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补肾方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的效应机制研究

范引科;李雅;姜珊珊;赵岗;张晓丽;谢人明

关键词:骨质疏松/中西医结合疗法, 动物, 实验, 大鼠, 补肾方
摘要:目的:研究补肾方的抗老年性骨质疏松作用及机制。方法:通过老年性骨质疏松大鼠模型,观察骨密度、骨生物力学、骨代谢生化指标、血清激素水平、股骨骨矿元素含量等指标变化,综合分析研究补肾方的抗骨质疏松作用。结果:补肾方能显著地提高骨密度,增加股骨的折断力和压碎力,且不同程度地增加骨代谢生化指标、股骨矿元素含量等。结论:补肾方具有有效对抗老年性骨质疏松的作用,提示其对骨质疏松患者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陕西中医杂志相关文献
  • 降铅颗粒治疗儿童高铅血症30例

    目的:探索口服免煎中药颗粒对患儿体内铅排泄的影响,证实口服免煎中药颗粒治疗小儿高铅血症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探讨口服中药排铅的效果和机理。方法:治疗组采用大枣、太子参、黄芪、益智仁、石菖蒲、酸枣仁、柏子仁八味中药口服治疗。对照组只脱离铅环境,不予服药.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7%,对照组总有效率28.4%。结论:本方枸杞子具有降铅及拮抗铅毒性作用,对儿童高铅血症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黄玉娟;杨茯苓;姚希梅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丹莪妇康煎膏治疗痛经60例

    目的:观察丹莪妇康煎膏治疗痛经的临床效果。方法:120例痛经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60例。单纯采用妈富隆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采用妈富隆与丹莪妇康煎膏联合对治疗组患者实施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痛经病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月经情况恢复正常时间和药物治疗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治疗后痛经疾病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未见任何药物不良反应。结论:应用丹莪妇康煎膏对患有痛经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刘娜;马真;赵玮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活血化瘀药辨治黄疸的思路

    黄疸是中医的病症名,是患者就诊时的一个主诉或体征,其定义十分明确,是以目黄、身黄、小便黄为主要症状,其中尤以目黄为确定本病的重要证据,若只有身黄而目不黄者,不属于黄疸病。从临床实践来看,单纯的西医治疗效果并不理想,对黄疸患者联用中医药治疗,不但大大缓解了临床症状,而且也有利于疾病的临床恢复。

    作者:闫文慧;丁辉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补肾消抗汤治疗免疫性反复早期流产及对抗心磷脂抗体的影响

    目的:观察补肾消抗汤对36例免疫性反复早期流产之抗心磷脂抗体阳性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补肾消抗汤(熟地、山萸肉、山药、菟丝子、枸杞子、杜仲、当归、桑寄生、川断、连翘等)治疗致免疫性反复早期流产之抗心磷脂抗体阳性36例,观察抗体之变化。结果:治愈率88.9%。结论:本方法具有补肾养血活血解毒的功效。

    作者:汤春琼;王爱敏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独活寄生汤配合西药治疗膝骨性关节炎41例

    目的:观察中医疗法联合塞来昔布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选取口服塞来昔布0.2g/d ,治疗组针灸治疗并服用独活寄生汤,两组均以14d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后,对患者行膝骨关节炎WOM AC 评分并进行疗效评定。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组内、组间膝关节WOMAC评分比较较治疗前均降低,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治疗组较对照组降低明显。两组疗效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本法是临床上治疗膝骨性关节炎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姚舒馨;张育民;刘曙光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降糖基础方配合西药治疗高龄2型糖尿病患者30例

    目的:观察中药联合西医治疗高龄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2月至2013年1月来我院就诊的高龄2型糖尿病患者60例,随机分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疗法,治疗组采用中药联合西医治疗,治疗并随访12周,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控制情况及相关实验室指标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在加服中药后其空腹及餐后2h血糖下降幅度显著,可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化血红蛋白(GHbA1c)指标和低血糖发生率的组间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高龄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并能显著降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周江;何慧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通窍活血汤联合骨瓣开颅治疗高血压脑出血40例

    目的:观察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联合通窍活血汤治疗高血压壳核出血的疗效。方法:选择高血压壳核出血患者83例。所有患者就诊时均尚未出现脑疝体征。均行皮质造瘘血肿清除术,治疗组联合通窍活血汤40例,对照组43例。结果:临床患者两组总有效率分别90.0%和80.0%,治疗组显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通窍活血汤治疗脑出血术后安全有效药物;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改善微循环、减轻脑水肿和增加脑组织损伤的修复有关。

    作者:陈文斗;玉石;谢乔林;黄锦丰;宾杰;原杰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葛根素对肥胖合并冠心病患者脂肪因子与血脂水平分析

