染的差异无显著性,新生儿颜面部擦伤及压痕产钳组较剖宫产组高.结论 第二产程异常时,低位及低中位产钳是解决难产的重要手段,并能降低剖宫产率.

    作者:何伟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胰岛素抵抗综合征1例报告

    1 临床资料患者,男20岁,未婚,身高1.8m,体重103.5kg,腰围1.1m,BMI 31.9kg/m2.FPG6.0mmol/L、2hPG 9.0mmol/L,胰岛功能示:空腹INS 60uu/ml,餐后2hINS 300uu/ml,TG 1.8mmol/L,BP 135/85mmHg,诊断:胰岛素抵抗综合征.给予口服罗格列酮4mg 1次/d,二甲双胍0.5g 1次/d.中药:益气固本减肥降脂方,1剂/d.连服50多天.查空腹、餐后2h血糖正常,胰岛素功能:空腹INS 30uu/ml,餐后2hlNS 65uu/ml,体重下降7.5kg,停用罗格列酮.

    作者:邓致华 刊期: 2012年第08期

四川医学杂志

四川医学杂志

主管:四川省卫生厅

主办:四川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