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杨;陈敏;周金财;唐明
为了使本刊规范统一,凡投入本刊的论文作者跨越两个单位工作的,其单位署名办法为第一单位名称按常规方式署名;第二单位署名方式为在作者后加星上标,第二单位名称前加星号并将其单位进行脚注;作者单位名称为一个单位两块招牌者,其第二块招牌名称暑名方式同上述第二单位署名方式进行脚注。
作者:陕西医学·陕西中医杂志社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五子衍宗丸配合安特尔胶丸及心理疗法在中老年男性雄激素部分缺乏综合征治疗中的优势分析。方法:治疗组口服五子衍宗丸、安特尔胶丸并给予心理治疗;对照组单一口服安特尔胶丸,未进行心理治疗干预。结果:治疗组患者在 PADAM 量表症状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明显降低,统计有显著性差异(P <0.05);性激素系列检查结果均优于对照组。结论:五子衍宗丸配合安特尔胶丸及心理疗法在治疗中老年男性雄激部分缺乏综合征治疗中,疗效较单一睾酮补充治疗有明显优势。
作者:郭琴;杜宏宏;武昌学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观察电针治疗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140例患者均采用电针的方法治疗,两个疗程结束后观察疗效。结果:本组140例患者,1疗程结束后治愈37例,占26.4%,2疗程结束后治愈52例,占37.1%,总共治愈89例,占63.4%;好转44例,占31.4%;无效7例,占5%;总有效率为95%。结论:采用电针的方法治疗失眠症能够明显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和改善患者因睡眠功能障碍而产生的并发症。
作者:杨立峰;何晓华;肖银香 刊期: 2014年第10期
本文旨在探讨留针的重要性。通过对古代针灸医籍中有关留针的论述进行考证,归纳我国古代针灸医家对针刺留针时间长短的判定方法、针刺留针的目的、依据、留针不当引发的针害,以期对现代针灸临床有指导性的意义。
作者:张海峡;姚肖军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5月至2014年1月本院治疗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11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西药治疗,治疗组在西药治疗基础上进行辨证论治。观察两组疗效及症状体征变化情况。结果:对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周以及治疗后1个月关节活动度进行检测,治疗后1个月两组活动度明显有所改善。治疗组优良率为63.64%,总有效率为96.36%,对照组优良率为38.18%,总有效率74.5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后,治疗组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有扶正攻邪,祛风止痛的功效;可缓解患者病情和症状,改善和矫正关节功能及畸形的作用。
作者:蒋凯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研究参附注射液对乳腺癌术后放疗中的患者放疗毒副反应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月乳腺癌术后放疗患者,分为治疗组使用参附注射液,对照组即单纯放疗,观察参附注射液对放疗毒副反应及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结果:参附注射液明显减轻放疗中的白细胞、红细胞降低及心脏毒性,头晕、乏力及精神状况也得到明显改善。结论:参附注射液辅助乳腺癌术后调强放射治疗中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艾秀清;张新春;贺春钰;木妮热;木沙江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微观化指标与 IGR 不同中医证型的相关性,明确中医药逆转 IGR 患者至正常的微观化评价指标,使中医药干预更加有效。方法:根据 ADA2010年糖尿病危险增高类型诊断标准,选择 IFG 者22例;IGT 者13例;IFG 伴 IGT 者23例;共计58例。正常人30例,共计88例,分别检测17项微观化指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体重、BMI、腰围、FPG、HbA1c、APN、IL-6均 P <0.05,其他12项微观化指标均 P >0.05。结论:体重、BMI、腰围、FPG、HbA1c、APN、IL-6等可能与 IGR 不同中医证型有关,APN、FPG 对 IGR 中医辨证更加有用。
作者:权志博;周雪宁;马艳侠;王萍;施京红;张效科;袁志敏 刊期: 2014年第10期
中医学认为饮食不节是造成脾胃疾病的重要因素,而从现代医学的角度阐述两者之间关系的有关报道少之又少。本文试运用耗散结构理论,从生理、病理和治法三方面论述饮食与脾胃疾病关系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作者:张艳晓;张怡;姬陪震;谢沛俊;简胜男;李凯晴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观察心可舒片联合西药治疗频发早搏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将160例女性更年期频发早搏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80例应用心可舒片每次4片,每日3次口服,加用美托洛尔缓释片每次47.5mg,每日1次口服。对照组80例仅给予美托洛尔缓释片每次47.5mg,每日1次口服,两组疗程均为1个月。结果:治疗组心律失常治疗有效率为82.00%,对照组治疗心律失常有效率为60.25%,症状缓解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4.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1.25%,两组疗效有显著差异(P <0.05)。结论:心可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心律失常疗效显著。