    目的:探讨葛根素对肥胖合并冠心病患者脂肪因子与血脂水平的影响并进行相关性分析。方法:选择肥胖合并冠心病患者96例为分为葛根素治疗组(常规治疗+葛根素治疗)及常规治疗组(常规治疗),同时选择健康查体人群30例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血脂水平及脂肪因子水平进行测定。结果:葛根素治疗组及常规治疗组内脂素、抵抗素、瘦素治疗前较对照组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P<0.05,P<0.05)。常规治疗组治疗后内脂素及瘦素有显著性差异(P<0.05)。葛根素治疗组内脂素水平较常规治疗组治疗后有明显升高(P<0.05)。葛根素治疗组及常规治疗组 TG、TC、HDL、LDL 治疗前较对照组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P<0.05,P<0.05)。常规治疗组治疗后TG、LDL、HDL 较对照组仍有有显著性差异(P<0.05)。葛根素治疗组TG较常规治疗组治疗后有明显下降(P<0.05)。葛根素治疗组内脂素与TG、HDL变化显著相关(P<0.05),抵抗素与TG呈显著正相关(P<0.05),瘦素与TG、TC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葛根素可有效调节肥胖合并冠心病患者脂肪因子与血脂水平,且血脂变化与脂肪因子水平调节密切相关。

    作者:张建秀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化痰通络方配合西药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68例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10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10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对照组(32例)采用血塞通冻干粉针和低分子量肝素钙抗凝进行治疗,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治疗组(68例)采用化痰通络方(法半夏、生白术、香附、天麻、丹参等)治疗,比较治疗前后的BART HEL 指数评分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两组治疗前BART HEL指数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后BART HEL指数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治疗前后的BART HEL指数评分相减,发现治疗组的BART HEL指数评分差值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将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相减,发现治疗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差值显著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法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效果俱佳,可息风化痰通络,有利于患者功能恢复。

    作者:孙静;张龙生;汪歆宁;时磊;董宝杰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调压胶囊治疗原发性低血压200例

    目的:评价调压胶囊治疗低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200例低血压患者按年龄分为成年组和老年组进行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的血压变化。结果:成年组104例总有效率89.42%,治疗前血压:(85.66±7.35)/(52.94±3.71)mmHg,治疗后的血压:(107.89±11.28)/(69.79±7.67)mmHg;老年组96例总有效率91.67%,治疗前血压:(88.14±2.26)/(55.27±4.75)mmHg,治疗后血压:(114.27±7.36)/(74.56±5.46)。结论:对于不同年龄组的低血压,调压胶囊都有治疗作用。

    作者:朱胤龙;赵崇学;周忠民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5种桦褐孔菌提取物对人肝癌细胞HePG2及SMMC7721增殖的影响

    目的:探讨5种桦褐孔菌提取物对人肝癌细胞HePG2和SMMC7721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用桦褐孔菌水提醇沉物(HH1),石油醚萃取物(HH2)、乙酸乙酯萃取物(HH3)、正丁醇萃取物(HH4)及萃取后的水层物(HH5)的不同浓度10、20、40、60、80μg/mL在48h处理HePG2及SMMC7721细胞后,采用MTT法检测细胞生长的抑制率,计算各组IC50。结果:5种桦褐孔菌提取物均能浓度依赖性的抑制人肝癌HePG2及SMMC7721细胞生长。水提醇沉提取物与其他4种提取物作用于HePG2及SMMC7721的抑制率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对于HePG2细胞,正丁醇萃取物的IC50大于80μg/mL,水提醇沉提取物与石油醚提取物的IC50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与其他2种提取物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对于SMMC7721细胞,正丁醇萃取物、乙酸乙酯萃取物及萃取后的水层物的IC50均大于80μg/mL,水提醇沉提取物与石油醚提取物的IC50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水提醇沉提取物对人肝癌HePG2及SMMC7721的增值抑制作用略优于石油醚提取物,而显著优于其他3种提取物。

    作者:王文娟;雒向宁;马晓军;刘琦;何瑞;谢锦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手法通乳治疗郁滞期乳痈40例

    目的:观察中医手法通乳治疗郁滞期乳痈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40例运用中医手法通乳法治疗,对照组30例给予阿莫西林钠舒巴坦钠静滴。结果:临床疗效判定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5%。对照组总有效率86.6%。积分疗效判定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5%。对照组总有效率80%。治疗后1d电话随访临床疗效判定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5%。对照组总有效率76.6%。结论:中医手法通乳法治疗郁滞期乳痈病,疗效显著、经济、无副作用,不影响哺乳,易于操作,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张红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天麻钩藤饮加减治疗肝阳上亢型眩晕50例

    目的:观察天麻钩藤饮加减治疗肝阳上亢型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符合纳入研究的对象选取2010年2月到2012年3月来我院就诊的100例肝阳上亢型眩晕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4例应用天麻钩藤饮加鳖甲、麦冬,对照组46例用盐酸氟桂利嗪胶囊口服。治疗15d随访1年进行疗效判定。结果治疗组有效50例,无效4例,有效率92.6%。对照组31例,无效15例,有效率67.4%。天麻钩藤饮加鳖甲、麦冬组疗效优于盐酸氟桂利嗪胶囊组( P<0.05)。结论天麻钩藤饮加鳖甲、麦冬治疗肝阳上亢型眩晕疗效满意。