作者:丁辉;李楠;张胡金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究天麦消渴片配合常规西药治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3月至2013年5月本院就诊的轻型糖尿病肾病患者20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01例;对照组口服罗格列酮联合贝那普利进行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天麦消渴片。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指标、肾损伤指标、不良事件情况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FBG)、餐后2h 血糖(2h-PBG)、糖化血红蛋白(HbAlc)、糖化白蛋白(GA)、24h 蛋白尿定量(24h-UP)、尿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肌酐清除率(CCR)、尿微量白蛋白(mAlb)、高血压、水肿、代谢性酸中毒、谵妄例数及治疗过程中出现皮疹、瘙痒、恶心及味觉异常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未见高血压、水肿病例,对照组分别为4(3.96%)例,5(4.95%)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 FBG、2h-PBG、HbAlc、GA、24h-UP、MCP-1及 mAlb 均低于对照组,治疗组患者的CCR 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天麦消渴片配合常规西药治疗本病可明显改善患者血糖及肾功能指标,降低疾病进一步发展的可能。
作者:杨敏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观察泻肺逐饮方与抗结核药物合用促进结核性胸膜炎胸腔积液吸收、抑制胸膜增厚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8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28例,采用3HRZE /6HRE 短程强化抗结核治疗。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泻肺逐饮方(牡蛎、葶苈子、冬瓜仁、车前子、丝瓜络、茯苓、白茅根、桑白皮、枳壳、栝楼皮、丹参、桃仁、远志、焦楂、炙甘草等)治疗。结果:治疗组1、3月时胸腔积液吸收总有效率分别为40.0%和73.3%,明显高于对照组23.6%和43.4%,治疗组胸膜肥厚粘连发生率13.3%和6.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3.3%和17.9%,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自拟泻肺逐饮方有逐水化饮、破气逐瘀、活血通络之功效,与抗结核药物合用治疗结核性胸膜炎可促进胸水吸收,降低胸膜肥厚发生率,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刘红艳;张燕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观察黄连温胆汤加味治疗中风病痰热腑实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黄连温胆汤加味治疗,两组均治疗3周。结果:治疗组总治愈率80%,对照组为7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黄连温胆汤加味能改善痰热腑实型缺血性中风患者的症状,能改善中风病患者肢体运动功能。
作者:龙娜 刊期: 2014年第10期
刘晓萍主任医师是陕西省名中医,从事儿科临床工作30余年,笔者有幸随师临诊,体会颇深,尤其在治疗小儿顽固性咳嗽方面,有其独到的经验,现总结如下。
作者:张玲;刘晓萍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观察针灸与康复训练及熏洗法治疗脑中风肢体偏瘫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脑中风肢体瘫痪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康复训练加熏洗方(伸筋草、细辛、制乳香、制没药、苏木、木瓜、桂枝、牛膝)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针灸治疗,观察两组症状与肢体痉挛、运动功能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76.7%,对照组总有效率43.3%,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痉挛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治疗后 Barthel 指数评分、Fugl-Myer 运动功能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针灸与康复训练结合中药熏洗对脑中风肢体瘫痪的肢体功能恢复确切疗效。