    作者:唐伟;蔡刚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大黄牡丹皮汤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56例

    目的:观察大黄牡丹皮汤加减并结合西医治疗方法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56例S A P为治疗组,选取S A P手术病例为对照组,病例总数115例。对照组所有病例均应用基础疗法,并在确诊后常规治疗。治疗组:应用通里攻下组方、活血化瘀组方、清热解毒组方。应用原则为初期即开始应用通里攻下组方为主,同时加活血化淤组方治疗,进展期以患者通便后,即以活血化淤组方为主,清热解毒、通里攻下为辅,恢复期以清热解毒组方为主。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8.2%,平均住院天数22.96d。对照组总有效率84.5%,平均住院天数42.63d。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无论是治疗有效率、住院时间及费用等均明显降低。结论:应用“大黄牡丹皮汤”方义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疗效满意,住院时间、费用明显减少。

    作者:王长庆;曹汉彬;赵伟;张建民;王华;李明科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少腹逐瘀汤加减治疗慢性盆腔炎60例

    目的:观察少腹逐瘀汤加减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慢性盆腔炎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平均每组60例,治疗组采用少腹逐瘀汤加减治疗,对照组选用妇炎康片治疗,观察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恢复情况。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本法对本病能起到能起抗炎、镇痛的作用,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朱秀丽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海金沙掺伪品鉴别2例

    目的:鉴别海金沙真品及二例掺伪品,保证海金沙药材的临床用药疗效,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有效。方法:眼观、手摸、水试、火试等经验鉴别法,显微鉴别法,炽灼残渣检验法。结果:准确鉴别出海金沙掺伪品二例,分别为红砖土掺伪和黄色河泥沙掺伪。结论:多种鉴别方法相结合,可准确用于海金沙的定性鉴别和杂质定量测定。

    作者:侯晓苹;王沪荣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全虫方联合沙利度胺及复方氟米松软膏治疗结节性痒疹30例

    目的:观察中西药结合治结节性痒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6例结节性痒疹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0例,采用全虫方加减(全蝎、皂角刺、炒槐花、威灵仙、苦参等)联合沙利度胺内服,外涂复方氟米松软膏;对照组26例,采用单纯西药氯雷他定联合沙利度胺内服,外涂卤米松乳膏,分析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3.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3.8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05)。结论:全虫方加减联合沙利度胺,复方氟米松软膏治结节性痒疹疗效显著,副反应小,比单纯西药治疗具有很大优势。

    作者:范华云;陈伟炳;谢文卫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养血清脑颗粒联合氟桂利嗪治疗急性发作期偏头痛55例

    目的:探讨中药养血清脑颗粒联合氟桂利嗪对偏头痛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0年3月至2013年3月在我院治疗的93例急性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5例和对照组38例,对照组口服氟桂利嗪,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养血清脑颗粒。观察两组临床疗效、VAS评分、起效时间、完全止痛维持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4.54%,显著高于对照组(81.58%),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987,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其中治疗组下降程度明显由于对照组( P<0.05)。治疗组起效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t=9.345,P<0.05),而完全止痛持续时间则长于对照组(t=4.149,P<0.05);两组患者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 P>0.05)。结论:养血清脑颗粒联合氟桂利嗪可以提高偏头痛急性发作患者的临床疗效,改善患者发作次数和发作时间,使用安全,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赵军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痹症冬病夏治120例

    目的:观察冬病夏治穴位贴敷疗法对痹症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痹症患者连续3年10次在6月~8月穴位贴敷(白芥子、细辛、延索胡、威灵仙、吴茱萸),用粉碎机打成粉末,姜汁调成泥状,现配现用。贴敷大椎、肝俞、脾俞、肾俞等穴,上述穴位交替取穴贴敷,在贴敷前先在背俞穴处拔罐5min ,继用伤湿解痛膏将药泥制成的直径1.5cm大小圆形,固定于所选穴位,贴敷2~6h。结果:总有效率达71.4%。结论:冬病夏治穴位贴敷对痹症患者疗效较好。

    作者:章玲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荣脑通络益智汤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62例

    目的:观察荣脑通络益智汤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的临床疗效和对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的影响。方法:将明确诊断为慢性脑供血不足的患者12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口服荣脑通络益智汤(党参、黄精、菟丝子、熟地黄、白术、当归、枸杞子等),对照组采用口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30d为1个疗程,同时观察比较两组病人治疗前后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的指标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8%,对照组总有效率75.8%,两组治疗方法对慢性脑供血不足均有改善症状,降低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的作用,且治疗组的疗效好于对照组。结论:本法对于本病症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作者:刘华新;孟鋆;孙健;张均萍;李树杰;王葛梅 刊期: 2013年第11期

陕西中医杂志

陕西中医杂志

主管:陕西省中医管理局

主办:陕西省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