作者:张朝阳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观察清热养阴活血组方配合胰激肽原酶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2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00例,两组均给予西医常规治疗和胰激肽原酶肠溶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清热养阴活血组方,治疗半年后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清热养阴活血组方联合胰激肽原酶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疗效确切。
作者:李俊红;徐进;梁丽;李文英;杨淑莲;王建国;胡小梅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观察疏肝无忧汤治疗糖尿病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7例糖尿病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疏肝无忧汤)和对照组(常规治疗)。治疗组采用疏肝无忧汤(柴胡、半夏、黄芩、百合、炙甘草、合欢皮、生地、白术、白芍、枳壳、五味子、茯苓、甘草)治疗糖尿病抑郁症81例,并设对照组,观察治疗前、后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以及两组患者 Zung 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和心理方面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症状和 SDS 评分均得到了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疏肝无忧汤治疗糖尿病合并抑郁症具有较好的缓解症状的作用。
作者:琚枫;王巧凡;符茂雄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观察芎归无忧汤配合低剂量缩宫素促进宫颈成熟度达到提高引产率或自然临产的临产效果。方法:将本院待产足月、宫颈成熟度差的孕妇25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采用芎归无忧汤(益母草、当归、川芎、川牛膝、龟版、香附、酸枣仁、人参、肉桂、甘草)配合低剂量缩宫素治疗本病129例,并设对照组以单纯缩宫素治疗127例,观察宫颈成熟度及引产成功率。结果:治疗组宫颈成熟度总有效率为79.84%,显著优于对照组56.27%(P <0.01),平均临产时间及分娩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剖宫率为19.38%,明显低于对照组36.22%,差异显著(P <0.05)。结论:芎归无忧汤配合小剂量缩宫素促宫颈成熟并且引产成功率高,效果确切。
作者:杜胜巧;范勤颖;李灿;晓青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腰椎术后综合征患者的中医证候特征及主要相关因素。方法:138例患者运用临床自制证候信息采集表,对患者直接观察,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腰椎术后综合征患者第14天以气虚血瘀证多见占26.08%,共同特征术中手术时间较长(3h 以上),出血量较多(1000mL 以上),术后引流量不多(200mL 以内);术后第90天的患者以肝肾亏虚证多见占24.24%,(如与肝肾亏虚夹痰、肝肾亏虚夹瘀证相加则占到50.76%),术后第180天的患者以肝肾亏虚证为多见,占24.79%,(如与肝肾亏虚夹痰、肝肾亏虚夹瘀证相加则占到61.98%)共同特征患者病程长(3年以上)术前症状重、年龄相对较大(平均年龄69.8岁)、手术时间较长(3.6h 以上)、行多阶段内固定手术治疗患者(98.1%)、出血量较大(1500mL以上)引流量大(500mL 以上)者居多。结论:腰椎术后综合征术后半年之内证候存在由以虚为主,到虚中夹实为主的动态变化,主要相关因素: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前病症、病程、年龄。
作者:孙晴;龚福太;孙义军;祝志强;刘波 刊期: 2014年第10期
“胸痹”这一病名始见于《灵枢·本脏》:“肺大则多饮,善病胸痹、喉痹、逆气。”历代医家对“胸痹”的解释多种多样,未有定论。汉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篇中首先提出:“胸痹之病,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气,寸口脉沉而迟,关上小紧数”。
作者:马兰;石磊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归脾汤联合黛力新治疗老年性焦虑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符合焦虑症的老年患者随机分组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42例)和单纯西药治疗对照组(39例),治疗8周,用焦虑自评量表(SAS)与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分别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15例,显效22例,有效4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7.6%;对照组治愈6例,显效12例,有效13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79.48%。结论:归脾汤联合黛力新治疗焦虑症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尤适合于老年焦虑症患者。
作者:智冰清;侯杰军;杨爱民;史培锋;李巧兰;屈榆生 刊期: 2014年第10期